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54
:::
人權何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地圖

人權何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地圖

  • 統一編號GPN:1010901971
  • 出版日期:2020/11
  • 作/編/譯者:林淑慧主編
  • 語言:中文
  • 頁數:176
  • 裝訂:平裝


書籍介紹

本書以《人權何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地圖》為題,藉由閱讀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家屬及親友、訪談者的相關文集,同時結合數位人文、空間資訊應用於人權主題的推廣活動,重新詮釋人權主題的普世價值。閱讀受難者的生命故事,並繪出生命故事地圖,以紮根人權理念,進而再現時空脈絡。從不義遺址、讀書會、工作坊,規劃以空間的角度再現白色恐怖下的生命經驗,照亮臺灣曾經走過的暗夜歷史,並得以重新詮釋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同時搭配數位人文與DocuGIS空間資訊的技術,以期延續理念的傳播。

目次

主編序      i
導言:人權何在?受難者生命故事地圖 01
秋蟬的悲鳴      14
看見陽光的時候      52
喚不回的青春    97
在逆風中奮起    131
結語    168
附錄    170

編/著/譯者簡介

主編 林淑慧
  林淑慧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學與文化。中央研究院、臺灣大學數位人文中心、哈佛大學、SOAS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訪問學人。曾獲臺灣人文研究學術獎、科技部人社中心出版獎勵,著有《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禮俗‧記憶與啟蒙:臺灣文獻的文化論述及數位典藏》、《旅人心境:臺灣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書寫》、《旅行文學與文化》、《再現文化:臺灣近現代移動意象與論述》。

