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446
:::
鄒族久美部落歷史研究

鄒族久美部落歷史研究

  • 統一編號GPN:1010800842
  • 出版日期:2019/06
  • 作/編/譯者:文高明/浦忠勇/沈育展
  • 語言:中文
  • 頁數:499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9860591972
  • 出版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開數:16開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600
書籍介紹

本書主要在探討鄒族久美部落的起源發展,部落與外在族群的互動關係,不同時期政權統治下部落的境遇,以及部落親屬關係,傳統信仰、儀式、知識、物質文化、產業發展等,是一本史料豐富的部落歷史。

目次

目  錄
國史館代理館長序 ............................................................................................................I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序 ......................................................................................... III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序 .............................................................................................. V
自序....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部落概述 ....................................................................................................... 4
 第二節 研究範圍方法 ............................................................................................. 13
 第三節 文獻回顧 ..................................................................................................... 15
第二章 部落起源與發展 ............................................................................................. 31
 第一節 起源傳說 ..................................................................................................... 33
 第二節 大社興起與衰落 ......................................................................................... 38
 第三節 部落的崛起 ................................................................................................. 50
第三章 族群關係與互動 ............................................................................................. 53
 第一節 布農族群的移入 ......................................................................................... 55
 第二節 漢人的接觸 ................................................................................................. 74
 第三節 部落方言的形成 ......................................................................................... 86
第四章 傳統領域 ......................................................................................................... 91
 第一節 傳統領域地名 ............................................................................................. 93
 第二節 歐洲人眼中的大社 ................................................................................... 105
 第三節 傳統領域維護 ........................................................................................... 107
第五章 親屬組織 ....................................................................................................... 119
 第一節 親屬系統 ................................................................................................... 121
 第二節 姓氏名稱 ................................................................................................... 142
 第三節 領導家族探微 ........................................................................................... 144
第六章 國家政策與部落發展 ................................................................................... 153
 第一節 荷蘭、明鄭時期 ....................................................................................... 155
 第二節 清領時期 ................................................................................................... 158
 第三節 日治時期 ................................................................................................... 173
 第四節 民國時期 ................................................................................................... 183
第七章 傳統信仰及其變遷 ....................................................................................... 213
 第一節 部落的傳統信仰 ....................................................................................... 215
 第二節 從「多神靈信仰」到「獨一基督真神」 ................................................ 220
 第三節 戰祭Mayasvi ............................................................................................ 230
第八章 傳統知識與物質文化 ................................................................................... 239
 第一節 植物知識 ................................................................................................... 243
 第二節 狩獵及漁撈知識 ....................................................................................... 249
 第三節 動物知識 ................................................................................................... 254
第九章 家戶經濟與產業發展 ................................................................................... 263
 第一節 部落產業發展:訪談記實 ....................................................................... 265
 第二節 居住狀況比較分析 ................................................................................... 268
 第三節 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分析 ........................................................................... 270
第十章 結論展望 ....................................................................................................... 279
參考書目 ....................................................................................................................... 287
 一、專書著作 ........................................................................................................... 289
 二、論文 ................................................................................................................... 292
 三、研究報告 ........................................................................................................... 294
 四、網路資源 ........................................................................................................... 294
 五、訪問資料 ........................................................................................................... 297
附錄..... ......................................................................................................................... 299
 附錄一、部落大事年表 ........................................................................................... 301
 附錄二、部落方言與鄒族各社語言比較 ................................................................ 311
 附錄三、鑑識報告 ................................................................................................... 318
 附錄四、日治時期臺中州新高郡陣亡戰士名冊 .................................................... 333
 附錄五、日治時代臺中州新高郡的警察機關 ........................................................ 344
 附錄六、祭典歌謠 ................................................................................................... 350
 附錄七、部落民族植物 ........................................................................................... 365
 附錄八、訪談實錄 ................................................................................................... 392

編/著/譯者簡介

文高明
現任及經歷:
‧北美鄒工作室負責人
‧南投縣鹿谷鄉和雅國小主任、代理校長
‧南投縣信義鄉鄒族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
‧教育部原住民族課程發展西區協作中心諮詢委員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原住民族史專題計畫—久美部落歷史研究」主持人及作者
‧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部落會議主席
浦忠勇
現任及經歷:
‧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離退教師)
專書論文:
鄒族母語教材系列
報章雜誌評論文章數十篇
〈獵人都期待野生動物豐郁暢旺〉
1993《臺灣鄒族民間歌謠》
1997《臺灣鄒族生活智慧》
1998〈從鄒族音樂語彙認識鄒族歌謠〉
1999〈漫談原住民文學中的狩獵文化〉
2004〈鄒族的戰歌:祭歌的文化詮釋〉
沈育展
現任及經歷:
‧萬能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系專任教師
講座:
2021行為金融學研究講座

