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34
:::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 統一編號GPN:1010901134
  • 出版日期:2020/07
  • 作/編/譯者:陳相因 主編
  • 語言:中文
  • 頁數:354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9865432508
  • 出版單位:中央研究院
  • 開數:A5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360
書籍介紹

本書是華語、俄文、英文與日語學界內,第一本同時闡述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的論文集。如同「世界」與「國際」象徵著多語、多國與多文化,因此集結不同學經歷背景並研究左翼文藝的學者,齊力完成這本跨文化實例研究,意義非凡。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對中國大陸學界官方獨霸的左翼視角絕不盲從,更在個案研究中開創具備臺灣與香港學術界主體性的新視野。

目次

目次
導論: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沿革
………………………………………陳相因…… 1
第一部
跨文化雄心:歐法左翼的世界主義
第一章 羅曼‧羅蘭與世界主義…………李歐梵…… 23
第二章 世界主義的沉思──
論歐洲戰後保爾‧穆杭小說及其中文翻譯
的生成與傳播……………………鄺可怡…… 57
第二部
娘子軍先鋒:國際主義下蘇聯、日本與中國的新婦女
第三章 蘇聯藝文政策下的女性藝術家與女性形象
……………………………………吳奕芳……103
第四章 女性解放與戀愛至上主義之間:柯倫泰與
日本大正、昭和期思潮…………吳佩珍……139
2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第五章 家庭、公有制和共產國家的起源:
論柯倫泰的〈家庭與共產政府〉在
新俄羅斯、蘇聯與中國…………陳相因……167
第六章 「革命加戀愛」主題下的革命女性:
以柯倫泰作為方法的茅盾及蔣光慈小說
……………………………………高俊傑……207
第三部
政治與文藝共謀:左翼在中國與臺灣的影響與實踐
第七章 從創造進化論到辯證唯物論──
論瞿秋白與葛蘭西對柏格森生命哲學的接受
……………………………………張歷君……247
第八章 幾萬人的關係者,生路將被斷絕:
一九二五年三大農運與作家賴和的誕生
…………………………………劉柳書琴……303

編/著/譯者簡介

陳相因簡介
大學畢業後,本人曾在俄羅斯國立聖彼得堡大學語言所俄國文學史系、英國劍橋大學斯拉夫研究系與東方研究系三系以「翻譯、文本、作家、思想體系、意識型態與歷史」為主題,探討現當代中國和俄羅斯與蘇聯兩國文學與文化的發展,具備中俄比較文學的專業能力,而這方面也是本人向所注重的研究領域。
個人希望能藉著這留學一路以來所累積的學術訓練與收集的研究資料,先著手一系列介紹關於當代的中國大陸、蘇聯與俄羅斯文學、文化與電影比較分析的研究。從二十世紀中國與俄蘇文藝的關係與演變這一方面來拋磚引玉,讓臺灣讀者和更多研究者去思考、比較和解釋臺、美、中、俄這四種文化與三種意識型態(三民主義、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相互激盪時所產生的現象與作用。除此之外,以中俄原文文本為基礎探究各文之獨特性,細觀從現代化到全球化過程裡,中文作品與其他文化的文本交雜作用所呈現的互文性。最後,經由文本分析追溯、考證與比較中俄蘇思想體系與意識型態的形成、接受和再現。
中俄蘇比較文學研究目的,不僅在於了解中國大陸與俄蘇的文藝思潮發展和意識型態體系,重要的是更多的研究者能對照臺灣與英美文學文化,進行多重比較交叉分析,具體地指出臺灣與中國大陸兩者的文藝發展異同。同時,也能更深入地反思、批評和評估兩岸在文學與文化上的關係、演變和發展趨勢。個人的近程計畫研究乃以二十世紀中蘇兩國女性文學發展的比較分析為主,遠程計畫目標在於研究和比較兩國文學、文化與影像之間的文藝匯通和合流。
在求學的過程裡,常面對不同且多變的環境與人事,從臺北到聖彼得堡,再到劍橋,又回到原點時,心境上頗能體會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滋味。儘管外在變化曾不能一瞬,在學術道路上求真知,總期勉自己能受大不苟取而俯仰無愧,力裕不求逞且始終如一。

序言/導讀

導論: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沿革 陳相因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聚焦於十九世紀末期迄二十世紀三○年代中葉,以 中國為主要研究對象,俄羅斯與蘇聯作為參照,追本溯源並 向外探索世界文藝的左翼發展。依此為主軸,取名為「左翼 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顧名思義,即 是處理「左翼文藝」(left-wing art and literature)、「世界主義」 (cosmopolitanism)、「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跨文 化」(transcultural)與「實例研究(case study)」等等,幾個至 為關鍵的專有術語在世界文藝所引發及派生的諸多問題。 因此,本書所選擇的文本基礎均係來自不同國家、種族、 性別,並具備多種語言或多元文化之特色。循此思考脈絡,將 研究內容聚焦於上述之專有術語的時代,作家或藝術家如何於 歷史背景與政治意義之中,開展個體與群體、男性與女性、民 族與國家、文藝與政治,甚至是全球與在地化之間的對話和辯 證,進而呈現作品所輻射出來的共通性與獨特性。 本書共分為三部分,共有八章,詳述左翼由十九世紀末世 界主義轉向二十世紀三○年代的國際主義發展,在此段時空之 下,跨文化文本與意識形態如何生成、跨國旅行、傳播、在地 生根及產生影響。 