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446
:::
這堂什麼課: 跨領域美感課程的想像與實踐

這堂什麼課: 跨領域美感課程的想像與實踐

  • 統一編號GPN:1010800486
  • 出版日期:2019/04
  • 作/編/譯者:趙惠玲黃純敏主編
  • 語言:中文
  • 頁數:1440
  • 裝訂:平裝


書籍介紹

教育部委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辦理之「第二期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所產出之成果專輯。內容包含合作師資培育大學委員撰寫之理論篇,以及國小至中等階段合作學校撰寫之實務篇,並依教育階段及地區分為國小階段二冊及中等階段二冊。光碟部分包含課程方案及成果影片。

目次

※國小階段 I(北區、中區)
▲序
林小玉教授、莊敏仁教授 5
▲理論篇
跨領域美感教育:以音樂為例
──利奧拉‧布萊斯勒教授 9
透過擴增實境 (AR) 的課程激發想像力和學習動機
──郭美女教授、陳世曄助理教授 23
繪本創作研究
──蕭寶玲教授 37
▲實務篇
宜蘭縣中山國民小學 51
基隆市中正區中和國民小學 57
基隆市中正區正濱國民小學 61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75
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民小學 81
臺北市中山區大佳國民小學 95
臺北市萬華區雙園國民小學 101
桃園市立桃源國民小學 107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國民小學 111
新北市萬里區大鵬國民小學 117
新北市樹林區大同國民小學 123
新北市樹林區育林國民小學 127
新北市八里區米倉國民小學 133
新北市雙溪區上林國民小學 141
桃園市龜山區樂善國民小學 147
桃園市八德區大勇國民小學 153
桃園市新屋區啟文國民小學 159
桃園市菓林國民小學 167
桃園市平鎮區北勢國民小學 173
桃園市桃園區大業國民小學 183
桃園市八德區大安國小 187
新竹市東區高峰國民小學 193
新竹市立東區竹蓮國民小學 201
新竹市香山區內湖國民小學 209
新竹縣竹北市興隆國民小學 215
新竹縣竹東鎮竹中國民小學 221
新竹縣新豐鄉松林國民小學 227
新竹縣立大坪多元智能生態美學實驗小學 233
苗栗縣苑裡鎮蕉埔國民小學 241
苗栗縣通霄鎮啟明國民小學 249
苗栗縣頭份市信義國民小學 255
苗栗縣頭份市六合國民小學 259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67
臺中市南區信義國民小學 273
臺中市梧棲區中正國民小學 283
臺中市西屯區上石國民小學 291
臺中市西屯區東海國民小學 295
臺中市北屯區文心國民小學 301
臺中市大甲區順天國民小學 307
臺中市清水區甲南國民小學 315
臺中市烏日區溪尾國民小學 323
彰化縣彰化市南郭國民小學 329
彰化縣鹿港鎮鹿東國民小學 335
彰化縣芬園鄉文德國民小學 345
彰化縣立媽厝國民小學 351
彰化縣田尾鄉田尾國民小學 355
※國小階段 II(南區、東區、外島)
▲序
陳韻文副教授、李其昌副教授 5
▲理論篇
表演藝術與 STEAM
──安妮•哈里斯副教授 7
嘗試性跨領域美感課程國民小學師培藝術與人文教材教法
──伍鴻沂教授 25
乘著音樂遊世界
──林蕙珊同學 39
身體閱讀的探索與實踐
──洪瓊君助理教授 45
▲實務篇
南投縣埔里鎮南光國民小學 57
南投縣中寮鄉永康國民小學 67
南投縣國姓鄉長福國民小學 75
南投縣竹山鎮秀林國民小學 81
雲林縣荊桐鄉育仁國民小學 89
雲林縣元長鄉元長國民小學 99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05
嘉義縣水上鄉大崙國民小學 111
嘉義縣竹崎鄉圓崇國民小學 117
嘉義市東區民族國民小學 125
嘉義市東區精忠國民小學 131
嘉義市西區興嘉國民小學 137
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41
臺南市新營區新營國民小學 149
臺南市七股區龍山國民小學 157
臺南市新市區新市國民小學 163
臺南市麻豆區麻豆國民小學 171
高雄市楠梓區莒光國民小學 177
