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為削減水庫集水區農業行為所造成的非點源污染,導入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概念,改善水質污染,並附帶功能為控制細粒料懸浮固體。本計畫範圍主要包含95座水庫集水區,計畫目的為透過判釋全國水庫集水區農業行為所造成的污染高潛勢區域,挑選五處優先推動LID地點,藉由國內外相關文獻及案例、水庫集水區特性和治理現況規劃五處推動地點LID佈設。並且透過LID示範場址了解水質污染改善成效,作為後續相關執行單位推廣參考依據。最後,以計畫成果為基礎,製作6款摺頁,包含五處水庫集水區LID推動規劃及一處示範場址水質改善成果展示,以供集水區管理單位參考。
根據國內外集水區LID相關研究及案例統整LID設施設施限制條件(1)地表坡度介於8%~20%;(3)視現場環境判斷LID需設置前處理沉砂池及(4)總磷和氨氮消減效率約為40%~90%。
近年各水庫保育實施計畫皆將低衝擊開發設施納入辦理,但缺乏相關LID規劃步驟,故依照水庫污染特性為農業行為造成非點源污染擇適合採用沉砂池、草溝及植生滯留槽;而離島水庫因為地籌狹小,民生及畜牧皆在水庫集水區內水庫優養化嚴重,故可推動合併式淨化槽、雨水花園、植生滯留槽、人工濕地及呈層複合土壤系統(MSL)等設施。
此外,示範場址完工後,採集兩場降雨事件水樣,總磷、氨氮及懸浮固體削減率平均達50%,削減營養鹽及懸浮固體有顯著成效作,故透過示範場址試驗,歸納出LID與農地面積比為1:1000和削減目標為50%,作為規劃水庫集水區LID設施參考依據。
最後,除透過專家座談會議,廣納各專家學者的回應與指教,期望後續順利推動低衝擊開發計畫外,亦製作宣導摺頁供相關單位推動LID參考,並協助水利署、水資源局及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與推動地點所在地方政府進行溝通說明,以確認推動辦理。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非點源污染,低衝擊開發,示範場址
- 附件:CD-ROM
- 頁/張/片數:39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經濟部水利署
姓名:林哲正
電話:(02)25506230
地址: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