2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在開展個案探討之前,讀者有其必要認識此段時空內基本 的歷史背景及其政治概念,故先就「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 兩者之發展,簡述如下。 一、世紀交接的歐洲世界主義背景 「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絕非為近現代、抑或當代 的產物,如英國學者所指,此專有名詞遠早於「民族/國家主 義」(nationalism)形成之前就已存在,可上溯至古希臘時期, 在人類社會與政治思想中一直以來佔有重要一席之地。1不少美 國學者更進一步指出,就某一層面而言,「世界主義」的世界 (world)並非只是意指從斯多噶派(Stoics)到康德(Immanuel Kant)的一個清楚系譜學,有待學者去挖掘和填補更多的學術 細節而已,在後世、特別是現當代結合政治方面的實務操作,「世 界主義」仍存在不少學界未知的面向。2又如同前述美國學者所 指,世界主義作為一種歷史現象,並對理論客體做出全新多面 的詮釋,亦可能誘發更新的、甚至是更好的實踐,而反過來提 供對此專有名詞在歷史與理論上有更佳的理解。3正因如此,本 書致力於個案研究及其實踐方法的探索,追根究柢,並結合不 同領域學者之專長,以當時法國、蘇聯、中國、日本和臺灣等 地具有代表性的左翼文藝工作者之作品為研究客體,從中汲取 可共享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理論元素,進而希冀為華語的左 1 Robert Fine, Cosmopolita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p. ix. 2 Cosmopolitanism (London &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ed. by Carol Breckenridge, Sheldon Pollock and ect., p.1-2. 3 Ibid. 導論: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沿革 3 翼文藝研究帶來全新的視野。 根據牛津辭典,「世界主義」一詞最基礎的意義,主要描述 某人、事與物具備屬於全世界,或者多國,而非侷限於一國或 一地之特徵與特性。然而,此專有名詞隨歷史演變發展並連結 多元的面向與解釋,已遠非基礎意義可一言以蔽之。追溯十九 世紀後半葉與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世界主義概念,特別是與文藝 相關者,往往離不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兩領域的學 術發展。多年浸淫並推廣「世界文學」的美國學者達姆羅什 (David Damrosch)考察比較文學知識與學科的建制歷史後指 出,早期的全球比較模式其實是十九世紀後半葉世界主義與民 族主義的相互作用中產生。4 儘管如此,達姆羅什亦從考察中發現:「十九世紀的世界主 義本身通常就是民族主義的表現形式」5,因為早在一八○四年 時,施萊格爾即將「普世主義」、「世界主義」歸納為真正的德 國性。6施氏之言不但已清晰描述他心中民族主義的世界主義, 在其後的發展中更迫使歌德的「世界文學」(Weltliteratur)中 世界主義的觀念服務狹隘的民族主義關懷,導致現代文學史不 過是「政治史的婢女(ancilla historiae politicae),甚至是民族 本身的婢女(ancilla nationis)。」7世界文學結合世界主義的結 4 大衛‧達姆羅什:〈一個學科的再生:比較文學的全球起源〉,收入達姆 羅什、陳永國與尹星編著:《新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讀本》(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年),頁42。 5 同前註。 6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Early Years, ed. by Hans-Joachim Schultz and Phillip H. Rhein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1973), p. 74. 轉 引自達姆羅什,同前註。 7 Hugo Meltzl, “Present Task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cta Comparationis Litterarum Universarum I (January 1877), 179-182 and II (October 1877), pp. 4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果,誠如十九世紀七○年代時梅爾茲所批判,是每個民族都希 望建立自己的「世界文學」,卻完全不懂其含意。8因此梅氏所 致力的,是「反對強國霸權,力圖保護小民族文學和罕見語言, 促進文學傳統之間的互動與欣賞,並在此過程中保護和增強各 民族文學的獨特性」,並意圖將橫掃一切的世界主義區隔開來, 強調多語制的重要性與全球視野,創新比較文學的方法。9 然而有趣的是,當梅爾茲批判德語文學研究者試圖將世界 主義納入以歌德為主的德國性世界文學的同時代,英國學者波 斯奈則將批判中心化的世界主義矛頭指向法國,認為法國文學 將「生活集中在巴黎,因而趨向於世界主義理想」10。經由達 姆羅什對梅爾茲與波斯奈的兩例對比則不難發現,不論是與歌 德世界文學連成一氣的德國性世界主義,抑或以巴黎為中心的 法國性世界主義,世界主義一詞在十九世紀後半葉至二十世紀 前半葉的發展,都難以與單語制的民族主義和中心化的強權視 角脫鉤。最為弔詭的是,兩者打著世界旗號,合理化地捍衛單 一語言與民族的霸權及話語權。達姆羅什由是悲觀地認為,從 廣泛意義來看,梅爾茲在以民族主義出發的德國學界最終放棄 了自己創辦的雜誌一事,說明了強權視角主導了比較文學學界 一整個世紀。直至近年,方有比較文學研究者開始復興波斯奈 特和梅爾茲已經採用過的全球視野,促進這一學科的再生。