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851
:::
農業缺工好幫手

農業缺工好幫手

書籍介紹

農忙季節農家全體出動,萬事俱備,只欠更多人手幫忙,這時最擔心的就是找不到人了。我國因為耕地面積狹小分散,不利機械化作業,而農村人口外流、勞動力老化嚴重,導致農業缺工的困境。為了緩解農業缺工的問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106 年起依據產業的需求,推出多元化勞動力補充措施,針對短期到長期的人力需求,跨出改善農業人力結構的第一步,期逐步解決缺工問題。
因此本場盤點轄區主要作物季節性人力需求,輔導農會執行改善農業缺工措施成立5 個農業人力團,調度、派遣提供農民所需的人力。花蓮縣有富里鄉農會的農業技術團,人力調度範圍包括花蓮中南區及台東北區,吉安鄉農會及壽豐鄉農會各有1 個農業耕新團,調度範圍主要在花蓮北區,宜蘭縣則由於幅員較集中,由宜蘭縣農會維運農業技術團及耕新團各1 個,調度範圍遍及全縣。
針對農業技術團,本場辦理專業訓練課程及考核,通過後才由農會媒合到農場上工,以確保農業師傅具備必要的知識與技術。加入人力團後,農務人員被派到各處農場上工磨練,學習各種技能,感謝農場主提供學習機會,讓他們從不會到會,不但學到一技之長,更提供了產業所需的人力。這5 個農業人力團成立至今,招募140 位農務人員,經由各調度農會媒合上工,累計服務558 家農場、上工服務天數達51,421 天,確實有助於改善轄區短期及長期缺工的困境,農場主亦感謝農委會推動此項政策,有如及時雨提供農忙所需人力。
為鼓勵更多對農業有興趣的民眾加入農業人力團,本場訪問了宜蘭及花蓮地區8位傑出的農務人員,將他們的故事集結成冊作為參考,從中可以發現,加入農業人力團接受調派,除了得到穩定的農業工作機會與收入,從實際工作中更練就務農的各項基本功,而農場主願意開放心胸培養新人、指導技術,則是農務人員能夠不斷精進技能的關鍵。相信假以時日,這些農務人員將成為農村的一股力量,由此產生良好循環,傳承農業技術與經驗,創造更多農業發展的機會,為農業不斷注入活力,促進產業永續經營。

目次

理念的堅持
大哥班長出列→吳錦明8
富里鄉農會/ 農業技術團
友善耕種的推動理想→黃建忠16
宜蘭縣農會/ 農業技術團
夢想的起點
馬耀武幸與他的樹葡萄夢想→馬耀武幸26
壽豐鄉農會/ 農業耕新團
逐步建構田園夢→邱麗珠34
富里鄉農會/ 農業技術團
穩健的生活
女子入農記→簡素秋44
宜蘭縣農會/ 農業耕新團
水稻的穩健人生→胡冠群52
吉安鄉農會/ 農業耕新團
勤奮的代價→張珪璋60
宜蘭縣農會/ 農業耕新團
缺工這政策→高天興68
宜蘭縣農會/ 農業技術團

編/著/譯者簡介

黃懷瑩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助理、
曾竫萌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葉美慧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助理、
劉興榮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序言/導讀

農業工作不分晴雨、氣溫高低,必須掌握農時完成工作才能休息,萬一耽誤了農時,當季的收成就會差很多,因此,農務人員必須能夠吃苦耐勞,並且工作有效率,才能不負農場主所託。有的農務人員因為身體無法適應粗重的農務工作或是發現農業工作與期待不符,因而退出農業人力團,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留下來的農務人員可說是體力與技術兼備。 本書8 位主角不是已經接觸農業,就是對農業有興趣,加入農業人力團後,除了賺取薪資,更學到本來沒有的技術,還能結識志同道合的農場主及其他農務人員,逐步為自己未來的農業經營鋪路。這也是缺工政策在補充農業勞動力之外的另一個目的,培養更多的農業生力軍,傳承老農的技術與經驗,未來成為農業接班人。 採訪過程中發現到,不管在農業技術團還是耕新團中,真的是臥虎藏龍,吸納了不少對農業有想法的人士,且透過團體,讓他們的理想得以落實。 而吸引到更多的,是對農業有興趣的年輕人,因著缺工政策而得以接觸農業,同時還能保有著基本收入,在這段穩定時間內,他們可以好好思考自己是否合適農業?相信最後通過考驗而留下來的,都將是農業未來的尖兵。 農業這條道路,對某些人而言,是條得以溫飽、同時也足以實現理想的道路,但這是對有準備的人而言。 你準備好了嗎?或許參加農業人力團,正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分類
  • 書籍分類 :台灣采風
  • 出版品分類:圖書
  • 主題分類: 農業環保
  • 施政分類: 農業
其他詳細資訊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農業缺工,人物誌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7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農業推廣課 姓名:曾竫萌 電話:03-8541881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吉安路二段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