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彭萬墀(1939-)出生於四川省萬縣,十歲和父親來臺。自幼喜愛畫畫的他,在中學時期不僅勤習書法與國學,更閱讀大量西方的藝文名著。在師大藝術系的求學期間,彭萬墀就因為卓越的繪畫能力,受邀加入當時的前衛藝術團體「五月畫會」。1964年彭萬墀在臺灣省立博物館,舉辦一場盛大的首展之後,與畫家何肇衢一同前往日本旅遊,期間看到不少日本與西方名畫,促使他深刻地領悟到優秀的畫作,應該具有含蓄、樸實的內涵。
1965年彭萬墀與妻子段克明抵達巴黎。受到歐洲文藝復興以來「以人為本」的繪畫所感動,特別是受到凡.艾克〈崇拜神祕羔羊〉的畫作所啟發,從此畫風巨變,轉向對世人生存情狀的寫實描繪。彭萬墀畫朝夕相處的家人、畫在戰亂中看過的達官貴婦、畫經歷過的戰爭慘狀、醫院中的病人、瘋婦,以及家中收集的玩偶等。彭萬墀不斷地以精煉的畫功,來表現生、死、病、狂、虛誇、浮華、殘酷與悲痛。
彭萬墀曾入選巴黎雙年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受到歐美藝壇廣泛的肯定。自從轉向寫實創作之後,不斷地精進自己的素描,甚至獲得「素描之王」的美名。彭萬墀的畫作一直受到收藏界的支持,更是早年入選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華人藝術家。法國藝評將他的畫作,歸類為歐洲新具象畫,在百家爭鳴的現代畫潮流中,彭萬墀始終維持一貫的人本態度,只畫他所見、所想、所令他觸動反思的人、事、物,追求繪畫審美的高度表現與實踐。
2018年巴黎現代美術館,典藏一幅彭萬墀的油畫〈慶宴〉,這是他花費二十五年所完成的作品,並於2019年整修開館當天,為他舉辦專屬畫展。彭萬墀用自己的一生和他謙遜的畫筆,讓人們看到唯有在回歸以人為本的理念追求,才能真正在藝術中開出永恆。
目次
目
次
1
. 童年
.少年
.四川與臺灣………
9
1939年
.萬縣………10
十歲
.臺北………14
2
. 大學………23
藝術系
.師長
.同學………24
最初的畫室
.與「五月」一段緣………33
日本遊感………37
3
. 海與藝術世界………47
香港
.孟買
.馬賽
.巴黎………48
短暫抽象畫的延續………51
難捨羅浮宮………60
崇拜神祕羔羊〉的啟示………66
4
.
寫實繪畫路………71
最初「家」的寫實………72
畫近代人物………84
病人
.瘋婦
.玩偶………92
畫商們………104 5. 「畫想」的衍變 ……… 111
兒子出生
.重逢母親
.回臺與返鄉………112
繪畫新實驗………116
慶宴
.巴黎現代美術館展………126
6
. 畫「人」到完成為一個人………137
克明與畫家………138
人的完成
.畫外的詩和畫外的藝術夢………144
附錄
參考資料………157
彭萬墀生平年表………158
CONTENTS
看人 畫人 彭萬墀 Peng Wan-Ts
4
5
編/著/譯者簡介
陳英德
.法國巴黎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所博士生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
.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學士
經歷:
.曾任教於文化大學美術系。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駐校藝術家。
.專業藝術創作者,主要從事繪畫,藝術評論,報導與策展。
著作及專文:
.《在巴黎看新寫實畫》(1984)、《海外看大陸藝術》(1987)、《巴黎現代藝術》(1990)
.1989年為法國Editions la découverte出版的《L'tat de la Chine》撰寫有關中國的藝術文章。此外尚有多篇論文發表於各文學與藝術雜誌及報刊。
.〈論禪宗在中西美術表現上所起的作用〉(收入《美術思潮研討論文集》,臺北市立美術館,1991年)、〈臺灣美術百年:尋追自我身分所面對的困境〉(收入《臺灣美術百年論文集》,國立臺灣美術館,2000年)。
.2000年後,共同與張彌彌為藝術家出版社撰寫世界名畫全集:《喬托》、《卡拉瓦喬》、《拉圖爾》、《克勞德洛漢》、《菲特烈》、《秀拉》、《弗拉曼克》、《莫朗迪》、《德羅涅》、《林德涅》、《巴爾杜斯》、《克萊因》等二十一冊,並著有《法蘭西學院派繪畫》、《法蘭西古典至新古典雕塑》。另譯有《藝術原理:柏拉圖至今日的藝術哲學、批評與歷史》、《西方當代藝術史批評》等書。
序言/導讀
照耀歷史的美術家風采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民國八十一年起陸續策劃編印出版,網羅二十世紀以來活躍於藝術界的前輩美術家,涵蓋面遍及視覺藝術諸領域,累積當代人對前輩美術家成就的認知與肯定,闡述彼等在我國美術史上承先啟後的貢獻,是重要的藝術經典,同時,更是大眾了解臺灣美術、認識臺灣美術家的捷徑,也是學子及社會人士閱讀美術家創作精華的最佳叢書。
美術家的創作結晶,對國家社會以及人生都有很重要的價值。優美的藝術作品能美化國家社會的環境,淨化人類的心靈,更是一國文化的發展指標,而出版「美術家傳記」則是厚實文化基底的重要工作,也讓中華民國美術發展的結晶,成為豐饒的文化資產。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彭萬墀,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6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研究發展組
姓名:林振莖
電話:04-23723552-343
地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