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2,921
:::
打錫.陳萬能 : 人間國寶的錫藝人生

打錫.陳萬能 : 人間國寶的錫藝人生

  • 統一編號GPN:1010901342
  • 出版日期:2020/11
  • 作/編/譯者:陳志揚撰
  • 語言:中文
  • 頁數:272
  • 裝訂:精裝
書籍介紹

錫工藝在清朝時期傳入臺灣,於今有百年以上歷史。往昔農業社會,士紳講求豪華氣派,廳堂擺設各式錫器,顯示經濟財富臺語俗諺:「入門看交椅茶几,桌上看花瓶五賽」,所謂「花瓶五賽」,包括香爐與成雙成對的花瓶、燭臺,共五件錫製品;意即從每戶人家的大廳,可看出一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此外,由於錫藝具有「賜福」、「賜予」意涵,因而在民間廣受大眾歡迎。
錫藝大師陳萬能,出身錫工藝世家,是臺灣少數碩果僅存的錫器老師傅。小時候常有機會鑽到父親的床底下,把玩許多雕工精細、造型別緻的古錫器;其中不乏來自日本鉛錫合金製作的花瓶、動物、人物等工藝品,從而對美術工藝品產生濃厚興趣;長大後融會貫通,懂得揉合多種工藝技巧,除製作祭祀用途的錫器外,也設計開發出茶葉錫罐、茶杯、花瓶等生活器物。
錫器製作過程費工耗時,要突破錫器用途侷限,實非一朝一夕可成。他未滿十四歲即隨父親陳滔先生學藝,「腦力」與「功夫」皆得父真傳,不但承襲古法製作傳統錫器,更不斷嘗試錫藝創新,除了在造型上尋求創意,更致力克服錫器的氧化發黑、硬度不足等缺點,拓展新技法,創造錫藝新境界。一九七九年創立「萬能錫鋪」,不但為自身工藝生涯開路,也為沒落的台灣傳統工藝,寫下一頁振興傳奇。
一九八二年,台灣立法通過並實施《文化資產保存法》加強對本土文化資產維護之宣導;臺灣錫工藝在此時期,也有重大發展,陳萬能的銳意創新,開創了傳統錫工藝前所未有的新局。二〇〇〇年,陳萬能暨萬能錫舖應文化部文資局之邀,於台中文化創意園區傳藝工坊,首度開設假日傳統錫工藝技藝傳承推廣課程,對外展開短期、定期的錫工藝技藝教學。
當年計畫,吸引了來自全臺灣各地,喜好錫工藝,但卻苦無學習環境與對象的人士參與。雖因時間限制,必須濃縮與改變整個傳統技法上的訓練與授課方式,大師仍遵循古法,盡力傳授給學員。此舉,對於臺灣錫工藝的推廣,堪稱一大突破,對於培訓工藝種子,也產生莫大幫助。迄今二十年間,已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現代化生力軍。
二〇一一年,陳萬能獲文建會(今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與「粧佛」施至輝先生、「傳統木雕」施鎮洋先生、「鑿花技術」李秉圭先生,並稱鹿港四大人間國寶。陳萬能藝師育有四子,次子陳炯裕、三子陳志揚、四子陳志昇,都繼承衣缽、投入錫藝製作與研發,薪火不息、代代相傳。
萬能大師每以「昨日創新,今日傳統;今日傳統,明日創新」歸納其一生創作心得,令人思及湯之《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將寓意「日新又新」的九字箴言,銘刻在洗澡用具上,時刻提醒自己要及時反省和不斷革新。
《打錫・陳萬能》一書,由大師的三子陳志揚執筆,細細爬梳陳氏家族與錫工藝結下的不解之緣,也讓人從中窺見大師不負工藝家美名的生命奮鬥史。謹向這位長年走在傳統與創新之路上,總是念茲在茲、不忘初心,為追求真善美「藝境」,而勇往直前、樂以忘憂的錫工藝大師致敬。

