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737
:::
中國哲學義理的詮釋類型與論爭

中國哲學義理的詮釋類型與論爭

  • 統一編號GPN:1010802282
  • 出版日期:2019/11
  • 作/編/譯者:周大興 主編
  • 語言:中文
  • 頁數:294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9865432157
  • 出版單位:中央研究院
  • 開數:A5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240
書籍介紹

本論文集是中哲室「當代中國哲學經典之詮釋與論爭」主題研究計畫第二年的子計畫「儒釋道詮釋類型與哲學義理之論爭」。具體針對傳統儒、釋、道三家哲學中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哲學詮釋類型,或富含爭議性的哲學義理論爭為主軸,從當代中國哲學的傳承與發展的角度,重新省視儒、釋、道三家哲學中具有經典性意義的詮釋類型,以及其中所引申的相關論爭與歧異。論文集的出版,相信對於中國哲學研究的「批判繼承」與「創造發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次

目次
導言………………………………………………….……. 周大興 1
再論孟子「義利之辨」及其立場的釐清……………….. 賴柯助 9
退溪與栗谷對朱子形而上學的詮釋與其分歧………….. 鄭相峯 57
方以智的詮釋觀與明末三教論的發展………………….. 蔡振豐 77
對魏晉人學情智結構的再思考——
從牟宗三《才性與玄理》的反省出發……………..
吳冠宏
107
玄學家的聖人觀——湯用彤〈謝靈運《辨宗論》書後〉
折中孔、釋的四句詮釋……………………….…..….
周大興
143
「道體活不活動」源自於佛教的爭論?——
從佛學角度檢討牟宗三關於宋明理學分系的判準..
耿 晴
175
從「本迹不二」與「不變隨緣」論當代新儒家對天台與
華嚴之判釋…………………………………………..
郭朝順
201
The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Root and Traces”
(benji 本迹) in the Exegetical Traditions of Chinese
Madhyamaka Thought……………………………….
康 特
239

編/著/譯者簡介

周大興簡介
兩漢魏晉南北朝哲學
我的專業領域是兩漢魏晉南北朝的哲學思想,屬於不古不今、不中不西的自我定位。對於兩漢魏晉南北朝的主要哲學家與哲學專題雖皆有所涉獵,但也不敢說有什麼突破的貢獻;箇中甘苦,亦不足為外人道也。
兩漢魏晉南北朝的哲學思想,作為中國哲學的一部份,其研究也是依循一定的行規與解釋理路來進行的。身處兩漢魏晉南北朝之際天下多故的時代,其哲學思想展現了當時知識分子複雜而多變的面貌,可以提供我們對於生命的學問與學問的生命的反省。我設定的目標是兩漢魏晉南北朝哲學家的哲學與生命的研究。深入淺出,在不同的哲學範疇與生命型態之間展開對話,比較會通,以求有所體悟,而有客觀同情的理解。
我的研究不疾不徐,沈潛自守,在傳統古人的生活與現代周遭的生命之間來回奔波,遊於有無之際,而有恍兮惚兮、今夕何夕之感。在文哲所二樓的會議室裡,有一個固定的位置,那是我開會時的無何有之鄉,牆上有一幅字,「淡泊襟懷樂自然,不崇華飾不虛玄,但求行己而無愧,未敢浮誇望聖賢。」雖不能之,心嚮往之。

