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旨在討論戰後臺灣中學社會領域學群—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學科的課程發展過程,時間以1968-2011年為主,但為力求發展歷程的完整性,同時也兼顧1945-1968年間的背景,並在文末簡述2018年公布之十二年國教社會領綱的改革特色。討論各課程發展的指標是課程標準揭櫫的課程目標與教材大綱、教科書內容,以及社會領域的教學法與實施的教學評量。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國中歷史課程的發展
第三章 國中地理課程的發展
第四章 國中公民與道德課程的發展
第五章 國中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的發展
第六章 高中歷史課程的發展
第七章 高中地理課程的發展
第八章 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的發展
第九章 結論
編/著/譯者簡介
陳國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名譽教授
朱美珍 國家教育研究院 教科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何思瞇 國家教育研究院 教科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退休)
李麗玲 國家教育研究院 教科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豐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教授(退休)
鄧毓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兼任副教授
序言/導讀
斯土,指的是孕育發展歷史文化的空間平臺;斯民,說的是平臺上所有族群及其生活狀況;斯文,則是平臺上的人透過人地交互作用、人人交互作用和地地交互作用所展現的物質與精神的社會文化及其內涵。因此,自有新式學校以來,和斯土、斯民與斯文有關的知識,即為學校教育課程結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斯土以地理科出現,斯民以歷史科存在,斯文則以公民、公民與道德或公民與社會的形成立足。這三個學科在戰後初期,合稱為社會研究,1962年以後改稱社會學科。2002年為推動九年一貫課程,國中歷史、地理和公民與道德三學科被取消,而以「社會學習領域」代之;2005年公布「社會學習領域七至九年級基本內容」後,「社會學習領域」實質上又回復為歷史、地理和公民三科集合的學群。社會領域學群之所以成為現代學校教育課程結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係因其蘊含的學科知識、學科方法和學科技能,具有孕育社會「健全國民或公民」的功能。但隨著政治局勢、社會環境與經濟發展的變遷,「健全國民或公民」的定義和內涵時有調整。不僅歷史、地理、公民的課程目標、教材大綱、教科書編撰和教學方法、教學評量,也與時俱進;公民科的課程名稱,甚至有公民─公民與道德─公民與社會的更迭。本書旨在討論戰後臺灣社會領域學群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學科的課程發展過程,時間斷面著重於1968-2011年,但為力求發展歷程的完整性,同時也兼顧1945-1968年間的背景,並在文末夾錄2018年公布之十二年國教社會領綱的改革特色。討論各課程發展的指標是課程標準揭櫫的課程目標與教材大綱、國立編譯館和民間出版的教科書內容,以及國高中社會領域教師的教學法和實施的教學評量。作者群中包含了長期從事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等學科教育研究的學者,他們同時也參與了歷次的課綱修訂、教科書編撰,以及各種評量的實務工作。經由他們的努力和付出,得以一窺戰後臺灣社會領域學群的課程發展全貌。本書的完成出版,除了特別感謝國家教育研究院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的統籌,以及作者群的辛勤撰寫外,更重要的是,三位匿名審查者提供相當多的專業審查意見,使本書得以減少錯誤,並增加論述的完整性。此外,也要感謝彭佳宣小姐與徐蔚芳小姐協助諸多庶務工作,特別是彭佳宣小姐的籌劃撰寫會議、提醒撰稿進度、稿件的送審和後續的格式校準,全心投入的聯繫與努力,在此深表謝忱。期許本書的出版,對臺灣社會領域學群各課程的未來發展有所貢獻。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課程發展,臺灣教育,社會科教學,教育史,中等教育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63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家教育研究院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
姓名:彭佳宣
電話:02-7740-7809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