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446
:::
歲時禮俗文化論略

歲時禮俗文化論略

  • 統一編號GPN:1010802618
  • 出版日期:2019/12
  • 作/編/譯者:林素英
  • 語言:中文
  • 頁數:520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9865624583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開數:17x23cm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550
書籍介紹

本書先以自序說明本書出版緣起,接續主要正文上下兩編,再以結語前瞻歲時禮俗未來的研究發展。上編理論篇,藉由基本天文曆法知識以及二十四節氣與生活之密切關係,說明絕大多數歲時禮俗活動,來自古人面對大自然嚴峻考驗之因應措施,是極寶貴的生活智慧結晶,因而多理解歲時禮俗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可以促進人與大自然之和諧發展,緩和人與大自然的緊張關係。下編藉由十大歲時節日為實例,將重點放在節日探源,回歸古人如何嚴肅過「劫」的親身體驗,進而體會今人在歡樂過「節」的同時,實應深入思考禮俗活動安排的意義,進而努力實踐人與大自然和諧共榮之道。附錄可供有興趣深入研究者之參考資訊。

目次

自序:出版本書緣起
上編:理論篇
第一章 緒論:研究歲時禮俗的現代意義
一、理解歲時禮俗的必要性
二、歲時禮俗的研究意義
(一)體會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
(二)從豐收節慶增強崇德報功的淳厚之德
(三)從人文崇祀的立場轉化迷信鬼神的信仰
(四)從地域族群殊俗的現象凸顯禮俗的實用性
(五)從宗教禮俗活動的加入以淨化人心提昇人性
(六)生命教育的另一重要側面

第二章 歲時禮俗的形成條件
一、禮俗的形成背景及其大概內容
二、重要的曆法歲時觀念
三、社會通行歲時禮俗須有穩定的政經基礎

第三章 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社會生活的關係
一、二十四節氣簡介
二、春的節氣與生活
(一)立春
(二)雨水
(三)驚蟄
(四)春分
(五)清明
(六)穀雨
三、夏的節氣與生活
(一)立夏
(二)小滿
(三)芒種
(四)夏至
(五)小暑
(六)大暑
四、秋的節氣與生活
(一)立秋
(二)處暑
(三)白露
(四)秋分
(五)寒露
(六)霜降
五、冬的節氣與生活
(一)立冬
(二)小雪
(三)大雪
(四)冬至
(五)小寒
(六)大寒

第四章 歲時禮俗的主要範圍與特色
一、歲時禮俗的主要範圍
(一)生產農事
(二)豐收喜慶
(三)薦新時享
(四)祛疾禳災
(五)社交娛樂
(六)祭祀信仰
二、歲時禮俗的表現特色
(一)週期性
(二)地域性
(三)實用性
(四)群眾性
(五)民族性
(六)傳承性
(七)變異性
第五章 歲時禮俗的階段性發展
一、歲時禮俗的萌芽—先秦
(一)〈月令〉所載歲時禮俗
(二)《周禮》三大祭祀系統探源
二、歲時禮俗的奠定—兩漢
(一)《後漢書》〈禮儀志〉(附〈祭祀志〉)的記載
(二)《四民月令》(附《風俗通義》)的記載
三、歲時禮俗的定型—魏晉南北朝
(一)在舊有節俗上增添內容
(二)固定時節名稱並轉化節俗內容
(三)完全新增的節俗
四、歲時禮俗的發展—隋唐以後

下編:實例篇
第一章 立春
一、立春節日的由來
(一)立春迎氣
(二)歡度春節之始
(三)訂定農民節
二、立春的禮俗活動
(一)藉田之禮
(二)漢代立春凸顯耕人與土牛的形象
(三)唐代鞭春禮俗活動形式的意義
(四)「立春大如年」的春節習俗

第二章 元宵(上元節、燈節)
一、元宵(上元節、燈節)的由來
(一)《事物紀原》對於元宵「放燈」來源的三種說法
(二)民俗學者以為元宵始於漢文帝之說
(三)其他有關元宵節的民間傳說
二、元宵的禮俗活動
(一)燈會、彩燈展
(二)祈福求吉
(三)祈求婚姻與子嗣
(四)民間遊藝活動
(五)特殊的民俗活動
(六)吃元宵慶團圓

