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上學是不同世代的許多臺灣人都曾有過的共同記憶。近代教育的背後有著國家統治者建立共同知識系統、便於統治的意圖,但臺灣人也透過教育認識自我、看見世界,進而培養出質疑與挑戰既有體制的獨立思考能力,讓近代臺灣發展成一個具整體形貌但保有各自性格的「共同體」社會。 展覽專刊從博物館如何以典藏、研究、展示與教育推廣行動面對教育議題,到教育文物的深入研究、與學術社群、學校的合作,特展的規劃與設計語彙分析,除了導讀展覽帶讀者認識臺灣近代教育發展,同時也看見展覽背後博物館對於當代教育議題的關心與行動。結合了從多所學校、個人借展的豐富文物影像,搭配精彩的展場現場照片、圖文,以及紙上化的互動遊戲,深入淺出地帶讀者看見臺灣近代教育與教育中各代臺灣學生的學習樣貌,喚起讀者教育生活記憶。
目次
館長序
在博物館中看見權力 4
展覽規劃紀實
博物館整合型計畫的實踐:以「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為例 8
我們一起走過的上學之路 12
串聯跨世代的上學記憶:再現「我們」的校園想像 16
「上學去」的路上,我們做了什麼 20
展覽導讀
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 24
走進學校:成為我們中的我 26
打開課本:理想國民養成術 54
揮灑青春:我們的校園記憶 96
多年之後:我的未來不是夢 122
謝誌 130
編/著/譯者簡介
總編輯簡介
張淑卿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組助理研究員
謝仕淵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
序言/導讀
序言
在博物館中看見權力
一般而言,博物館典藏有相當歲月的文物。但是,博物館的展覽議題卻是非常當代。也就是說,博物館展示不在於懷舊(除了近年興起的以懷舊治療失智之外),而在於透過長時間距離的對比所構成的「旅行式異文化感」,讓我們有機會跳脫習以為常的思考框架或權力框架,從而迴向反省當前我們的處境,及思考突破的可能性。
博物館展覽如果是以時間序列進行現象式文物陳列,很容易就進入進步史觀中。例如個人電腦(CPU)從8086、8088、286、386、…以迄i5、i7等;硬碟容量從M等級到G等級,再到T等級;或如社會政治體制從封建到殖民,再到民主法治等。只要是在進步史觀中,就難以有反省當今處境的機會。
最難反省到的領域是「權力」。權力有兩種,一種是壓迫型權力,另一種是內化型權力。壓迫型權力(如殖民統治、黑道勒索、白色恐怖、有惡勢力支撐的環境污染等)容易被感知到,也就有機會去反抗。相對的,內化型權力卻因為已內化為人們的價值觀,人們不但感知不到權力而不會反抗,更因已成為價值觀而為其辯護與獻身。國家所主導的教育就是一種內化型權力。
從前現代社會科舉制度以來,華人社會一直相信受教育可以促進階級流動與社會晉陞。百餘年來的現代性(modernity)社會,從國民教育到高等教育,基本上都由國家主導,而且配合著工業需求及國家需求,以制式化規格來量產人才。正因為絕大部分人們都被納入國家主導的單一制式教育中成長,不但沒有競爭型教育方案來對照檢討,更內化為人們的價值觀而不會反抗(雖然偶而會蹺課、折大盤帽、裙擺捲高、及那麼一個「拒絕聯考的小子」)。
當學生在9年(或12年、16年)制式教育中習慣了權力的規訓,習慣了各種考試都有標準答案,習慣了被塞進非常有限的科系(被)選擇中,畢業後進入社會,就會習慣既存的社會體制、政治意識型態、媒體餵養(假)新聞、及更大規模的各式權力展現。只要習慣了權力規訓,就很難談創新創意,這是當前各級學校開設創新創意課程時的內在吊詭。
那麼,教育該是什麼呢?能在教科書中讓孩子看到世界的多元繽紛嗎?能讓學生感知到因應不同環境風險而有很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包括建築、飲食、社會關係、防災等)嗎?能讓學生知道各國有很不一樣的教育方式與內容嗎?能讓學生有機會選擇適性適才適所的學習體制與方式嗎?能讓學生有著多元價值辯證與挖掘社會問題的機會嗎?能培養學生系統性思考以解決問題的能力嗎?能培養學生美感、質感、與品味嗎?當「文化多樣性」精神能落實到教育領域而為「教育多樣性」時,教育作為國家主導的內化型權力才有可能被對照性感知、檢討、與改變。
博物館的任務之一在於「揭露」。透過時空脈絡的差異與距離,讓觀眾「旅行」到一個「異文化感」場域中,在驚訝於「當時怎會那樣咧」的認知對比中,才有機會問「現在我們是怎樣咧」?能讓社會就博物館所揭示的社會議題來進行檢視與對話,是臺史博會持續努力的社會責任。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林崇熙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教育、歷史、博物館、臺灣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31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展示組
姓名:張瀛之
電話:06-3568889-2255
地址: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