序言/導讀

導言 周大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國哲學研究室於2015 年 至2017 年期間,執行「當代中國哲學經典之詮釋與論爭」主 題研究計畫。第一年的子計畫以「中國哲學史經典的正反批 判和交錯」為主題,並在2015 年9 月召開學術會議,會議的 論文現已集結為《中國哲學史書寫的理論與實踐》一書,列 入本所「中國文哲專刊」49 號(2017),主編為鍾彩鈞先生。 第二年的子計畫則是「儒釋道詮釋類型與哲學義理之論 爭」,本計畫延續前一年對於當代中國哲學史經典的批判考察 與反思,具體針對傳統儒、釋、道三家哲學中具有重要代表 性的哲學詮釋類型,或富含爭議性的哲學義理論爭為主軸, 從當代中國哲學的傳承與發展的角度,重新省視儒、釋、道 三家哲學中具有經典性意義的詮釋類型,以及其中所引申的 相關論爭與歧異。藉由中國哲學經典中的詮釋與論爭的不同 視野,一方面可以具體深入傳統儒、釋、道三家哲學各自的 複雜風貌,一方面也可以彰顯其中所具有的共同特色與獨特 意義,這也是另一種儒釋道三教關係的研究展現,相信對於 中國哲學研究的「批判繼承」與「創造發展」而言,都具有 重要的意義。 然而,中國傳統哲學的詮釋型態與論爭,涉及的主題與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2 中國哲學義理的詮釋類型與論爭 層面都過於複雜,我們擬就了幾個初步的方向,作為第二年 子計畫邀請學者們進行研究討論的參考: (一)宋明理學中的分系問題:宋明理學中的一系說、 二系說、三系說,理學與氣學的詮釋模型……等,除了涉及 哲學史所處理的「詮釋類型」的歧異,更涉及哲學史家所抱 持的「義理型態」的爭論,在不同的時代中,也展現了各自 不同的關懷面向。 (二)魏晉玄學中的分期問題:湯用彤的《魏晉玄學論 稿》與牟宗三的《才性與玄理》,分別代表海峽兩岸對於魏晉 玄學的研究的分水嶺,也引領著不同的研究學風與類型。重 新檢討湯、牟二位先生的研究典範,以及創發玄學研究的新 路,對於未來魏晉玄學研究的拓展,將有重要的意義。 (三)佛學研究中的天台、華嚴之爭:圍繞牟宗三的《佛 性與般若》中的天台宗判教,參照方東美、唐君毅的華嚴宗 理路,以及對於佛教傳統判教的省思……等,可以帶出中國 當代佛學研究中的不同類型,進一步反省未來的佛學研究的 發展。 我們於2016 年9 月召開學術研討會,本書所收錄的即 是此次學術會議的八篇論文1,送請專家學者審查後修訂刊 登,並以「中國哲學義理的詮釋類型與論爭」為題。以下依 次介紹各篇論文的概要,供讀者參考。 賴柯助教授的論文〈再論孟子「義利之辨」及其立場的 1 本次會議原本有九篇論文,其中沈享民〈新儒家哲學的類型論――「三 類型」論之證成〉、陳威瑨〈「中國哲學史」通史專書寫作的發展―― 從中日交流的視角談起〉二文,討論的問題亦涉及第一年計畫的主題, 已收入《中國哲學史書寫的理論與實踐》書中。第一年計畫中賴柯助 的論文〈再論孟子「義利之辨」及其立場的釐清〉則收入本論文集內。 導言 3 釐清〉,重新省視孟子「義利之辨」的當代詮釋。「義利之辨」 是孟子道德學說的重要主張,藉由道德價值的論證,進一步 確定儒家道德理論的倫理學型態。當前學界對於孟子道德學 說究竟屬於哪一個倫理學陣營,在義務論與目的論之間,亦 即「效益論倫理學」與「存心倫理學」之間,仍然存在著詮 釋與理解上的爭議。本文除了檢討前輩學者馮友蘭的《中國 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與牟宗三《圓善論》中有關孟 子義利之辨的相關詮釋,並分別從義利之辨所涉及的「行動 道德價值的判定」、「仁義社會不屬效益計算下的結果」、「義 利衝突的抉擇」等三個層面展開論述,作者的結論認為,可 以有充分的理由論斷孟子的倫理學不屬於功利主義。 義利之辨主要涉及倫理學的詮釋類型爭論,鄭相峯教授 〈退溪與栗谷對朱子形而上學的詮釋與其分歧〉一文,則從 朱子形上學的理解中彰顯韓國儒學發展的詮釋類型與論爭。 