高雄市大寮區山頂國民小學 185
高雄市左營區文府國民小學 191
高雄市三民區陽明國民小學 197
高雄市新興區七賢國民小學 205
高雄市旗山區旗山國民小學 215
國立屏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21
屏東縣屏東市瑞光國民小學 227
屏東縣潮州鎮光春國民小學 239
屏東縣東港鎮東興國民小學 247
屏東縣高樹鄉田子國民小學 255
屏東縣新埤鄉大成國民小學 263
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71
花蓮縣花蓮市忠孝國民小學 281
花蓮縣玉里鎮觀音國民小學 289
花蓮縣秀林鄉水源國民小學 301
花蓮縣秀林鄉景美國民小學 307
花蓮縣萬榮鄉西林國民小學 319
國立臺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325
臺東縣臺東市新生國民小學 347
臺東縣臺東市知本國民小學 353
臺東縣臺東市馬蘭國民小學 361
臺東縣池上鄉大坡國民小學 367
臺東縣成功鎮三民國民小學暨和平分校 373
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國民小學 383
澎湖縣望安鄉將軍國民小學 423
金門縣烈嶼鄉上岐國民小學 431
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 445
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國民小學 451
※中等階段 I(北區、中區)
▲序
高震峰教授、陳淳迪教授 5
▲理論篇
視覺藝術與跨領域教、學:邊緣效應—未來:值得樂觀期盼的理由
──格雷姆·沙利文教授 7
跨領域美感課程:教育場的連結性-關係美學
──陳箐繡教授 19
跨領域美感教育協同行動研究:藝術師培故事 @ 東華大學
──羅美蘭教授 29
石川欽一郎的桃園行誼
──姜昌明教師 45
▲實務篇
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7
彰化縣立和群國民中學 123
臺中市立第一高級中學 137
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 145
宜蘭縣立中華國民中學 157
國立羅東高級中學 173
基隆市立成功國民中學 183
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 199
臺北市立五常國民中學 209
新北市立石碇高級中學 219
新北市立新北高級中學 227
桃園市立楊明國民中學 245
桃園市立武陵高級中等學校 251
新竹縣立忠孝國民中學 263
新竹市立三民國民中學 273
國立竹東高級中學 289
臺中市立潭子國民中學 307
臺中市立豐東國民中學 311
臺中市私立大明高級中學 321
國立彰化高級中學 329
※中等階段 II(南區、東區、外島)
▲序
黃純敏教授、趙惠玲教授 5
▲理論篇
藝術、不服從與學習的力量
──丹尼斯‧阿特金森教授  7
跨域美感大餐與家常菜之思辨
──鄭方靖教授 25
師培大學推動跨領域美感實驗課程之經驗觀想
──鄭方靖教授 35
當代藝術與設計內蘊之跨領域美感教育意涵與策略
──余季音助理教授 45
美感跨域•在地走讀工作坊
──林鈴珍 57
▲實務篇
高雄市立文府國民中學 63
國立北門高級中學 71
花蓮縣立國風國民中學 83
澎湖縣立澎南國民中學 99
澎湖縣立澎南國民中學 115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 133
雲林縣私立正心高級中學 141
嘉義市立玉山國民中學 151
嘉義縣立鹿草國民中學 159
國立東石高級中學 169
嘉義市私立宏仁女子高級中學 177
臺南市立後港國民中學 185
臺南市立佳里國民中學 191
臺南市立崇明國民中學 197
臺南市私立長榮女子高級中學 203
臺南市私立育德工業家事職業學校 209
高雄市立光華國民中學 215
高雄市立小港高級中學 223
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231
臺東縣立新生國民中學 239
連江縣立介壽國民中小學 247
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 259
金門縣立金沙國民中學 273