11 綜上所論,十九世紀後半葉至二十世紀初期,世界主義的 207-315; reprinted in Schultz and Rhe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p. 56-62, this quote p. 56. 轉引自達姆羅什,同前註,頁43。 8 Ibid., pp. 60-61. 轉引自達姆羅什,同前註,頁44-45。 9 此段歷史發展,請參閱達姆羅什,同前註,頁41-44。徵引字句見頁44。 10 轉引自達姆羅什,同前註,頁46。 11 同前註,頁51。 導論: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沿革 5 發展輪廓主要各以德、法兩國為軸心,分別向外輻射,在理想 上試圖超越當時在歐洲各地普遍興起的「民族國家」與「民族 主義」觀念。儘管如此,不論是普魯士、抑或法蘭西以民族自 身優越性提供的世界主義,在政治理想和話語權競爭中,卻往 往與民族主義相互對話,甚而交互作用,致使言必稱世界主義 的文藝或文本相互矛盾,並弔詭地表現出民族主義的形式,最 終難免落入政治強權視角的禁錮。此種以歐洲(特別是德、法 兩國)為中心的世界主義概念,雖然後隨兩次世界大戰,以及 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冷戰而式微,卻又因蘇聯解體後而再度 復甦,亦是促成今日「歐洲聯盟」政治樣貌的源頭之一。 職是,本書第一部份開端,即以具備普魯士與法蘭西世界 主義特點的代表性作品──《約翰‧克利斯朵夫》,及其作者羅 曼‧羅蘭(後稱羅蘭)為研究對象。而前者之生成背景,正係 反映了前述十九世紀後半葉世界主義與世界文學逐步落入德、 法強權視角的歷史發展。首章起始闡述了羅蘭如何感於或因應 當時民族國家興起的政治狀況,欲進一步融合德、法兩文化之 優點,並將其具體化創作成《約翰‧克利斯朵夫》,投射自己心 中世界主義與和平主義的理想。羅蘭不但藉此宣告世界,他的 文化與文藝世界主義將有別於以德、法為中心,並且已經落入 民族國家與愛國主義窠臼的傳統世界主義。羅蘭更進一步宣揚 文學、音樂等藝術作品中再現的人類情感、人道主義與反戰理 念,可以超越民族與國家,無遠弗屆。意即,以羅蘭為代表的 由德法聯合推向全世界和平主義的左翼知識分子力量,奠基於 「文」(文字、文化、文藝,特別是文學)的推廣。 然而弔詭的是,羅蘭的世界主義欲掙脫德、法強權的枷鎖, 卻在二○與三○年代進一步走向與蘇聯新政權攜手建立起「文 6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化共和國」(Republic of Letters),做為他理想的世界主義模範 與世界文學標竿。羅蘭的世界主義也從此披上了無產階級國際 主義的政治外衣,蒙上紅色塵埃,一時之間落入新強權、新強 人算計的陷阱,可謂「才下德法眉頭,卻上蘇聯心頭」,使得羅 蘭聲譽受損,晚年孤立、寡歡而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可謂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之間首次交融, 也是相互區隔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同時亦為區別羅蘭與其下一 代的法國左翼世界主義者如保羅‧穆杭舊與新世界主義者之間 的分水嶺。因此,奠基於李歐梵在本書首章的研究方法,鄺可 怡的〈世界主義的沈思──論歐洲戰後保羅‧穆杭小說及其中 文翻譯的生成與傳播〉,顧名思義,即在探索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以新世界主義為代表的穆杭,以及他的短篇小說如何營造新世 界主義下的異國情調。文章的第二部份則以穆杭的〈六日之夜〉 為軸心,論證此篇小說如何在政治、戰爭與不同美學的意識形 態中競爭,而被翻譯到中國與香港。 誠如李歐梵與鄺可怡於本書第一部分即以羅蘭與保羅‧穆 杭及其創作為例證,畫龍點睛指出全書的問題意識與主要論 點:左翼文藝究竟為何且如何由十九世紀末期的世界主義轉向 二十世紀前半葉的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而世界主義與 國際主義之間有何與如何區別?這兩種主義又為何在二十世紀 前半葉短期內風起雲湧,爾後聲消體殞?同時,羅蘭與保羅‧ 穆杭等實例論證了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的全球化與在地化等跨 文化現象。一路從歐洲到中國的跨文化實踐過程中,知識分子 思想的呈現及其文本的再現是否能在對比與對照中跨越國族與 文化,映照出強權與單一國家建構的文藝史無法得見的視角, 並說明作家與文本的獨特性和重要性?這些獨特性與重要性又 BYCMleyaalglconkewnta 導論: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沿革 7 如何相互牽引,並交互輝映此一主題已/正被遺忘的「歷史」、 「理想」與「文藝創作」?這些問題不僅是本書的重要論點, 亦往往在不同政治意識形態的場域內交鋒。然而,中文學界與 讀者,容易忽略此期間左翼文藝的起源、發展,乃至於成果, 而片面接收/受單一威權或官方媒體所建構之左翼文藝史。如 此現象引發並衍生之意識與憂慮,足為我們一群來自臺灣與香 港在不同學經歷背景的左翼研究學者共同關注,亦是共同成就 此書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列寧主義、史達林主義與國際主義 無可否認地,前述十九世紀後半葉至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世 界主義與國際主義崛起於戰爭頻仍、民族覺醒與國家興起的時 代。意即,此兩種主義,如上所述,勢必與戰爭、民族和國家 所帶來的各種主義激盪碰撞,並易在交鋒的過程中形成兩極對 立的政治陣營。正因如此,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雙方在對抗軍 國主義、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時,則容易被歸納在同一陣營。 如莫斯科大學歷史系教授符達文(А.