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中心所評選出第二屆典藏之寶,內容為作者與作品介紹。2014年本中心自上萬件典藏品中,透過典藏審議會議進次三次的評審:初選、複選、決選。選出兼具臺灣工藝文化內涵與技藝傳承的第一屆「典藏之寶」,所精選出每件作品的背後都帶有工藝文化的歷史軌跡以及精湛的高超技藝,個個呈現出工藝的各式樣貌。2019年再由本中心典藏組延續辦理第二屆「典藏之寶」的選拔與實物審查作業,遴選出20組精湛工藝及具有傳承意義的典藏品。並依循第一屆《典藏之寶》透過圖錄出版品方式,推廣工藝文化藝術深獲好評,也提升民眾對工藝文化的興趣。本次第二屆「典藏之寶」,除印製本專輯外,未來將辦理展覽與推廣活動,讓民眾了解臺灣工藝的精湛與多元的面貌,帶動臺灣工藝生活美學運動。
目次
主任序 4
典藏審議委員 8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10
第二屆典藏之寶選拔計畫 14
三田村有純/ 時空閃耀 20
山中公/ 三層點心盒 26
王清霜/ 雙鳥- 木棉花 32
李松林/ 菩薩 38
李榮烈/ 樹 44
林洸沂/ 鴻門會( 楚漢相爭) 50
林葆家/ 漫舞 56
施至輝/ 坐鎮中軍- 將軍爺(劍童印童組) 62
施阿菊/ 壁飾 68
施鎮洋/ 平平安安( 四季六屏) 74
孫超/ 奔騰 80
張憲平/ 漣漪 86
章潘三妹/ 賽夏生活印象 92
陳萬能/ 龍柱燈 98
黃俊傑/ 毓秀 104
黃塗山/ 矢紋花器 110
蔡榮祐/ 包容49 116
賴高山/ 山影 122
賴高山/ 運河邊 126
顏水龍/ 藺草提籃 132
索引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簡介 136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典藏簡介 140
編/著/譯者簡介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序言/導讀
工藝是常民生活結合人、物、地、產、景 的最佳藝術表現,是用與美的結合,即使經歷不同歷史階段與文化的影響,藉由工藝材質、技術的研發,影響產品的型態,促進產業創新。自1935年開設「竹材工藝傳習所」,歷經「南投縣工藝研習所」與「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時期,時至今日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一直以來,本中心搭起了民眾與專業人士需求之服務平臺,除舉辦各式大小展覽,見證與陪伴臺灣工藝走過50年代至70年代間的產業需求導向階段,及80年代轉型為文化創意為主的過程,培育工藝大師無數,目前已收藏一萬多件之工藝精品。
本中心在人才的培育上,為未來的工藝培養人才,進入市場,也孕育國家文化的國寶人才,保存傳統技術;更藉由工藝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脈絡情境,推動如柳宗悅民藝運動、德國工藝運動的生活美學,彰顯臺灣文化主體性,實踐顏水龍老師力推工藝作為文化主體性運動表徵的精神。另外,對於工藝的傳承與保存是本中心義不容辭的責任。有鑑於世界各大博物館均有典藏數件鎮館之寶,成為館方宣傳推廣重點與參觀民眾欣賞重點,並成為文創衍生商品以開創商機,代表國家藝文特色的文化資產,也是國際間交流的主要角色。
這些技藝達到登峰造極境界的典藏品,本中心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及施行細則,進行國寶或重要古物之分級登錄指定外,2014年自上萬件典藏品中,透過典藏審議會議進次三次的評審:初選、複選、決選。選出兼具臺灣工藝文化內涵與技藝傳承的第一屆「典藏之寶」,所精選出每件作品的背後都帶有工藝文化的歷史軌跡以及精湛的高超技藝,個個呈現出工藝的各式樣貌。並透過展出活動推廣與技法的闡述介紹,讓民眾認識其工藝文化與技藝,與了解文化資產保存之重要性。因仍有遺珠之憾,2019年再由典藏組延續辦理第二屆「典藏之寶」的選拔與實物審查作業,遴選出20組精湛工藝及具有傳承意義的典藏品。並依循第一屆《典藏之寶》透過圖錄出版品方式,推廣工藝文化藝術深獲好評,也提升民眾對工藝文化的興趣。本次第二屆「典藏之寶」,除印製本專輯外,未來將辦理展覽與推廣活動,讓民眾了解臺灣工藝的精湛與多元的面貌,帶動臺灣工藝生活美學運動。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The Collection of Treasures II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工藝、典藏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4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典藏組
姓名:周一彤
電話:049-2334141分機260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