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釋太虛是民國佛教史上最具魄力的佛教改革家,也是一位對時代最具敏銳觀察力的佛教思想家,他生於清光緒15年(1890年),光緒30年16歲時出家,1947年3月17日圓寂。從1912年迄1947年他圓寂期間,為他主要活動的年代,幾乎與1912年1949年的民國時期相當。本書以「太虛時代」為題,探討釋太虛本人,以及他本人涉及的:「革命與佛教」、「佛教與政治」、「佛教、軍事與戰爭」、「佛教與經濟」、「佛教與外交」等不同面向(議題),藉以勾勒出1912至1949年間的「民國佛教」。由於釋太虛在民國佛教史上,有其特別重要的地位,而且他所從事的佛教文化事業,對於他所處的時代曾發生極大影響,他所提出的佛教革新與佛教文化理念,對於我們所處的當代,仍深具啟示之價值與意義,此為作者撰寫本書之用意。
目次
序 論
第一輯 本尊:釋太虛
1、釋太虛的「現代啟示錄」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海峽兩岸釋太虛的傳人
第三節 釋太虛的僧伽革命與其交往人脈
第四節 由武昌佛學院(武院)到世界佛學苑圖書館(世苑)
第五節 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
第六節 結語
2、釋太虛與《海潮音》雜誌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由《覺社叢書》到《海潮音》的誕生
第三節 1920至1935年的《海潮音》
第四節 1936至1949年的《海潮音》
第五節 結語
3、釋太虛與彌勒法門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中國歷史上的彌勒信仰
第三節 釋太虛提倡彌勒信仰的內涵與特色
第四節 釋太虛彌勒思想的傳承:以釋印順為例的說明
第五節 結語
第二輯 革命與佛教
4、辛亥革命前夕的中國佛教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張之洞《勸學篇》引爆廟產興學風潮
第三節 日僧至中國傳教引發的衝突
第四節 楊仁山帶動佛教復興運動
第五節 結語
5、辛亥革命與佛教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佛教提供革命理論
第三節 僧人參與辛亥革命
第四節 太虛參與辛亥革命:及其後從事之佛教革命
第五節 結語
第三輯 佛教與政治
6、北伐時期的佛化運動:以唐生智、馮玉祥為主的討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佛化運動與革命風潮
第三節 唐生智在湖南的佛化運動
第四節 反對佛教的「基督將軍」馮玉祥
第五節 結語
7、黨義與佛法:國民黨訓政下的佛教
前言
第二節 由黨來領導佛教
第三節 佛教界的配合行動
第四節 地方黨部對佛教的控制
第五節 結語:「黨義」凌駕一切
8、釋太虛和蔣介石:1930年代的佛教與政治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釋太虛初識蔣介石:1930年之前的釋太虛與蔣介石
第三節 1930年代的釋太虛與蔣介石
第四節 1930年代以後的釋太虛與蔣介石(1940至1947年)
第五節 結語
第四輯 佛教、軍事與戰爭
9、軍人與佛教(1912-1937)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軍隊占駐寺
第三節 國府中央軍也占用佛教寺廟
第四節 軍人向寺院徵稅:以四川省為例
第五節 軍人也注重佛事
第六節 結語
10、佛教與抗戰(1937-1945)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戰爭對佛教產生的破
第三節 佛教徒參與抗
第四節 淪陷區內佛教人士的處境與因應
第五節 結語
第五輯 佛教與經濟
11、寺廟維生之道:從收入面分析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化緣
第三節 土地與房舍租金收入
第四節 經懺收入
第五節 香期與旅宿收入
第六節 停靈收入
第七節 結語
12、寺廟所需的消費:支出面之分析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寺院佛塔等之建設支出
第三節 佛教界的教育支出
第四節 佛教文化事業支出
第五節 社會救濟支出
第六節 來自政府的變相收
第七節 結語
第六輯 佛教與外交
13、佛教外交:以釋太虛訪問印度為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釋太虛訪問印度之緣起
第三節 釋太虛訪問印度
第四節 釋太虛訪問印度之後:涉及的幾個相關問題
第五節 結語:釋太虛訪問印度的歷史意義
14、由釋法舫看釋太虛的世界佛教觀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釋法舫參與釋太虛的佛教事業
第三節 釋太虛的世界佛教觀
第四節 結語
結論
徵引書目
編/著/譯者簡介
侯坤宏
1955年出生於臺灣嘉義,政治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1986年起,任職國史館,曾任助修、科長、薦任協修、簡任協修、纂修、修纂處處長等職;現已退休,惟仍繼續從事:戰後臺灣史、戰後臺灣佛教史、民國佛教史、中共佛教史等方面之研究。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釋太虛、民國佛教、人生佛教、佛化運動、佛教革命、海潮音、唐生智、馮玉祥、武昌佛學院、漢藏教理院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55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政大出版社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政大出版社
姓名:林淑禎
電話:02-29393091-80625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