И. Вдовин)在其書中一章 所云,不論是世界主義,抑或國際主義,兩者對外的砲火主要 口徑一致,即是反對並針對民族/國家主義和愛國主義,而後 兩種主義主要反對後來三○年代形成的法西斯主義。12若沿此 共相來看,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的差異並不存在,因為兩者主 要目的相同:乃為促進民族融合。13從殊詞同歸的面向來說, 12 А.И. Вдовин, Подлинная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их XX век (М.: Эксмо, 2010), С. 6.本文之俄語部分皆為筆者翻譯,若引他人之譯則另註。 13 Там же, С. 6-7. 8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符達文甚至做了個相當俏皮的比喻如下: 可以這麼說,世界主義─是資本家和資產階級的國際主 義;國際主義─則是勞動階級和「紅色」的世界主義。14 有趣的是,符達文的比喻雖在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的共相 中形成,卻恰恰影射了不同階級的意識形態用字遣詞,指陳兩 種主義內涵的一面重要殊相。而在他的研究中列舉的所有早期 蘇聯與共產國際領導例證, 如托洛斯基( Л.Д. Троцкий, 1879-1940)、卡緬涅夫(Л.Б. Каменев, 1883-1936)和拉狄克 (Карл Радек, 1885-1939)眾口如一,宣稱自己為「國際主義 者」(интернациалист, internationalist),絕非「世界主義者」 (космополитист, cosmopolitan)15。共產領導如此眾口鑠金, 其背後自然有許多政治因素支撐,使國際主義如李歐梵教授論 羅蘭的專章所指,在史達林主義崛起後終取代了世界主義。其 中,最主要原因就在於從列寧主義、無產階級專政到蘇維埃, 以及共產國際所共同倡導的「國際主義」,在政治層面上凌駕了 所有文化、藝術、種族、階級、性別與社會等各方與他方之意 義,取得最終話語霸權。 儘管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兩個專有名詞的內涵,在符達文 的研究中顯示並無太多差異,且並非全然不能共存相容,16然 而在政治為先的共產專政制度中,專有名詞的使用與各種用字 遣詞指涉了說話者的意識形態與政治立場。依前所見,若論世 界主義一詞之起源及其發展,則莫不與帝國主義交互作用,且 14 Там же, С. 6. 15 Там же. 16 Там же, С. 5-10. BYCMleyaalglconkewnta 導論: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沿革 9 其演繹歷史,更是與封建制度的意識形態盤根錯節。再者,世 界主義之內容如前所述,不但在各國派系林立、莫衷一是,在 社會主義自家集團內亦是宗派雜沓,例如烏托邦、無政府主義、 馬克思主義、革命黨、社會民主黨,甚至到後來的孟什維克與 布爾什維克之分等等,眾說紛紜、難以一統。 是故, 列寧為收編和整合上述歐洲各國派系與社會 主義宗派,於一九一九年繼第一、二國際後創立共產國際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анал,簡稱Коминтерн;英譯 Communist International,簡稱the Comintern,俗稱The Third International)。17沿按組織之名,列寧早已確立以「國際主義」 為口號,並以《國際歌》(L'Internationale)做為共產國際代表 開會之會歌(甚至演變為後來蘇聯的國歌)18。其後,在對抗 法西斯主義的三○年代,國際主義更進一步被史達林定調為 「社會主義國際主義」(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ализм, Socialist Internationalism)19,猶如在文藝方面的「社會主義現 實主義」(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й реализм, Socialist Realism)。而這 17 共產國際的生成背景及其對歐洲各國的影響,可參見Bolshevism, Stalinism and the Comintern: Perspectives on Stalinization, 1917-53, ed. by Norman Laporete, Kevin Morgan and Matthew Worle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8).或者關於共產國際在蘇聯從列寧到史達林時期的演變 歷史,以及它對亞洲的影響到如何在對抗法西斯的戰爭中最終分解,請 參考Kevin McDermott and Jeremy Agnew, The Comintern:A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m from Lenin to Stali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18 關於《國際歌》在蘇聯與中國的翻譯與傳播,拙作〈俄蘇文學在中國: 由翻譯統計探政治與文藝的角力與權力〉已奠立了討論的基礎,可參閱 《中國現代文學》第34 期(2018 年12 月),頁97-98。關於此曲之創 作背景、演變與翻譯討論,則請參考文章中相關的徵引書目。 19 А.И. Вдовин, Подлинная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их XX век (М.: Эксмо, 2010), С. 7. 10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些由史達林定下的「專有名詞」,眾所周知,在政治意識形態的 用字遣詞上更是一元定尊、難以撼動更改。