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47
:::
交織(Kotekan)與得賜(Taksu):巴里島音樂與社會——以克差(Kecak)為中心的研究

交織(Kotekan)與得賜(Taksu):巴里島音樂與社會——以克差(Kecak)為中心的研究

  • 統一編號GPN:1010801124
  • 出版日期:2019/08
  • 作/編/譯者:李婧慧
  • 語言:中文
  • 頁數:452
  • 裝訂:平裝
書籍介紹

本書開創性地運用巴里文化中的哲理——「交織」(Kotekan)與「得賜」(Taksu),輔以desa kala patra(「地-時-境」)為視角,結合民族誌與音樂學的研究方法,從廣角的巴里島樂舞、人文、宗教與社會的綜覽,再聚焦於克差(Kecak)的深度分析,以考察巴里島音樂與社會的互映互動,並回應島上的表演藝術哲理與精神。

目次

【目錄】
抽絲剝繭,鉅細無遺: 巴里音樂文化先登第一人
――推介李婧慧的《交織與得賜:巴里島音樂與社會――以克差為中心的研究》
/韓國鐄 v
自序 xi
誌謝 xxi
凡例 xxvii
第一章 巴里島‧巴里人與巴里社會生活 001
第一節 巴里島――得天獨厚的海洋之珠 002
第二節 樂天知命的巴里人 006
一、巴里人—天神最滿意的作品 007
二、人人是藝術家 009
三、單打獨鬥不如群體合作 013
第三節 巴里社會 014
一、分貴族與平民的社會階級制度 015
二、生命共同體的社會組織 017
第四節 宗教與生活 019
一、巴里印度教:寺廟與方位觀 020
二、曆法與年中行事 028
第二章 巴里樂舞—工作(Karya)‧事奉(Ngayah)與娛樂表演
第一節 宗教心與榮耀感――巴里樂舞與巴里人 038
第二節 巴里島甘美朗音樂的特質 044
第三節 豐富多樣的巴里島甘美朗音樂 052
一、古老的神聖性甘美朗—以安克隆甘美朗為例 055
二、中期的甘美朗—以Gamelan Gong Gede 為例 061
三、新的甘美朗—以克比亞甘美朗為例 064
四、人聲甘美朗(Gamelan Suara) 068
第四節 儀式性舞蹈概述 068
第三章  交織(Kotekan)與得賜(Taksu) 077
第一節 交織的意涵 077
第二節 交織於音樂中的實踐 081
一、旋律的交織 083
二、節奏的交織 087
第三節 交織於空間的交錯配置 095
第四節 交織於社會生活 098
第五節 交織與巴里宇宙觀的二元、三界平衡觀念 105
第六節 得賜――神聖性與美的力量 109
一、什麼是「得賜」? 109
二、如何獲得得賜? 114
三、得賜對表演者與藝術的意義 117
第四章 克差的起源—桑揚儀式與恰克合唱 119
第一節 克差與恰克 122
第二節 桑揚仙女舞與桑揚馬舞 127
一、桑揚的定義與功能 127
二、桑揚的起始、分布與種類 128