本文從「世界觀之異同」、「對待文本的態度」與「詮釋語句 或用語的意涵」等角度,比較退溪與栗谷對朱子形上學的詮 釋。作者指出,退溪與栗谷的分歧,關鍵在於是否接受朱子 「理」的形而上活動(metaphysical activity)。退溪肯認理之 發顯義,「理發而氣隨之」,他深信人們皆能由純善無惡的道 德本性而發顯出其道德情感。栗谷則不承認「理」的形而上 性的活動, 而只肯認「氣」有形而下的、物理性的運動 (physical motion);從這一立場上講「氣有動靜」、「理搭於 氣」、「理氣不離」,他自然而然傾向於著重現實經驗世界。由 於退溪與栗谷對朱子形而上學的詮釋大不相同,二人理解心 性問題的方式也迥然有別,可以說,後來持續長達250 餘年 之久的四端七情論辨、人心道心論辨、人性物性同異論辨等 4 中國哲學義理的詮釋類型與論爭 等,亦是起自於對朱子形而上學的理解。 蔡振豐教授的論文〈方以智的詮釋觀與明末三教論的發 展〉,著眼於「是否有新的體用說以論道體、性體、心體,而 可真正含納儒、道、佛三教之說」的問題,處理明末方以智 有關三教論述的詮釋。從儒學理論的發展來說,既受到道、 佛二家論道與心性體用關係的影響,而在論述三教問題時, 「體用」之說也特別適合作為三教會通的基本詮釋類型。雖 然,追求道德性命之學的儒家必須肯定實存的道德性,其本 體之義畢竟與講究境界與解脫的釋、道二家不同。本文具體 分析了方以智「燼心」的詮釋觀與實踐觀、「交輪」的體察觀 及其三教詮釋的存有學基礎。例如,方以智以「燒燼」之意 解釋孟子「盡心」之「盡」,認為人之知解生命雖是「燒而死」 的過程,但人若能極盡其燒死之心,則有照亮存有之黑暗的 「燒而生」的意義。從本體與作用兩層而言,它放棄了傳統 「體用不即不離」、「即體言用」、「體一用多」等詮釋的形式, 轉而言「本體」展現於「諸用的交輪之中」。其意義在於揭示 存有不是靜態之理,存有在動態的變化中展現其自己。此一 新的存有論或體用說的三教詮釋,可以將三教的論說視為是 存有展開其自身的各種方式,因而不需要去處理三教理論如 何在「本體」上融通合一的問題。 吳冠宏教授〈對魏晉人學情智結構的再思考──從牟宗 三《才性與玄理》的反省出發〉一文,可說是秉持「接著講」 的精神,重新反省前輩學者有關魏晉玄學研究的典範,並著 眼當前玄學研究的發展與當代思潮的變化,為玄學另闢新的 詮釋版圖。和傳統的抽離具體情境的玄學文本研究方式不同, 論文主要參照了《世說新語・文學篇》中的相關文獻記載, 導言 5 試圖貼近魏晉士人情智生命的生活世界。作者對於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中「兩層人學」的基本架構(美學與道德、 才性主體與心性主體的區分),也有所反省,並重新定位魏晉 才性論、氣質之性的氣論場域,以求掌握魏晉人學情智並茂 的殊異特色。本文嘗試提出以「氣」之視域貫通魏晉人學情 智結構的想法,一方面呼應了當前學界儒道二家新興的氣論 研究的熱潮,一方面則是道家型氣論在魏晉時代個體化的具 現與多元化的落實,有助於未來魏晉氣學全幅領域的論述開 展。 相較於牟宗三的《才性與玄理》一書的系統,湯用彤的 《魏晉玄學論稿》可說是學界研究魏晉玄學領域的開山之作。 周大興〈玄學家的聖人觀──湯用彤〈謝靈運《辨宗論》書 後〉折中孔、釋的四句詮釋〉一文,則是就湯用彤對於玄學 家主張「聖人不可學不可至」的著名說法有所反省。湯用彤 曾就謝靈運的〈辨宗論〉折中中、印聖人之學的「學」「至」 關係,提出了聖人「不可學不可至」、「可學可至」、「可學不 可至」與「不可學但能至」的四句詮釋,本文重新檢視謝靈 運的〈辨宗論〉主張,也修正了湯用彤的四句詮釋的不足。 作者認為,聖人「不可學不可至」的主張其實並非玄學家抱 持的立場。 耿晴教授的論文〈「道體活不活動」源自於佛教的爭論? ──從佛學角度檢討牟宗三關於宋明理學分系的判準〉,主要 檢討牟宗三關於宋明理學分系的判準問題。