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2,917
:::
2020生態農業國際研討會:技術發展與地景經營

2020生態農業國際研討會:技術發展與地景經營

書籍介紹

為使研究人員、農友及關心農業環境的每一份子瞭解國內生態農業研究現況,農業委員會科技處特請本場於本 (109) 年辦理「2020 生態農業國際研討會:技術發展與地景經營」,邀請國內外從事生態農業研究的專家學者、農友,分別從國內生態農業政策與研究、農業操作對生物多樣性之影響、農業生物多樣性之營造、兼顧生態的水稻生產、地景經營與回復力,及農業環境與經營管理等六大主題進行研究與案例分享。

目次

序 i
2020 生態農業國際研討會:技術發展與地景經營 議程 v
第一節 國內生態農業政策與研究
透過科技研究分析台灣生態農業發展現況以研擬永續經營管理方針
劉鈞嘉、林裕彬………………………………………………………........ 1
第二節 三生一體的農業環境
環境植被與稻田害蟲調節之關係
林立、翁崧夏、游之穎…………………………………………………… 7
從貢寮水梯田看傳統農業技術與生物多樣性
林紋翠、劉恩豪…………………………………………………………… 13
生態友善農耕與淺山生物多樣性保育-田鱉米
黃于玻……………………………………………………………………… 17
農民參與棲地營造行動-以南安水稻田區為例
詹于諄、林泳浤、吳海音、劉寶華……………………………………… 19
透過友善環境耕種及棲地營造守護宜蘭水鳥
林哲安……………………………………………………………………… 21
第三節 地景經營與回復力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Landscape
Management: Lessons from the GEF Satoyama Project (傳統知識在技術發展
與地景經營所扮演的角色:以全球環境基金里山倡議計畫為例)
Devon Dublin and Yoji Natori……………………………………………… 23
東台灣農村社區調適能力與地景回復力之參與式評估及增進策略研究
李光中、孫夏天、顏佋伃、李怡璇……………………………………… 33
建構植生緩衝帶降低水稻田逕流水營養鹽之研究
嚴國恩、潘光琦、徐仲禹、李光中……………………………………… 39
第四節 農業操作對生物多樣性之影響
Effectiveness of Wildlife-Friendly Farming on Paddy Field Biodiversity: A
Case of Sado Island in Central Japan (友善野生動植物農耕對水稻田生物多
樣性的效益:以日本中部佐渡島為例)
Nisikawa Usio……………………………………………………………… 47
農法及農地地景對臺灣苗栗地區水稻田節肢動物多樣性與豐度之影響
黃寄綸、彭冠華、陳泓如、林裕彬、蔡志偉…………………………… 59
苗栗地區水稻生產地景對生物多樣性之影響
陳泓如、林家玉、賴瑞聲、王惇彥、郭美華、張素貞………………… 65
有機如何動起來?以苗栗苑裡稻米生產為例
彭立沛……………………………………………………………………… 75
蕹菜間作對有機茭白田生產及節肢動物組成之影響
林文華、彭冠華、陳季呈………………………………………………… 81
第五節 生態農業科技與經營管理
Agro-Ecological Technology – The Importance of Enhancing Farmers’
Ecological Literacy and Designing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Messages (農業
生態科技:強化農民生態素養和設計創新交流訊息的重要性)
Kong Luen Heong………………………………………………………….. 89
生態農業效益評估模式建構與應用
陳凱俐、孔維新、陳季呈………………………………………………… 101
草毯種植讓文旦果園變得很不一樣
游振葦、林立、徐仲禹…………………………………………………… 113
鱉溪流域管理模式之探討
謝明昌、黃郅達、李宇弘………………………………………………… 121
花蓮農改場循環農業的技術在休閒農場的應用與推廣-以頭城農場為例
林宏達……………………………………………………………………… 125
生態農業及慣行農法下水稻田區無脊椎動物與灌溉水量差異比較
郭勝豐、黃文伯、譚智宏、許香儀、謝舜安…………………………… 129

編/著/譯者簡介

徐仲禹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嚴國恩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助理、
潘光琦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助理、
邱淑媛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陳季呈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
宣大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兼秘書、
楊大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兼副場長、
杜麗華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

