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48
:::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

  • 統一編號GPN:1010901865
  • 出版日期:2020/11
  • 作/編/譯者:陳相因 主編
  • 語言:中文
  • 頁數:306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9865432645
  • 出版單位:中央研究院
  • 開數:A5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280

書籍介紹

本論文集企圖回應主題計畫在翻譯研究與跨文化研究等理論與實踐,並回答此次會議主旨─文學、文本、哲學、宗教與歷史如何協商、互滲和通融,等等問題意識。本書共八篇論文,可概化為兩大理論應用組別與四大思考面向。

目次

目 錄
導言⋯⋯⋯⋯⋯⋯⋯⋯⋯⋯⋯⋯⋯⋯⋯⋯⋯⋯⋯⋯⋯⋯⋯ -1-
一八七○年代中、日漢詩人的視域轉換
─以博物知識、博覽會為認知框架的討論 ⋯⋯⋯⋯鄭毓瑜 1
翻譯、國族、性別
─晚清女作家湯紅紱翻譯小說的文化譯寫 ⋯⋯⋯⋯崔文東 39
瘋狂的進行曲
─魯迅狂人系譜學蠡探 ⋯⋯⋯⋯⋯⋯⋯⋯⋯⋯⋯⋯陳相因 83
跨語境下的協商與創新
─俄蘇、日本和中國對話中的「革命文學」概念 ⋯⋯馬筱璐 131
跨越歐亞戰爭語境的左翼國際主義
─論巴比塞《火線》及葉靈鳳的中文翻譯 ⋯⋯⋯⋯⋯鄺可怡 169
流動的烏托邦
─談櫻井大造的跨東亞帳篷劇及其對全球資本主義的
  批判 ⋯⋯⋯⋯⋯⋯⋯⋯⋯⋯⋯⋯⋯⋯⋯⋯⋯⋯⋯許仁豪 233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indd 5 2020/12/9 下午 03:22:54
逃禪與勘破
─《紅樓夢》與禪宗 ⋯⋯⋯⋯⋯⋯⋯⋯⋯⋯⋯⋯⋯⋯廖咸浩 259
東方禪宗美學與西方現代音樂的交會
─ 以凱吉(John Cage)與曾德(Hans Zender)的
  音樂作品為例 ⋯⋯⋯⋯⋯⋯⋯⋯⋯⋯⋯⋯⋯⋯⋯楊小華 285

編/著/譯者簡介

陳相因簡介
大學畢業後,本人曾在俄羅斯國立聖彼得堡大學語言所俄國文學史系、英國劍橋大學斯拉夫研究系與東方研究系三系以「翻譯、文本、作家、思想體系、意識型態與歷史」為主題,探討現當代中國和俄羅斯與蘇聯兩國文學與文化的發展,具備中俄比較文學的專業能力,而這方面也是本人向所注重的研究領域。
個人希望能藉著這留學一路以來所累積的學術訓練與收集的研究資料,先著手一系列介紹關於當代的中國大陸、蘇聯與俄羅斯文學、文化與電影比較分析的研究。從二十世紀中國與俄蘇文藝的關係與演變這一方面來拋磚引玉,讓臺灣讀者和更多研究者去思考、比較和解釋臺、美、中、俄這四種文化與三種意識型態(三民主義、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相互激盪時所產生的現象與作用。除此之外,以中俄原文文本為基礎探究各文之獨特性,細觀從現代化到全球化過程裡,中文作品與其他文化的文本交雜作用所呈現的互文性。最後,經由文本分析追溯、考證與比較中俄蘇思想體系與意識型態的形成、接受和再現。
中俄蘇比較文學研究目的,不僅在於了解中國大陸與俄蘇的文藝思潮發展和意識型態體系,重要的是更多的研究者能對照臺灣與英美文學文化,進行多重比較交叉分析,具體地指出臺灣與中國大陸兩者的文藝發展異同。同時,也能更深入地反思、批評和評估兩岸在文學與文化上的關係、演變和發展趨勢。個人的近程計畫研究乃以二十世紀中蘇兩國女性文學發展的比較分析為主,遠程計畫目標在於研究和比較兩國文學、文化與影像之間的文藝匯通和合流。
在求學的過程裡,常面對不同且多變的環境與人事,從臺北到聖彼得堡,再到劍橋,又回到原點時,心境上頗能體會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滋味。儘管外在變化曾不能一瞬,在學術道路上求真知,總期勉自己能受大不苟取而俯仰無愧,力裕不求逞且始終如一。