三、桑揚仙女舞與桑揚馬舞 131
四、舉行的時間、場所與過程 137
五、舞蹈動作與舞者 140
第三節 桑揚歌與恰克合唱――桑揚仙女舞與桑揚馬舞的音樂 143
一、桑揚歌 143
二、恰克合唱 148
第四節 桑揚儀式和恰克合唱起源的契機與脈絡 152
第五章 從恰克到克差—克差舞劇的誕生 155
第一節 1920 年代後期的恰克合唱 158
一、恰克合唱的跨界初始 158
二、克差的姊妹品種Janger 165
第二節 從恰克合唱到克差舞劇 167
一、影片《惡魔之島》(Insel der Dämonen)與恰克合唱 168
二、伯樂與千里馬—合作無間的跨國團隊 176
三、克差舞劇的誕生 189
第三節 從「地-時-境」看恰克合唱的轉化 197
第六章 克差舞劇的發展 199
第一節 貝杜魯村世俗克差的興衰 200
一、1930-1955 的貝杜魯村與克差 200
二、1955 年貝杜魯村舞團的捷克之旅 203
三、1955 年以後貝杜魯村克差的衰微 204
第二節 老牌克差村――玻諾村世俗克差的起始與興衰 206
一、1930 年代玻諾村的克差 207
二、老牌克差村與標準版克差的形成與發展(1960 年代~1998) 209
三、現代歌舞劇Sendratari 對克差的影響 213
四、玻諾村的東山再起與創新克差的推出 216
第三節 儀式展演的觀光化――克差與火舞(Kecak and Fire Dance) 218
第四節 創新克差(Cak Kreasi)兼談克差在臺灣 226
一、1970 年代以來的創新克差舉例 228
二、Kecak TNUA—克差在臺灣 238
xxxiv 交織(Kotekan)與得賜(Taksu):巴里島音樂與社會—以克差(Kecak)為中心的研究
第七章 克差‧觀光與巴里社會 249
第一節 巴里島的觀光產業 249
一、蓬勃的觀光業發展 249
二、觀光與巴里藝術 252
三、烏布的觀光展演市場發展及其影響 256
第二節 克差與巴里社會 259
一、低成本、高效益的全民音樂表演事業 261
二、克差團的經營與展演對巴里社會的意義 263
第三節 克差.觀光與巴里社會 267
第八章 結論—從克差看巴里島音樂與社會 273
第一節 從「地-時-境」看克差的起始與轉化發展 274
第二節 交織與得賜—從克差看巴里島音樂與社會 280
附錄一 巴里島甘美朗及相關舞蹈 285
附錄二 圖說交織於巴里社會生活的實踐—以廟會為例 317
附錄三 桑揚歌 325
一、玻諾村桑揚仙女舞歌曲歌詞 325
二、玻諾村桑揚馬舞歌曲歌詞 333
三、玻諾村桑揚仙女舞歌曲曲譜 339
四、Kunst 錄音的桑揚歌與玻諾村桑揚仙女舞同首歌曲比較 342
五、Dalsheim 錄音(第3 支)桑揚歌採譜及與玻諾村相似曲譜的比較 346
附錄四 《拉摩耶納》各篇綱要及標準版克差場景分段內容 349
附錄五 巴里島大事年表 357
詞彙表 361
參考書目 387

