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452
:::
逆光。重現兵配廠

逆光。重現兵配廠

  • 統一編號GPN:1010800355
  • 出版日期:2019/05
  • 作/編/譯者: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語言:中文
  • 頁數:186
  • 裝訂:精裝
  • ISBN/ISSN:9789860587555
  • 出版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開數:24X18.5公分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600
書籍介紹

緣於2013年蔚龍藝術進駐321巷後,2013~2015進駐期間,逐年收集相關資料。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積極推動下,2015年進行《繪聲繪影重現兵配廠》專題展計畫,透過本檔展覽,更具計畫與全面性匯集了相關人文史料與兵配廠老員工的口述故事,亦使媒體首度報導兵配廠議題。雖然展覽已結束,但透過本書將當時蒐集的資料,讓兵配廠這塊富有歷史底蘊的土地,藉由歷史文獻、模型物件、老照片、攝影作品、口述歷史、紀錄片等,訴說這個地區過往豐富的文化資產內涵,讓世人了解這塊土地曾有的故事,彰顯其歷史價值與意義。

目次


004 編輯序─出版緣起/321巷藝術聚落進駐團隊 蔚龍藝術
006 兵配廠的不平凡過往/廠長 楊本捷 將軍
010 漫遊與信仰的追尋─杜美華鏡頭下的「兵工配件廠」/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王雅倫
導讀
022 窺見府城時空變遷的窗口─臺南兵配廠/古都基金會董事長 張玉璜
024 兵配廠的前世今生─從地圖看歷史/文史研究者 高凱俊
034 當你關起一扇門,另一扇門就為你打開!/攝影師 杜美華
039 前世今生
103 績效輝煌
137 我的配件廠人生
164 土地空間與記憶
181 附錄:大事記