序言/導讀

導言 陳相因 本書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於二 ○一五年起,所執行的三年主題計畫「翻譯與跨文化協商:華 語文學文化的現代性、認同、性別與創傷」,其中的一項成果 展現。此一計畫結合翻譯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與跨文化研究 (transcultural studies),探討華文文學文化的現代性、認同、性別 與創傷議題。跨文化研究是近十餘年來國際學界新興的研究領 域,翻譯研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跨文化研究的興起,一方 面既是對多元文化概念的檢討,也是回應及挑戰傳統比較研究及 後殖民研究。有別於多元文化概念,跨文化研究的重點不在討論 差異、認同與溝通,而是關注各文化的混雜本質、各文化間的相 互連結,體認他者文化的不斷滲透,如何成為自我不可分割的部 分,進而促成自我的轉化與創新。有別於後殖民研究,跨文化研 究關心的並非強勢文化的霸權與弱勢文化的抗拒,而是在權力不 均等關係中,弱勢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趨勢中找到立足點,創新傳 統、面向未來。 奠基於上述主題計畫之內容,在二○一六年十二月八、九 兩日舉辦「文化交流與觀照想像:中國文哲研究的多元視角」學 術研討會。會議中,近現代文學研究室邀請了廖咸浩、鄺可怡、 楊小華、許仁豪等學者,加上筆者,共同發表論文。本書內容主 要乃根據這些會議論文,後經主編邀請與挑選與本主題計畫相關 之合作對象,如鄭毓瑜、崔文東與馬筱璐等教授,在此期間所發 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與此次會議論文相互搭配,加以彙編而成。 本論文集企圖回應主題計畫在翻譯研究與跨文化研究等理論與實 踐,並回答此次會議主旨─文學、文本、哲學、宗教與歷史如 何協商、互滲和通融,等等問題意識。本書共八篇論文,可概化 為兩大理論應用組別與四大思考面向,分述如下。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indd 2 2020/12/9 下午 03:22:54 導言 -3- 第一組係以「戰爭與現代性」為主題所做的翻譯與跨文化實 例研究,說明晚清以降迄今,文本與多語的文化脈絡、思想與多 種意識形態之間的交流、想像和觀照。在此組別下,又細分為三 大面向。第一面向為晚清出使或留學日本的知識分子如何經由觀 照,爾後認知日本現代化過程與現代性構築的過程,想像中國未 來的現代化與現代性,並加以應用在改革中國文藝傳統的語言、 文體與意識形態。一至三章分別為鄭毓瑜、崔文東與陳相因的論 文,即係論證中國留日知識分子如黃遵憲、湯紅紱與魯迅(周樹 人)自一八七○年代開始,經清日戰爭到日俄戰爭這段期間,如 何因身在異國為異客,見證日本維新後社會而在文化交流的脈絡 下,思考中國傳統文學的語言與文體改革的可能性,並利用文藝 生產付諸其跨文化思考的實驗與實踐。其中作品,範圍涵蓋了詩 歌、小說與雜文等文體,並涉及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轉型、改良, 甚至是革命等等,在意識形態上思考的轉/蛻變。這些跨文化的 實例研究,有助讀者理解中、日之間,甚至加入俄國因素後,兩 種以上的文化交流時所呈現的文藝混雜特質。 本論文集第四、五兩章則可反映此組的第二種歷史階段的面 向:進入民國後,政治強烈干擾著文藝,思想和主義躍然成為跨 文化語境下文藝表現的一種形式。談論跨文化文藝實踐的公共領 域,對於民國的知識分子而言,已不僅是兵家政客的必爭之地, 更是文藝工作者(包括翻譯)不可或缺的一項知識技能。