序言/導讀

代理館長序/國史館 部落是一種社群,臺灣的原住民族部落通常由兩個或以上的氏族組成,其成員為同一祖先之後代,有文化、宗教、習俗及語言共通性,由頭目或首領領導部落。鄒族久美部落,位於南投縣信義鄉陳友蘭溪畔的臺地上,行政區域屬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是昔日鄒族鹿楮大社的一個小社,部落設立的年代,推估在西元 1688年前,約有 350 年的歷史。 有關久美部落的發展,除了鄒族氏族遷居該地外,周邊的布農族郡社群、巒社群、卓社群等不時移入,加上閩、客族群陸續加入,久美部落在與周邊族群接觸、互動、通婚下,原有的語言文化特色逐漸褪色,使得久美成為一個多族群、多語言的部落。 本館自民國 103 年起參與「臺灣原住民族史專題研究」第三期 5 年計畫,於106 年委託文高明先生進行《鄒族久美部落歷史研究》,文先生是在地久美部落人,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研所畢業,歷任國小教師、主任、信義鄉鄒族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曾出版《北美鄒再發現》一書,由自己部落的人來寫部落,應該最為洽當。本書從部落起源發展、族群關係與互動、傳統領域、親屬組織、傳統信仰變遷、知識文化與產業發展等面向,透過文獻史料與口述訪談,探討久美部落的歷史發展與文化振興的問題,是一本完整的部落歷史研究著作,可供後續研究參考。 「臺灣原住民族史專題研究」第三期 5 年計畫預定要出版 12 本專書,目前已陸續印行《Palihabasan- 布農族的神話與傳說》、《臺灣原住民族女性研究》、《好茶部落歷史研究》、《卡那卡那富部落歷史研究》、《排灣族 Padain 部落歷史研究》、《噶瑪蘭新社部落歷史研究》、《郡大社部落歷史研究》、《桃園市復興區部落耆老生命史》及《拉阿魯哇族部落歷史》等 9 本書,其餘 3 本亦將在 108年底前出版,成果可謂豐碩。欣聞付梓在即,特為之序。 國史館代理館長 何 智 霖 謹誌 民國 108 年 5 月 主任委員序/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於民國 93 年起合作推動「臺灣原住民族史專題計畫」,歷經 10 餘年的時光共出版 27 本研究著作,內容包含重大歷史事件、部落遷移史、族群發展史、宗教發展史、族群傳統祭典等專題研究。從103年起開始以「部落史」為研究焦點,透過整合部落口述歷史及相關文獻資料,陸續辦理排灣族 Padain 部落、魯凱族好茶部落、布農族郡大社、噶瑪蘭族新社部落、卡那卡那富族及拉阿魯哇族等歷史研究,期待完整呈現原住民族文化歷史的全貌。 鄒族久美部落為昔日鄒族鹿楮大社轄下一個小社,形成至少有 350 年以上,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獨霸一方,扮演北鄒開路先鋒的重要角色。但自 17 世紀中葉以後,因多方外力介入,造成人口消減、族群同化、土地喪失,導致部落系統結構徹底改變,直至近年文化復振思想興起,族人積極發起自覺、振興運動,部落的希望之苗已然發芽。本書主要探討鄒族久美部落的「部落起源與發展」、「族群關係與互動」、「傳統領域」、「親屬組織」、「國家政策與部落發展」、「傳統信仰及其變遷」及「傳統知識與物質文化」等主題為主軸,並由作者以自身族群角度,大量蒐集族人口述資料及訪談內容,撰寫屬於部落自己的生命史,完整記錄鄒族久美部落的歷史與文化樣貌。 2016 年 8 月 1 日,蔡英文總統以國家元首的身分向原住民族道歉,表示臺灣歷史長年以典型的漢人史觀來撰述,使得臺灣主流社會因為不瞭解,進而產生誤解與對立。因此,為發掘歷史真相,營造多元史觀的社會,透過「臺灣原住民族史專題計畫」,將原住民族「部落史」研究成果陸續出版。除了彰顯由原住民族詮釋自我族群的歷史記憶及主體,及建構原住民族史觀之外,更期待社會大眾瞭解原住民族歷代遭遇與文化衝擊,讓更多原住民族歷史能被正確記錄與敘述。綜觀本書內容,讀者可以對鄒族的歷史、文化、社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作為讀者理解族群認知建構的途徑。 原住民族委員會 夷將.