因此,若嚴格而論, 「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最大的不同,即是兩者生成及其 背後的政治意識形態。 此外,創作者是否隸屬共產國際成員,是否具備共產黨黨 員的身分,亦是在兩專有名詞的再現與體現中不容忽視的重要 因素。同時,更具體且精細而言,所謂的共產黨黨員身分和認 同,在二十世紀初期前二十年派系傾軋內鬥中,如前已述,還 細分了布爾什維克、孟什維克和許多小社會主義團體或派別。 為使力量集中,進而能組織歐洲各國同志與同路人奪取各國政 權,布爾什維克在一九一七年俄國革命成功後改名為共產黨, 更在翌年成立共產國際。20誠如薩爾威多的研究顯示,布爾什 維克的力量,主要建立在極端嚴格的紀律與高度緊密的組織之 上。21對於列寧與布爾什維克黨黨中央而言,建立嚴密的組織 與紀律主要目的之一就在於檢驗黨員忠誠,而判別是否是「同 志」的其中一個方式,端視其人言語是否言必稱中央定下的術 語和用字遣詞。國際主義的發展與共產國際的關係密不可分, 而共產國際又受控於蘇聯共產黨黨中央。換言之,左翼文藝的 國際主義定義與走向話語權根本不在創作者身上,而是掐在蘇 共政治層峰的手中。由此亦不難想像,依照如此方式與意識形 態發展到了極致,難免形成中國文化大革命中人手一本毛語錄 的奇特現象;億萬人有志一同、融成一體,超越宗教的力量, 在人類發展史上堪稱空前絕後。 20 此段歷史可參見薩爾威多著,殷海光譯:《共產國際概觀》(臺北:桂 冠出版社,1990 年),頁1-46。 21 同前註,頁17。 導論: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沿革 11 因此,「世界主義」套用列寧的話語,乃是共產世界革命尚 未成功時的「同路人」,但絕非是「自己人」。意即,世界主義 雖與國際主義殊源、殊歸卻在此段歷史期間與國際主義同途, 兩者同路又相互競爭。是故,兩專有名詞若從外而審其內涵, 則無法見其差異,然而由內層向外圍觀之,也就是由當權者的 角度來看,方知箇中差異性,吾人不應忽視。兩者在政治意識 形態上的差異性,亦做為李歐梵教授在本書中論述,「世界主義 在國際政治上雖無立足之地,但在文化實踐卻流行一時」的根 據之一。如此則不難理解,曾被共產國際視為同路人的歐法世 界主義者,如本書第一部分的羅蘭與保羅・穆杭,隨著列寧主 義到史達林主義,在左翼國際與對抗法西斯主義等方面的崛起 乃至於獨霸,能夠選擇的自由亦相對大幅限縮。 除了在政治意識形態上的差異之外,國際主義別於世界主 義,在實踐中更凸顯兩個值得關注的面向:其一為社會主義與 馬克思主義的女性主義崛起,新婦女的塑造與女性文藝創作者 視角的注入,開啟了新人物類型與新型態的文藝作品;另一則 是國際主義開始有計畫地向全球傳播後,引發了各地知識分子 與農民階層的在地化運動。這些成分被文藝創作者吸收,體現 於作品內,進而出現了政治與文藝共謀的現象。對於國際主義 別於世界主義的這兩面殊相,在中、英、日與俄文的過往文獻 中詳論較為罕見,這可歸咎於冷戰所造成的後果。復次,一九 三○年後史達林宣稱蘇聯境內再無性別與婦女的問題,並關閉 「婦女部」(Женотдел),而使婦女問題與女性主義不再被共產 國際左翼陣營強調。22加上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下各國 22 關於此段歷史,英美斯拉夫學界著作甚豐,不勝枚舉。隨手舉例,可參 考Richard Stites,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in Russia: Feminism, 12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的女性主義和草根運動也小心翼翼,避免與政治層面的國際主 義掛勾。因此,在二十世紀初始二、三十年間,列寧為求世界 革命成功,不惜結合與他政治意見相左的多方同路人陣營,促 使列寧主義國際主義下的文藝曾經一度展現出豐富而多面的跨 文化創作,諸如上述婦女問題和階級問題兩種面貌和精神。然 而,這些多面貌與層次的跨文化展現,不是被學術界專精各種 「主義」的文藝研究方法,或是依照領域和區域分類排開或沖 散力量,其命運猶如在史達林主義下一樣,終究「被消失」。前 述之婦女問題統一被歸納在女性主義,而後者則置於區域研究 範疇之內,故兩者較少被界定在國際主義下討論。職是,本書 的第二與三部分針對此二面向的顯著差異,主要將之放在列寧 主義(些許部分對照史達林主義)的國際主義底下來探討,並 提供詳細的實例研究。 首先,關於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的文藝創作者對於婦女問 題與女性主義的普遍態度,兩者展現了顯著差異。誠如李歐梵 在本書研究中指出,百年前體現德、法融合的世界主義文藝理 想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和羅蘭,僅把女主角和女性視為襯 托男主角/性中心的點綴。鄺可怡的文章則接續挖掘,至第一 次世界大戰後,結合國際主義政治立場的新世界主義者保爾‧ 穆杭,與其前輩羅蘭已有所相別,不但在其創作中增加不少戰 Nihilism, and Bolshevism 1860-1930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 317-39 。或者Cathy Porter, Women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 36-45,抑或Wendy Goldman, Women, the State and Revolution: Soviet Family Policy and Social Life, 1917-193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以及她的另一本著作Women at the Gates: Gender and Industry in Stalin’s Russ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5-69。 導論: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沿革 13 後的摩登女性,甚至還有女間諜的人物描寫,且由女性角色的 命運鋪陳與情節安排來看,新世界主義者筆下的女性不再只是 舊世界主義中男性沙文的陪襯品。