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737
:::
中研院在南港-口述歷史訪談錄

中研院在南港-口述歷史訪談錄

  • ISBN/ISSN:9789860595338
  • 出版單位:中央研究院
  • 開數:A5
  • 版次:初
  • 價格:定價$400

書籍介紹

中研院座落於臺北南港的四分溪畔,平日除了研究人員還有眾多助理與行政人員,數千人朝夕工作、生活於斯,大至院區的發展及運作,小至日常生活的交通與飲食,皆與地方有密切關係,早已融入成為南港社區的一分子。本書共有12位受訪者,包括(一)資深研究同仁:陳仲玉、瞿海源、劉益昌、陳宗憲,(二)管理階層:李遠哲、翁啟惠、陶英惠、鄔宏潘,(三)街坊鄰居:李丕成、潘正吉、陳傳忠夫婦、鄭旭凱夫婦等,包含所謂上層菁英與基層庶民的生活經驗,有助於吾人瞭解當代台灣的一個學術社群――中研院在南港的院區變遷、內部研究單位沿革、研究人員的社會關懷,以及與地方居民的互動狀況等。

目次

資深同仁
陳仲玉先生訪問紀錄 3
瞿海源先生訪問紀錄 63
陳宗憲先生訪問紀錄 105
劉益昌先生訪問紀錄 133
管理階層
李遠哲先生訪問紀錄 183
翁啟惠先生訪問紀錄 227
鄔宏潘先生訪問紀錄 261
陶英惠先生訪問紀錄 285
街坊鄰居
(家族土地被徵收的農夫)潘正吉先生訪問紀錄 323
(珍香鍋貼專賣店)李丕成先生訪問紀錄 343
(松園牛肉麵)陳傳忠、王芳惠夫婦訪問紀錄 365
(易風格數位快印有限公司)鄭旭凱、黃雪華
夫婦訪問紀錄 389

編/著/譯者簡介

主訪者
陳儀深,1954年生,台灣雲林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198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退休,現任國史館館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思想史、戰後台灣政治史、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政治案件。
記錄
曾冠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組員
林東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約聘助理
周維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約聘助理