拔路兒 館長序/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島上已經出現人類活動,歷經史前不同時期的發展,成為族群色彩最為多樣的南島語族,各自創造了璀璨的文化風貌。明末清初以來,以閩粵為主的漢人漸次入墾;晚近,若干山區成為旅遊名勝,吸引尋幽訪勝者的腳步,原住民族文化更能藉此散播,影響漢人社會。 有關臺灣原住民族的研究,始於日治初期,主要以人類學為範疇,在「東京人類學會」投入之下,吸引不少日本學者來臺研究,如人江英、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等,都為學界所熟知。人江英於 1896 年出版《臺灣番族圖繪》;鳥居龍藏研究以東臺灣為主,涵蓋民族學、體質人類學、語言學及考古學,影響甚大;伊能嘉矩先後出版《臺灣蕃人事情》、《臺灣蕃政誌》、《臺灣文化誌》等;森丑之助來臺改學原住民族語言,著有《臺灣蕃族志》與《臺灣蕃族圖譜》。其中,伊能嘉矩首先提出臺灣原住民族的分類體系,初步將臺灣原住民族分為「四群八族十一部」;日本學者和當時政府修改為「高砂九族」,即後來傳統九族所本,目前經正名者則有十六族。 此外,臺灣總督府為統治之需,於 1901 年成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由岡松參太郎主持,研究臺灣住民固有習慣,亦有豐富的原住民族調查資料傳世,如佐山融吉《蕃族調查報告書》;小島由道、安原信二、河野喜六、小林保祥合著《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岡松參太郎《臺灣蕃俗慣習研究》等,開啟研究臺灣原住民族先河。 原住民族因地理因素,由南而北,分散遼闊,孕育多元而豐富的生活樣貌,以及獨特性的文化特色。日治初期至今,學者繼起,不斷從事研究,但因經濟發展快速,以及都市化的衝擊,原住民族各個族群傳統文化的保存,已難以呈現當初的多元風貌,並且容易被切割,錯置與忽略,甚至在現代化脈動過程中快速瓦解而流失,如不加速調查、記錄與研究腳步,許多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將隨著耆老的凋零而成絕響,經濟發展越成熟的國度,就越能體會傳統文化的珍貴性;臺灣在社會繁榮之餘,如何珍惜保存原住民族文化,就益感其迫切性。在漢人大量利用文字記錄呈現過去歷史時,相對於沒有文字的原住民族而言,該用何種方法表述其歷史 ? 除了以文字、器物、遺址等方式外,傳說、宗教、傳統祭典均是呈現原住民族文化色彩豐富的方式。 原住民族委員會和本館為落實關懷本土文化,補強各原住民族史之深度與廣度,結合政府行政資源,自 2004 年起成立跨部會合作,藉由本館長期進行歷史文獻採集、整理、研究及推廣之經驗,共同推動「臺灣原住民史專題計畫」,執行原住民族相關議題之研究。第三期合作計畫因國史館加入,更提升原住民文化研究的格局與高度,共同為展現原住民族文化豐富性的立場來努力,期使本計畫之推展更臻完善。 本書主要在探討鄒族久美部落的起源發展,部落與外在族群的互動關係,不同時期政權統治下部落的境遇,以及部落親屬關係,傳統信仰、儀式、知識、物質文化、產業發展等,是一本史料豐富的部落歷史,期望透過本書的出版,能引發學界對部落歷史的關注與研究。 館長 張鴻銘 謹序 民國 108 年 5 月 自序 清乾隆年間,謝遂的「職貢圖」中曾經描繪鄒族原住民的圖像,並註記為:「依山穴土以居,飲食、衣服與山豬毛等社相似。不諳耕作,惟植薯蓣,於石罅夾弓矢,獵獐鹿以佐食。足指若雞爪… 」清代人們對於鄒族的印象大概不出這個範疇。 鄒族祖先究竟何時出現久美部落?考古資料顯示,本地區擁有豐富的史前文化,許多考古學家紛紛研究,在東埔一鄰發現的繩紋紅陶文化,年代距今大約四千年,顯示本地區早期即有先民活動。何傳坤、劉克紘(2005年)在其所做「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史前史及民族學研究」中稱:「玉山國家公園及陳有蘭溪與沙里仙溪流域,從早期到晚期包含了繩紋紅陶文化層、紅褐色粗砂陶文化層、方格印紋陶文化層,以及漢人的硬陶文化層,其中繩紋紅陶文化人,大約在距今4000年前即已進入中央山地,演變為紅褐色粗砂陶文化,為鄒族的祖先。」另根據鄒族久美部落傳說,謂其祖先大約一千年前即已來到此地,今日部落西南方pakiyana地區發現的石器、陶片、石板棺等,證實為鄒族單一家屋所留遺物,說明了鄒族祖先很早就定居本地的事實。 