在某種程度上,被包裝在跨 國性質下的女性,對保爾.穆杭而言不僅只是消極的、被觀看 的性欲客體而已,更是承載著諸多訊息,主動出擊且充滿魅惑 的載體(media)──這些跨國的新女性,一方面具備異國情調 的本質,另一方面則利用這些本質反噬,無時不刻映照出第一 人稱敘述者自身的法國民族主義情操;一方面乍看似是滿足男 人窺淫欲(voyeurism)的獵物或性玩物,然而另一方面卻也被 賦予一種反客與反動的催化劑元素,在某程度上成為撩撥、操 弄或擺佈著男性情欲及其命運的獵人高手。 儘管如此,把女性視為無物、玩物、獵物或載體的舊或新 世界主義者,基本不同於列寧主義下的國際主義者,認真地把 「新婦女」視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議題並加以實踐,讓「她」做 為左翼全球化的先鋒,將女性視為與男性同等且具備改造世界 動力(agent)的主體(subject)。雖然亦有人質疑列寧主義的國 際主義把新婦女視為一項宣傳的工具(instrument),但不可否 認的是,婦女在俄羅斯革命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地位大幅躍 進,已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同日可語。更重要的是,眾多研究 早已顯示,在列寧主義國際主義的推波助瀾下,蘇聯「新婦女」 引領著世界婦女運動的潮流,對兩性世界的勞動市場做出卓越 的貢獻。23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倘若綜觀今日以英美學界為 23 除了前註關於俄羅斯婦女運動歷史的研究之外,亦可參考俄國婦女及其 文化帶給世界的影響Russia·Women·Culture (Bloomington,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6), ed. by Helena Goscilo and Beth Holmgren, 或Women and Russian Culture: Projections and Self-Perceptions (New York : Berghahn Books, 1998), ed. by Rosalind Marsh。 14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主的「世界主義」研究,儘管邁入二十一世紀後已有不少女性 學者投入這一領域,但時至今日其範圍與考量仍難逃離父權與 霸權為中心。這種現象說明了女性與女性主義如何結合世界主 義,在其研究範疇,或者是理論實踐中,依然處在尚待挖掘的 邊陲地帶。 至於結合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國際主義傳 播,在本書的第二部分「娘子軍先鋒:國際主義下蘇聯、日本 與中國的新婦女」中,則有較為具體的案例研究。這一部分首 先引領讀者追溯俄羅斯與蘇聯女性主義的源頭,探討「新婦女」 如何成為一種全球化潮流,並且充分展現了國際主義一種極具 顛覆封建制度、資本主義與中產階級的父權中心力量──社會 主義與馬克思女性主義,以及它帶給蘇聯與東亞中、日兩國的 影響。 吳奕芳在第三章〈蘇聯藝文政策下的女性藝術家與女性形 象〉中,以探索蘇聯藝文與宣傳政策作為歷史背景與文本脈絡, 鮮活地描繪女性藝術家及其創作中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演變。 本論文亦詳述,這些女藝術家如何因應官方領導權對意識形態 的要求和改變,進而在作品中形塑列寧主義下前衛主義與史達 林主義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不同的「新婦女」藝術形象。本章 始於論述列寧主義的藝文政策如何容忍同路人,以及開放多種 藝術派系,例如「革命藝術家協會」、「架上藝術家」與左翼藝 術家聯盟之間的競爭。同時,也呈現出蘇聯初期藝術在社會內 部的上、下階層,舊、新技法,歐化與本土化,以及傳統和創 新之間的雙向流動。這一時期的藝術對外輻射散發極強的先鋒 能量與活力,呈現出民間的前衛主義如何結合國際主義,並對 他國藝術文化,甚至是世界藝術史產生重大的影響。 導論: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沿革 15 然而,這些列寧時代的先鋒前衛藝術發展自一九三○年代 史達林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基調底定後,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 轉變。史達林強調「一國社會主義建設之完成」,因此不論究其 蘇聯境內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抑或論共產國際的社會主義國 際主義,藝術作品中的蘇聯婦女特質與社會審美觀,也徹底地 拋棄了過往文藝傳統──「誰在俄羅斯大地上活得好」的弱勢 與悲情,或者是同路人的歐化貴族傾向。在史達林主義的「烈 日灼身」下,文藝作品一改列寧時代仍看得見的傳統審美思維 與批判精神,成為讚頌政權的工具,內容充滿著燦爛美好而樂 觀的氛圍。同時,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樣版」作品《母親》 的催化下,史達林的新婦女通常是強悍而健康的勞動母親,在 工作中展現堅強獨立、奮戰不懈且不讓鬚眉的特質。這些過程, 在吳奕芳的文章中得到更進一步的論證。 第四、五、六章則是以蘇聯建國初期最著名且最具代表性 的新女性柯倫泰(А.М. Коллонтай, 1872-1952)夫人做為實例, 探討國際主義中以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為依歸的女性主義, 是如何在共產國際全球化的政治浪潮下,搭配崛起的民族主義 在地化運動,而被介紹到東亞的日本與中國。具備俄羅斯傳統 貴族的美貌、氣質、智慧、才能於一身的柯氏,不但在蘇聯、 日本與中國的革命運動遭遇瓶頸的時刻,扮演著吸收女性黨員 的重要仲介(agent)角色,更以其演講著作和小說發揮影響力, 讓新婦女成為一個極具吸引力,同時也是最具爭議的焦點和政 治議題。