編/著/譯者簡介

主編 趙惠玲
教育部跨領域美感卓越領航計畫主持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任教授
兼任美術館籌備處主任
《學、經歷》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哲學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專任講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副教授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兼任教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兼任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教務長
十二年國民教育藝術領域課程綱要副召集人
主編 黃純敏
教育部跨領域美感卓越領航計畫共同主持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學、經歷》
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哲學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集刊》課程與教學領域責任編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處企劃組組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學群召集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委員會召集人

序言/導讀

※國小階段 I(北區、中區) 序 林小玉教授|跨領域美感計畫協同主持人、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 莊敏仁教授|跨領域美感計畫協同主持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教授 第二期「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強化跨領域或跨學科之統整應用,推廣十二年國教方針,以既有中等教育跨領域美感課程,延伸至國小階段。第二期邀請國小合作學校,全面普及跨領域美感課程理念與實務。本冊《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計畫的想像與實踐》國小階段 I 包含理論篇與實務篇,在理論篇方面,邀請美國音樂教育學者 Professor/Dr. Liora Bresler 與國內學者視覺藝術蕭寶玲教授及江學瀅助理教授,提出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在實務篇方面,由北區與中區共計 47 所小學,分享在跨領域美感課程的經驗。分享跨領域課程設計經驗的學校之縣市包含宜蘭縣、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與彰化縣,共計 10 個縣市。 此冊《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計畫的想像與實踐》國小階段 I 所呈現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包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綜合活動、科技、健康與體育等。以視覺、聽覺與動覺之感官學習,跨領域跨學科的學習實踐中體驗美感。課程中教師們使用藝術媒介與藝術資源,應用藝術實作與鑑賞活動,活化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透過美感共通性或學科特定屬性之知識結構,共構學科單元與藝術領域之交集,孕育出美感的體驗。教師們運用學校校定課程、彈性課程或主題課程,多元課程形式,實施跨領域美感課程。 藉由此冊三位學者專家跨領與美感教育理論的分享,開啟各校推展跨領域美感課程的更多思考方向,透過各校跨領域美感課程實踐的經驗分享,提供全國其他學校的參考,迸發另類的跨領域美感課程的構思,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的串聯,完整銜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此計畫合作學校為點,期盼全國點、線、面的擴展與延伸,美感教育透過跨領域的學習,能幫助學生的生活更美。 ※國小階段 II(南區、東區、外島) 序 陳韻文副教授|跨領域美感計畫協同主持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李其昌副教授|跨領域美感計畫協同主持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所長 本輯收錄的是參與「第二期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之國小課程教學方案,涵蓋南投、臺灣南部與東部、離島等縣市共計 46 所學校。它們自 106 年 11 月加入計畫,除了「附小」(以往教育或師範大學附設的學校)學校為指定加入外,其餘都是透過各區說明會或網路消息主動報名後,經本計畫團隊甄選而來。