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由郭素秋主編 ,從臺灣北部、東北部、東部到南部的縱長區域之地理空間框架,及納入東北側臺灣島外的琉球群島觀點,來重新檢討自2000 B.P.以後史前時代到17世紀歷史時期的文化內涵,並填補新石器時代末期經金屬器時代,以及到歷史初期的許多失落環節。
目次
主編序
導言—島內傳統與海洋要素交融的臺灣史-郭素秋
植物園遺址所見東北及蘇花海岸要素及其可能之意涵-朱正宜、張益生
宜蘭縣淇武蘭遺址的下文化層研究-陳有貝
一千年前後的琉球列島與臺灣—比較考古學的視點(中文)-後藤雅彥
1 千年前後の琉球列島と台湾—比較考古学の視点(日文)-後藤雅彥
花蓮縣支亞干(萬榮.平林)遺址的發掘與發現-李坤修
十七世紀前半西班牙人在北臺灣的陶瓷貿易-盧泰康
屏東縣望嘉舊社遺址的文化內涵暨兼論其「排灣文化」的形成-顏廷伃
現生族群的溯源研究—以來義舊社為例-郭素秋
編/著/譯者簡介
編者:郭素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多年來致力於臺灣的考古學研究,基於長年來所累積對臺灣與島外周邊地區考古文化的思考與認識,重新建立一個符合臺灣史前史真實面貌的整體文化層序架構,並透過同地區先後考古文化的比較,掌握本土要素的傳承狀況和新要素出現,再將新的要素放在亞太海域陸島關係網絡中來檢視其來源,思考其背後的文化接觸與跨海交流證據。這一研究揭示了數千年來以臺灣為主體的史前文化內涵和時空變化,以及這些時空變化背後的跨海交流與互動歷史。
這部海洋視野下的臺灣史前史,既重建了多樣與統一的文化整體性,又呈現了多元、多樣的海洋聯繫。其中,多樣而統一的文化整體,構成了臺灣史前文化本土獨立性、海島文化相對封閉性與延續性的重要基礎。作為東亞大陸與浩瀚的西太平洋之間的一處獨立的海島,臺灣多時空的史前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存在持續的海洋聯繫。臺灣史前文化的海洋聯縏是多樣的,既包括本島為中心的環島海洋文化聯繫,也包括與東亞大陸及菲律賓群島等跨海文化交流;這些海洋聯繫又是多元,既有來自大陸東南沿海浙、閩、粤等不同時候的新石器時代至早期鐵器时代文化傳播與交流,又有海島史前文化對外的傳播與影響,尤其是南向菲律賓群島的影響。編者2019年所出版的《New Frontiers in the Neolithic Archaeology of Taiwan (5600–1800 BP): A Perspective of Maritime Cultural Interaction》即為此海洋視點的著作。
序言/導讀
本論文集為編者於2016 年11 月15 日所籌辦的「臺灣東半部一千年前後的文化樣相研討會」進一步邀稿審查而成。由於近年來東半部的考古學研究,有重要的發現和理解,因此2016 年的研討會首次將整個臺灣縱切成一半,並針對東半部的重要考古發現,進行主要發掘者之邀稿,感謝當時邀請撰稿的十位學者,用心地為該研討會撰文宣讀,其中包括許多珍貴的第一手考古資料;加上各位學者均有長年的考古工作經驗,對臺灣的史前文化具有相當深入的理解,透過該年研討會的資料呈現和交叉對話,對許多議題提供了更深入思考的機會。
臺灣為獨立的大島,周邊為海域,在思考臺灣的考古文化時,不能僅著眼於單一遺址或狹小的區域,有必要放在更大的地理空間來思考,才能看到縱時限和同時限的文化傳承、變遷、新的要素、區域間互動等線索。而基於對臺灣數萬、數千年來的考古文化之深入理解,筆者發現臺灣的西半部與東半部呈現出兩個截然不同的空間領域,並且各自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但一般習慣劃分的北部、東部、南部、中部等地理分區,其中既有「東部」不僅忽略了東北部(宜蘭)、東南部的重要,無法確實反映出臺灣東、西兩半部的文化樣相,也直接切掉了南北兩端與東部的空間連續性。因此2016 年筆者籌辦「臺灣東半部一千年前後的文化樣相研討會」時,首次將臺灣縱切成兩半,其中的「東半部」即包含從北部、宜蘭、花蓮、臺東、屏東等區域,主要東臨太平洋、西接中央山脈的縱長形廣大區域。
