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839
:::
跨越土牛溝─2019斜坡上的藝術節

跨越土牛溝─2019斜坡上的藝術節

  • ISBN/ISSN:9789865426149
  • 出版單位:屏東縣政府
  • 開數:21X20CM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350
書籍介紹

展覽論述斜坡藝術節的「斜坡」概念,來自「真正住在斜坡上的子民」,係排灣族和魯凱族的自稱,居於台灣南部東部中低海拔的山坡上。 長久以來,斜坡民族藉著「地形阻隔」的形勢,避免了平地統治者的入侵和壓迫,並發展出一套特有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以及融合著生態哲學和泛靈信仰的宇宙觀。 「土牛溝」又稱「土牛界線」或「土牛紅線」,則是台灣清治時期的種族隔離政策,也就是說,從清朝政府片面的角度所畫界的治權界限,一方面承認原住民自治的土地權,另一方面規範並防止漢人與熟番入侵生番的領地。 不論是掘土造溝所形成的地表實質界限,或地圖上的紅藍線所表示的權力空間宣誓,種族隔離的陰影,卻一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這個陰影不僅界定了台灣的新民族主義,也不斷重新劃界多元族群共同體的內容:誰是台灣人? 新住民? 原住民? 平埔族? 誰是漢人? 等等。 這些分界,是不是舊有種族隔離政策的不斷複製與延申呢? 居住在這個土地上,台灣人如何面對「土牛溝」現象,過去四百年來原住民族持續且創造地面對的人類種族隔離思維?
這個展覽總共有五位藝術家參與,包括四位原住民創作者,以及一組來自日本的藝術家。 這些藝術家的共同特色,是對他們當代文化議題的關注,例如原住民傳統文化元素,如何面對現代生活快速變化的轉變和挑戰? 面對全球環境災難的考驗,人類如何因應? 族群如何共生? 在屏東平原上,泗林平地森林公園是馬卡道族的傳統領域所在,也是台灣南部土牛溝界線隔絕斜坡文化的交界,在過去四百多年的發展裡,這塊土地見證了台灣的殖民和現代化過程,也見證了這裡生態環境的劇烈變化。 參展藝術家對歷史提出不同的反思角度和切入點。 以森林公園的基地為出發點,南大武山雄偉壯觀的景緻為背景,藝術家們利用林務局提供的木材作為創作材料,經過一個多月的現地創作,以大型木雕,複合媒材,地景景觀藝術,回應這個場域給他們的挑戰和靈感。 這些大型的作品,分佈在平地森林公園的不同角落。 每一件作品所座落的「方位」,影射著日月的節氣變化,祖靈的居所,科技現代性的降臨,族群與歷史的沈思,天地造化與生態危難。

目次

縣長序「跨越土牛溝」003
處長序「跨越土牛溝」006
展覽概述真正住在斜坡上的子民008
策展人介紹-獨立策展人兼藝評家010
嘎木里,伯冷(方福明)-傳情香韻。 青青牛草012
伊誕,巴瓦瓦隆-山腳下的約定028
杉原信幸入/中村綾花-山與陶壺百步蛇與羽毛044
伊命,瑪法琉-山の重奏060
達鳳,查赫地-美麗的福爾摩沙076
首獎 馬偉智-太陽的子民094
貳獎 陳明智-空098
參獎 峇岦嵐偲 旮札涅藍-我,臍待101
優選 藍少筠-山巨獸104
優選 張碧玲/曾運德-海神Kapi(卡比)106
優選 林德光-舞動阿美108
優選 林健興-狩獵弓與雲豹的憂愁110