編/著/譯者簡介

師大音樂系畢業(主修鋼琴) 、文大藝術研究所碩士、夏威夷大學音樂哲學博士(民族音樂學專攻) 。研究領域包括北管與清樂的比較、巴里島音樂。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

序言/導讀

長久以來,巴里島不僅是著名觀光勝地,更是各國不同領域的學者們熱中投入研究的熱門區域。儘管觀光與現代化衝擊著島上的文化與生活形態,在巴里島社區共同體的主體性、島民的文化認同,加上對外來文化的好奇與吸收融合的能力等的互動運作下,島上的藝術,不論傳統與創新,均各有舞臺與空間而蓬勃發展。因此舉凡宗教與傳統藝術的保存及發展、觀光與表演藝術、外來衝擊與島上的回應、文化認同與主體性等,都是許多領域,包括人類學及音樂學者們所關照的議題。 1988 年7 月5 日我初次踏上巴里島土地,當時飛機停在停機坪上,一下飛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巴里島的標誌—分裂式門,門小小的,卻大大地告訴來者,「巴里島到了!」我跟著Bob(故Robert Brown 教授,1927-2005)在島上參觀、看表演、學習甘美朗,還有過曲子未學完就被老師請上臺,跟著村子的樂團表演一番,這輩子從沒有過的驚奇經驗。 此後我每到假期就有理由飛到島上,像候鳥年年來報到,沒完沒了地學習、踏查、拜訪朋友兼度假,竟然,一轉眼過了三十年! 最初幾年除了學習甘美朗之外,因為對克差(Kecak)的興趣,我大部分的時間用來看克差表演和進行克差的相關訪問調查。克差是以人聲模仿甘美朗的合唱樂,伴唱舞蹈或舞劇,是巴里島極具特色的表演藝術和巴里島文化的代表(McKean 1979: 300),更是典型的觀光表演節目和許多村子的表演藝術產業。克差舞劇中合唱團員的組成,傳統上來自村中每個家庭的男性成員代表,從表演實踐來看,可以說人人是歌唱者、演員與舞者;考察其舞團組成與展演實踐,更顯示出以交織精神和手法構成的表演藝術與地方社會的互動關係,是瞭解巴里文化與社會的不可忽視的一面。因此本研究以克差為中心,來考察巴里音樂與社會的關係。 我的克差學習經歷,始於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於七十八學年(1989-90) 聘請任教於登巴薩市印尼藝術學院( 今ISI,Denpasar)的I Wayan Sudana 教授開設的巴里島音樂與舞蹈課程,包括克差。我因協助克差課程,對克差的形式與內容,以及與社會的關係產生興趣,另一方面也受到當時的教務長故馬水龍(1939-2015)老師的鼓勵,囑我好好研究克差。1991 年起開始於島上訪問調查克差,並密集觀賞/觀察觀光表演節目的克差,及與其起源相關的桑揚仙女舞(Sanghyang Dedari)與桑揚馬舞(Sanghyang Jaran),近幾年來仍然持續觀察克差的發展,以及觀光表演市場之變化,前後發表數篇從不同面向探討克差的論文。此外,基於對巴里島音樂的好奇心,陸續調查其他樂種,包括四音與五音的安克隆甘美朗(Gamelan Angklung)、古式的Gamelan Gong Gede、遊行甘美朗Balaganjur、以嗩吶為主要樂器的Gamelan Preret、竹製杵樂Bumbung Gebyog(以上參見附錄一)等。多年來的調查研究,深刻體認到巴里文化深層之精神與價值觀—亦即「交織」(kotekan)與「得賜」(taksu)—對傳統文化的鞏固與發展之意義。 「交織」,或譯為「連鎖樂句」,kotekan 的發音接近「勾-得-甘」,英譯為interlocking,指連鎖鑲嵌的旋律或節奏的構成和互相依賴與合作的精神,廣泛見於島上各類表演藝術的構成、空間安排、村落共同體的社會生活實踐,並且反映了巴里宇宙觀之二元(rwa bhineda, duality)和三界(tribhuwana, three worlds)的思想。「得賜」,taksu,發音如「達塑」,意義上以「得賜」較貼切,指向神靈祈求的藝術才華與能量,以達到出神入化的展現。各類藝術,甚至各行各業都有祈求「得賜」的宗教心,這種神聖的能量,有賴謙虛誠心向神祈求,輔以個人技藝的充分掌握,方能臻於身心靈的合一、美感展現的境界。然而得賜不僅見於藝術的表現,也包含了為人處世的修養,以發自內心,形現於外,傳達美的價值。