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61
:::
臺灣考古發掘報告精選(2006-2016)

臺灣考古發掘報告精選(2006-2016)

書籍介紹

本書為臺灣考古優秀成果獎入選之四項發掘計畫研究報告之內容精選,分別為八仙洞考古遺址、花岡山考古遺址、淇武蘭考古遺址、左營舊城考古遺址。

目次

第一篇 八仙洞遺址⋯⋯⋯⋯⋯⋯⋯⋯⋯⋯⋯⋯⋯⋯⋯⋯⋯⋯1
第一章 導言⋯⋯⋯⋯⋯⋯⋯⋯⋯⋯⋯⋯⋯⋯⋯⋯⋯⋯⋯⋯⋯⋯⋯⋯3
第二章 考古調查⋯⋯⋯⋯⋯⋯⋯⋯⋯⋯⋯⋯⋯⋯⋯⋯⋯⋯⋯⋯⋯⋯9
  第一節 舊有洞穴⋯⋯⋯⋯⋯⋯⋯⋯⋯⋯⋯⋯⋯⋯⋯⋯⋯⋯⋯⋯⋯9
  第二節 新洞穴調查⋯⋯⋯⋯⋯⋯⋯⋯⋯⋯⋯⋯⋯⋯⋯⋯⋯⋯⋯⋯13
第三章 考古試掘⋯⋯⋯⋯⋯⋯⋯⋯⋯⋯⋯⋯⋯⋯⋯⋯⋯⋯⋯⋯⋯⋯23
  第一節 無名洞十試掘⋯⋯⋯⋯⋯⋯⋯⋯⋯⋯⋯⋯⋯⋯⋯⋯⋯⋯⋯24
第四章 問題討論⋯⋯⋯⋯⋯⋯⋯⋯⋯⋯⋯⋯⋯⋯⋯⋯⋯⋯⋯⋯⋯⋯36
  第一節 長濱文化的新發現⋯⋯⋯⋯⋯⋯⋯⋯⋯⋯⋯⋯⋯⋯⋯⋯⋯36
  第二節 問題討論⋯⋯⋯⋯⋯⋯⋯⋯⋯⋯⋯⋯⋯⋯⋯⋯⋯⋯⋯⋯⋯39
第五章 結語⋯⋯⋯⋯⋯⋯⋯⋯⋯⋯⋯⋯⋯⋯⋯⋯⋯⋯⋯⋯⋯⋯⋯⋯47
參考文獻⋯⋯⋯⋯⋯⋯⋯⋯⋯⋯⋯⋯⋯⋯⋯⋯⋯⋯⋯⋯⋯⋯⋯⋯⋯⋯48
第二篇 花岡山遺址⋯⋯⋯⋯⋯⋯⋯⋯⋯⋯⋯⋯⋯⋯⋯⋯⋯⋯51
第一章 緒論⋯⋯⋯⋯⋯⋯⋯⋯⋯⋯⋯⋯⋯⋯⋯⋯⋯⋯⋯⋯⋯⋯⋯⋯53
致謝⋯⋯⋯⋯⋯⋯⋯⋯⋯⋯⋯⋯⋯⋯⋯⋯⋯⋯⋯⋯⋯⋯⋯⋯⋯⋯⋯⋯54
第二章 花岡山遺址綜述⋯⋯⋯⋯⋯⋯⋯⋯⋯⋯⋯⋯⋯⋯⋯⋯⋯⋯⋯55
  第一節 遺址位置與地理環境⋯⋯⋯⋯⋯⋯⋯⋯⋯⋯⋯⋯⋯⋯⋯⋯55
  第二節 研究簡史與遺址地點分區⋯⋯⋯⋯⋯⋯⋯⋯⋯⋯⋯⋯⋯⋯56
第三章 發掘緣起與方法過程⋯⋯⋯⋯⋯⋯⋯⋯⋯⋯⋯⋯⋯⋯⋯⋯⋯61
  第一節 發掘方法⋯⋯⋯⋯⋯⋯⋯⋯⋯⋯⋯⋯⋯⋯⋯⋯⋯⋯⋯⋯⋯62
  第二節 發掘坑位與成果概述⋯⋯⋯⋯⋯⋯⋯⋯⋯⋯⋯⋯⋯⋯⋯⋯66
  第三節 發掘過程⋯⋯⋯⋯⋯⋯⋯⋯⋯⋯⋯⋯⋯⋯⋯⋯⋯⋯⋯⋯⋯69
第四章 地層堆積內涵⋯⋯⋯⋯⋯⋯⋯⋯⋯⋯⋯⋯⋯⋯⋯⋯⋯⋯⋯⋯78
  第一節 總說:疏密互層、層層打破⋯⋯⋯⋯⋯⋯⋯⋯⋯⋯⋯⋯⋯78
  第二節 地層堆積⋯⋯⋯⋯⋯⋯⋯⋯⋯⋯⋯⋯⋯⋯⋯⋯⋯⋯⋯⋯⋯79
1
2
目次
第五章 近現代文化層 (L1B) 遺物遺跡內涵⋯⋯⋯⋯⋯⋯⋯⋯⋯⋯⋯85
  第一節 L1B 層重要遺跡現象⋯⋯⋯⋯⋯⋯⋯⋯⋯⋯⋯⋯⋯⋯⋯⋯85
  第二節 L1B 層出土陶瓷器⋯⋯⋯⋯⋯⋯⋯⋯⋯⋯⋯⋯⋯⋯⋯⋯⋯89
  第三節 L1B 層出土玻璃器⋯⋯⋯⋯⋯⋯⋯⋯⋯⋯⋯⋯⋯⋯⋯⋯⋯101
第六章 金屬器早期花岡山上層文化層(L3)遺物遺跡內涵⋯⋯⋯⋯107
  第一節 L3層重要遺跡現象⋯⋯⋯⋯⋯⋯⋯⋯⋯⋯⋯⋯⋯⋯⋯⋯107
  第二節 L3層主要陶器類型⋯⋯⋯⋯⋯⋯⋯⋯⋯⋯⋯⋯⋯⋯⋯⋯118
  第三節 L3層主要石器類型⋯⋯⋯⋯⋯⋯⋯⋯⋯⋯⋯⋯⋯⋯⋯⋯125
  第四節 花岡山上層文化類型(L3 層)年代與類源⋯⋯⋯⋯⋯⋯128
第七章 新石器時代文化層 (L4/L5) 遺物遺跡內涵⋯⋯⋯⋯⋯⋯⋯⋯129
  第一節 史前下文化層(L4/L5)重要遺跡現象⋯⋯⋯⋯⋯⋯⋯⋯131
  第二節 史前下文化層(L4/L5)陶器⋯⋯⋯⋯⋯⋯⋯⋯⋯⋯⋯⋯135
