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收錄了在中研院文哲所比較哲學研究室「近代東亞與西方思想交流中的跨文化現象」主題計畫所舉辦的學術研討會中的部分論文。對應於主題研究計畫「近代東亞與西方思想交流中的跨文化現象」,本書也以《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詮釋探問》為標題,但是,來回於漢語文化的傳統資源以及西方傳統的吸收轉化之間,本書並不受限於東、西格局,也不再重複中、西比較的單純對立。相反地,不論在中華文化的傳統中,或者更大的東亞脈絡下,儘管都像是對比於所謂西方的思想資源時,但不論是方法的提示、或是議題的回應,都有一種不可忽略的多元性潛藏其中。
目次
目 次
導 言………………….……………….黃冠閔、梁奮程 1
封閉或開放?論中國的軸心時代社會
……………………….…….羅哲海(Heiner Roetz) 13
曲通三統?關於現代政治的規範性弔詭…..…..何乏筆 65
尤納斯倫理學與儒家思想在生態學脈絡中的共鳴
………………….…….鍾思恪(Jean-Claude Gens) 113
儒家倫理學的心性論與規範性問題
──現象學詮釋學轉化之初步構想 ........... 吳俊業 135
文化革新:以發生現象學作為討論線索……….游淙祺 159
德國詮釋學的發展及其對儒學詮釋學的參照 ... 林維杰 189
經典詮釋與「立德」 ........................................ 潘德榮 227
體系性詮釋學與漢語哲學當代詮釋…………….陸敬忠 247
編/著/譯者簡介
黃冠閔簡介
我的求學經歷雖然有些轉折,但也都在學院中度過,並無精彩聲息。少年時曾經希望投入基礎科學研究,對物理學極感興趣,但仍舊關心文化命運,及至涉獵哲學與人文科學典籍稍多後,毅然決定轉讀哲學。嗣後便專心於西方哲學的鑽研,博士期間於西歐法國巴黎求學,俾求觀學問之廣大,略見薰陶之功。
取得學位回國後任教於華梵大學哲學系,遊身山色雲靄,六年間與哲學同道切磋,亦時時與年輕學子相處,學習教學相長之道。
進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後,則投注心力於異文化之間語言、概念、思想經驗的交織與回應,在概念澄清、脈絡接引與論題形塑上思考哲學與文化的課題。
研究主軸大致可以概括在「主體性」與「想像」的兩個論題上。
就「主體」或「主體性」概念而言,一方面是承接自碩士、博士期間的謝林研究而來,謝林作為哲學史的一個樞紐,既可上探現代哲學笛卡爾、康德的體系史軸線,也可下接海德格的形上學批判與後海德格的法國當代思想群像,如梅洛龐蒂、傅科、德希達等,這一個論題涉及當代哲學論述如何批判地繼承哲學體制並轉化出不同議題、創造新議題。
另一方面,「想像」問題也有其在謝林哲學與德國觀念論上的根源,但同時也具備活潑的現象學跟詮釋學意含,我對於理出此一問題的西方思想脈絡深感興趣,同時在「想像形上學」的概念網絡中接合美學與形上學,並進行有關當代法國哲學家巴修拉(Gaston Bachelard)的一系列研究計畫。
梁奮程簡介
如今的研究方向,是在想像的問題上延伸,在倫理意象上,研究倫理論述或實踐中意象與想像的作用,在一般性的層面上說,則是探究藝術與道德的關係。在同樣是想像的研究方向上,則以場所、地方為一個研究的關注焦點,探究人的場所經驗如何安排佈置想像機制,同時想像力又如何重新建構不同的場所論述。在此一主題下,身體、自然、居所、文化條件、價值要求等等交織在一起而以不同的角度重新被審視。
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興趣: 新儒家
近年寫作方向有二,一方面嘗試以理由論理解宋明理學中的倫理學,另一方面嘗試發展當代新儒家的政治正當性論述。