第三章 清明(附上巳節、寒食節)
一、上巳節日的緣由與活動
(一)祓除不祥以求婚配生子
(二)魏晉南北朝的「曲水流觴」
二、寒食節日的緣由與活動
(一)紀念介之推
(二)源於周代出火、改火的習俗
三、清明節日的由來
(一)清明節氣適合蠶事
(二)改火儀式復活與清明上墳
四、清明節的禮俗活動
(一)蠶桑技藝作品還保留親蠶禮的重要歷史
(二)清明掃墓取代寒食掃墓後的習俗
(三)由掃墓而衍伸的活動

第四章 端午節
一、端午節的名稱問題
二、端午節的由來
(一)避邪消災
(二)紀念屈原
(三)紀念伍子胥或曹娥
(四)吳越民族的龍圖騰說
三、端午節的禮俗活動
(一)準備夏日食療保健用品與避災延命措施
(二)洗藥草浴與懸掛菖蒲等物品
(三)食糉與包粽
(四)龍舟競渡
(五)飲(菖蒲)雄黃酒與佩戴香包
(六)女兒歸寧

第五章 七夕(乞巧節)
一、七夕節日的由來
(一)衛生保健
(二)星辰崇拜:向牛郎織女乞願
(三)戀愛故事的萌發與渲染
(四)從人日到祈子的發展
二、七夕節日的禮俗活動
(一)配合天候節令的習俗
(二)女子乞巧
(三)男子乞魁
(四)祈子祈壽

第六章 中元節(鬼節、盂蘭盆節)
一、中元節日的由來
(一)由傳統祭祖禮再擴大為鬼節
(二)源自佛教盂蘭盆節
(三)源自道教中元地官的赦罪說
二、中元節的禮俗活動
(一)祭祀祖先拜新墳
(二)誦經解制放河燈
(三)張燈齋醮以薦福
(四)臺灣的中元普度

第七章 中秋節
一、中秋節日的由來
(一)古代豐收報社之禮與後世土地公信仰
(二)中秋節源於古代拜月的禮儀
(三)嫦娥奔月的相關傳說
二、中秋節日的禮俗活動
(一)秋嘗祭祖報本反始
(二)拜月之禮與生命信仰
(三)賞月的生活藝術
(四)中秋節吃食的習俗
(五)浙江觀潮

第八章 重陽節(重九、敬老節)
一、重陽節的由來
(一)源於「九月內火」天候轉變的相關措施
(二)從陽九之厄轉而追求避邪祈壽
(三)東漢辟除惡氣說
(四)從養老到敬老的轉變
二、重陽節的禮俗
(一)以茱萸、菊花酒以及蓬餌祓除不祥
(二)登高宴飲
(三)射箭田獵
(四)放風箏以除晦氣
(五)敬老

第九章 冬至節
一、冬至節的由來
(一)源於「冬至」節氣點的重要意義
(二)太初曆頒行後的冬至有「賀冬」大典
二、冬至的禮俗
(一)祭天
(二)祭祖尊親
(三)賀冬節准過年
(四)以赤豆粥禳疫
(五)九九消寒禮俗
(六)吃湯圓添年歲
(七)吃祛寒嬌耳湯

第十章 過年
一、過年的由來
(一)「年」的名稱演變
(二)秋收報社
(三)蜡祭報功
(四)漢武帝太初曆推行後的過年
(五)民國建立後的建元改曆
二、過年的禮俗
(一)臘祭以前先行大儺
(二)臘八、冬至為過年的前奏
(三)祭竈神
(四)從插掛桃符到貼春聯與年畫的演變
(五)年獸的傳說與燃放爆竹的習俗
(六)圍爐夜話

結語
歲時禮俗研究發展的前瞻
一、前言
二、禮學研究論題的回顧(民國 95~105 學年度)
三、歲時禮俗研究論題的前瞻
(一)歲時禮俗研究應具備基礎禮學涵養
(二)歲時禮俗研究需借重傳統禮學研究成果
(三)歲時禮俗研究需整合民俗信仰與民間文學的資料
四、結論:掌握禮學以發展學術文化研究
引用書目
附錄一 (增修版)民國 106 學年度以前全國碩博士禮學論文目錄
附錄二 文淵閣四庫全書 歲時相關書目
附錄三 續修四庫全書 歲時相關書目

編/著/譯者簡介

林素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教授。
學術專書
《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
《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
《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
《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以服喪思想為討論基點》
《禮學思想與應用》
《禮記》之先秦儒學思想:《經解》連續八篇結合相關傳世 與出土文獻之研究
普及著作
《少年禮記》
《甜蜜的包袱——《禮記》》
《陌生的好友一《禮記》》
另有包含《詩經》、《史記》等經史學思想以及學術史研究之單篇論文百餘篇。