馬筱璐 與鄺可怡的論文,前後聚焦於「革命文學」概念在中、日、蘇三 國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思想流變,以及另一支線以巴比塞為代表 的法國左翼國際主義,在其小說《火線:一個步兵班的日記》如 何展現出俄、法與歐陸其他國家在一次世界大戰中各種意識形態 的交會、衝突、互滲與共容,而該小說卻又因伴隨葉靈鳳在中日 戰爭爆發後的中文翻譯,而呈現出不同於法、俄的中國大陸與香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indd 3 2020/12/9 下午 03:22:54 -4-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 港文化面貌。 在翻譯與跨文化研究組中最後一個實例研究,將文類聚焦於 戲劇。許仁豪以二戰過後迄今的跨東亞帳篷劇發展為一個具體例 證,論述戰爭、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所帶給東亞各國的現代性問 題。該論直陳日本當代帳篷劇的變遷歷史,探討導演櫻井大造如 何吸收利用莊子思想,以跨國際的帳篷劇做為一種烏托邦美學實 踐,勾勒日、韓、臺與中國等各地當代生活在跨文化語境下的生 存意義。 在探討「戰爭與現代性」的翻譯與跨文化研究組別內,我們 企圖以不同文體─從詩、小說、雜文、思想、意識形態到戲 劇,討論在不同時空、跨越語境且具備文化混雜特性的文藝作 品。在這些實例研究內,不難看出二十世紀的華語文藝作品其實 展現相當豐富的多元、多面與多層次的文化演變,雜揉了日本、 俄蘇、法國等多重異國元素,而非以漢人一元文化為中心的單一 線性式發展。 本書的第二部分則以「傳統與現代性:自我與他者的禪學」 為題,貫穿近現代文學研究室多年來討論且不停嘗試實驗的跨 領域研究成果。此組希望能以廣義的文藝文本(包含影音產品) 為基礎,進一步討論中外哲學思想,創造文學與哲學相通共融 的討論空間。是故,在此實驗組的文哲跨領域面向中,我們選 擇了「禪」做為切入點,用以探索中國哲學、文學與西方現代音 樂之間交會時所「互放的光亮」。廖咸浩以近代經典《紅樓夢》 為細讀的文本,討論禪的哲學帶給創作者的影響。楊小華以美國 作曲家凱吉與德國作曲家曾德的音樂作品為例證,說明禪宗美學 不僅只是東方或中國獨家專利的感受與實踐,在二十世紀全球化 熱潮的帶動下,東、西交流與規模遠超乎前面任一歷史時期,而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indd 4 2020/12/9 下午 03:22:54 導言 -5- 使西方創作者,如凱吉與曾德,能藉由模仿東方音樂美學特質, 轉變成為對禪宗哲學與傳統的探索。在此文哲跨領域研究的實驗 組中,本書企圖拓增廣義文本的範疇,並跨越時空的藩籬,論證 文藝與哲學、傳統與現當代、東方與西方等等疆界絕非如傳統定 義下二分式的斷裂,而是在文化衝擊和時代演變的矛盾中具備了 跨、轉、蛻與新生的特質。 現將本論文集每一章梗概,分述如下。 第一章〈一八七○年代中、日漢詩人的視域轉換─以博物 知識、博覽會為認知框架的討論〉,論述從十九世紀後半葉一直 到二十世紀初,中國歷經了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等一 連串面臨存亡的戰亂,當時的知識分子一方面努力對抗西方,同 時也想辦法學習西方;而一八九五年對日戰爭的失敗,更轉變了 中國人對日本的看法,尤其是對於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強烈嚮往, 一八九八年後變法失敗逃到日本的康、梁及其追隨者,更以日本 做為救亡圖存的啟蒙聖地。而在這頁中日交流史中,黃遵憲堪為 重要前鋒。 一八七七年黃遵憲隨何如璋出使日本, 一八七九年至 一八八七年間,不但出版且重印了《日本雜事詩》,同時也完成 《日本國志》,可以說是當時最熟悉日本的晚清知識分子。