這些國小的師長們願意在繁重的教務、學務中,自主投入跨領域美感課程的研發和教學,其教育熱忱本身即已可欽可佩;他們在過程中所開展出共備共學的新契機和教學互動的新經驗,更是體現了本計畫以學校為基地,藝術為接榫,跨域融整多元學習的精神。 在這 46 個課程方案中,有許多引導學生從在地脈絡出發,連結學校課程與生活經驗,涵容體驗感知、分析詮釋與創作呈現。循著課程方案的足跡,我們有機會接觸到南投的竹藝與紙藝、雲嘉南的漁鹽風情與古蹟信俗、高屏熱帶的城鄉活力、花東的自然風光與原民文化,以及離島豐富的生態與單純的生活,宛如進行了一次臺灣城鄉特色巡禮。此外,也有一些課程小題大作,以既定的學科課程或學校本位特色課程為核心,透過藝術和美感跨域統整,引發教與學的加乘效應,師生不只共同譜寫出生動、深刻的學習歷程,也創作出乘載群體記憶、有溫度的作品。 合而觀之,這些課程的學習歷程除了一般常見的視覺設計,陶土捏塑與陶版創作,剪紙,圖文影音創作,科學實驗和表演創作、排練與宣傳;還包含打開學生五感,使之與人和自然連結的攀樹,自然媒材蒐集與打擊樂器製作,蚵殼清洗與創作,海漂物撿拾與創作,植物染,主題踏查與耆老訪談,製作獅頭與學習獅陣,平織理線與編織,古調教唱,越語教學;亦有引領學生迎接創客時代的科技媒體互動教學、討論與評量,以及創客機具和 VR 平台操作。學生不只有機會窺探藝術之美,在身歷教育之美中,亦得見生活中的美乃至生命之美,俯拾皆是。 承上述歷程導引出的作品更是多元精彩,涵蓋了反映個人特色與巧思的童詩、圖文創作、建築版畫、翻翻書、萬花筒、紙鞋、Logo 轉印 T 恤、特色植栽、立體燈飾、檳榔扇、竹編藝術、指尖陀螺、織帶、手繪花磚、蚵殼裝置藝術;以及經由群體意志和行動催生出的城市風景戳印、專題海報、導覽解說、畢業畫展、scratch 程式、逐格動畫、校舍彩繪、馬賽克拼貼、生態浮島、浮球裝置藝術、戲劇與舞蹈表演、黑光劇、社區景點地圖、社區獻唱與獻感恩卡、夜市遊戲。有的學校進一步擴延本計畫推動跨領域美感教育的邊界,透過舉辦跨校音樂會、校外快閃表演和地方巡迴展,實踐跨領域美感素養融入生活。 書面文字實難捕捉這些課程方案在研發與執行過程中的臨場光景和美感經驗,尤其在這些碩果背後,必然包含教師跨域合作與實驗新課程時,面臨人的磨合協商、時間的調配以及教學方法策略試誤等等挑戰。建議您在關心課程方案架構與進程的同時,也能留心支持課務運作的行政實務,並且運用本書所附光碟與本計畫官網的影音資源(https://www.inarts.edu. tw/videos),發現學生在跨領域美感課程中融整學習、建構知識的專注與愉悅! ※中等階段 I(北區、中區) 序 高震峰教授|跨領域美感計畫協同主持人、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教授 陳淳迪教授|跨領域美感計畫協同主持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主任 本冊《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課程的想像與實踐》中等階段有關視覺藝術內容包含理論篇與實務篇,理論篇的部分,視覺藝術國際學者Professor Graeme Sullivan,就他多年的藝術創作及教學的經驗,探討創意和批判思考的重要性,藝術教師應積極扮演藝術家,研究者,以及教師三位一體的身份進行跨領域的藝術教育,進而促成知識學習的遷移,讓觀者從藝術作品的實例中,了解跨領域學習的影響力。 除了收錄國際學者於研討會的發表之外,還包含計畫長期合作之師資培育大學教授們的文章,從實踐跨領域美感計畫的過程,延伸出屬於臺灣在地的論述。國內學者陳箐繡教授以關係美學(connective-relational aesthetics)作為切入點,將跨領域美感的實施歷程視為一種藝術行為,教師作為藝術創作者,構思、並實現跨領域美感課程,學生則成為作品的參與者和完成者。師生在互動的過程中構築有意義的美感學習經驗,並在滾動進化的過程中,逐步體現「連結性-關係美學」在教育上的真諦。羅美蘭教授則從師資培育的角度出發,描述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大學端如何與教學現場的教師合作,提供輔導和研究資源,也讓師資培育生能有機會進入教學現場和第一線師生互動,促進職前生的多樣化培育,也讓現場教師能傳承寶貴的課程研發經驗。 第二期「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發展的過程中,不但有師資培育大學生成相關理論,現場教師對於課程議題的研究也十分難能可貴。理論篇中收錄了桃園市立武陵高級中學姜昌明老師將自身研究與備課經驗結合,撰寫以桃園在地歷史融合視覺藝術的研究,藉由藝術史的角度探討地方學,從石川欽一郎在桃園留下的歷史痕跡,進一步深入探究並帶入課程,使學生感受到歷史及美學如何貼近生活。 實務篇的部份,則收錄了北區及中區共 21 件中等階段合作學校的課程精華,從中可以發現跨學科的多樣性,以及除了跨領域美感元素外,還能結合各校在地特色或重要教育議題,將知識的學習更全面更完整。例如,基隆市立成功國民中學將資訊融入課程設計中,實際帶學生運用GOOGLE 地圖找尋基隆在地街景特色,從中了解數學比例尺、平面座標、基準點等概念,並以街景剪影、拼貼等實作策略,讓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體察數學概念和美感運用於生活空間的可能性。新北市立石碇高級中學以石碇探險家為課程主題,結合國文,生物、地理、實作踏查、藝術等領域,讓學生在跨領域整合式的主題課程中,學習到文案創作、生物原理應用、在地產業調查和美感覺察,最終製作文化地圖統各領域中的學習經驗,讓學生不但學習到知識技能,還能主動學習,並促成學習的成就感。 