序言/導讀

自序:出版本書緣起   好幾年前,某出版社的編輯人員親臨研究室,邀約以十萬字左右的篇幅撰寫有關歲時節日的普及讀物。當時,除感謝該出版社之外,主要告訴該編輯,坊間的歲時節日普及讀物其實已經有很多,但是鮮少有人從古代禮俗文化變遷的角度探討現行歲時節日的源頭。我比較有興趣的,且已經在進行而尚未完成的,是撰寫一本帶有學術意味的「歲時禮俗文化」通論 性專書。只是,這一等,前前後後已超過十多年!   撰寫這本通論「歲時禮俗文化」專書之目的有三:其一,提供現代知識分子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資訊,在歡度一年一度的節日時,能知道很多節日都淵源於古人面臨生活環境考驗下,所累積、保存的寶貴通關經驗,懂得絕大多數節日的原型,本非「節慶」性質,而是古人運用多種方法以通過大自然嚴苛考驗的智慧結晶。當現代人在歡欣鼓舞「過節」時,也應該對當時的許多「劫難」,乃至於如何「過劫」等可敬的過去有所理解。其二,生命禮俗和歲時禮俗與人們的實際生活關係最為密切,近十多年來逐漸受到研究生青睞,以相關問題進行研究者逐漸增多,但是歲時禮俗的研究遠遠不及生命禮俗的探討。藉由出版本書,希望能提供研究生在選擇研究論題時,可在蘊藏豐富資料的「歲時禮俗」園地中,尋找適合自己情性的論題或方向進行相關研究,對於緩和人類與大自然逐漸緊繃的關係,而希望再回復較和諧的共存共榮狀態有所幫助。其三,在目前各級學校推動環境教育、鄉土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的趨勢下,本書還能提供教學工作者,在開設相關課程時,能獲得一些課程規劃與教材選擇的靈感或參考資訊,共同為傳播古代優秀文化略盡棉薄之力!   本書以「歲時禮俗」為題,而不稱「歲時節日」或「歲時節俗」,因為「歲時禮俗」與「歲時節日」、「歲時節俗」雖然高度相關,但是側重的角度與所屬的核心內容卻有差別。「歲時禮俗」,涉及古代掌邦禮的春官、掌邦教的地官的相關業務活動,也是古代帝王定期展現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重要途徑,是表現行政長官親民、愛民的重要管道。可惜這些重要的君、臣、民結合一體,以共同促成人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和諧概念,還甚少有人從「歲時禮俗」的角度進行研究,有待今後的研究生們好好挖掘此蓄存量極豐富的生活智慧寶庫。「歲時節日」或「歲時節俗」,較偏重節日定型後,一般社會大眾及文人雅士如何歡喜過節的情形,重在節慶內容的描述,而不必深究何以構成「節日」的原因。明代以後特別注重「生活小品味」,因此明清以來陸續進行地方志整編,記錄各地節俗活動的簡短文章也極為流行,有些筆記文獻還有豐富的資料。凡此,都可說明「歲時禮俗」與「歲時節俗」雖然有關,卻又不盡相同之處。尤其是民國初年興起民俗學的學術概念後,配合各地田野調查工作,最明顯的,記錄各地過節吃喝玩樂的種種名堂,往往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也成為民俗學的重要內容,而與禮俗文化的走向不盡相同。只是在現代人的生活水準遠遠高於古人,生活享受大大提高後,如果專門注重吃喝玩樂等歡度節慶的招牌,而不知「過節」的所以然原因,則「過節」的氣氛與意義只能如江河日下,而感覺生活既無聊又乏味!   要想詳細論述每個節日的源頭與流變,即使長達百萬餘言的專論,恐怕也無法竟其全功,因此本書才籠統以「論略」稱之,希望日後的研究生能勇於加入歲時禮俗研究行列,繼續詳論每一節日的來龍去脈。基於此撰著目的,因此全書以歲時禮俗定型期的魏晉南北朝為分隔點,較詳於介紹一般人不熟悉的先秦、兩漢禮俗的萌芽與奠定期概況,而略於隋唐以降文獻資料較完全時期的禮俗發展概況。隋唐以後的部分,主要藉由提供《四庫全書》與《續修四庫全書》有關歲時禮俗的相關資料,以及民國 106 學年度以前的禮學研究論題資料,方便有志者可以循線搜索有興趣,且值得探討的歲時禮俗相關研究。尤其是隋唐以降,生活資源的取得與先秦兩漢時期已有較大的改變,而且佛、道等宗教也陸續進入人們的生活圈,以致歲時禮俗的發展也呈現更多元、更多采多姿的狀態,因此更適合研究生從觀察比較既有的研究論題走向,再行規劃後續可行的研究方向與主題。   