  第三節 史前下文化層(L4/L5)石器⋯⋯⋯⋯⋯⋯⋯⋯⋯⋯⋯⋯158
  第四節 史前下文化層(L4/L5)的文化年代⋯⋯⋯⋯⋯⋯⋯⋯⋯163
第八章 結語:花岡山遺址 2008 搶救發掘的意義⋯⋯⋯⋯⋯⋯⋯⋯165
第三篇 淇武蘭遺址⋯⋯⋯⋯⋯⋯⋯⋯⋯⋯⋯⋯⋯⋯⋯⋯⋯169
 第一章 遺址基本資料⋯⋯⋯⋯⋯⋯⋯⋯⋯⋯⋯⋯⋯⋯⋯⋯⋯⋯⋯171
  第一節 概說⋯⋯⋯⋯⋯⋯⋯⋯⋯⋯⋯⋯⋯⋯⋯⋯⋯⋯⋯⋯⋯⋯171
  第二節 遺址的位置與歷史⋯⋯⋯⋯⋯⋯⋯⋯⋯⋯⋯⋯⋯⋯⋯⋯172
  第三節 發掘過程與坑位⋯⋯⋯⋯⋯⋯⋯⋯⋯⋯⋯⋯⋯⋯⋯⋯⋯173
  第四節 層位⋯⋯⋯⋯⋯⋯⋯⋯⋯⋯⋯⋯⋯⋯⋯⋯⋯⋯⋯⋯⋯⋯175
 第二章 出土遺留⋯⋯⋯⋯⋯⋯⋯⋯⋯⋯⋯⋯⋯⋯⋯⋯⋯⋯⋯⋯⋯177
 第三章 結語⋯⋯⋯⋯⋯⋯⋯⋯⋯⋯⋯⋯⋯⋯⋯⋯⋯⋯⋯⋯⋯⋯⋯⋯226
  第一節 資料與研究⋯⋯⋯⋯⋯⋯⋯⋯⋯⋯⋯⋯⋯⋯⋯⋯⋯⋯⋯226
  第二節 學術意義與文資保存⋯⋯⋯⋯⋯⋯⋯⋯⋯⋯⋯⋯⋯⋯⋯229
 參考文獻⋯⋯⋯⋯⋯⋯⋯⋯⋯⋯⋯⋯⋯⋯⋯⋯⋯⋯⋯⋯⋯⋯⋯⋯⋯232
3
第四篇 左營舊城遺址⋯⋯⋯⋯⋯⋯⋯⋯⋯⋯⋯⋯⋯⋯⋯235
 第一章 前言⋯⋯⋯⋯⋯⋯⋯⋯⋯⋯⋯⋯⋯⋯⋯⋯⋯⋯⋯⋯⋯⋯⋯237
 第二章 考古試掘的研究目的與議題⋯⋯⋯⋯⋯⋯⋯⋯⋯⋯⋯⋯⋯240
 第三章 遺址發掘資料⋯⋯⋯⋯⋯⋯⋯⋯⋯⋯⋯⋯⋯⋯⋯⋯⋯⋯⋯244
  第一節 坑位分布⋯⋯⋯⋯⋯⋯⋯⋯⋯⋯⋯⋯⋯⋯⋯⋯⋯⋯⋯⋯244
  第二節 地層堆積⋯⋯⋯⋯⋯⋯⋯⋯⋯⋯⋯⋯⋯⋯⋯⋯⋯⋯⋯⋯245
  第三節 年代與遺跡現象⋯⋯⋯⋯⋯⋯⋯⋯⋯⋯⋯⋯⋯⋯⋯⋯⋯247
 第四章 史前時代文化遺物⋯⋯⋯⋯⋯⋯⋯⋯⋯⋯⋯⋯⋯⋯⋯⋯⋯257
  第一節 陶器分析結果⋯⋯⋯⋯⋯⋯⋯⋯⋯⋯⋯⋯⋯⋯⋯⋯⋯⋯257
  第二節 石器分析結果⋯⋯⋯⋯⋯⋯⋯⋯⋯⋯⋯⋯⋯⋯⋯⋯⋯⋯265
 第五章 歷史時代文化遺物⋯⋯⋯⋯⋯⋯⋯⋯⋯⋯⋯⋯⋯⋯⋯⋯⋯268
  第一節 瓷器⋯⋯⋯⋯⋯⋯⋯⋯⋯⋯⋯⋯⋯⋯⋯⋯⋯⋯⋯⋯⋯⋯268
  第二節 硬陶器⋯⋯⋯⋯⋯⋯⋯⋯⋯⋯⋯⋯⋯⋯⋯⋯⋯⋯⋯⋯⋯286
  第三節 其他類遺物⋯⋯⋯⋯⋯⋯⋯⋯⋯⋯⋯⋯⋯⋯⋯⋯⋯⋯⋯287
 第六章 生態遺物⋯⋯⋯⋯⋯⋯⋯⋯⋯⋯⋯⋯⋯⋯⋯⋯⋯⋯⋯⋯⋯293
  第一節 骨類遺物⋯⋯⋯⋯⋯⋯⋯⋯⋯⋯⋯⋯⋯⋯⋯⋯⋯⋯⋯⋯293
  第二節 貝類遺物⋯⋯⋯⋯⋯⋯⋯⋯⋯⋯⋯⋯⋯⋯⋯⋯⋯⋯⋯⋯293
 第七章 問題與討論⋯⋯⋯⋯⋯⋯⋯⋯⋯⋯⋯⋯⋯⋯⋯⋯⋯⋯⋯⋯294
  第一節 年代與地層⋯⋯⋯⋯⋯⋯⋯⋯⋯⋯⋯⋯⋯⋯⋯⋯⋯⋯⋯294
  第二節 聚落與空間分布⋯⋯⋯⋯⋯⋯⋯⋯⋯⋯⋯⋯⋯⋯⋯⋯⋯297
  第三節 歷史考古學研究方法與議題展望-以左營遺址為例⋯⋯⋯300
  第四節 遺址之文化資產意義⋯⋯⋯⋯⋯⋯⋯⋯⋯⋯⋯⋯⋯⋯⋯305
  第五節 遺址範圍的再認識⋯⋯⋯⋯⋯⋯⋯⋯⋯⋯⋯⋯⋯⋯⋯⋯309
 參考文獻⋯⋯⋯⋯⋯⋯⋯⋯⋯⋯⋯⋯⋯⋯⋯⋯⋯⋯⋯⋯⋯⋯⋯⋯⋯310

編/著/譯者簡介

臧振華,李匡悌,陳文山,曾于宣,陳文連,劉益昌,趙金勇,陳有貝

序言/導讀

