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324
:::
健碩體魄 教育之基—中小學體育課程發展史(下冊)

健碩體魄 教育之基—中小學體育課程發展史(下冊)

書籍介紹

《臺灣中小學體育課程發展史》書寫自民國57年(1968)至民國100年(2011)體育課程的歷史發展過程,經歷與童子軍、音樂和健康教育的合科與分科之變化。上冊的內容依年代和學制,探討體育課程修訂背景及經過、目標、理念與特色、分配時間、修訂課程的歷史發展以及內容變化過程,來說明及分析體育課程演變的動態過程。下冊的內容則是探究臺灣的體育思潮與體育課程理論,並思考在國家、社會的局勢及國際潮流的變化中,各種體育教學的原則、體育教學方法、體育教學策略、體育評量方法、體育教材和體育教科書、學校體育教師增能研習等的變化歷程,以及調整與差異方向。

目次

第八章 體育思潮及課程價值取向
第九章 體育教學的演變
第十章 體育評量方法的演變
第十一章 中小學體育課程教材及教科書的演變
第十二章 體育教師增能與專業發展
第十三章 總結:健身育人 久久芬芳
附錄一 本書各章節附錄
附錄二 中小學體育課程發展大事記

編/著/譯者簡介

林玫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教授
林彥伶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專案助理研究員
林章榜 臺中市私立明道中學 教師
陳信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師資培育學院助理教授
曾瑞成 玄奘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掌慶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助理教授
羅凱暘 國立中山大學 運動與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

序言/導讀

體育(Physical Education)成為學校一個學習科目,除了受到當時的社會情境脈絡影響,也蘊含著特定的政策和思想。這門透過身體活動的教育,經歷了培養運動道德、傳授運動知能、學習運動技能、獲得運動樂趣、養成健康體適能與強調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的策略性歷程之外,同時也具有重視肢體動覺經驗之特殊面向。民國57年(1968)的「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是將「體育」從軍事化特質導向教育之一環的重要關鍵點,爾後除了強調體育在教育上的功能之外,體育/身體本身做為學生身心發展之主體,亦成為主軸。《臺灣中小學體育課程發展史》這本書,書寫自民國57年(1968)至民國100年(2011)體育課程的歷史發展過程,經歷與童子軍、音樂和健康教育的合科與分科之變化。基於體育課程之特殊與脈絡性,則將撰寫冊數分為上、下兩冊。在上冊,各作者依其年代和學制,探討體育課程修訂背景及經過、目標、理念與特色、分配時間、修訂課程的歷史發展以及內容變化過程,來說明及分析體育課程演變的動態過程。下冊的內容,則是探究臺灣的體育思潮與體育課程理論,並思考在國家、社會的局勢及國際潮流的變化中,各種體育教學的原則、體育教學方法、體育教學策略、體育評量方法、體育教材和體育教科書、學校體育教師增能研習等的變化歷程,以及調整與差異方向。本書之作者群大多是參與中小學體育課程(含體育班課程)改革的現職教師和專家學者,詳實陳述五十年來中小學體育課程演變及 發展歷程。歷經長達三年的討論溝通、凝聚共識、書寫內容、調整修正,終於在2018年年底通過審查。本書之出版,特別感謝國家教育研究院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的統籌,以及作者群的辛勤撰寫,和兩位匿名專家的專業審查意見。也要感謝彭佳宣小姐和徐蔚芳小姐協助諸多庶務工作,尤其是彭佳宣小姐的籌劃撰寫會議、提醒撰稿進度、稿件的送審和後續的格式校準,全心投入的聯繫與努力,在此深表謝忱。並期許本書的出版,對臺灣體育課程的未來發展有所貢獻。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課程發展,臺灣教育,體育教學,教育史,中小學教育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3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家教育研究院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 姓名:彭佳宣 電話:02-77407809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