除了 介紹日本史料與各種近代知識,黃遵憲還是梁啟超口中「詩界革 命」的第一人。如何以舊體詩面對新世界與新事物,黃遵憲有最 深刻的體驗與表現。而同時在日本漢詩壇足為領導者的森春濤, 則於黃遵憲使日之前即編輯有《東京才人絕句》,並主編每月出 刊的漢詩文雜誌─《新文詩》,同樣面對維新後的西洋學術、 觀念、語詞的傳入,黃遵憲與森春濤兩人及其週遭友人如何透過 漢詩「遇見」西方所謂「文明開化」的風潮,尤其是當時的「博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indd 5 2020/12/9 下午 03:22:54 -6-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 覽會」經驗面對漢詩所代表的「博物知識」,如何在新舊語詞的 挪借或錯置中,在新舊思想框架的類比與協調中,成為舊傳統與 新知識彼此交流對談的場域,這應該是討論世紀之交文化越界與 回應或抗拒的極佳事例。 第二章〈翻譯、國族、性別─晚清女作家湯紅紱翻譯小說 的文化譯寫〉,以晚清女作家湯紅紱的三部短篇小說譯作〈旅順 土牢之勇士〉、〈女露兵〉與〈無人島大王〉為中心,從文化潮流 的融合、道德觀念的調和與文類形態的重構等方面考察譯者的 文化譯寫實踐。湯紅紱深受明治日本戰爭文學與晚清「小說界革 命」、「女界革命」等文化潮流影響,倡導藉翻譯小說宣揚愛國精 神。切合晚清文化語境,湯紅紱在翻譯時著力調和原著英雄展現 的「忠勇」道德觀念與晚清國族論述、女權論述以及儒家思想, 以樹立國民道德典範。與此同時,湯紅紱無視原著的文類區別, 化用晚清冒險家傳記與女豪傑傳記,重構譯文形式特徵,突出譯 作的傳記性,期待男女英雄贏得不朽聲名。由此看來,湯紅紱的 文化譯寫展示了晚清中國與明治日本、傳統與現代、性別與國族 之間的張力。 第三章〈瘋狂的進行曲:魯迅狂人系譜學蠡探〉接續前一章 在清日戰爭與日俄戰爭對文學的影響討論,論證魯迅於留日生涯 中,體察經過由甲午到日俄戰爭的日本如何現代化的過程,從而 在作品內強化黑暗意識,並開展對現代性與戰爭的強烈批判,進 而解釋周樹人到魯迅的創作演變。魯迅在日期間吸收果戈理與夏 目漱石的創作技巧,融合了安德列耶夫的思想,因此得以在第一 次世界大戰時期中國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的推波助瀾下,開創 出自己獨樹一幟且一鳴驚人的狂人系列。 依循探討中、日、俄三國歷史背景、文學脈絡與文本生成的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indd 6 2020/12/9 下午 03:22:54 導言 -7- 發展,以及運用文本交叉對照與分析的方法,此章較僅論單一國 家的文學發展更清楚得見,黑暗意識、瘋狂與現代性批判的人文 關懷絕非魯迅或中國作家獨有,而是來自中外作家在同一時期對 世界局勢的外在發展,如何與個人生活和命運相依又相連的探索 和思索,係世界文學值得關注的現象,同時又承繼了傳統文藝中 對弱小與異端懷抱同情和憐憫的永恆主題。 陳相因提供諸多例證,解釋魯迅創作的黑暗意識和狂人系列 帶著強烈的中國色彩並巧妙結合中國時局。這些例證闡明了魯迅 與前述幾位日、俄作家之間在瘋狂主題上共享、共通與共感的創 作技巧、思想及表現方法,足以顯示他的創作野心和世界視野, 而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同時亦呈現魯迅如何以俄為 師,因狂人系列而掀開了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扉頁。 第四章〈跨語境下的協商與創新:俄蘇、日本和中國對話中 的「革命文學」概念〉延續前一章魯迅對俄蘇、日本與中國之間 的跨文化興趣,以「革命文學」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濃重墨彩 的華章,係長期受到學術界的大力關注,但少有研究追溯「革命 文學」這一概念在全球語境下的跨文化傳播歷程。