一、前言   八仙洞考古遺址位於台東縣長濱鄉樟原村海岸邊的集塊岩山丘上,有相當豐富的史前文 化遺存,是國定遺址,也是一處風景特定區。   宋文薰與林朝棨兩位教授於 1968 年至 1970 年間,曾在這裡做過考古發掘,發現了一個 以打製石器為特徵的「先陶文化」。這個文化被認為是台灣最古老的史前文化,在台灣考古 學上具有極大的重要性,李濟教授將之命名為「長濱文化」。   不過,由於以往所發表有關八仙洞遺址的研究資訊不多,對於長濱文化的內涵所知有 限,以致於影響到政府對於八仙洞遺址的保護、規劃與教育宣導。有鑒於此,行政院文化建 設委員會及台東縣政府乃從 2008 年 9 月開始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稱史語所) 執行「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計畫」,本計畫是由史語所研究員臧振華擔任主持 人,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文山、史語所研究員李匡悌擔任協同主持人;其他主要工作人員 包括長期擔任專任研究助理的曾于宣及專任技術員陳文連,部分擔任研究助理的吳慧婷、陳 崇宇、詹雅茜,以及若干臨時聘僱的長濱鄉樟原村村民。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 後研究人員邱鴻霖於計畫之初也參與了短期工作。   本計畫有幸獲本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7 臺灣考成果獎,這是對本計畫團隊數年來努 力成果的肯定。我要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台東縣政府的長期提供經費支持表達感謝,也要 對本計畫的工作伙伴們,特別是計畫助理與工人們數年來在危險的山崖上,在悶熱潮濕的暗 洞中揮汗如雨地工作,謹致上最大敬意。 本計畫所有之成果與榮譽都是屬於整體團隊。 二、計畫緣起與經過   八仙洞遺址位於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水母丁溪南岸 的集塊岩(agglomerate)隆起海崖上,由於受到冰河消 長(Glacial Eustasy)及地殼運動(Tectonic Movement) 過程中的影響,在海崖岩壁上侵蝕出許多洞穴 ( 圖 3), 包括尖峰型 ( 圖 4) 和穹窿型 ( 圖 5) 兩種類型。這些海 蝕洞穴脫離水面時,便可成為具有許多洞穴的海岸地形,並成為人類或動物棲息的天然居所。 民國 57 年台灣大學林朝棨教授首先發現了洞穴 中存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及其下面年代更為古老 的紅色土層。同年台大考古隊在宋文薰教授旳領導 下展開四季五次的考古試掘 ( 圖 7、8),從潮音、海 雷、乾元及崑崙四個洞的底層發現了非常豐富的「先 陶文化」,並經李濟教授正式命名為「長濱文化」。   綜合八仙洞遺址試掘的資料,宋文薰對長濱文化內涵及特質作了以下的歸納: 1. 沒有農畜的跡象, 2. 不見磨製石器及陶器, 3. 石器皆以打剝法製造, 4. 石器的原料皆為取自海濱的礫石, 5. 石器類型屬於自舊石器早期以來盛 行於亞洲東部及南部的砍伐器傳 統。 6. 除了石器 , 還出土非常豐富的骨角 器,主要類型有長條尖器、一端帶 關節的尖器、骨針、兩頭尖骨針及 長條鑿形器。此外,還出土許多獸 骨、魚骨與木炭。   八仙洞出土的長濱文化石器,依據試掘 者的報導,共有 3000 餘件,經過分析,大 致有幾項特徵: 1. 