鄒族在陳有蘭溪境內活動長達數世紀,至近代建立鹿楮大社及久美部落。其昔日傳統領域遍及今日之信義鄉,東邊領域到達郡大山、西巒大山之西側;西邊越過鳳凰山深入鹿谷鄉、竹山鎮轄境;南邊跨越塔塔加、自忠,與特富野社地相連;北邊沿陳有蘭溪到達濁水溪畔。迨至清末,大社與部落所轄領域範圍大致如此。 過去歷史發展中,大社及部落一直扮演重要的腳色,成為開拓北鄒領域的先鋒。大社與阿里山鄉的特富野社、達邦社及伊拇祝社同被列為北鄒四大社,可謂盛極一時。然而時空變遷,大社及部落優勢不再,特別是長期與異族接觸受其同化影響而沒落。有關部落早期起源、興衰,變化等情形值得深入探討。 原住民族還我土地運動方興未艾,近年來,原住民族紛紛要求劃設傳統領域,久美部落亦與阿里山鄉的鄒族同胞結合積極進行領域調查,並向原住民族委員會提出劃設申請,同時向臺大實驗林管處爭取歸還大社遺址土地,其後續發展值得注意。傳統的部落社會隨時代演進而有改變,探討部落親屬組織,特別是釐清領導家族的遞嬗演變,當有助於了解部落社會組織及親屬關係面貌。 部落歷經不同時期國家統治勢力,諸多政策影響部落生態發展,例如:荷蘭時期的地方會議、社商制度;明鄭時期的寓兵於農、屯田制度;清代贌商的延續、「開山撫番」政策;日治時期的無主地國有化、山林資源開發、皇民化思想教育、高砂義勇隊;民國時期的山地保安警戒、山地保留地政策、山地人民生活改進措施、白色恐怖、伐木造林,面對國家嚴酷勢力,部落亦有不同的調適因應。 戰祭Mayasvi向為凝聚部落族人向心的重要儀式,久美部落的祭典儀式中斷至今已逾一甲子,族人亟思復振,近年來透過各項活動喚起覺醒值得觀察。鄒族的傳統知識與物質文化內容包羅萬象。表現於生活中具特色者,如狩獵、漁撈及植物等,透過本文描述可了解鄒族知識的精彩。教育、職業、收入為部落家庭生活的三個面向,教育程度良窳影響職業選擇,職業選擇不佳影響家庭收入,而家庭收入不豐又直接影響子女的教育,此三者環環相扣,是造成部落家庭生計困窘的原因。家庭經濟環境的改善與部落產業有著密切的關聯,故了解生活現況及部落產業,提高收益成為重要課題。 綜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探討部落的起源發展、部落與外界接觸後產生的變化、不同時期政權統治下部落的境遇,以及部落親屬關係,傳統信仰、儀式、知識、物質文化,產業發展等。換言之,即透過各項史料的整理,呈現部落豐富的生命史,拋磚引玉,累積更多文化復振的能量,進而提供從事文化尋根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進行期間,蒙多位人士協助:部落耆老方明阿蘭女士、田阿緞女士、伍阿換女士、馬阿貴女士、史阿菊女士、甘萬金先生、甘建中先生、馬敏忠先生、馬敏輝先生、王平和先生、全伍阿雲女士、司宴先生、伍登義先生、伍錐牧師、陽麗芬女士、史春發老師、阿里山鄉宗親湯進賢先生、湯智杰先生、湯文賢先生、鹿谷鄉曾新彰校長、錢聰卿主任、廣興村前村長張輝邦先生、劉邦茂先生等提供諸多寶貴口述資料;汪錦蘭女士穿針引線居中聯繫、信義鄉鄒族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甘淑英、甘萬德、吳碧珠、文高麗、文一丞協助查訪調查、文淑盈協助校稿、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輯組黃宏森組長、陳美惠小姐提供各項行政支援,本任務得以順利進行,在此一併致謝。 部落自古被視為化外之地,早期研究文獻付之闕如,加之部落耆老凋零,調查研究每感遺珠之憾!本計畫進行期間突遇家父辭世,其生前多方指示,遭此變故難掩悲痛!付梓前夕,謹以此書敬獻父親。個人才疏學淺,文字堆砌多有疏漏,敬祈方家指正。 文高明 謹識 2018年11月15日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鄒族、久美部落、部落歷史、鄒族久美部落歷史研究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99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編輯組 姓名:鐘達諸 電話:049-2316881轉409 地址: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