序言/導讀
導 言
黃冠閔、梁奮程
本書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比較哲學研究室
「近代東亞與西方思想交流中的跨文化現象」(2012 年2
月-2015 年1 月)主題計畫的成果呈現,在此計畫項目下,
召開各年的學術研討會。本書所收各篇為2013 年6 月20
日「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傳播者」及2015 年1 月12-14
日「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跨文化現象」等學術會議所發
表的論文,加以彙整編成。
全書共八篇論文,大致可分為三組:第一組以儒學及
政治思考為主, 包含羅哲海( Heiner Roetz )、何乏筆
(Fabian Heubel)兩篇;第二組以儒學及現象學為核心,
處理儒學與現象學、倫理學、文化哲學的對話,包含鍾思
恪(Jean-Claude Gens)、吳俊業、游淙祺三篇文章;第三
組則為詮釋學在當代儒學、漢語哲學中的對話開展,包含
了林維杰、陸敬忠、潘德榮三篇論文。雖然概分為三組,
但在論題的提問與研究方向上各自有獨立的見解,且有彼
此交疊的狀況。書的標題以「詮釋探問」來概括,大致呈
現出此論文集各篇文章在多聲的齊鳴裡有共通的關切,或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
2 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詮釋探問
者明顯地標舉詮釋學意識來進行研究,或者藉著文本的不
同意義或重新詮釋來談更新思想資源。
雖然對應於主題研究計畫「近代東亞與西方思想交流
中的跨文化現象」,本書也以《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詮
釋探問》為標題,但是,來回於漢語文化的傳統資源以及
西方傳統的吸收轉化之間,本書並不受限於東、西格局,
也不再重複中、西比較的單純對立。相反地,不論在中華
文化的傳統中,或者更大的東亞脈絡下,儘管都像是對比
於所謂西方的思想資源時,但不論是方法的提示、或是議
題的回應,都有一種不可忽略的多元性潛藏其中。論文集
裡面的三組文章彼此交錯,也互有呼應,正是這種多元性
的表現;粗分為三組,只是為了讓讀者較為方便地掌握到
編者所考慮的理路。以研究者自己熟悉的資源出發,朝向
某種陌生性開放,毋寧是這一多元性聲音所希望傳遞的訊
息。對於熟悉漢語的讀者而言,或許在翻譯文字中,可以
約略讀到,來自於歐洲、猶太文化脈絡的學者思考中華文
化傳統資源時帶入的陌生感,在以漢語為母語書寫的研究
者文章中,也難免透露出吸收、轉化陌生資源時的距離
感。這種陌生與距離,正是在進行詮釋、再詮釋之時,所
不免出現的隱然探問。究竟在面對傳統的豐富資源時,當
代學者能夠有什麼創造性的繼承與貢獻?任何一個世代的
思想努力對於後代都有封閉的因子,也有開放的因子。每
一個傳承者、傳播者也都有所擇取,也都要對他自己以及
同一世代的所處環境做出回應。正因為如此,在思考當代
性時,就不單單是歷史考古,而是同時植入了當代視野中
個人、群體與世界的關係,這一關連性有其普遍性,也透
導 言 3
過探問的方式邀請其它的聲音加入,不論是同一世代的其
它差異觀點、還是後來世代的未來觀點,都在此一邀請之
列。
以下簡述三組文章的思想線索,提供讀者參考。
第一組的兩篇涉及儒學與政治哲學,特別是回應當代
中國在面對世界時的政治困境,所採的策略都是追溯到中
華文化的傳統資源。開放社會的選擇是一端,社會價值的
內部競爭也是一端。這一類的政治困境並非中國所特有,