「交織」與「得賜」可說是巴里藝術文化與生活的核心精神和審美觀,其實踐見於互相合作與虔敬謙虛的態度,是巴里島宗教、藝術與生活的和諧和發展的磐石。關於「交織」與「得賜」的意涵和影響,詳見第三章的闡述和討論。 多年來總計在島上長短不一的26 次短期學習、訪問調查兼度假,每每帶著滿滿的感動回來。一路走來,島上師長與朋友的教導和陪伴,恩情滿溢。我反思巴里人與巴里文化給了我什麼?或者說,我從巴里島帶回了什麼?逐漸地,腦海裡浮出了「交織」(kotekan)與「得賜」(taksu)這兩個字,及其蘊含的精神與涵養。是的。如果問我巴里島樂舞是什麼?我想,除了有形的、視/聽得見的克差、雷貢舞(Legong)、甘美朗音樂、巴龍舞(Barong)……,或傳統的/新編的、宗教的/娛樂的曲目之外,我更想說,「交織」與「得賜」是達成上述樂舞之美所不可缺,並且藉著獻演(ngayah)來達成。 三十年來,我看著島上從平靜的田園風光,經歷了1997-98 年金融危機影響下的排華事件、2002 與2005 兩次爆炸案,還有2003 的SARS 風暴,觀光產業雖屢次大受打擊,復原成長的力道卻令我大為驚訝。於是從早期空曠的小馬路,到近年來小馬路上塞滿觀光大巴士的擁擠情況;每年看著周遭的土地上,房子一間又一間豎起,從雞狗合唱此起彼落的鄉間音景,到近年來不停地呼嘯而過的摩托車引擎聲。看著島上環境的變化,有時難免疲憊地自問,明年,還要再來嗎?轉頭一想,這裡有師長、朋友與村民們的善良、親切與熱情,還有讓我停不住驚奇與好奇的藝術與文化,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回」到巴里,投入數種不同樂種的調查訪問工作,再探究竟。 本書聚焦於克差研究,據以考察表演藝術、觀光與社會之互動,從巴里文化深層的精神與價值觀,即「交織」與「得賜」出發,來研究巴里音樂與社會。我試圖用這兩個巴里在地文化的哲理與精神,作為切入考察理解巴里音樂與社會的視角和分析討論的理論根據,除了彰顯巴里哲理與精神之深度價值和意義之外,更強化分析討論的效度。此外對於克差從起源到發展的各階段,則受到在地生活導引方針之一:desa kala patra(「地-時-境」,地利、天時與境遇,以下簡稱「地-時-境」)的啟發,用以觀察克差各階段轉化的契機(關於「地-時-境」釋義,請見第四章第四節)。此外,本研究有賴大量的訪談口述資料與相關展演的影音紀錄,並借鑒於前人的著述和文獻,以及1920、30 年代珍貴的影片與錄音檔案,加上克差文本分析和與宗教、社會文化的討論等。 文獻方面,以巴里島樂舞研究為中心的著述頗多,然而少見從在地發展出來的理論切入研究音樂與藝術者。單就「交織」(kotekan)的研究來看,一般僅見音樂文本的分析或略論於社會生活的反映,例如Vitale(1990a)、Bakan(2007),然而I Wayan Dibia 關於「交織」的研究(2016a)則深具啟發性:他大力主張交織不僅是一種音樂技巧,更是一個承載地方文化價值的音樂概念,而且研究交織,不能光從音樂脈絡,必須進入其文化脈絡來看(ibid.: 2)。他更將交織的理念連結到巴里印度教宇宙觀中關於二元平衡與三界諧和的思想,顯示出巴里文化價值觀反映於交織的各種組合形態中,可理解巴里島在地文化價值觀如何影響其豐富多彩的音樂傳統(ibid.: 3)。因此交織不但是巴里音樂的靈魂,也是其文化認同(ibid.: 6)。「得賜」(taksu)的專著則只有Dibia 的專書(2012)。「得賜」本無形,然而Dibia 以蠟燭為例說明其價值:一個藝術作品沒有得賜的話,如同蠟燭沒有火燄,無法產生熱或光照亮黑暗,或像人體沒有靈魂而沒有生命(ibid.: 36, 47)。由於巴里島在全球化時代面臨了世俗化與商業化的衝擊,已引起許多藝術家、祭司、學者等在各種場合提出對於巴里文化傳統中得賜日益衰微的憂心,有些人甚至意識到這是對巴里文化未來的威脅(ibid.: 1)。全書除了從各面向闡明得賜的意涵和價值、如何獲得得賜之外,也比較了得賜和入神(trance)的性質與表現有何不同。更重要的是,作者藉著此書呼籲巴里社會與藝術界反思、重視和珍惜巴里藝術的核心價值。 作為一位巴里音樂學術工作者,於島上調查研究之餘,更希望能將巴里島「看得見」(sekala)與「看不見」(niskala) 的美與讀者分享,讓讀者對於巴里島的認識,在海灘、Villa 與SPA、瑜伽等印象之外,能夠欣賞巴里島的深層文化與藝術之美,並尊重不同文化。