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從古代「核心—四方」國家型態的演變,檢視隋代「五服之內,政決王朝」的國制變動,探究制度變遷下士人性質和處境的變化。身處「士人—鄉里」關係斷裂下的唐代士人,面對「士不飾行」的士風惡化現象,如何重構「為士之道」,強化「士—民」關係;面對鄉里內部「民弱而愚」的變化,如何探求「為政之道」,實踐士人富而教之的淑世職能。
目次
許 序
序 論/士人、鄉里與國家——古代中國國家型態下士人性質的思考
一、為何問「鄉里」
二、「國家─社會」視野下的鄉里
三、「核心─四方」的國家型態
四、漢代禮儀法制中的「鄉里」
五、「士大夫非天子所命」的讀法
六、唐代「個體化」官僚制的誕生
七、本書的視角與章節
1. 無鄉里之選——唐代士人處境的制度與結構分析
一、唐前期的選舉
二、五服之內,政決王朝——劉秩〈舉選議〉分析
三、「無鄉里之選
四、士不成士
五、結論
2. 酌古之要,適今之宜——杜佑與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
一、酌古之要,適今之宜——杜佑論「古與今」
二、杜佑論兩稅法
三、杜佑與中唐士人自省風氣
四、「士自身」——官僚個體化處境下士人自省的動向
五、結論
3. 孤寒與子弟——制度與政治結構層次的探討
一、唐史研究的「難解之結」
二、關於「孤寒」的幾種解釋
三、「孤寒」解
四、「孤寒」社會實態的多樣性
五、「孤寒」現象的制度與政治結構分析
六、「孤寒」與中晚唐政局
七、結論
4. 重構「為士之道」——柳宗元士人論的考察
一、柳宗元士人論的諸問題
二、天人之分論的醞釀及其體系化
三、道在于人
四、官者,道之器
五、明與志
六、結論
5.「士人入仕」的再詮釋——柳宗元〈封建論〉的一個側面
一、〈封建論〉要旨
二、生民之意
三、勢
四、理物之士
五、結論
6.「為政之道」的探求——從中唐士人的「慚愧」意識談起
一、慚愧的對象
二、慚愧的理由
三、「面向鄉里」的動向
四、「為政之道」的探求
五、結論
7. 結論——漂泊的士人
一、「內」與「外」——古代中國國家型態及其組織化進程
二、「士」與「仕」——古代國家組織化脈絡下的士人入仕
三、漂泊的士人——制度與結構變遷下唐代士人的處境
四、「士何事」——重構「為士之道」
五、「士之職」——「為政之道」的探求
六、斷裂與延續——由唐到宋士人群體的動向
七、尾聲
附 錄/古代中國體系的搏成——關於許倬雲先生「中國體系網絡分析」的討論
一、前言
二、「中國體系網絡分析」的主旨
三、「中國體系網絡分析」的兩個源頭
四、關於「中國體系網絡分析」的討論
五、結論——兼論漢唐帝國與地域社會
徵引書目
作者後記
再版後記
編/著/譯者簡介
王德權
學 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
現 任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研 究
魏晉南北朝史
隋唐史
中國政治制度史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知識分子、唐代、士人、國家型態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6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政大出版社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政大出版社
姓名:林淑禎
電話:0229393091-80625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