石器絕大多數是出自潮音洞,在乾 元洞僅得近 20 件,在海雷洞獲得 約 100 多件; 2. 在石器中,主要包含較粗石料製的石片器與礫石石器及較細石料製的細小石器等三種類型; 3. 石片器與礫石石器大多是使用矽質砂岩、橄欖岩、安山岩及輝長岩等石材製成。而 其中以石片器出現頻率較高,都是利用取自海濱之橢圓形礫石,未準備打擊台面, 直接敲打片解下來。大多數一面保留原石皮,沒有加以修整,少數有第二步加工的 痕跡; 4. 較細石料製的細小石器,以石英、石英岩、玉髓,以及少數燧石與鐵石英所製成, 其類型包括邊刃刮削器、尖器、刀形器,及兩者兼用的器物,以形制不固定為其特 徵。這類石器,數量相當多,共有數百件標本,主要都是出自潮音洞。   關於長濱文化的年代,宋文薰先生曾將從潮音洞先陶文化層出土的木炭標本做碳 -14 年代測定,獲得 4 個年代資料,分別為:5240±260 B.P.,5340±260 B.P.,4970±250 B.P., 4870±300 B.P.。他推測這 4 個年代應該代表長濱文化晚期的年代,也就是長濱文化結束在距 今5000年前左右。不過他也曾對這些年代提出懷疑,認為可能因為受到「最近有機質的污染」 而偏晚。所以,當後來從位置較高的乾元洞中獲得一個大於 15000B.P. 的碳 -14 年代之後,而 作出了:「長濱文化在距今五萬年前即已開始」的推測。他也同時依據洞穴的位置高度、石 器的類型,及碳 -14 年代,推論潮音洞的先陶文化最晚,海雷洞次之,而乾元洞最早 ( 宋文 薰 1969、1981、1991)。 圖 1.8 宋文薰、林朝棨教授在潮音洞所發掘 之探坑分布平面圖 第一篇八仙洞遺址 6   在八仙洞洞穴表土層及其附近表土層中出土完全異於長濱文化的文化遺物,包括磨製石 鐮刀、雙孔石刀、磨製石槍頭、磨製箭頭、精製的陶器,以及陶纺輪等,宋文薰先生估計這 些遺物屬於流行於台灣東部的新石器文化,其年代可能在距今 3500 到 1500 年之間,與長濱 文化之間絲毫找不出可以銜接的地方。至於長濱文化與台灣島外的文化類緣,宋文薰先生比 較台灣周邊地區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文化,推測長濱文化一定是經由華南傳進,但是他並無 法指出更明確的地點(宋文薰 1969)。以後,也有它學者對這個問題作了討論。長濱文化 是臺灣目前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也是唯一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宋文薰稱之「先陶文 化」,受到學術界高度的重視,被視為建構臺灣歷史不可或缺的成分。然而,目前對於八仙 洞文化所能知道的訊息僅限於一些初步之資料,而關於此一文化的內涵和所代表的人群,還 有許多等待釐清的問題。例如 : 1. 長濱文化的年代究竟可以早到何時?是否果真有五萬年? 2. 長濱文化的來源如何?是源自大陸南方或是東南亞? 3. 與東南亞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和平文化是否有關? 4. 與後來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是否有傳承或演變的關係? 5. 與在臺灣所發現其他「舊石器時代」遺址的關係如何? 6. 