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1644年,南京一位名叫曹君義的出版商,印製了一幅獨特的世界地圖,他稱之為「天下全圖」。其雖沿襲了某些可上溯宋元時期的中國慣例,卻也借鑒了一幅由奧特柳斯(Ortelius)設計、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在南京印製的歐洲版世界地圖。曹君義此幅地圖的副本,現今仍保存在兩個國家的圖書館:其一在北京,另一在倫敦。本書的兩個章節,原是發表在中央研究院郭廷以學術講座的講稿,每章即是以曹君義地圖的其中一個副本作為出發點,去重建世界地圖的一段歷史,以此回顧早期的中國和歐洲在繪製世界地圖上的嘗試,並展望中國的世界地圖(如曹君義的版本)對歐洲地圖學的影響。這段歷史表明了:歐洲人仰賴中國對亞洲的知識,並不亞於中國人倚賴歐洲對世界的認識。今日我們所知道的世界地圖,正是在這種相互作用下,於焉誕生。
目次
郭廷以學術講座緣起 006
序 147
第一部分 南京:從中國描繪世界 148
| 1 | 一幅來自南京的地圖 152
| 2 | 作為地圖繪製主題的中國和世界 154
| 3 | 全圖 156
| 4 | 南京的地圖製作者 164
| 5 | 1644 年之後的「全圖」 172
第二部分 倫敦:從世界描繪中國 182
| 1 | 倫敦的一幅地圖 183
| 2 | 從遠方描繪中國 188
| 3 | 中國地圖在歐洲:第一階段 190
| 4 | 中國地圖在歐洲:第二階段(利瑪竇以後) 196
| 5 | 中國地圖在歐洲:第三階段(康熙以後) 204
| 6 | 結合兩段歷史 210
編/著/譯者簡介
TIMOTHY BROOK
Republic of China Chai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序言/導讀
這段中國、歐洲之間在地圖學上相互影響的簡史,由來自2019年10 月我有幸在中央研究院第三屆郭廷以學術講座所發表的兩場演說。以此邀請為契機,我匯集了數十年來從事歷史地圖研究時,所蒐集來的材料和種種想法。而在諸多發現中,最簡單易見的一點,就是我理解到早先數個世紀的中國人和歐洲人,竟也是同樣地喜愛鑽研地圖。好奇如我,很想知道他們如何理解他們所見、又如何去想像他們未知的地方,以及當本以為熟悉的地方突然看起來不同時,他們到底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至於更具挑戰性和令人興奮的發現,則是我意識到正是有了這一段在地球相對兩端所進行的鑽研、繪製和印製地圖的歷史,才誕生出今日我們所知悉的世界地圖。一旦連結起中國地圖和歐洲地圖這兩段歷史,就能讓我呈現歐洲人和中國人同樣都參與了
我們世界地圖之精巧製作。
對於能受邀在近代史研究所發表這兩場演說,我要衷心地感謝呂妙芬所長。必不可少的,還有從臺北的同儕和學生那兒,所得到的熱忱接待和充滿刺激的回應,這有助於我將這兩場的講稿付梓成書。我也想特別感謝我的編輯賴毓芝,在製作出如此精美的雙語書籍上所付出的辛勞努力。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Completing the Map of the World: Cartographic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地圖學、明代中國、十七世紀、耶穌會、南京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9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