序言/導讀

本場自100 年起於花蓮縣富里鄉開啟了生態農業試驗研究,建立東部水稻田指標物種及研究無脊椎動物多樣性,結合本場長期以來有機栽培技術,研究成果相當豐碩,並於104 年舉辦首屆「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村發展:生態農業與里山倡議國際研討會」,備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長官支持及肯定! 自106 年起,結合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國立臺灣大學及國立東華大學研究量能,展開為期四年「生態農業技術發展及農業環境措施之試驗研究」計畫(屬),將研究範圍從單一農田延伸到農業環境,以地景尺度進行東西部水稻田生態農業的試驗研究,以增進農業生產地景多樣性與回復力、利用棲地營造提升水稻田之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並且推升臺灣於農村與農業生態永續發展科技研發之國際能見度,研究結果最終能提供農業環境政策之建議與參考。 生態農業試驗研究結合本場核心主軸:有機樂活、健康安全、原民產業,在原有原住民部落產業輔導上強化,發展適地適性的生態農業。生態的相關研究,往往是動態變化,且需長時間的調查、觀察,感謝場內陳季呈、徐仲禹、林立、游之穎、黃佳興、蔡濰安等研究同仁,在這段期間內對嶄新的研究題材,挑戰過去未曾接觸的試驗範疇,承先啟後展開了一連串的試驗,包括不同地景(里山、里地、里海)及不同農業操作(節水灌溉/漫 灌、有機/慣行)下水稻田生物多樣性與溫室氣體排放之研究、稻田棲地破碎化之生物多樣性研究、開花植被地景對於水田害蟲抑制之影響試驗、不同農法對田埂開花植物影響之研究、地景經營措施降低水稻田逕流水中營養鹽及增進生物多樣性之研究、生態農業效益評估等。目的即是希望以研究為基礎,以友善環境為前提,增加作物品質產量(生產)、為農產品加值(生活/生計),並提升農村生態環境(生態)。執行期間亦感謝農業委員會科技處定期邀請陳宗禮委員、陳榮松委員、王鑫委員、簡俊發委員及蕭旭峰委員,對試驗內容給予相當多的寶貴建議,讓研究發展能夠更加周全及完善。 其中為強化臺灣於農村與農業生態永續發展科技研發之國際能見度,本場於106 年起辦理多場工作坊,透過研究分享、實地查訪及分組討論等形式,聚焦本場生態農業的研究及成果,在與實務工作者的交流互動中,使研究內容貼近並符合農業環境的現況。106 年本場辦理「國際水田地景多樣性經營工作坊」,探討糧食安全與生物多樣性的永續發展,以及不同地景尺度及操作模式對生產與生態之影響;107 年為「生態農業技術發展與協同經營國際工作坊」,探討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水稻田生態指標研究與推廣和跨域協同經營模式。108 年則辦理「地景經營措施與環境回復力工作坊」,以農業環境韌性(回復力)為主軸,希望透過地景經營措施的設置,降低農業操作對環境的衝擊。 近年來,本場生態農業成果持續在國內、國際上發光發熱,107 年以生態農業及環境教育之推動成果角逐第六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榮獲全國機關組優等獎。108 年更以「推動有機友善農業,邁向農民及生態幸福的里山大 道」為主題,以本場有機農業、生態農業技術發展與輔導推動成果榮獲2019 國家農業科學獎環境永續類卓越紮根獎。國際上,本場105 年成功加 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簡稱IPSI),成為台灣第一個加入的政府部門會員,本場提報之會員案例「水田生物多樣性新指標-綠色保育創新價值」更獲IPSI 秘書處肯定,納入里山倡議主題案例彙編(第三期)。此外,本場更與德國亥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持續就生態農業研究進行合作與交流。 這些肯定,除了同仁們的努力耕耘外,特別要感謝陳保基前主委、林聰賢前主委、陳吉仲主委、黃鵬前場長及范美玲前場長(現為農業委員會主任秘書)多年來鼓勵並支持生態農業相關試驗研究,亦使本場成果得以透過林務局國土生態綠色保育網絡計畫經費支持,強化生態農業環境教育與推廣活動,讓生澀的研究成果可以轉化為生動活潑的教案,讓民眾更加瞭解生態農業的內涵。 而為使研究人員、農友及關心農業環境的每一份子瞭解國內生態農業研究現況,農業委員會科技處特請本場於本 (109) 年辦理「2020 生態農業國際研討會:技術發展與地景經營」,邀請國內外從事生態農業研究的專家學 者、農友,分別從國內生態農業政策與研究、農業操作對生物多樣性之影響、農業生物多樣性之營造、兼顧生態的水稻生產、地景經營與回復力,及農業環境與經營管理等六大主題進行研究與案例分享。 自109 年5 月「地景經營措施與環境回復力工作坊」結束後,本計畫研究團隊即開始籌備本次國際研討會,從研討會主題、辦理形式、國外講者邀請、議程安排等,感謝團隊成員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東華大學與場內各課室同仁大力協助。籌備期間歷經COVID-19 疫情,許多安排未如規劃及預期,特此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與會者的健康安全是我們的第一考量。 最後,非常感謝本次邀請的國內專家群撥冗蒞臨本場指導,國外專家特別錄製影片與國內分享、交流,使得2020 生態農業國際研討會得以圓滿完成。各位的支持與協助乃是促使本國際研討會得以順利進行的最大動力,在此表達誠摯的感謝!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有機農業、生態農業、里山倡議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45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農業推廣課 姓名:曾竫萌 電話:03-8541881-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吉安村吉安路二段一五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