長濱文化的人類是怎樣生活的? 7. 他們的社會型態如何? 8. 他們的工藝技術如何? 9. 長濱文化人的種系如何? 10. 長濱文化當時的生態環境如何?   台東縣政府為了獲得更多有關八仙洞遺址的學術資訊,以保護這個國定遺址,從民國 97 年 9 月開始委託臧振華主持「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計畫」。此計畫之經費來源 是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處籌備處(民國 101 年 5 月 20 日改制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所補助台東縣政府國定遺址之維護經費。計畫執行期限,前後四個年度 1 : 第一年度是從民國 97 年 9 月 1 日到 98 年 8 月 31 日, 第二年度從民國 99 年 8 月 5 日至 100 年 10 月 14 日, 第三年度是從民國 101 年 2 月 20 日至 102 年 8 月 31 日 第四年度是從民國 102 年 11 月 21 日至 104 年 4 月 30 日   在此四個年度期間,台東縣政府為清除被廟宇占據之洞穴,亦委託史語所八仙洞考古 隊,進行了地藏洞、海雷洞、永安洞與乾元洞之清理復原與考古探勘計畫; 地藏洞是從民國 100 年 8 月 23 日至 12 月 4 日, 海雷洞是從民國 101 年 6 月 15 日起至 101 年 11 月 30 日, 永安洞是從民國 102 年 5 月 15 日起至 11 月 30 日, 1 本處所指年度並非完全符合曆年。 7 第一章導言 乾元洞是從民國 102 年 8 月 20 日起至 11 月 30 日。 三、計畫目的、執行策略與研究方法 (一)計畫目的   從上述的背景可知,八仙洞遺址可能是臺灣最早人類的遺存,無疑具有重大價值 的文化資產,需要繼續研究與妥善保護。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從上世紀七○年代迄今, 吾人非但對八仙洞遺址的有形與無形之內涵缺乏較多的瞭解,甚而也不能確認這個遺 址的空間分佈範圍。而目前所知有舊石器時代文化層堆積的洞穴,也遭到寺廟神壇的 盤據,並任意興築違建,造成嚴重的破壞;而政府相關主管單位雖然試圖保存與維護 這個國定遺址,但是所能做的也僅限於公共設施與環境整理,對於遺址的保護幾乎不 見成效,更遑論文化資產的再利用。這當然與公權力難以施展有必然之關係,但是學 術資訊的不足,也是造成這一結果的因素之一,特別是遺址的空間分佈及文化堆積狀 況的不明,缺乏執行維護的基礎。因此,本計畫接受台東縣政府文化與觀光處之委託, 其基本之目的是要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對八仙洞遺址進行必要的調查、分析與研究, 盡可能揭露學術之資訊,以作為進一步保存維護八仙洞遺址之基礎資料。 (二) 執行策略與方法   為達到本委託計畫所要達到的目的,需要規劃出有效之執行策略與方法,方可收 事倍功半之效。在策略方面,首先設定本計所需要進行之工作,包括: 1. 對八仙洞集塊岩山丘及其鄰近地區進行全面之調查與勘探,以期發現新的洞穴,並 設法釐清遺址之分佈範圍。 2. 選擇關鍵性地點進行必要之試掘,以獲取更多考古遺存。 3. 