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臺灣地區現有95座公告水庫,其集水區面積合計1萬2,151平方公里,佔全臺國土面積34%,在現今水資源日益匱乏且全球氣候變遷持續加劇的環境下,如何確保可以不缺水、喝好水、不淹水及親近水,是目前政府推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的重心,因此上游水庫集水區的保育工作愈顯重要。依據行政院民國95年核定之「水庫集水區保育綱要」及民國105年的「全國水環境論壇」共識,水利署將持續追蹤並檢討各水庫管理機關研訂及推動之「水庫集水區保育實施計畫」,並且擬訂「全國水庫集水區水源保護檢查模式」,以更科學化且長期性的數據來診斷水庫集水區保育實施計畫之執行成效。本計畫的水源保護檢查模式將先以「土砂保護」及「水質保護」為主要面向,並且區分為水庫淤積率、森林覆蓋率、崩蝕深度、含砂濃度、卡爾森指標/河川污染指標、點源污染處理率及農業非點源污染潛勢等七項為診斷指標,針對全國95座水庫進行總體檢,一來除了可以據此評估水庫集水區保育實施計畫的執行效益並進行滾動式管理之外,更可以藉由多年的分析數據與走向趨勢,提供水庫主管機關預警機制,儘早提出因應對策,以避免大型災害的發生。同時待爾後調查資料更為完備時,將再陸續導引「生態查核」及「環境人文」等多項指標,以期可以更完善且全面的針對水庫集水區進行體檢,並研議更適切的集水區保育策略。
本年度根據上述之體檢七項指標,針對全國95座水庫進行全面的盤點,結果得知七項指標資料均完備者有26座,缺少一項指標者為10座,缺二項者為24座,缺三項者為22座,缺四項者為1座,缺五項者為5座。六項指標中以「含砂濃度」的指標資料最欠缺,有37座水庫無資料;另外,所有外島水庫(含澎湖、金門、馬祖及綠島)因集水區地勢較為平坦,因此農委會林務局並未針對外島進行崩塌地調查,因此較欠缺「崩蝕深度」指標。再者,本年度已舉辦二場專家學者暨NGO團體之座談會,針對七項指標內容達成初步共識,並且已將95座水庫之調查資料製作成資料庫,以達到資源共享,方便後續使用者可以查詢。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水庫集水區保育實施計畫,水源保護檢查模式,土砂保護,水質保護,集水區保育策略
- 附件:DVD
- 頁/張/片數:18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經濟部水利署
姓名:林哲正
電話:02-89415051
地址:台北市信義路41-3號9-1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