也同時具有普遍性,值得視為當代人類所共通的問題。
羅哲海(Heiner Roetz)的〈封閉或開放?論中國的
軸心時代社會〉具有當代性,希望以「開放社會」、「公
共領域」的溝通概念來批判當代的封閉式閱讀。本文提出
文獻證據指出,作為現代性與民主基石之一的「開放社
會」已經存在於古代中國,從而反對「開放社會」概念是
「西方的」舶來品之主張。以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作為
「中國的軸心時代」,關鍵點不再只是核心觀念的發明與
奠定,而是重新挖掘出新的可能性。就文獻證據而言,
《國語》、《左傳》與《呂氏春秋》的部份段落可詮釋為在
周朝已經存在著早期的開放社會與公共空間。以「街
巷」、「道路」、「鄉校」、「市集」形式出現的公共空間是各
種聲音的匯聚,既是平民(國人)抱怨、表達意見的場
所,也是菁英對民眾發揮影響力的地方。正因為有公共空
間的存在,也在紛亂的時期裡,才出現了儒、道、墨、法
家等多樣的思想學派;儘管,這些學派帶有反開放社會的
因子,但正是因為必須面對多元性以及隨之而來的紛亂,
才會重新追求「定於一」以超越紛雜的多元性。百家爭鳴
4 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詮釋探問
的現象是一顯著的標記,意味著古代中國對開放社會並不
陌生,它是中國古典哲學出現的歷史社會背景。當今若以
「中國文化」為名反對開放社會,即是無顧於中國歷史,
而拋棄了具有普遍性的公共思想資源。
何乏筆的〈曲通三統? 關於現代政治的規範性弔
詭〉聚焦在法國大革命後自由、平等、博愛三原則如何
均衡實現的問題,這三原則之間的關係構成了所謂的「規
範性弔詭」,即,在競爭關係中,單一原則為了宰制其它
原則,而違逆了均衡實現的要求。在現實歷史中,相應
這三原則的三大意識形態(自由主義、社會主義、保守
主義)形成了巨大的政治衝突。面對規範性弔詭,霍耐
特(Axel Honneth)的社會自由學說卻反而會讓三大原則
無法溝通;因為,霍耐特對於這其中的某些面向避而不
談,或偏重於自由原則。本文核心論點在於懷疑這種規範
性弔詭可以被解決,進而主張應該要承認這種弔詭是無法
徹底化解的,必須承認、思考、忍耐弔詭。霍耐特的承認
理論或許無法解決問題,但是從鬥爭的優先性回到承認的
優先性,或許可開啟三大原則均衡實現的可能性,但是他
礙於西方哲學資源上的不足而無法突破。受甘陽「通三
統」說法的啟發,何乏筆轉而回到古典中國文化資源,尋
找三大革命原則均衡實現的另類道路。他透過《莊子》提
出「齊物溝通」說,結合了阿多諾的否定辯證法,推導出
「工夫辯證」,以「齊物」態度看待三大原則(三大意識
形態或三統),再結合了牟宗三的「曲通」概念,而提倡
「曲通三統」:連結感通與弔詭,「以不解解之」來面對規
範性弔詭,一方面批判傳統三大意識形態,另一方面則不
導 言 5
流於相對主義。
這兩篇文章的論爭性格很強,都十分有針對性,但也
都提出獨到的見解。一個是挪用雅斯培(Karl Jaspers)的
「軸心時代」概念,批判地分離出開放社會與封閉社會的
思想因子,為當代的參與世界做出註腳。另一篇則是從規
範性弔詭與曲通的角度,試圖從意識型態的政治對抗轉出
辯證式的工夫論意涵,將政治視為美學議題。就論爭所凸
顯出的問題來看,不同文化傳統、不同政治治理傳統的思
想激盪具有當代性,困境之所在正是值得面對與思考的環
節。
第二組可以用現象學概括,但也涉及與詮釋學的結合
轉化,在議題上,分別涉及自然與文化,將倫理學思考轉
向非心理主義與非人類中心。
在環境倫理學的背景下,鍾思恪(Jean-Claude Gens)
〈尤納斯倫理學與儒家思想在生態學脈絡中的共鳴〉一文
以尤納斯(Hans Jonas)倫理學為參照,考慮儒家倫理學
的普遍性,並從倫理意義出發而推展到政治意義。尤納斯