事實上,「革 命文學」從未在俄蘇或日本被當做一個重要的理論口號,更未曾 引發如中國這般激烈的理論爭辯。但是俄蘇及日本的理論資源的 確為中國對「革命文學」的解讀提供了極大的想像空間。馬筱璐 將「革命文學」這一概念置於俄羅斯和日本的文化背景中進行考 量,試圖為探討中國「革命文學」提供新的思考路徑。 第五章〈跨越歐亞戰爭語境的左翼國際主義─論巴比塞 《火線》及葉靈鳳的中文翻譯〉,論述歐洲一次大戰爆發,年過 四十的巴比塞(Henri Barbusse, 1873-1935) 卻自願參軍,並自我定 位為「反戰的社會主義者」(le socialiste antimilitariste)。儘管他對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indd 7 2020/12/9 下午 03:22:54 -8-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 自身參戰的信念堅信不移,但其思想和行動複雜縝密,程度超越 同代的左翼知識分子而且難被理解。一方面,他堅決反對國際間 由軍國主義(le militarisme) 和帝國主義(l’impérialisme) 所引起的 任何戰爭,卻又拒絕高舉「義戰」的旗幟支持法國兵士參戰。另 一方面,他強調「反戰」卻沒有加入和平主義者的行列,甚至親 赴戰場主張以「另一種戰爭」─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革命─ 消滅戰爭。是以他憑藉自身經驗撰寫的小說《火線:一個步兵班 的日記》(Le Feu: journal d’une escouade, 1916),成為探討作家本 人以至戰時歐洲知識分子各種意識型態的重要中介。 《火線》牽涉複雜的戰爭思考,隨著中文翻譯的出版跨越一 戰和二戰的時間維度、歐亞文化及戰爭語境,進入中日抗戰的 歷史脈絡。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上海淪陷,葉靈鳳(1905- 1975) 避戰南下,翌年抵達當時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並在自己 主編的《立報》副刊〈言林〉連載巴比塞《火線》的節錄翻譯。 他指出當時「旁的書僅是描寫戰爭的型態,『火線下』卻寫了『戰 爭』本身」,小說「指示今後如何避免這慘殺的途徑」。本章從跨 越歐亞戰爭語境的角度重新審視《火線》及葉靈鳳的中文翻譯, 並探討以下問題:第一,巴比塞的《火線》作為一次大戰的戰爭 文學有何特點?它如何在帝國主義及和平主義的雙重否定之中發 展其獨特的革命思路?第二,在跨越歐亞戰爭語境之下,巴比塞 和葉靈鳳在各自的時代有關戰爭、國際主義、無產階級革命的思 考有何不同?面對著怎樣不同的衝擊?第三,抗戰時期香港殖民 政府嚴苛的政治審查下,文人如何通過文學翻譯爭取最後的言論 空間?葉靈鳳又如何重新詮釋《火線》以回應當下的政治環境? 第六章〈流動的烏托邦:談櫻井大造的跨東亞帳篷劇及其對 全球資本主義的批判〉從烏托邦美學的框架,考察櫻井大造帶來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indd 8 2020/12/9 下午 03:22:54 導言 -9- 的跨東亞帳篷劇文化現象,探討在全球資本主義時代帳篷劇的戲 劇美學形式。帳篷劇其實是一種流動的烏托邦,對於當下全球化 的政治經濟邏輯帶有一種批判,其美學化時空,以及「他者化自 己」的戲劇創作和展演過程,打開了演員與觀眾身體的想像力, 創造了主體再構造的可能,最後形成共同體的新想像。於是,在 情感與勞動的雙向作用中,我們看見新的烏托邦在地平線浮現。 第七章〈逃禪與勘破:《紅樓夢》與禪宗〉顛覆歷來把紅樓 夢視為「悟道之書」的看法。廖咸浩以為,書中談禪說偈時而有 之,似乎更指向了禪宗式的悟道。