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計畫工作項目分為六大項,包含(一)地層下陷防治幕僚作業服務,(二)地層下陷防治專業技術服務,(三)探討地下水抽水對分層土壤壓密之影響機制,(四)評估地層下陷防治成效與研擬策進作為,(五)地層下陷防治計畫體檢與研擬後續防治計畫,(六)自記式地層下陷分層監測系統應用效益評估。各項工作辦理成果摘要說明如后。
一、地層下陷防治幕僚技術服務
(一)本年度截至11月上旬,在中央與地方政府地層下陷防治工作(推動小組)會議方面,已協助辦理經濟部地層下陷防治推動委員第22、23次會議、地層下陷防治工作會報第18、19次會議,經濟部地層下陷防治工作小組107年度第1、2、3次會議;協助並參與屏東縣、桃園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高雄市等縣市政府辦理107年推動小組會議;同時已參與農委會地層下陷防治工作小組會議3場次。
(二)協助水利署彙整「雲彰地區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暨行動計畫」及「地下水保育管理暨地層下陷防治計畫(104~109年度)」至107年第三季之辦理成果。
(三)定期討論本計畫各項工作進度及相關內容,已召開5場次工作討論會議。
(四)籌劃及辦理「2018地層下陷防治國際交流研討會(LASER 2018)」,配合水利署水利國際週規劃,調整活動規劃納為大會Session B,除邀請訪台外賓計17人外,亦吸引國內產官學界約160人參與,會後並與外賓現地參訪湖山水庫及水利署於雲林土庫國中設置之多元地層下陷監測設備。
二、地層下陷防治專業技術服務
(一)經蒐集國外地下水管制區相關管理方式,及考量國內現階段的地下水的管理方式與規定評析,建議可先訂定地下水各分區的可抽用量後再研訂井距。地下水管制區分級管理,採第一級管制區限制,及第二級管制區限量抽用地下水。
(二)辦理地層下陷防治資訊網的網頁更新,強化地層下陷動態資訊,與地層下陷防治管理策略兩部分內容,並整理目前網站所提供的各類資訊內容,整合成知識學習園區。
(三)「經濟部地層下陷防治行政管理填報系統」進行全系統「一頁化」等優化處理,所有表單改寫崁入頁籤處理,可減少操作步驟,教育訓練並於107第3次經濟部工作小組會議進行,主要參與人員為各填報單位承辦人員等,出席學員計三十餘人。
三、探討地下水抽水對分層土壤壓密之影響機制
(一)完成彰雲地區低頻電磁波探測作業,經由八條中央地調所水文地質剖面,水利署於土庫及溪州二處之井柱岩心資料比對,均能與既有之水文地質概念模式符合。
(二)針對秀潭、宏崙及東光等國小抽水洩降現地試驗之高頻地下水位變化,進行快速傅立葉轉換分析(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顯示淺層高頻率抽水行會對對深層地下水位變化造成影響。
(三)採用近域與遠域三維地下水流模式,分析淺層抽水對深層含水層水位的影響。顯示於秀潭國小水文地質條件下,6口水井(井深最深36公尺)抽水一小時後,深度48公尺的含水層可達到近50公分洩降量,而深度120公尺的含水層也出現近2公分的洩降量。
四、評估地層下陷防治成效與研擬策進作為
(一)更新地層下陷防治工作背景資料,比對降雨、地下水水位、水文地質條件及產業發展等影響因子,探討地層下陷顯著地區地層下陷可能成因。召開與管理單位之研商座談及現勘,針對下陷成因探討成果提出相關防治建議。
(二)更新106年監測結果之空間、時間相關性與提高地陷熱區水準檢測頻率之補充分析,評估各項監測結果對地層下陷時空變化趨勢。依106年監測結果,研提各地陷監測設施之具體增/補設置建議,並配合水利署需求研提107年下半年度新增地陷監測設施採購建議。
(三)數值模擬分析各情境下抽水對區域地下水環境及地層下陷之影響。雲彰方案暨行動計畫100年至106年水井實際減停抽水,則雲彰地區於112年下陷速率平均可減緩0.3公分/年,最大減緩量約為2.5公分。後續配合期程持續減停抽,則雲彰地區於112年下陷速率平均可減緩0.6公分/年,最大減緩量約為7.8公分。
(四)除了自然降雨(補注)條件外,產業抽水是造成地下水位變化進而影響地層下陷情勢之主要原因,而地層下陷情勢與各含水層地下水位變化皆有顯著之連動關係,較難以歸咎哪一層(深度)抽水造成主要壓縮。惟從豐枯水期地層之壓縮情勢變化及產業概況,已初步研判不同縣市之下陷情勢受不同產業抽水影響。
五、地層下陷防治計畫體檢與研擬後續防治計畫
(一)彙整「雲彰地區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暨行動計畫」及「地下水保育管理暨地層下陷防治計畫(104~109年度)」執行至106年之成果,及檢討量化目標達成率。
(二)針對「雲彰地區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暨行動計畫」及「地下水保育管理暨地層下陷防治計畫(104~109年度)」目前工作執行進度提出差異分析與改善建議,並研擬後續執行計畫工作推動重點。
六、自記式地層下陷分層監測系統應用效益評估
(一)完成18口地陷監測井100公尺深度範圍內磁環磁場檢測及井內地下水採樣評析工作。磁場檢測成果顯示大部分監測井之磁環與DOBOKU型磁環軸向磁場分布相似(興華國小及客厝國小除外),可適用本團隊新研發之自記式分層監測設備。另大部分監測井內地下水質呈現腐蝕性,新型感測棒長期置於地下水中進行地陷監測,需定期進行設備保養及維護工作。
(二)配合磁環磁場數值分析,本計畫已完成新型磁環之設計作業。經1公尺可視化模型測試結果顯示,新型磁環可提升地層下陷之量測精度。
(三)於3月13日完成自記式分層監測設備(五套感測棒、最大深度為183.5公尺)現地建置及測試作業,本自記式監測設備除可達到自動、穩定及即時傳輸之效能,且可獲得可靠且頻率較高之分層地層下陷監測資料。
(四)新設共站監測系統已建置於土庫鎮秀潭國小,具有降雨量、地下水位及地層下陷等監測功能。整合分析地下水位與地層下陷監測資料顯示,秀潭國小鄰近地區含水層1土層屬彈性變形機制,而含水層2土層較屬塑性變形機制。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地層下陷
- 附件:DVD
- 頁/張/片數:647
授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