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836
:::
素養導向的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理念的探究與轉化

素養導向的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理念的探究與轉化

  • ISBN/ISSN:9789869835985
  • 出版單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開數:16開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400
書籍介紹

本書從實務角度出發,再透過案例或實際經驗聯結對應的教育哲學知能,期能協助讀者能靈活應用相關哲學知識、批判思考能力,據以協助讀者建構或省思個人教育專業信念;提醒未來使用本書的教學者或學習者應注意適當教學方法的選擇,期使緊扣本書素養導教育哲學之特色。

目次

導論:「素養」概念內涵的思辨
「素養」導向的學與教:概念定義及其批判性擴展
澄清「能力」或「素養」在課綱之疑義
向度I:學習與自主
全人教育面面觀
批判思考做為教育目的及其爭議中的積極教學面向
從柏拉圖「洞穴寓言」論終身學習的教師圖像之專業力
什麼樣的「探究教學」會是真正以學習者為主體?
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
向度II:溝通與責任
當東方碰到西方:關於教育的不同想像
素養導向的倫理教育初探:以呂格爾思想為例
資訊科技時代的另類「素養」--實踐智慧與敘事想像
品德教育是什麼?為何應該做?怎麼做?
施德與師德---成為有情有義的良師
教育可以後人類嗎?──後人類時代的教育哲學
後真相社會中的素養導向教學
探討教師專業與生態素養之關係:DAVID ORR的啟示
向度III:同理與審美
美感,可以當作評分標準嗎?
如何面對教育工作中的挫折?借用古代道家的生命智慧
像創作藝術般建構自我—現代「自我」學說與「自我建構」理念淺介
尋找「靈光」的教育美學:數位複製時代的教與學問題

編/著/譯者簡介

王俊斌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教授
洪如玉 /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系特聘教授兼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黃 藿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簡成熙 /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李彥儀 /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幼慧 / 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蘇永明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授
何佳瑞 / 輔仁大學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學程暨全人教育中心副教授、
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副研究員
游振鵬 /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伊琳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陳延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玉珍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及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
方永泉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蔡宛霖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生
楊洲松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李 崗 /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
王嘉陵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教育研究所教授
張鍠焜 /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涂真瑜 / 政治大學教育哲學博士、臺北市民族國小教務主任