因此本書特安排以獨立的兩章(第一、二章及附錄一),介紹孕育巴里豐富樂舞文化的土壤――其人文社會與宗教生活等背景,以及在此脈絡下發展出繽紛多彩的樂舞藝術。主要以筆者在島上的學習和所見所聞,結合文獻著述的爬梳,相互印證或比較。 章節概要 第一章主要介紹巴里島特殊的人文史地背景,以及巴里人的藝術特質、宗教心與群體性,延伸到以宗教信仰生活為中心的巴里社會和生活。第二章從巴里藝術的宗教性,與從寺廟空間衍生的表演藝術聖俗分類概念,和以服務與事奉為重的表演藝術與實踐精神等特質,來看巴里島樂舞。至於樂舞的種類,本章以重點介紹的方式,依古式、中期和新式,舉代表性甘美朗種類介紹,兼及儀式性舞蹈。各期其他甘美朗音樂種類的介紹,另附於附錄一。這兩章一方面傳達我心目中的巴里之美,另一方面也期望對後續研究者,不論巴里 島藝術文化或克差研究,能夠提供一些參考。 第三章起是本書的主體;首先於第三章闡釋交織與得賜的意涵及其與巴里島音樂、社會和宗教理念的關係;第四~七章則聚焦於克差的研究,從文獻探討、訪談與表演藝術實例的考察和分析,來理解巴里藝術與社會生活深層的底蘊和運作之精神。其中第四~六章是克差的音樂面(文本)與歷史面的研究,考察構成克差核心的恰克(Cak)合唱最主要的音樂節奏交織手法,發展到層次複音的織體(即恰克合唱)、舞劇及創新作品,當中各階段的發展:包括音樂的形式與內容、各階段轉化與契機,以及傳統的主體性等問題的討論;尤以克差的起源與發展當中各階段的轉化,在在充滿「地利、天時、 人和」的契機,符合了巴里人生活的導引方針之一:desa kala patra(「地-時-境」),因而以「地-時-境」為視角,回溯討論克差各階段轉化發展的契機和過程。第七章是克差的社會面,從巴里島的觀光產業發展談起,接著討論克差團的成立與運營所顯示的一種社會生活交織實踐,再以克差為焦點,考察巴里島音樂與社會,以及雙方面在面對觀光和外來文化衝擊的回應,據以討論音樂、觀光與社會之互動關係。第八章總結從「地-時-境」以及「交織」與「得賜」的視角,從克差來看巴里島音樂與社會的研究。總之, 本書從巴里藝術、文化與生活中深層的精神與價值觀――「交織」與「得賜」――的角度切入,以克差為中心,研究巴里島音樂形式與內容的構成、村落共同體生活,以及傳統與創新之互動等,期能深度瞭解巴里島音樂與社會。 然而,個人能力有限,難以於巴里研究文獻的大海中瓢取一二,有賴學界共同努力。而且,更大的挑戰是,正如紀爾茲對於「田野調查寫出來的『事實』真實嗎?」(紀爾茲2009)的問題,在巴里島的研究,對於真實性有其時效和空間的限制。例如同種樂隊的編制、樂器名稱和使用場合,常因地而異;而筆者初到巴里島最初數年所聽所聞,近年來又有所變化,例如神聖的鐵製甘美朗Selonding 或儀式舞蹈Rejang 的神聖性,隨著社會的開放、政府政策的影響,很多早期聽聞的限制,現已逐漸鬆綁或突破框限。此外以外國人身分,到現地,透過翻譯者進行調查研究時,研究者對自我文化的認知,是否形成進入他者文化的包袱,或者帶著刻板印象,加上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互動解譯,都是我所遇到的大挑戰。如何貼近真實面來理解他者的文化,一直是最大的課題,有賴持續的努力。 無論如何,願以「交織」和「得賜」兩個無價的精神與能量與讀者分享,並與巴里島朋友們共勉之。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音樂與社會,印尼峇里島,克差 kecak ,交織Kotekan ,得賜taksu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5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出版中心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教務處出版中心 姓名:游富凱 電話:2896-1000#1233 地址:11201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