從所附的研究論題目錄,可以發現有關禮俗研究的數量如下:第一期僅有一篇有關婚俗的研究;第二期雖稍多,但也僅有四篇;第三期雖稍有進展,但有關歲時禮俗的論文也僅有兩篇;第四、五期的禮俗研究,相較於前幾期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主要的原因在於當時適逢研究所激增,在研究生大量攀升的情況下,所以有較多研究生投入歲時禮俗的論文撰寫。不過,若以研究生的比例而言,仍顯得太少;若以研究論題而言,則還有大量拓展的空間。究實而言,歲時禮俗的研究論文比起專論禮義、禮制等專門禮學的研究,已帶有更多的趣味性,寫起來也相對容易些,不過,若想寫得既能宏觀大局又能深入問題核心,也並不容易,不但得具備起碼的禮學涵養與功力,也要對天文、考古、神話、古史傳說等資料有所涉獵,這也是附錄要呈現較大範圍的禮學論題之原因。希望透過這些相關資訊的呈現,有助於研究生獲得更多可以參考的資訊,減少瞎子摸象的時間,避免浪費寶貴的時間。   本書能出版,要感謝的人很多:   感謝第一次邀請我開設有關「歲時禮俗」(及「生命禮俗」)課程的花蓮師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猶記當時還任教於花蓮師院語教系,民間文學研究所成立不久,所長楊振良教授為增進學生研究能力與視野,特別邀約西部多位俗文學專家蒞校開課,也就近請我從代表雅正之學的禮學視角,增強學生對禮俗淵源的認知,讓該所研究生在選擇研究論題時,還可嘗試從歲時(或生命)禮俗與民間文學之間進行結合性研究。大約開課三年,真正選擇以「歲時禮俗」的特定主題撰寫碩論的,僅有張夢麟的「端午節的由來及其厭勝文化」,數量實在很少。不過,以碩論而言,夢麟的論文算是相當不錯的,雖然這篇碩論並未達成我原先的構想,希望對每一歲時節日的淵源及發展情形進行有系統的研究,但從指導論文具體操作的過程中,也讓我理解單靠一篇碩論或博論是無法細說每個節日的淵源及發展的,學生只能再從中挑選更確切的論題進行精細討論。夢麟將重點鎖定在端午節的由來及其相應的厭勝文化上,而不再兼及其他的節日活動重點討論,所以討論可以比較集中而深入,這也讓我日後指導學生撰寫歲時禮俗研究論文時,時常提醒學生要適時確定較可以掌握的研究範圍,以免大而無當、難以駕馭。換個角度來說,這也說明每一個節日,可以從不同的觀測重點進行研究,因此,亟待更多的研究人力投入。僅以端午節俗為例,只要肯深入觀察、構思,還有許多有關的議題可供研究、探討。   感謝 2002 年 8 月轉任臺師大國文系以後,仍有機會開設「歲時禮俗」相關課程。雖曾短暫在大學部開過「歲時禮俗」的通識課程,學生也頗感興趣,但不久以後,還是選擇在研究所開設「歲時禮俗文化專題研究」,希望能引導較多的研究生加入「歲時禮俗」研究行列,讓更多人理解從「歲時禮俗」到「歲時節日」的變遷與發展情形,那將會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擴大社會大眾生活視野之事。這幾年中,雖有研究生陸續完成「清明節探源—兼論其發展」、「七夕節的由來及其節俗研究—兼論臺俗十六歲成年禮」、「重陽節俗探源—兼論其發展」,但距離既有的構想,實在還差很遠。十多年來雖也陸續在上課講義之外添加不少材料,然因上課以及從事其他專題研究的工作,撰寫「歲時禮俗文化」的專書始終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由於不久即將退休,於是這兩年開始把握學校鼓勵研究的美意,藉由從事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可以減少授課時數的機會,多挪出一些時間補足本書未完成的內容。   感謝 2005 年東吳大學哲學系所郭梨華老師,邀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馮時教授蒞臨該校講學。由於所開設的「中國天文考古學」與「歲時禮俗」關係密切,因而趁此難得的機會全程旁聽,收穫極大。更重要的收穫與美好的回憶,則是該學期的每週課後,馮老師、郭老師以及我三人,總是一起在東吳大學的餐廳吃飯,然後繼續請教馮老師一些中國天文考古學與古代學術的相關問題。閒談中,提及自己多年來想要撰寫「歲時禮俗文化」的構想,馮老師也認為那是既有意義又有趣的事,因此積極鼓舞我早日完成。一晃十多年,這本書的進度雖然緩慢無比,但總算現在能以「論略」的型態與大家見面,也算是對當年閒聊的具體回應。更希望能以本書之問世而引發較多的研究生,針對許多有待研究的「歲時禮俗文化」重要論題,以小題大作的方式「論其詳」,如此,將不枉我以「論略」拋磚引玉的用意。