然而,若以寶玉出家的方式來 看,本書並無禪宗的出入自如、了無拘礙,反而似乎傾向出世佛 教的棄世。但對警幻角色的重審,加上紅樓夢雙重神話架構的掌 握,使我們能一窺本書隱藏至深的遺民情懷,也因此看清禪宗元 素在本書中的作用。禪宗因受道家及儒家的影響,入世意義本就 遠大於出世意義。而明末逃禪風氣,更模糊了禪宗與儒家的分 野。禪宗元素在本書中的運用,正是以「逃禪」做為遺民情懷的 隱喻。「逃禪」首先暗指遺民在清統治外的週轉存在,即以逃禪 暫掩耳目、以圖再起。其次,禪宗則又可做為遺民的心理策略: 在復國的希望完全破滅之後,如何再回到塵世尋找安身立命的新 可能性。此策略可謂精神的逃禪:既出又入、若即若離。最終而 言,紅樓夢中的禪宗元素所負載的是亡國的傷痛及再起的期待, 拉岡精神分析所謂的「絕處逢生」差可比擬,並縮影了明亡對中 國本土現代性產生的特殊衝撞與改造。 第八章〈東方禪宗美學與西方現代音樂的交會─以凱吉 (John Cage) 與曾德(Hans Zender) 的音樂作品為例〉,探討在中、 西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東方文化如何被西方模仿與挪用,甚至以 哲學的層次深入西方文化自身,影響其定位與價值。凱吉與曾德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indd 9 2020/12/9 下午 03:22:54 -10-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 分別來自美國與德國,在歷史、地域與個人創作背景不同的條件 下,先後受到禪宗美學的影響與啟發,並以音樂創作反映出他們 對於禪宗的詮釋,在作品中呈現出東、西文化相互激盪而產生獨 特的面貌與趣味。特別的是,作曲家受到「他者」形塑與內化的 同時,亦能保存「自我」的傳統與價值,並開展東、西文化雙向 交融的可能性,以及文化平等對話的空間。 凱吉重視音樂的本質,認為「音樂」是四周所有有意無意產 生的聲響,喜愛傾聽噪音與無聲,使得有聲與無聲共同呈現出大 自然整體的一部分,以此詮釋禪宗「空」的意義與境界。另外, 他也藉由隨機丟擲硬幣決定作品中的音符、節奏與速度等音樂要 素的手法,試圖達到道家思想中的「無為」。因此,無論是道家 或禪宗的「無」與「空」,皆構築了凱吉的音樂創作美學。曾德 則是以長笛替代日本樂器尺八(shakuhachi),藉由吹奏不準確、 不純淨音,反能展現美學意義上的簡樸與不完美,更是對於大自 然觀的反映。除此之外,曾德追求音樂性簡約與直觀的態度反映 在以日本「俳句」(Haiku) 為名的作品中,並藉由此美學反思西 方生活方式與價值觀,以及增添後現代主義作品中內容與意境的 深度。 以上八篇文章為近現代文學研究室主題計畫「翻譯與跨文化 協商:華語文學文化的現代性、認同、性別與創傷」,以及「文 化交流與觀照想像:中國文哲研究的多元視角」學術研討會,兩 者相互激盪而生之重要研究成果。八篇論文作者分別以不同的理 論方法探究和細讀文本,齊聚於本論文集內,欲各借己身專長拓 寬此一主題的研究視野和多樣性,並深化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 方文化,以及中國與外國哲學之間相連、互通、共容的可能性和 互文性。我們期盼激發臺灣人文學界,能廣伸文化觸角,探索更 多元、多面向與多層次且豐富的文藝意義。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翻譯學,跨文化研究,文集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0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姓名:詹巧燕 電話:02-27895751- 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