思想研究者拉弗勒爾(William R. LaFleur)認為,尤納斯
倫理學在日本被接受,一方面證實此倫理學不依賴猶太神
學,另一方面也在普遍性的意義下,顯示出尤納斯倫理學
與儒家思想的相似性,兩者都著重於世代間的責任。鍾思
恪則從親子責任出發,朝向政治領域的延伸,尤其指出對
後世世代的責任包含了對環境的責任。尤納斯與儒家兩者
皆重視親子責任與從政者責任之間的相互關連,也同樣認
為親子責任的例子是一切責任的原型;孟子「乍見孺子將
入於井」的例子即典型地在倫理學上從脆弱性產生義務。
6 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詮釋探問
尤納斯把親子責任延伸到政治領域,令人懷疑他有反民主
政治的傾向,並替家父長制政治辯護;儒家在這方面的延
伸也一樣受到了普遍的質疑,但這其實是對儒家思想的誤
解。鍾思恪認為,儒家的孝並不是盲目繼承父志,而是在
考慮限制下,批判地擴大與繼承父母世代的意志。在政治
上亦然,家父長制不足以說明人民可撤回對天子的承認。
孝的意義具有普遍性,既有對於「父母」作為普遍意義的
思考,更推展到未來的世代,亦即,未來的人類。因此,
不必單從猶太神學傳統理解尤納斯,更可討論人對自然世
界的態度與責任。尤納斯的生命哲學與儒家的創造性(生
生) 更可相比, 生命本身具有主體性或內在性, 這與
「易」的生成變化相呼應。在考量世代之間的責任之外,
儒家與尤納斯對自然世界有著相似的態度,兩者都主張自
然宇宙與道德價值這兩個領域有著「連續性」, 而非斷
裂,也都主張天人合一論(anthropocosmism)。這一類似
性可以修正當代科技膨脹的人類中心主義,也可提醒我們
人類對於自然應有的責任。
吳俊業的〈儒家倫理學的心性論與規範性問題――現
象學詮釋學轉化之初步構想〉展示了從現象學轉向詮釋學
的一個思考。此文以心理主義為參照,剖析儒家心性論進
路面對的兩難局面:一方面,如果從道德心理學與道德人
類學來詮釋儒家心性論,則無法建立道德規範的普遍有效
性;另一方面,如果當代新儒家為了避免心理主義的困
難,而對「心」、「性」概念採取非自然或超自然化的詮
釋,卻不見得可完善說明孟子的「乍見孺子入井」案例。
因為,不只要面對反例的挑戰(例如,看到孺子入井,卻
導 言 7
未必生起怵惕惻隱之心),而且額外負擔超自然的形上學
預設。可見超自然的詮釋策略並非唯一的、也非最具說服
力的詮釋。吳俊業主張,援引現象學的框架可能是替儒家
心性論解套的方式之一:將心性論中的「天理」與「本
心」理解為「複合現象內的意向關連項( intentional
correlatives)」,在這種關連中,實然的心性與道德規範並
非相互排斥的兩個領域,而且,「聖賢氣象」可理解為天
理規範呈現在特定的心靈中。除了現象學轉化之外,也可
進一步有詮釋學轉化。將道德實踐視為心靈(情志)的表
達,它具備了雙重的詮釋意涵:第一重詮釋是以傳統德目
的指引作為當下情境,第二重詮釋是行動者在其當下詮釋
傳統德目,讓心靈情志獲得恰當的表現。通過了現象學轉
化與詮釋學轉化後,儒家倫理學可以擺脫上述的兩難局
面,活化道德實踐中德目與行動情境的關係。
游淙祺的〈文化革新:以發生現象學作為討論線索〉
檢討知覺經驗中所謂熟悉與不熟悉的區分,藉以引導到文
化中的創造性。首先,在現象學的靜態分析中,熟悉之物
與陌生之物的感知區別並不顯著;發生現象學才加上時間
性而突出此區分。其次,知覺經驗是過去經驗與現前經驗
兩者綜合起來的。第三,藉由發生現象學來分析異文化的
經驗,人們基於過去的經驗與框架幫助我們理解現前的異
文化事物。胡塞爾也認為,文化革新問題就是人的革新之
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歷程與階段,也就有時間性
的作用;基於此,發生現象學可以用來分析文化革新。但