序言/導讀

我從1988 年進中研院近史所服務,迄今(2019)年滿六十五歲將於七月退休,共三十一個寒暑。由於個人對口述歷史的興趣,已經在院內院外出版了十一本口述歷史,這一本《中研院在南港》算是第十二本,以它的性質而言,作為這一段南港生活歲月的「告別之作」,感覺至為「速配」。 我在近史所是第二度擔任口述史組召集人(第一度在2000 年開始),任期中適逢去年是中研院紀念九十週年院慶,我自告奮勇要做這個「中研院在南港」的題目,卻來不及在年底出版,因為近史所口述史委員會要求補做街坊鄰居的訪問,於是又過了幾個月,才成今日比較完整的面貌。也好,改在今年出版,正好有退休之年的私人意義。事實上,我開始做本書口訪的時候,才知道中研院 的大門歷經最早在民族所旁邊、其次在(今)行政大樓旁邊、以至於今日的生醫大道這邊已經是第三個大門了;1949 年中研院遷台之初只有史語、數學兩個研究所,院址的所在則是朱家驊代院長四處勘查尋找而後確定,他考慮過的地點包括木柵、外雙溪故宮後山、以及新店碧潭附近,條件都不如南港鎮舊庄山中基地這個地方――「防空安全」、「交通便利」、「腹地具有發展性」,1954 年12 月中旬史語所才結束六年的流浪生涯,從楊梅搬到南港新建好的院址。研究院的鄰居李丕成先生幼時聽來的印象則是,胡適鑒於南港研究院的地形宛如螃蟹兩隻大螯,有象徵「獨佔鰲頭」的風水意義才作了決定,雖不免訛誤,也饒富傳說趣味。 受訪的資深同仁陳仲玉,早在1955年二十歲就進來史語所擔任「繪圖技佐」,後來陸續進修才在1979年成為該所助理研究員,直到2001 年退休,實是看盡中研院的滄海桑田。1964 年進院服務的陶英惠也是元老級、見證中研院曾依靠「台車」出入的那一代,台車道在1966年拆除以前,經過四分溪上面之圓拱橋(今南深橋)的驚悚樣貌,今日難以想像;由於陶英惠擔任過錢思亮、吳大猷、李遠哲三位院長的秘書主任,所以在本書列為「管理階層」,就像植物所的鄔宏潘在吳大猷院長任內的總辦事處做過主任、處長,尤其做過全院的「土地及建築物規劃小組」召集人,經手徵收土地的業務至關重要,感謝他們留下證言。 李遠哲在1980 年成為院士,1994 至2006 年擔任院長,期間我們院內有一群熱心同仁包括張茂桂、我本人、林美容、胡台麗、張啟雄、楊晉龍、高明達等等數十人於2002 年組成「山豬窟論壇」要求院務改革,李院長從主訪者序 v 善如流在2003 年促成修改《處務規程》、在院務會議容納十五名選舉產生的研究人員代表,事情雖小但意義重大,必須在此為李院長記上一筆。李院長可能是歷任院長除了胡適以外「入世」最深的院長,李登輝、陳水扁兩位總統都曾經邀任行政院長而不果,關於九二一大地震的災後重建以及負責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等等,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影響力,令人印象深刻,其主張「適當增加大學容量」卻被外界誤會為「增加大學數量」,在本次訪問紀錄中亦有所澄清。 翁啟惠在1994 年成為院士,2006 至2016 年擔任院長,他在生物科技方面的耀眼成就毋庸贅述,任內催生《生技條例》、修改《科技基本法》,對國家產業發展影響重大,期間由於「技轉」遭遇「浩鼎案」的官司風波,所幸在2018 年12 月底一審判決無罪、2019 年1 月21日士林地檢署決定不上訴,終於還他清白。關於資深研究同仁的訪問,瞿海源早在1971 年進本院民族所擔任助理研究員,後來赴美取得社會學博士,1995 至2000 年間負責社會學研究所之籌備以至正式成立、擔任首任所長,他不但帶領中研院社區居民關心社區各種事務,在外頭擔任過澄社社長、參與過1990 年野百合學運,其豐富精彩之經歷不可不訪;其次,劉益昌是在1983 年8 月進入史語所考古組,他從1980 年代參與臺北芝山岩、臺東卑南遺址的搶救,後來還有十三行遺址、漢本遺址的事件,對於《文化資產保存法》幾次修訂的倒退現象頗有批評,劉益昌對於中研院(因四分溪流經院區)在南港應發揮滯洪池作用的看法與李遠哲(主張在院區不加蓋堤防)相互呼應,「以己為壑」的態度展現知識分子社群的高度,後人不可不知。再來,植物所的陳宗憲於1979 年從美國回來中研院服務,就住在蔡元培館山腳下、水田旁邊的宿舍,他長期關注院內豐富的生態環境,在週報發表〈院區的水泥化是無可避免的趨勢嗎?〉引起李遠哲院長的注意,1995 年成立「院區環境美化推動委員會」,1999 年催生了「生態池」,2012 年翁院長任內擴充生態池,樹木變多、聚集的鳥類昆蟲就更多;此外,關於202 兵工廠的濕地爭議,進而在生技園區施工時監督榮工公司注意生態復育,陳宗憲功不可沒。訪問過程中,陳宗憲指引我認識蔡元培館旁邊一棵「院裡最美的大樹(香楠)」,頗有相見恨晚之感。 本書受訪者的選擇不免有緣分和主觀因素,我參加社運早就認識瞿海源先生,多年來我參加中研院合唱團,陳宗憲是男高音、我是男低音,瞿先生就是我們的團長;我長期居住在士林芝山岩附近,對於當地史跡保存與景觀維護也貢獻一己之力,過程中與劉益昌曾經「並肩作戰」。此外,街坊鄰居的訪問之中,被徵收土地的農夫潘正吉是由陳宗憲介紹認識,我是「松園牛肉麵」二十多年的老顧客,而易風格數位快印公司的老闆、老闆娘誠實勤奮,許許多多的同仁一定和我一樣感念他們的服務。歲月如梭,不論牛肉麵店或是易風格公司,第二代都已經出來實習接班了。 最後,我想起胡適的父親胡鐵花,喜歡引述他在上海龍門書院老師教示的座右銘:「為學當求有益於身,為人當期有益於世。在家則有益於家,在鄉則有益於鄉,在邑則有益於邑,在天下則有益於天下,斯乃為不虛此生,不虛所學。」中研院在南港的研究人員已達千人左右、加上助理和行政人員,數千人朝夕於斯,相信這本口述史是很重要的階段性紀錄。是為序。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Academia Sinica in Nangang: Oral Histories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中研院,訪談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15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發行室 姓名:吳懿廷 電話:02-27824166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