對出土的考古遺存,進行多面向及跨學科之分析研究,以深入探討其文化內涵。 4. 從調查或試掘中,獲得更多科學測定及層位學之定年學資料,以澄清八仙洞遺址的 年代範圍。 5. 對八仙洞遺址分佈範圍進行精確衛星定位與地形 製作,以作為保存維護之基礎。 6. 對八仙洞地區之地質形成與生態環境的變遷進行研究。 7. 與臺灣周邊地區相關之史前文化內涵進行比較分析,以探討八仙洞先陶文化的類緣 關係。 8. 對八仙洞遺址之維護方式及展示與再利用方式進行研究,並提出規劃建議。   本計畫預計視經費及人力狀況以四個年度之時間來執行這些工作。各年度之工作分配 : 第一年度著重于田野調查、鑽探,以期能發現新的洞穴。第二年度至第三年度,則主要著重 於關鍵性洞穴之試掘,第四年度除了繼續進行關鍵性遺址之試掘,同時進行資料之整理、分 析與比較研究,並撰寫總研究報告。   此外,本計畫所欲進行的研究內容除了獲取考古學資料,也涉及地質學、地形學、植物 學、動物學等學科的分析,因此,本計畫的研究團隊,將由考古學者與地質學者作為基本成 第一篇八仙洞遺址 8 員,並視需要邀集其他相關學科之學者參與研究,形成一個跨領域之研究團隊。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計畫針對所要研究的課題與執行的工作所採取的研究方法,大致包 括以下數端: 1. 考古調查:以考古學徒步調查及觀察法,必要時利用土芯鑽探(core drilling),或 透地雷達(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以期發現洞穴或非洞穴之地下文化層。 同時利用衛星定位儀(GPS)對遺址洞穴分佈作精確之衛星定位。 2. 考古試(發)掘:如有研究上的必要,將選擇關鍵性地點進行試掘,以獲取更多之 考古資訊。試掘以縱深的方式進行試掘,必要時採取平翻之方式。試掘前,如涉及 指定遺址之範圍,依文資法之規定申請主管機關之試掘許可。 3. 遺物之整理與登錄:對出土之遺物進行分類,並進行登錄,以建立清冊。 4. 年代分析:將定年標本送請國內或國外之實驗室進行碳 14 年代測定分析,或視標 本之類別進行其他方法之年代分析。 5. 遺物鑒定:包括文化遺物材質之鑒定及生態遺物種屬之鑒定。文化遺物材質之鑒定 可視問題之必要性及材料之可能性借用偏光顯微鏡、XRD、XRF、LV SEM 及其它 科學方法進行。生態遺物之鑒定則使用形態學圖譜比對 , 有需要時可使用同位素分 析或 DNA 分析等方法為之。 6. 其他科學分析:將視需要及考古材料的取得與否進行:古食譜分析、人類骨骸 DNA 分析、貝類同位素分析、沈積物分析、花粉分析等。以上鑒定及科學分析所需之設 備,將以付費或合作方式利用國科會貴重儀器中心、臺灣大學及中央研究院所有之設備。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八仙洞考古遺址,花岡山考古遺址,淇武蘭考古遺址,左營舊城考古遺址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2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古物遺址組遺址科 姓名:黃云亭 電話:04-22295848-213 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