不同於學界一般 的處理,本文可說是有關理學問題的佛教化詮釋的反省,作 者將此一問題(道體是否活動)置於中國佛教發展中涉及印 度唯識學與中國《起信論》如來藏思想兩個截然不同的解脫 6 中國哲學義理的詮釋類型與論爭 學模型來理解。文中並針對牟宗三的《起信論》立場的分系 問題,以及對於朱子「別子為宗」的分判,提出了四個省思: 一,孟子的本心與絕對普遍的道體同一問題;二,體用無隔 的哲學的融貫性問題;三,自律概念的歧義問題;四,朱子 的心是否純屬認知意義的問題。本文作為一篇極具「異音」 的論文,一方面挑戰了漢傳佛教真常系的主流觀點,一方面 也挑戰了新儒家牟宗三對於宋明理學分系的判準,值得讀者 進一步的深思。 郭朝順教授的論文〈從「本迹不二」與「不變隨緣」論 當代新儒家對天台與華嚴之判釋〉,則回歸天台與華嚴對於 「本迹不二」與「不變隨緣」的詮釋發展,以反思當代新儒 家牟宗三與唐君毅對於天台與華嚴的教相判釋詮釋的差異。 牟宗三與唐君毅對於佛教判釋的主張,可謂接續了熊十力體 用論的形上學要求,透過判釋中國佛學的詮釋模型,進一步 彰顯儒家形上學的價值與地位。本文梳理牟宗三弘天台抑華 嚴的詮釋立場以及唐君毅從佛果倡華嚴為絕對之論而貶天台 為因地相對之論的詮釋差異。前者能夠善解佛教反形上學立 場,判華嚴為虛說,乃出自他對天台圓教本迹不二及無明法 性心的認識;後者則順著法藏五教判之依言、離言而圓現的 《起信論》脈絡,融攝佛教諸宗而以華嚴周遍含融的圓教為 佛教最高之表現。但二人的詮釋立場其實忽略了天台與華嚴 「本迹不二」與「不變隨緣」的原初立論本不是形上學本體 義的,這是後世如湛然(對《起信論》的詮釋將不變隨緣與 本迹不二混同)或宗密(以《起信論》疏解《圓覺經》建立 起心性主體的形上學)進一步發展所導致的結果。 本迹、體用等概念不僅影響著宋明理學與當代新儒家的 導言 7 佛教詮釋,也是中國早期佛學發展中的重要主題。康特(Hans- Rudolf Kantor ) 教授的英文論文“The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Root and Traces’ (benji 本迹) in the Exegetical Traditions of Chinese Madhyamaka Thought”,涉及漢傳中觀學 佛經論疏中的「本迹」概念的解讀。文中針對僧肇、吉藏與 智顗等人的對於「本迹」概念使用的分析,用以凸顯佛教中 觀學者如何透過語義的弔詭運用(the paradox of linguistic signification)來處理有關佛說與非佛說、可說與不可說,以 及涉及教理、權實等等的詮釋問題。「本」(root)與「迹」 (traces)雖是一對源自道家玄學的概念,但在佛學的發展中 有更進一步的辯證運用,本文中進一步分析了「本迹」的「不 二」(non-duality),以及二而不二(polarity yet non-duality) 彼此間不可思議的交互關係(differentiation and inseparability)。 這種透過二分以展示非二元( displaying non-duality qua polarity)的弔詭方式,可說是佛家經論注疏中一個重要的特 色。 以上只是本書收錄的八篇論文的粗略介紹,詳細內容與 旨趣還要請讀者深入其中,飲水自知,或許更能引申不同型 態的詮釋理解,激發饒富意義的爭論。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哲學,義理,詮釋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9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姓名:詹巧燕 電話:02-2789-5751 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