是,文化革新又涉及倫理學問題,亦即,人是否成為完整
的人、是否成就真正人性表現。革新的倫理學既涉及個
8 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詮釋探問
人,也涉及群體,最終則是文化革新的問題。文化被一群
人所共享與理解,這群人接收前人的成就,並累積當代的
經驗傳承下去, 對未來發揮影響力――這是文化的時間
性;依照此框架,人們可根據熟悉的事物來理解不熟悉的
世界。在傳承過程中,不應該只是被動接受前人的事物,
更要有所革新;如此,便涉及個人層次的人性提升與群體
層次的文化提升,提升的革新有賴於時間的累積過程。時
間性介入的發生現象學剖析了文化傳統的接收與開創,革
新的倫理學意義則將知覺經驗帶往規範性的理解。
此組的三篇文章也都以不同角度分別回應著規範性的
思考,將現象學的經驗分析擴充到倫理、政治、文化歷
史、自然環境的集體經驗上。規範性困境所顯示的是意義
轉化與革新的需求,必須有新的思考模式、新的分析架構
以面對新的情境,而這是每一個世代繼往開來時所必須面
對的。
第三組的三篇文章都明顯以詮釋學為標題,分別都顯
示了在詮釋學訓練下的創新企圖。三篇文章的共同特點都
在於嘗試活化漢語傳統的豐富資源,在不同的理論視野
下,提出創新的見解。
林維杰在〈德國詮釋學的發展及其對儒學詮釋學的參
照〉中將德國詮釋學與宋明儒學進行跨文化的對比。文章
第一部分處理德國詮釋學的發展,沿著兩條軸線論述:方
法論轉向(從施萊爾馬赫到狄爾泰)以及存有論轉向(從
海德格到高達美)。在此兩條軸線上,分別開展出四個議
題要點:( 1)方法與存有的對立,( 2)形式與內容的對
立,(3)以生命為共通主題,(4)轉向:普遍性轉向、存
導 言 9
有論轉向、實踐性轉向。在儒學的詮釋學開展中,有一種
德國詮釋學的中國化:借鏡於德國詮釋學的概念與構想,
重新挖掘中國經典詮釋傳統的潛力,指出有哪些詮釋學系
統本就具備、卻未能說清楚。文章第二部分指出,儒家的
經典詮釋傳統中,經典內容、經典注疏、經典應用這三個
特點往往彼此關連;對比之下,三者的關連性恰好與高達
美的詮釋學相呼應,只是儒家詮釋學並未反思到普遍性訴
求,因此可說,它只是特殊詮釋學,並不是一般詮釋學。
不過,儒家詮釋學的模式有一特點是始終以「認識論」與
「實踐論-存有論」並重;其內部差異只是側重點不同,
伊川、朱子側重認識論與方法論,象山、陽明以存有論為
主導。然而,從儒家詮釋學中的認識論與存有論的對峙關
係可以引出另一種宋明儒學分系的觀察,用詮釋學分系來
補充牟宗三的倫理學分系, 按照語意自主( semantic
autonomy)與語意依他(semantic heteronomy)的分野,
來說明經典中文本與詮釋者的關係,進而重新釐清不同儒
者所開啟的詮釋學視野。
潘德榮的〈經典詮釋與「立德」〉意在建立中國詮釋
學的特色。本文考察西方詮釋學有從「經典」到「文本」
的對象轉折,對應地產生關注「經典」的古典詮釋學與偏
重「文本」的現代詮釋學。但是,詮釋學體系必須適合一
切文本,重構現代經典詮釋學就應該納入中國的詮釋理
念,並且有必要在中西詮釋傳統的雙重視野下建立中國詮
釋學。中國詮釋學的特殊性在於價值上的「立德」,是中
國學者所宣導與完成。潘德榮認為,當代西方詮釋學有三
種形態:作者中心論、文本中心論與讀者中心論;前兩者
10 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詮釋探問
是認知性詮釋學,後者則是本體論詮釋學,卻同樣忽略了
價值取向的問題。相較之下,中國詮釋傳統有著強烈的價
值訴求,以立德為核心。只是以往中國詮釋傳統偏重具體
的解經過程,忽略體系化的理論建設,若能借鑑西方的方
法論體系,結合中國豐富的解經經驗,可以超越中西之別
而成立更具有普遍適用性的詮釋學。