柯氏在列寧時代聲名鵲起,為蘇聯早期著名的革命家 與政治家,是全世界首位曾任部長與外交大使兩種身份的女 性,且位居蘇共中央委員,不但在美貌與形象上承繼了蘇菲亞 與小說《孽海花》中的夏雅麗,其外交才能與政治手腕則更勝 16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她的前輩們一籌。 從第四章到第六章主要依照時間、傳播路徑與因果關係等 順序,以及柯倫泰主義東亞傳播的發展為章節劃分依據。吳佩 珍的〈女性解放與戀愛至上主義之間:柯倫泰與日本大正、昭 和期思潮〉,詳論柯倫泰在日本主要的譯介,以及和大正與昭和 時期左翼文藝思潮之間的交流。本章說明日本對柯氏的接受與 形象的形成,因日本左翼思潮的性別論述與大眾化論述二者相 互拉鋸,故而產生矛盾且分裂等現象。此兩極化現象與在地化 過程密切相關,催生了日本左翼文學及相關回應的作品。接續 吳佩珍的論點,陳相因的文章以柯倫泰的演講宣傳小冊〈家庭 與共產政府〉做為實例,探討柯氏的新婦女思想如何從新共產 家庭著眼,以刻畫女性與孩童的未來為大餅,來充現實之飢饉, 並意圖使紅軍在兵荒馬亂的現狀中冷靜下來,得到更多女性勞 動的生力軍。柯氏的婦女與家庭等思想從新俄羅斯、蘇聯,一 路傳播到中國,誠如此文論證,其文生成與翻譯背景,雖能刷 新兩性性別政策觀點,具備新時代的先鋒特質,但仍卻難脫諸 多政治算計,值得我們關注與反省。延續前兩章的發展背景, 高俊傑將其觀察和焦點放在一九二七年後中國以「革命加戀愛」 為主題的小說,以柯倫泰著作及其思想做為參照,探索茅盾和 蔣光慈在這一時期的創作。 如前已述,列寧善用黨外同路人與黨內同盟者。因此,他 利用柯氏一族曾任沙皇高階貴族的身份,及其性別、外貌和才 能,來吸引廣大的勞動婦女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紅白軍內戰 等戰場的後援補給。歷史的後見之明證實,列寧並非真心相信 男女平等的性別政策,而是更傾向於中產階級的性道德觀。儘 管如此,在布爾什維克的政權尚未在俄羅斯帝國全面鞏固之 導論: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沿革 17 時,列寧的合縱連橫也為布爾什維克爭取了不少傳統俄羅斯的 知識分子、作家與藝術家,展現多面貌與多民族的特色。值得 注意的是,文藝與政治共謀,這一時期在文藝上的推陳出新根 源於深厚的俄羅斯文藝底醞,即使是「新女性」的典型創造, 亦奠基在十九世紀無政府主義與社會主義女性運動之上24,並 非空中閣樓。然而,待史達林在一九三○年掃平黨內所有障礙 與政敵之後,同路人與同盟者皆已不再重要,布爾什維克領導 者的專制一元露出真正面目,共產國際的國際主義也不再是偶 爾尊重和參考各國共產黨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發展,而是被 迫接受以史達林的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完成的範本。列寧時代較 為多面向而寬容的國際主義,也隨著列寧去世而壽終正寢。 三、跨文化實例研究的重要性 跨文化實例研究不僅提供了文本生成的時空背景,更重要 的是藉由案例來凸顯各種主義之間的差異性,並瞭解它們之間 爭論與競爭的原因。本書雖然主要彰顯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之 間的不同,但是第一部分從歐法新、舊世界主義的兩個實例研 究中,讀者可以理解羅蘭與穆杭兩代作家之間的差異性。在本 書的第二部分中雖然著重在列寧主義下國際主義的新婦女描 繪,也間接點出了列寧主義與史達林主義下婦女和家庭政策的 差別,這是我們這群臺、港學者持續關注並將深入著墨的下一 目標。最後,本書的第三部分藉由同時代列寧主義國際主義的 全球化來看在地化實例,知識分子與勞農階層在史達林主義的 階級鬥爭尚未全面來臨之前,如何相互合作,如何吸收政治潮 24 參閱前註研究。 18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流,並開展在地化的文藝實踐,以及草根運動。同時,知識分 子與勞農階層在吸收政治理論,或者再現理念的過程及其成果 上,也展現了相當程度的差異性。以上這些,如果不經案例研 究的實證和辯證,易流於空泛而無邊際的理論陳述,也較難理 解箇中差異。 張歷君在第七章的〈從創造進化論到辯證唯物論──論瞿 秋白與葛蘭西對伯格森生命哲學的接受〉中,提供了既廣且深 的思路探索,開展了這一時代左翼世界的知識分子,如中國的 瞿秋白、義大利的葛蘭西,在早年思想中如何理解法國伯格森 的生命哲學,其後轉向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依此脈絡,本章 論述瞿、葛與伯氏三人在思考上的共感、共鳴、共享,爾後瞿 與葛分別在自己的文本中構築創造進化論與辯證唯物論的觀 點,並橋接了伯氏的生命哲學。值得注意的是,瞿秋白與葛蘭 西往共產主義方向的思想演變,闡明了二十世紀初期一代知識 分子對己身傳統的質疑,並不僅是源自對外來思想的廣受與消 融,更是對傳統知識駕輕就熟、遊刃有餘。意即,如何改良與 革新傳統對這些知識分子而言,基本的必備條件之一就是必須 對傳統知之甚詳。 相對於中國與義大利知識分子在全球化的政治思想上開展 左翼的在地化,本書第八章則向內追溯左翼在臺灣本土發展的 淵源,聚焦於一九二五年(也就是列寧逝世後一年)臺灣的三 大農運與臺灣新文學誕生的關連性。劉柳書琴以「臺灣新文學 之父」賴和的創作為具體例證,論述農民運動內在力量的爆發 與知識分子得外感召進而創作文藝,檢驗兩者如何相互影響和 作用。以往學術論述著重知識分子啟蒙農民或大眾,然而本章 詳析,儘管農民可能因各種外在時勢的條件,例如本章指出的 導論: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沿革 19 經濟、歷史與地理因素,或全書頻頻回顧的一九一七年俄國無 產階級革命成功,而覺知自己受壓迫的處境,但是運動一旦如 火如荼,星火可以燎原,知識分子身處其中,亦相對地受到感 動與覺悟。在劉柳書琴的論證中,農民不再只是被動的角色, 而成為一種具備能改變知識分子的能動性(agency),甚至是文 學史的主體。 過往論述臺灣左翼文學,傾向將代表人物指向一九二○年 代後半期至三○年代活躍於臺灣文壇和社會運動的楊逵,認為 他就是「國際主義」的指標人物。