目次

目錄
局長序 傳統與創新的大師之路2
導讀 打造錫藝新境界4
楔子 錫藝今與昔9
傳承 錫藝人生28
第一章 回首來時路31
第二章 新錫器時代39
第三章 伯樂與千里馬53
第四章 錫藝十二生肖65
第五章 圓工藝之夢79
第六章 現代化生力軍91
雕琢 巧手天工102
技法104
熔錫104
製作板材106
鑄造物件108
裁切整料112
鍛塑成形115
焊接組合118
銼修刨平122
砂磨拋光124
表面質感處理127
龍柱燈之演進130
龍柱燈製作示範136
讚嘆 賞心悅目149
賞析150
作品賞析 祭祀用品152
作品賞析 生活用品180
作品賞析 動物190
作品賞析 人物226
附錄 生平吉創作年表建構263
參考文獻271

序言/導讀

局長序 傳統與創新的大師之路 錫工藝在清朝時期傳入台灣,於今有百年以上歷史。往昔農業社會, 士紳講求豪華氣派,廳堂擺設各式錫器,顯示經濟財富。台語俗諺: 入門看交椅茶几,桌上看花瓶五賽,所謂花瓶五賽,包括香爐與成 雙成對的花瓶、燭台,共五件錫製品:意即從每戶人家的大廳,可 看出一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此外,錫意具有賜福、賜予意涵,在民間 廣受大眾歡迎。 陳萬能藝師出生錫工藝世家,是台灣碩果僅存的錫藝老師傅。錫器 製作過程費工耗時,要突破錫器用途侷限,實非一朝一夕可成。 陳萬能藝師未滿十四歲即隨父親陳滔先生學藝,腦力與功夫皆得父 真傳,不但承襲古法製作傳統錫器,更不斷嘗試錫藝創新,除了在 造型上尋求創意,更致力克服錫器的氧化發黑、硬度不足等缺點, 拓展新技法,創造錫藝新境界。1979年創立萬能錫鋪,不僅為自身 工藝生崖開路,也為沒落的臺灣傳統工藝,寫下一頁振興傳奇。 錫工藝是一門技藝高超之民間工藝,在傳統社會中象徵富足安樂 ,只是隨著時代變遷,錫藝已有逐漸失傳之虞。陳萬能藝師以傳統 技法運用於作品之藝術表現,呈顯錫器之多元風貌,對臺灣錫工藝 發展貢獻卓著。2011年文化部登錄錫工藝為國家重要傳統工藝,同時 認定陳萬能藝師為保存者,與粧佛施至輝先生、傳統木雕施鎮洋先生 、鑿花技術李秉圭先生,並稱鹿港四大人間國寶。陳萬能藝師育有 四子,次子陳炯裕、三子陳志揚、四子陳志昇,都繼承衣缽、投入 錫藝製作與研發。薪火步錫、代代相傳。2020年5月三子陳志揚及 四子陳志昇共同獲彰化縣政府新增認定為該傳統工藝錫工藝保存者。 陳萬能藝師每以昨日創新,新日傳統;今日傳統,明日創新。歸納 其一生創作心得,令人思及湯之盤銘:日新,日日新,銘刻在洗澡 用具上,時刻提醒自己要及時反省和不斷革新。 打錫‧陳萬能一書,由大師的三子陳志揚執筆,細細爬梳陳氏家族 與錫工藝結下的不解之緣,也讓人從中窺見大師不負工藝家美名的 生命奮鬥史。僅向這位長年走在傳統與創新之路上,總是念茲在茲 、不忘初心,為追求真善美藝境,而勇往直前、樂以忘憂的錫工藝 大師致敬。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局長 施國隆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陳萬能,臺灣傳記,金屬工藝,錫工,作品集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7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傳藝民俗組 傳統藝術科 姓名:林蔚嘉 電話:04-22177761 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