教育部跨領域美感計劃的實施,對藝術與人文老師在學校內場域賦權(enpower)與其他學科老師對話,最終受教的學生能成為多元素養兼具美感批判力的全人新世代。 ※中等階段 II(南區、東區、外島) 序 黃純敏教授|跨領域美感計畫共同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趙惠玲教授|跨領域美感計畫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秉持著美感教育捨我其誰的勇氣與使命,以台灣師大為首的計畫團隊,認真看待教育部將 2014 年定為美感教育元年,並啟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以建構美感學習支持系統、強化美感課程與教學,以及提升在地化之美感認同為目標。「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即為「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其中的一個創新方案,強調「以藝術為核心」(arts-based)的學校課程建構。期望以美感鑄合各學科領域學習,活化知識技能,激發美感經驗與表達力,解決問題,以便符應未來社會對新世代跨領域美感素養的需求,並與國際STEAM、THEMAS 教育趨勢相呼應。 自 2014 年度以來,計畫團隊致力於實驗學校各學科跨領域美感課程的研發,並邀請大學端藝術領域以及學科專家,組成課程研發團隊。並於2016 年度起,依據教育資源平衡原則,於北、中、南、東、離島等各區遴選 67 所中等階段合作學校參與實驗課程,同時邀請各區藝術領域以及學科專家、師資培育大學委員,逐步建立合作學校之間的校際聯盟機制。 2018 年度間,計畫團隊鑒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實施脈絡下中小學銜接的重要性,遴選全國 110 所小學加入,並邀請 15 所師資培育大學,除提供在地合作學校教師進行交流、諮詢與協作,更進一步增能師資培育大學之學生,為進入教學場域預做準備。 從 2014-2018 的五年期程中,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開發計畫已累積將近 400 件課程案例,於中小學校園孕育豐碩與多元的成果,並為學校注入新的課程意象。計畫團隊更於 2018 年度下半年,進一步擴大對於「課程」的想像,嘗試跨越學校藩籬,在全台十九縣市辦理「美感跨域•在地走讀工作坊」,引領參與者將跨領域美感教育的足跡走入社區,一同體驗日常生活中的美感經驗與城鄉豐富的文化脈絡,進而激盪對在地美感文化的共鳴,邁向全民美育的願景。 本計畫實施屆滿五年之際,計畫團隊特更於 2018 年 10 月 4-7 日辦理「藝結金蘭·育成美感—2018 跨領域美感教育國際研討會暨成果展」。除了邀集美國、英國與澳洲的國際學者,分享各國跨領域美感教育趨勢與理念之外,也規劃各類課程方案的分享以及課程成果展示。同時,國家教育研究院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亦協辦多元之工作坊,以便連結並分享更多美感教育計畫相關的豐富資源。計畫團隊期盼在國際理解與多元文化的視野下,更能梳理臺灣美感教育的現況,積累並擴展跨領域美感教育的能量,接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為培育優質的新世代共同努力,打造璀璨未來。 美不僅只是一個概念或理想,也並非只停留在美感經驗的層次,美更是人們存在的一種實踐哲學 (doing philosophy),如 Greene 所強調的一般。是以,跨領域美感課程的實踐與想像,就像是描述性課程(一般學科)與表達性課程(如藝術)的遭逢,在新的情境中開展第三課程空間,從而激發、陶成核心能力的無限可能。 計畫團隊在第一、二年的出版品「薈美·融藝: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2016)之後,集結後三年的成果,匯編成美感教育套書「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課程的想像與實踐」。本書是其中第四冊,理論篇收納了英國學者、台灣合作大學教授、以及在地走讀相關文章共四篇;實務篇則包括中等教育階段的種子學校、雲嘉南與高花東離島地區的合作學校共 22 篇。如此台英東西交匯、理論實務兼具的特色,更具可讀性與引導性。 本套書得以出版,首先必須感謝參與計畫的各級合作學校(小學、中學與大學),以及中外學者專家的貢獻;而本計畫團隊夥伴、助理長期努力不懈地付出,更是勞苦功高。當然,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全力支持與贊助,讓台灣美感教育的推動得以日益壯大並擴大至全國,更是功不可沒。值此書付梓之際,感謝這個因美感教育而結合、成長、對話的大團隊,過去、現在、與未來,有你們的加入耕耘與分享真好。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教育,藝術教育,跨領域課程,美感課程
  • 附件:DVD
  • 頁/張/片數:144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跨領域美感計畫辦公室)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跨領域美感計畫辦公室) 姓名:林靈穎 電話:(02)7749-6992 地址:106310 臺北市大安區師大路1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