陸敬忠的〈體系性詮釋學與漢語哲學當代詮釋〉以獨
創的體系性詮釋學為基本構想,進而倡議。陸敬忠指出,
希臘文的hermeneuein 的詞源顯示出的特色是語言性、歷
史性、事理性,因此,詮釋學理論有三種發展進路:一是
以表達為主的文本中心論,二是以詮解為主的作者中心
論,三是以翻譯為主的讀者中心論。詮釋,就是思維與言
說間的動態與過程之關係。現代詮釋學也繼承這脈絡,透
過語言來理解意義;由於語言有各種的向度(生活世界、
精神文化世界、科學世界),所以,詮釋學是整全論的,
在其體系性中,實踐性的理論與理論性的實踐不可分。體
系性詮釋學的宏觀視野表現為對於人類所有生命與文化向
度最普遍性的,既跨越各個文化又在諸文化之間,既脈絡
化又創新化的哲思。按照表達、詮解、翻譯的詮釋學三重
性,以及體系性所蘊含的整全論、互動論、關係論,體系
性詮釋學可以跟中華文化體系互動,例如,基督教的三位
一體就可與《易經》與《易傳》中的天地人三才一道相對
應,易簡、變易、不易三者呈現為關係循環的辯證整體,
符合於三元一系模式下對立中介的差異化、互動化及融通
化。脈絡、事理、語言在漢語詮釋學的開展上,可以連結
道統、義理、正典的三重面向。進而再推展到倫理學的人
導 言 11
性論意義,在身、心、靈三重架構下,處理生命倫理學、
文化體系研究、語言中介(身體與精神的中介)研究。體
系性詮釋學的開放企圖在於提示文化際的哲學,面對衝突
與會通,就超越、之間、轉化的三重意涵,清理出文化際
的翻譯、對話、融通之道,進而重新整編中國傳統經典的
位置。
三篇詮釋學的文章都很有代表性,彼此也有對話的空
間與張力。林維杰以詮釋學意義下的自主∕依他帶入新的
分系說,潘德榮倡議以「立德」為核心的價值詮釋學,陸
敬忠以獨創的體系性詮釋學無所不包地構築一個整全涵蓋
的理論,以重整東西思想對話的跨文化潛力。就方法模式
而言,詮釋學自主性採取了高達美的模式,而體系性詮釋
學則是黑格爾模式,立德的詮釋學則是融入倫理學要求,
這一源自實踐智的要求,其實仍與高達美或呂格爾的模式
不謀而合。總之,三篇文章對所希望開發出的中國經典資
源也都賦予了高度的肯定。
以上八篇論文雖概分為三組,但也都直接或間接地觸
及倫理學、政治學的實踐層面。儘管傳統漢語經典中的理
論純化並不特別有凸顯的發展,但是,在洞察力、敏銳感
受、細緻分辨上,仍對於實踐領域有諸多的貢獻。從批判
理論、現象學、詮釋學的角度切入,也有助於開發出此一
實踐領域的哲學深度。就哲學典範而言,沒有一個單一的
研究典範就足以應付整個複雜多元而且變動不居的世界。
然而,從一個研究典範深入,卻是能夠點出此一角度的豐
富深度,並帶領我們持續地思考當代處境所不可忽略的問
題。在好奇的探問中,以包容的態度面對多元性,對其它
12 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詮釋探問
不同的文化、聲音、價值開放,這早已經潛藏在過去歷史
的人類智慧中。人類生活於各種自然環境的條件下,也發
展出面對自然的各種時代精神與態度,但此一自然也被當
代人類的技術能力所改變,新的自然正在形成中。面對未
來的世代,強調多種傳統彼此交織的影響,既是事實,也
會是責任。負責任的態度是一種根本的開放性,也將不會
是任意地阻絕未來的來臨。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學術思想,東西方關係,比較研究,文集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87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姓名:詹巧燕
電話:02-2789-5751
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