序言/導讀

「素養導向」(competence-oriented)一詞已是現在十分流行的教育觀點,由於這個概念充分體現經驗取學課程以及學習中心教學的特色,所謂「素養」也就被定位為「讓一個人為能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涵育他們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這樣的定調一方面突顯傳統學科本位課程發展愈發地不合時宜,另一方面則彰顯唯有給學習者「帶得走的能力(或素養)」才能符合未來生活需求。面對新一波變革,到底什麼是「素養」?該具備哪些「素養」?又如何具備相關「素養」?我們面對如同當初推動九年一貫摸石頭過河的狀況,目前接受「素養」只能算是暫時擱置概念爭議。過去早有學者從課程意識型態將不同觀點加以區分,像是「精粹主義」的「學科取向」,或者是「經驗主義」的「學生取向」,前者會以教科書為中心,教師變成教科書的「跟班」;後者則重視學生的需求、能力與興趣,教師可能為了滿足「學生本位」,反而會流於「放任、反智以及不重視未來」。兩種觀點站在對立的角度,當然各有其優勢與侷限,只是在大家未辨明“competence/competency”的理念內涵時,存在課程意識型態問題看來也就被一併「擱置」了。 本書《素養導向的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理念的探究與轉化》雖然採用「素養」一詞,特別在「導論:『素養』概念內涵的思辨」收錄兩篇文章,在「『素養』導向的學與教:概念定義及其批判性擴展」,從UNESCO與OECD公布的政策文件中爬梳“literacy”一詞的多重意涵,論證“competence/competency”應為「能力」,而非「素養」,然而也建議當指涉範圍為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中華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等相關政策文件及研究文獻,或者提及世界各國面對 21 世紀全球化挑戰所進行的課程改革介紹時,則可採取「素養」的翻譯期能便於和社會大眾溝通。導論中的另一篇文章是「澄清『能力』或『素養』在課綱之疑義」,透過語言學以及針對PISA官方文件之分析,再次提醒“literacy”應理解為「素養」,而“competency”則應翻譯為「能力」,亦即「素養」與「能力」的適用層次應該有其區隔。 面對新的課程、教學與評量之變革,有別於過往以理論知識為架構的書籍撰寫形式,本書期待能從實務角度出發,再透過案例或實際經驗聯結對應的教育哲學知能,期能協助讀者能靈活應用相關哲學知識、批判思考能力,據以協助讀者建構或省思個人教育專業信念。本書除了「導論」之外,本書共區分為「學習與自主」、「溝通與責任」、「同理與審美」等三部分,各部分收錄的文章也大致對應了哲學的「知識論」、「倫理學」與「美學」,共收錄了17篇論文,撰寫內容包括希臘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實用主義(杜威)、批判理論 (Walter Benjamin)、分析哲學、存在主義、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Michel Foucault)、生態哲學(David Orr)、中國哲學(道家、荀子)以及美學等哲學知識。此外,討論內容亦含括教育目的論、教育知識論、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探究、全人教育、東西方的教育想像、個人主義與社群主義、教師專業倫理、後人類、後真相等多元議題。 為了貼近“competence-oriented”的特色,本書參照「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的區分架構,將「學習內容」定位為教育哲學學科知識範疇的學習,而「學習表現」則為學習主體(如教師或師資生)可以透過「學習內容」來涵育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專業素養。簡言之,為能符應素養導向教師專業的理想表現要求,參考教育部公布之「終身學習的教師圖像」及「中國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本書各篇作者儘可能依據教育部公布之「終身學習的教師圖像」,在各篇文章概述中說明「學習表現(學習主體素養)」的規劃,除少數針對議題融入(如品德或生態)會採用議題指標外,多數篇章會將「素養表現」限定在「熱忱與關懷、倫理與責任、多元與尊重、專業與實踐、溝通與合作、探究與批判思考、創新與挑戰、文化與美感、跨域與國際視野」等九項核心內涵之內。在「學習表現」規劃下,相關哲學知識內容解析或者討論案例的安排時,會刻意留下學習過程中用來涵育或引導學習者應有行為或表現之線索。舉例來說,當哲學內容知識聚焦於「蘇格拉底方法」或「杜威思維術」時,學習表現則應與「探究與批判思考」以及「溝通與合作」 相關,而相關的案例或討論問題,也多會與期待中的學習表現有關。換言之,提醒未來使用本書的教學者或學習者應注意適當教學方法的選擇,期使緊扣本書素養導向教育哲學之特色。 本書得以出版,可以說明一個美學的意外,原本只是基於行政工作必須思考教育專業基礎課程(例如教育哲學或教育社會學)如何調整,以便符合當前「素養」的說法,在邀請教育哲學社群師長一同討論後,大家便熱情地提議要共同合寫一本不一樣的「教育哲學」,從專書編寫會議、初稿的雙匿名審查、文章修改以及參與課程教學論壇的發表,真的很感謝來自國內13所大學作者的熱情支持與付出。當然,本書得以完成,必須感謝師資培育中心的育秀組長,在個人擔任主任期間,她總能有效率且十分樂觀地看待工作,著實給了莫大的助力。除了之外,為了讓本書的品質能符合學術要求,婕妤不厭其煩地處理大量的文稿以及繁瑣的出版審查工,又為了能讓這本書能真正用於實際教學,佩芝展現了優秀的美感與數位能力,她細讀各篇文章並逐一製做了教學用簡報,必須對本書第一位認真的讀者表達敬意與謝意。在一片眾聲喧嘩的「素養」聲中,期待本書的出版,能夠展現教育哲學實事求是的愛智精神,凡事未必要人云亦云,卻要能深思明辨。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素養導向,教師專業發展,教育哲學,批判思考,希臘哲學,實用主義,批判理論,存在主義,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生態哲學,中國哲學,美學哲學,教育目的論,教育知識論,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探究,全人教育,東西方的教育想像,個人主義與社群主義,教師專業倫理,後人類,後真相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99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姓名:鄭佩芝 電話:02-27321104-82318 地址:臺北市和平東路2段1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