然而前述已知,本書關注的 歷史時期著重於一九一○年代與列寧主義的二○年代,而非三 ○年代史達林主義崛起後的文藝作品。楊逵進入文壇已是史達 林崛起後的三○年代,與本書設定的時空並不相符,更況楊逵 作品的特性究竟是符合列寧主義的國際主義,抑或謝雪紅等臺 灣左翼社會運動領導人物所引進的史達林主義下「社會主義國 際主義」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亦尚待考證辨析。恐怕難以 簡易地武斷論述,楊逵乃係「國際主義作家」一語即可化約。 這也是為什麼筆者需要在此一再提醒讀者,上述種種主義存在 著諸多差異性,即便當時的列寧也無法全然用政治力解決,難 以一詞以蔽之。當然,這些差異性問題亦非一本論文集得以解 決,因此,我們這一團隊尚有以史達林主義為主題的「『赤』的 全球化與在地化」另一本論文集,仍在編纂中。 或有人問,〈阿四〉與賴和豈非臺灣左翼文學連結列寧主義 的國際主義下之「孤證」?但若讀者亦能參酌近期出版的《日 本統治時代的臺灣:俄文史料與研究》25,以及《臺灣共產主 25 劉宇衛,莫洛賈科夫原著,陳韻聿譯:《日本統治時代的臺灣:俄文史 料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8 年)。 20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義運動與共產國際》26與《向左──轉!臺灣農民組合與臺灣共 產運動檔案特展》27,則將驚異地發現:從一八九五年起至 二○年代初期臺灣的社會和政治運動,與沙俄及後來的蘇聯竟 有如此可觀、暗度陳倉和珠胎暗結的連繫管道與交流關係。因 此,在現有的文獻中顯示,〈阿四〉與賴和不僅可被視為臺灣左 翼文學的源頭之一,更是早期刻畫臺灣一九一○年代末期農民 運動、知識分子覺醒與其後政治訴求如何結合的文藝代表作品 與作家。 第七、八章的取向與路徑呈現了兩種迥異研究左翼文藝實 例的經典範式。在張歷君的筆下,中國的知識分子代表瞿秋白, 以一種由外往內迴旋探索自我的方式,表現出世界主義與國際 主義的全球化外發洪流如何被知識分子在地化的結果。劉柳書 琴則反其道,訴求內在殖民被壓迫的左翼草根源流,儘管外面 無產階級的世界多麼喧囂,但以其自身積蓄的內爆式農民運動 力量向外輻射,亦使賴和在其中找到自我的定位,成就了新臺 灣文學的作家與作品。這一部分說明了二十世紀初期左翼文藝 研究具備多種可能性和方法論,絕非是後來發展成史達林主義 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大一統一言堂。如此多元/源、多方與 多形式的文藝現象,亦仰賴實例研究的方式,得以從中區別和 細分。否則沒有文本基礎,論影響過於空泛,套理論猶如空中 閣樓,文字也頓成海市蜃樓。 26 郭杰、白安娜著,李隨安、陳進盛譯,許雪姬、鍾敏淑主編:《臺灣共 產主義運動與共產國際》,(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 年)。 27 許雪姬、詹素娟、鍾敏淑主編:《向左─轉!臺灣農民組合與臺灣共產 運動檔案特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 年)。 導論: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沿革 21 四、結論 基於前述,本書的三個部分為讀者開展了代表世界主義與 國際主義,以及它們具備全球化、在地化與草根性的八個範例, 說明箇中細微卻致命(在史達林與毛澤東時代一個人屬於什麼 主義對生命極其重要)的差別。第一部分「跨文化雄心:歐法 左翼的世界主義」,闡明了資本主義下以男性為主的世界主義理 想,及其後的修正。第二部分「娘子軍先鋒:國際主義下蘇聯、 日本與中國的新婦女」,將國際主義的起手式以女性主義及其作 品做為代表。儘管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下的女性 主義或許不是國際主義最常被研究的領域,但卻是最能區分世 界主義與國際主義之間差別,且最具貢獻的一環。第三部分「政 治與文藝共謀:左翼文藝在中國與臺灣的影響與實踐」,則顯示 了左翼文藝在中國與臺灣各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影響所及,不 僅在於左右個人的選擇與命運,更在於創造文學史的定位與風 格。同時,左翼文藝雖具備挑戰傳統與統治階層的力量,更重 要的是左翼文藝自身亦是傳統與階層下的產品,兩者多向互 動、互滲與互斥,絕非二分、不相往來。 二○一二年李歐梵院士訪問文哲所期間,得知本人曾在俄 羅斯留學,懂得俄語,於是撮合筆者與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 教研究系張歷君教授之間的合作,始有每年在臺灣或香港相互 交流和合作的默契。張教授為李院士高足,承繼師業,浸淫左 翼文學多年,亦關注中國大陸當代文藝發展,卻始終保持具香 港半島主體性的高度客觀評論與觀察態度,對於大陸學界的一 些官方獨霸視野絕不盲從。這與我從臺灣島嶼主體性出發的學 術角度不謀而合,加上我在英國的劍橋恩師蘇文瑜先生(Dr. 22 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 Susan Daruvala)亦曾師從李院士,若以傳統中國師道而論,我 還得尊稱比我年輕的張教授一聲「師叔」。由此玩笑視之,我們 臺、港合作多年以來,緣分既難得且相當愉快。此書正是這七 年來我們師門「祖孫」三代攜手,協同臺、港兩地研究左翼文 藝有成的中堅學者,所共同打造的第一本心血結晶,希望能為 華文學界帶來不一樣的左翼文藝研究視角。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世界主義, 國際主義, 左翼文學, 跨文化研究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5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姓名:詹巧燕 電話:02-2789-5751 地址: 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