尤其是十多年來,倘若碰到一些天文考古或古籍中的疑難問題,經常以越洋電話或網路電話向博學多聞的馮老師請教,馮老師總是非常親切地提供重要資訊,對我進行研究幫助極大,真的要感謝再三!   感謝三位審查者一致認為本書議題攸關傳統文化、社會生活面向,富含人文情趣,於今推出,將能增進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關懷,深具社教意義和功效。因為初稿完成非常倉促,自知其中還有很多細節有待斟酌,心想,先送初稿審查,利用稿件審查期間還可以陸續修改,待審查意見出來後,再合併增修,進而潤飾。感謝三位審查者及時提出的寶貴意見,讓本書更具可讀性。其中一位審查者甚且惠賜其隨文註記的論文初稿以方便我修改,實在萬分感謝!然而因「歲時禮俗文化」的範圍實在太大,即使加上「論略」的標記,仍得經常面臨取捨拿捏是否恰當的兩難問題。舉例來說,一位審查者認為只言「歲時禮俗」,範疇不夠清楚,或可考慮增加「傳統」、「中國」、「漢民族」一類的關鍵詞語。但是,幾經考慮,基本上還是維持原來書名,因為本書只能算是概說、通論的性質,所以特別標明「論略」,就是說明全書有許多未盡之處等待後續補充,也特別希望能吸引更多研究生加入研究行列,得以使本書「論略」的部分不斷補充,以日漸臻於詳盡。其次,全書固然是從「傳統禮俗」說起,然而也有不少現代生活習俗的部分,倘若特別標上「傳統」,也會有不盡貼切之處。若要加上「中國」也有些困擾,一旦有心人要求對「中國」正名,將會徒增許多無謂的困擾,畢竟書中所論,除古代中國的傳統禮俗以外,還有一些不盡完全的臺灣現代生活習俗。至於若要加上「漢民族」,同樣也擔心引來一些擾人的正名問題。基於上述考慮,仍然維持「論略」的籠統說,以避免不必要的歧出問題。不過,倒是在原本「歲時禮俗論略」的書 名,又多加上「文化」兩字,使成為「歲時禮俗文化論略」,算是更凸顯本書乃從「文化」傳承的觀點來進行論述。另外,要感到抱歉的,則是其中有一位審查者在審查表格的「是否願意為本書寫序」該項目上勾選「願意」,但經詢問出版中心,則答以「不能透露審查者姓名」,礙於規定,也只好辜負審查者的美意,只能在此再度表達致歉與感謝之意!   感謝多年來幾位兼任助理的協助:許雯怡協助蒐集「歲時禮俗」講義資料,並製作簡報檔;沈明謙、簡鈺蓉與林愷軒,蒐集整理不同時期的碩博士論文資料;陳姝伃、謝宜潔、游偉欣,負責論文格式統一及校對工作,也要感謝薄東昀、林愷軒、林士翔先後來幫忙校對工作。其中最辛苦的,要算是負責圖片蒐集、掃描的陳姝伃,大大有助於讀者的理解,也為 本書增色不少。說到圖片蒐集,尤其要感謝「引用書目」所列兩岸各相關網站的公開資源,例如: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臺灣寺廟網、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等網站,都為推動人類文化發展付出無私貢獻,也讓本書的讀者能經由本書的居中傳達,獲得增進文化視野的諸多管道,增加大家多多到上述網站查詢的機率,相 信這也是各網站開放資料以供檢索的原意所在!因為大家都在不同的岡位分別為文化的悠久、博大各盡心力!為掃除文化的閉塞與固陋而努力!   最後,本書得以出版,還要感謝學校出版中心的工作人員。尤其是承辦的林利真小姐聯絡印刷廠、美編,又協助核對,特別辛苦;蔡欣如小姐協助訂約及後續的銷售流通事宜,都在此一併感謝! 中華民國 108 年 12 月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Cultural Introduction on Seasonal Rites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歲時禮俗,天文曆法,二十四節氣與生活,節日由來,禮俗活動,歲時禮俗階段發展,歲時禮俗研究前瞻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52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姓名:林利真 電話:02-77345289 地址:106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段1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