臺灣自2000 B.P. 以後,出現了許多新的文化要素,特別是鍛鐵和製作小型青銅器的技術習得等,造成臺灣自5600 B.P. 以來持續數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之文化傳統,迅速地陸續轉變為金屬器時代,在這個過程中,史前人類長年的用玉傳統也隨之衰微終至消失,而十三行、漢本遺址的塊鐵爐(bloomery)鍛鐵技術所產生的鐵器、鐵渣,和玻璃飾品等卻開始大量地出現,讓臺灣迎向更複雜的在地傳統與海洋要素的交匯。
2000 B.P. 以後史前文化到17 世紀歷史初期的文化內涵,是臺灣從史前進入歷史時期的關鍵時期,也是臺灣與琉球群島開始出現較多文化共性的時期。與5600 至2000 B.P. 新石器時代一樣,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考古文化長期、多次且多元的影響臺灣,在2000 B.P. 以後直至晚近這段時期依然扮演著最主要的海外影響力量;但是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所帶來西班牙、荷蘭、日本、東南亞等多種不同政經文化的影響,亦在臺灣的文化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形塑著不同時期臺灣的文化面貌。然而,史前文化為何變遷?在新的考古文化中,固有的要素如何、以何種方式繼續存在?而未見於固有文化的各種新要素,又是源自何處?是固有文化的自我演變?抑或是跨海的外來影響?在新的考古文化中,固有要素和外來的新要素又是以何種方式同時存在?這些問題仍有待新的考古資料,進行不同視角的交叉檢視和探討。
此論文集仍沿用2016 年的東半部這個空間架構,即為了能更確實地反映區域考古文化互動的狀況,筆者將臺灣縱切成一半,以面對太平洋的東半部-即從臺灣北部、東北部(宜蘭)、東部到南部的縱長區域-這個地理空間框架,來重新檢討自2000 B.P. 以後史前文化到17 世紀歷史時期的文化內涵;為了突破臺灣島內的侷限框架,並納入來自東北側臺灣島外的琉球群島視點。2016 年共有10 篇文稿,經送審結果,共有4 篇文章通過審查。另外為了健全本論文集,進一步邀請李坤修、後藤雅彥、盧泰康先生針對本論文集主題撰文,均經過審查通過。為了涵蓋所審查通過7 篇論文的內容和年代,本論文集將名稱改為《從史前到歷史-臺灣東半部的文化樣相》。
此論文集透過至今尚未為人注意或極少注意的7 篇論文新視點和研究成果的提出,試圖彌補至今臺灣東半部從史前到歷史這段資料和文化理解均相對較為薄弱的缺憾,刺激日後相關學術的進展。尤其是透過新的考古發掘所得到的層位證據、C14 絕對年代的取得、器物的文化類緣之跨區域辨明,尤其是器物與墓葬、家屋遺跡等的共伴關係所釐清的社會文化組織、聚落型、空間分布、墓葬文化等多種不同的內涵,得以在原來粗糙而模糊的金屬器時代架構下,進一步建構更細緻的年代分期、家屋和墓葬等的先後疊壓關係,在更小的年代間距中去建構出區域文化的發展演變過程,及在過程中海洋要素如何進入各區域或各遺址之中,填補原來有許多文化上的空白或渺茫不清的新石器時代末期經金屬器時代到歷史初期(約距今2000年前後至17 世紀)的許多失落環節,此應是此論文集出版的最大意義所在。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From Prehistory to History – The Cultural Traits of Eastern Taiwan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考古學,歷史學,臺灣史,海洋史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9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央研究院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編輯出版部
姓名:蔡淑貞
電話:02-27829555-236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