序言/導讀

兵配廠的不平凡過往 廠長 楊本捷 將軍 民國104年,臺南市政府舉辦了一系列的重現兵工配件廠活動,我受邀參加,並回顧了兵配廠的光榮歷史及對國家的貢獻。文化局近期要將兵配廠活動的資料整理成冊,請我以廠長身份寫一篇序文,我欣然同意。 我在民國63年3月1日調到兵配廠服務,工作九年之久,期間擔任參謀,所長,主任,副廠長。民國72年4月調離,復於79年12月1日調回兵配廠任職廠長。81年8月1日將兵配廠搬遷至南投併入兵工整備發展中心,兩度任職兵配廠,共計十一年。兵配廠將我培養成一個純熟的技術人員,一個高階的管理人才。所以,我對兵配廠有很深厚的情感,以及無窮的回憶。 兵配廠原來是聯勤第三汽車機件製造廠,後來改為第五軍工廠(老一輩的臺南鄉親所熟知的五零四兵工廠)。民國37年隨著大陸國共內戰局勢的逆轉,由當時的廠長楊運率領八百多位患難與共的袍澤和他們的眷屬,由瀋陽到北平,再從天津到上海,最後渡海來臺,在臺南市郊老松町,日軍遺留營房廢墟上立足,重建為國效命的志業。當時的老松町營房,經過盟軍飛機猛烈轟炸,到處是斷垣殘壁,沒有一幢完整的房屋。經過全廠同仁盡出所有,加以修葺,雖不能躲雨但可以避風,成為安身的家園,工作的場所,期望在飽經遷徙流離之苦後,能重新建立起立足點。 兵配廠從事軍車修護零件的生產工作,在兵荒馬亂的日子裡,這種與直接戰鬥沒有關聯的生產作業,得不到長官們的關注,只有菲薄的糧餉。為了生存,不斷的與各部隊接觸,利用廠內的技能和機具,尋找為國軍服務的機會。陸軍倉庫中,有的是多餘的汽油空桶,把它還原成片料,製成部隊裡最需要的行軍鍋灶,這是全體力的勞動工作,是艱辛,是汗水,做到了凡是有部隊駐紮的地方,就有兵配廠的心血,同時,也解決了全廠同事和眷屬面臨的生活困境。 國軍部隊來到天氣炎熱的臺灣,夏天沒有可以儲存飲用水的隨身水壺是不可想像的,士兵們只好截竹製成水筒,但是攜帶飲用都不方便。當時,兵配廠並沒有製作軍用水壺的技術知識,但是在艱困生活的逼迫下,接受了一個製作6000個軍用水壺的合約。在製成筒型後,無法收口成壺嘴,經全廠同事不斷研究改進,突破技術上的瓶頸,利用加熱輥輾,把筒型收口成壺嘴型,再以灌水將它壓扁,完成第一個不甚美觀的水壺,同時也依限期完成合約。當時,臺灣的工業水平不高,這個嘗試算是了不起的創舉。接著,改進製造技術,陸續承製18萬個軍用水壺。當最後一批水壺完成之日,兵配廠的同仁和眷屬的生活以及工作環境都獲得大幅改善。此時,軍中另有需要,工廠回到製造軍車修護零件的本行工作。 民國39年,國軍推行克難運動,兵配廠加入自製汽車的行列。把一輛軍用吉普車拆解,製圖,重新設計傳動系統,10個月後製造完成兩輪傳動(原為四輪傳動)的吉普車。在進行路試後,送請臺南工學院(現今成功大學)進行引擎馬力、扭力和耗油試驗,發現性能和原車不相上下。以今日的眼光來看,當時的作為顯得大膽且原始,也超過兵配廠的能力。本於不知而行,邊做邊學克服困難,不僅開風氣之先,連裕隆汽車廠也跟著我們從製造吉普車起家了! 接著,兵配廠又利用大陸運來臺灣倉庫儲存的大批T-234道奇載重車零件,自製車架車身,裝配成一百輛載重車和交通車,提供軍方使用。四十年後,三軍總部和其他軍事機構,仍有兵配廠的交通車在行駛。 民國49年,中央政府決定要將新接收的力士型飛彈納入國慶閱兵,美軍基於安全理由不便同意,但是又不能拒絕,於是,希望製造沒有發射機能的飛彈來打開僵局。兵配廠接到這個超過能力和技術的艱鉅任務,在全廠員工同心協力的合作下,完成四枚訓練飛彈的製造。共計花費成本新臺幣20多萬元,事後,美軍提撥新臺幣630萬元,改建全部廠房做為回報。這個任務的完成,大大提升兵配廠在國軍的地位,也因此,兵配廠逐漸走向生產性工廠之途。 兵配廠的廠訓是[忠誠精實],他們忠誠的為國家,為國軍效力,忠誠的要求:每一項產品精良耐用,部隊需要什麼,兵配廠就生產什麼。他們的任務就是服務國軍,滿足部隊的需求,數十年來未曾改變,深得各級長官的信任,部隊的信賴。 兵配廠於民國37年來到臺南市,直到民國81年搬離,在臺南市有44年之久,受到臺南市鄉親的支持與愛戴。使兵配廠很快的從逆境中重獲新生,逐漸走向正常生產的工廠。員工和眷屬都是臺南市民,也都以做為臺南市民為榮。 兵配廠遷臺的44年期間,經歷了13位廠長,因為每個廠長都以廠為家,全心全力經營兵配廠,使得廠裡各方面表現都很傑出,深獲各級長官肯定。 民國81年因應國軍兵力整建案,併入兵工整備發展中心,我是第十三任廠長,也是末代廠長,回顧兵配廠的輝煌歷史,四十四年來,努力不懈的解決部隊的困難,滿足部隊的需要,這就是兵配廠對國家的貢獻。我有幸,將我所知的寫出來,告訴各位,兵配廠雖然是一個平凡的兵工廠,但是卻有著極不平凡的過往。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Backlighting, Reproducing the Arsenal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攝影集,建築,歷史人文,藝術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8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藝術發展科 姓名:詹絜閔 電話:06-2981800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永華路二段6號1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