編/著/譯者簡介

發行人 潘孟安
總編輯 伍麗華
編輯 徐文瑞,郭悅,蔡堯心
作者 嘎木里,伯冷(方福明),伊誕巴瓦瓦隆杉原信幸,中村綾花,伊命,瑪馬法琉,達鳳,召赫地

序言/導讀

縣長序/潘孟安縣長 臺灣位於亞洲太平洋上,島上居住著各種族群,其中原住民族約57萬多人,約佔總人口數的2.3%。 根據人類學者的分類,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和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大洋洲等南島民族族群可能有密切關聯,而南島語族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民族,其分佈區域西起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越過印度洋直抵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北起臺灣,南到紐西蘭,臺灣是位於南島語族分佈的最北端。 目前政府認定的臺灣原住民族共有16個族群,分別為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等16族,各族群分別擁有自己的文化,語言及風俗習慣,是臺灣原住民族重要的歷史與文化根基。 此刻的臺灣原住民族正面臨著固有傳統文化逐漸消失的窘境,為避免淪為當前社會主流價值的附庸,讓豐富且多元的傳統文化藝術風貌得以永續發展,原住民族應充分展現各族群文化藝術特色,以彰顯自我價值與文化上之主體性。 由台灣地圖的板塊,我們可以觀看台灣南端的屏東境內衍生了幾條具歷史意義的流域,從屏北的隘寮溪到屏南四重溪由中央山脈流經山腳,平地再流到西岸的台灣海峽,溪流常年躍動,滋潤,豐沛了常民耕耘之地,也富足各區域族人的人文藝術,很有歷史味道,早在幾千年以前,幾條溪流就已經形成,繁衍了排灣族和魯凱族群的創始故事與人文藝術,可謂為排灣,魯凱文明的母親河。 自古以來排灣,魯凱族人都自稱kacal- isian,意味著從創始神話時期,族人們便世世代代真實的住在斜坡的土地上,以南台灣的大武山,大姆姆山,霧頭山等群山為聖山,在斜坡土地上永續傳衍族群的人文藝術與命脈。 生活於屏東斜坡山脈的原住民族人展現的精細工藝古調樂詞,kacalisian這句古老語言的哲理與思維絕對9的「手」與「心」交織形成獨特的,精獅的生活美學。 時至今日,因為如此特殊的人文藝術背景與思維,造就了新一代排灣,魯凱不少知名的藝術,音樂,文創等工作者,基於這樣的人文傳統背景及現代藝術創作的環境氛圍,於2015年本府原住民處便邀請在地的文史,藝術工作者,共同討論策劃「斜坡上的藝術祭」。 2016年此藝術祭以音樂祭為主呈現,計劃以每雙年交互舉辦視覺藝術創作與音樂表演活動。 2018年起,將「斜坡上的藝術祭」與「斜坡上的音樂祭」整合成含跨藝術創作與音樂演出的「斜坡上的藝術節」。 今2019年的「斜坡上的藝術節」是以原民歷史印記,跨越本我,山林共管與共創未來等議題,透過現代音樂,近代林班歌謠及古調傳唱展譯,及國內,外知名六位藝術家,有排灣族的嘎木里,伯冷(方福明),伊誕。 巴瓦瓦隆,卑南族的伊命。 瑪法琉,阿美族的達鳳,香赫地,以及兩位日本藝術家杉原信幸,中村綾花等人進駐,在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公園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創作,運用林務局合作提供的木料運用刀刻構成創作動人的斜坡上的故事。透過本府,林務局,原住民廠商,藝術家,原民歌手,部落協力等連結,展現0部落觀點,部落參與及在地能量,以呼應0 2019斜坡上的藝術節」創造斜坡文化藝術的屏東品牌。 居住在屏東縣的原住民,不管是排灣族或魯凱族,都自稱自己是住在斜坡上的子民,所以,我們用『斜坡上』這3個字來彰顯,更期待把斜坡上的核心價值「分享,分工,共生,共榮』讓更多人理解,期待未來的藝術節更擴大辦理,變成國際化活動,用「斜坡」品牌讓更多人看到屏東人文藝術音樂之美。

分類
  • 書籍分類 :教育學習;生活藝術
  • 出版品分類:圖書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施政分類: 原住民族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斜坡上的藝術節,跨越土牛溝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2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屏東縣政府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原住民處 姓名:林依婷 電話:08-7320415*3812 地址:屏東市自由路5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