書籍介紹
在水利署與中央氣象局長期合作,透過多重觀測工具之定量降水估計與分類技術,發展之「劇烈天氣監測系統」 (QPESUMS)資料的使用上,主要仍以資料加值的方式,並投入防災應變領域為主要應用。然而,在水文分析作業流程上,一般傳統雨量觀測站為求集水區平均降雨量,多以經由演算法分割區域與內插,雖可獲得的空間分布;然而,受到演算法的不同所產生的些許誤差,導致空間關聯的品質未能一致。
為此,透過本年度的研發成果,持續精進「水文水理自動分析流程規劃與建置」,與「水文氣象觀測整合平台之加值分析應用」二大目標。
首先,在水文分析應用方面,參考現行水文分析作業方式,完成建立自動化分析作業流程,並透過FEWS_Taiwan自動化分析工具,完成烏溪、高屏溪與花蓮溪等三流域;就上述流域採雷達降雨資料,參考歷年水文分析報告,與等雨量線法所產製平均年最大暴雨量,進行差異探討;同時,就現行降雨強度公式法,及同位序法之雨型設計差異探討。前開的雷達資料分析結果,則以自動化分析工具與排程計算,定期回饋至「雷達降雨水文分析成果查詢系統」網頁的發布,以加速使用者查詢,以及視覺化展示功能。
其次,在雷達與水文資料分析應用方面,以無雨量站之集水區為例,透過QPESUMS對降雨空間分布的優勢,規劃應用並以「雷達降雨無雨量站分析查詢系統」的產出,完成應用流程分析與選擇查詢界面;而延續2015年的研究方法,完成後龍溪、急水溪、鹽水溪、阿公店溪、四重溪、和平溪等6流域之基礎雨量站探討,以提供合理雨量站數及位置,提出基礎雨量站網原則的持續提供。此外,以今年的颱風事件,採用氣象局STMAS預報資料,深入探討與地面雨量站之差異。
最後,在水情資訊整合平台的作業配合上,除了在颱風期間提供全洪程觀測作業,及率定曲線產製之輔助資訊;在平台維護方面。持續以GITHUB工具,與Delft-FEWS version 2017架構,期望能藉此提昇平台的資訊安全、穩定性與維護速度。
以上透過持續利用QPESUMS產品,結合各項水文分析,除了精進我國水文氣象觀測整合平台,展示符合世界水準之外,並達到擴增水利署作業化 (Operational)的水理模式。而善用QPESUMS的空間與全面性特質,有助於當既有地面雨量站不足,或是監測站增減與遷移的變化下,無論對於短期內各式區域及集水區,可隨著計算面積、保全區域劃分不同,能有效做出相對應的分析與策略調適;另外,採用QPESUMS資料所擁有的廣域與空間分布一致性,也對於長期在水文觀測與分析上,作為強而有力的輔助資料。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The Application of Hydrologic Analysis Using Radar Rainfall Data on FEWS_Taiwan (2/2)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雷達降雨、水文分析、自動化、降雨分布、空間分布
- 附件:DVD
- 頁/張/片數:27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水文技術組
姓名:吳一平
電話:02-3707-3092
地址:台北市信義路3段41之3號10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