序言/導讀

主編序   猶記2005年回母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的前身——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任教,張炎憲老師當時於本所擔任兼任教授。他曾邀請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至課堂講述親身經歷。那三小時的研究所課程,因勾起受難者的記憶而延長至五小時。因受邀參與張老師主辦的這場講座,進一步理解受難者的生存處境,更感受生命故事的時代意義。國家人權博物館近年來廣泛蒐集人權主題相關資料,並出版口述史或傳記、相關政治受難口述歷史紀錄片等,為社會教育貢獻良多。期望亦為人權教育推廣活動盡心力,因而興起藉由文學與空間推廣人權教育的理念。   白色恐怖受難者陳孟和先生曾提出睿智的觀念:「要重建被抹滅的歷史,要先把空間建置起來,有了空間,故事才能填進去詮釋,歷史才能離真相近一點。」地景是由人群的生活實踐所塑造出來的,為一套表意系統。地理學和文學都是有關地方與空間的書寫,兩者都是表意作用過程,也就是在社會媒介中賦予地方意義的過程。近年來因嘗試發掘文化與空間資訊的意義,得以探索地方文化脈絡,以及如何觀看世界。由穿梭古今而召喚地方感,並進一步吸引國際人士關注,成為傳播臺灣故事的另類途徑。   曾藉由學術研習交流及訪問學人之際,親身感受參與波士頓自由之路(The Freedom Trail)文化導覽的特色,見遊客聆聽身著傳統服飾的導覽人員解說主要地景,觀看遊客絡繹不絕沿著紅磚標出的路線實地踏查。亦見世界各地蜂擁而至的遊客,至荷蘭阿姆斯特丹安妮之家(The Anne Frank House)、美國華盛頓特區大屠殺紀念博物館(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從感受博物館展示的歷史創傷及安妮日記手稿的意義,體驗生命故事與時空的密切關聯。   感謝國家人權博物館、教育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及出版中心、台灣語文學系,以及台灣數位人文學會、台灣歷史學會、國立台灣圖書館等單位提供資源與支援。感謝協助籌辦工作坊的老師,如:導讀《走過長夜》系列文集的楊翠教授,台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項潔主任、洪一梅老師,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中心廖泫銘老師等人。與專業的同好長期研討,不僅如沐春風,更深化此書的內容。感謝本校吳正己校長及台灣語文學系許慧如主任及林芳玫、林巾力、陳龍廷、賀安娟、莊佳穎、陳玉箴、曾秀萍、劉承賢、呂美親等同仁長期的友情支持。也謝謝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楊雅惠教授致贈《行方不明:白色恐怖台南案一員口述歷史》以供參考。   更感謝修習這學期課程的學生,從碩博班研究生、通識課及大學部的同學皆投入心力,使我感受教學相長的意義。因師生一起跨領域的學習熱情,如今得以展現空間資訊應用的成果,將《走過長夜:白色恐怖受難文集》一篇篇真切動人的文字,轉化為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地圖。感謝編輯團隊曾麗玉、葉衽榤、杜慶承、蔡志彥、游鈞祥、游雅筑、陳致綸、勵湘寧等人。這本書的出版過程中,不僅幸獲來自各方的協助與支持,更得力於學生用心共同參與,方能如期出版。   本書以《人權何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地圖》為題,藉由閱讀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家屬及親友、訪談者的相關文集,同時結合數位人文、空間資訊應用於人權主題的推廣活動,重新詮釋人權主題的普世價值。閱讀受難者的生命故事,並出版生命故事地圖,以紮根人權理念,進而再現時空脈絡。從參訪不義遺址、讀書會、工作坊,規劃以空間的角度再現白色恐怖下的生命經驗,照亮臺灣曾經走過的暗夜歷史。本書封面照片為今年與親愛的家人騎自行車到馬場町,蹲跪於地上拍攝的;封底與每輯隔頁的照片為帶領研究生至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趁導覽員解說之際攝得。   藉由引介使用資料庫的實作,得以重新詮釋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同時搭配數位人文與DocuGIS空間資訊的技術,並舉辦新書發表會,以期延續理念的傳播。早在幾年前即嘗試應用資料庫與空間資訊,融入於大學部及研究所教學課程。附錄一為2018年11月主持數位人文與空間資訊工作坊的部分成果,附錄二為本學期兩門課參與工作坊的學員名單。最後僅以2010年1月23日自由日於個人網頁所撰〈馬場町意象〉作為本書序曲: 河堤邊的馬場町 新店溪水緩緩流動 日本時代練兵騎馬的南機場 何時立了綠草土丘 槍聲顛覆寧靜安詳的清晨 聲聲凝結於淒清的空氣中 萬物忘卻甦醒 不得已假裝沈睡 睡醒後依舊 啞口瘖聲 五0年代白色恐怖夢靨 壓抑英靈 鬱積六月雪 河堤邊的馬場町 溪水映照雲影流動 隆起的綠茵荒塚 如何象徵 兩三千知識份子墜落地底的沉重 閱讀《白色封印》口述歷史 恨不得槍斃胡謅的判決書 戰後刑場 豈止荒謬兩字了得 河堤邊的馬場町 自行車友結伴於艷陽下 懷念盧兆麟先生為百餘位大學生 費心 解說這城市歷史現場的記憶 昔人風範 如波斯菊神采奕奕 閒坐樹下 清風徐來 芳草清香 如何共寫史詩 及時握住掌心榕樹子 希望播種希望 林淑慧寫於台師大雲和街教學大樓 台灣語文學系研究室 2020年11月10日 導言 一、出版緣起   回顧自1949年5月19日頒布〈臺灣省政府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號〉,宣告自同年5月20日起實施戒嚴,至1987年7月15日起解嚴為止,臺灣戒嚴時期共持續長達38年。戒嚴法之後又陸續發布〈戒嚴期間防止非法集會結社遊行請願罷課罷工罷市罷業等規定實施辦法〉、〈戒嚴期間新聞雜誌圖書管理辦法〉、〈懲治叛亂條例〉等相關法令。就在這風聲鶴唳的年代,知識菁英遭統治當局以叛亂或匪諜罪嫌加以拘捕、審問,形成所謂的「白色恐怖」。戒嚴時期訂定的法令,多悖離世界人權宣言中對思想與自由的保障,或違反現代國家憲法所具有自由與人權精神。因期望從跨領域的活動,引導學生深化人權意識,故興起以透過閱讀《走過長夜:白色恐怖受難文集》為讀書會主要書目,結合舉辦數位人文與空間資訊工作坊、生命故事地圖等活動的籌畫。   本書以《人權何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地圖》為題,藉由閱讀受難者、家屬及親友、訪談者的相關文集,重新詮釋人權主題的普世價值;同時結合數為人文、空間資訊應用於人權主題的推廣活動,使人權理念得以影響傳播及延續。規劃的活動流程如圖1: 圖 1: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地圖推廣活動   從參訪不義遺址、讀書會、工作坊,規劃以空間的角度再現白色恐怖下的生命經驗,照亮臺灣曾經走過的暗夜歷史。閱讀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的生命故事,並出版生命故事地圖,以紮根人權理念,進而再現歷史脈絡。 二、《走過長夜:白色恐怖受難文集》讀書會   國家人權博物館出版品《走過長夜:白色恐怖受難文集》系列所涉及的空間,伴隨特殊的經驗,而產生歷史性脈絡的意義。理解此文集受難者所經歷的一連串煎熬,有助於深化台灣創傷史的建構。以往有些受難者的親人將傷痕轉化為文字,表達隱晦、不能言說的情感;然而在這種隱晦中,更呈顯壓抑的心情。近年出版的此系列四冊文集,已製成電子書於國家然全館的網站供讀者閱覽,則呈顯解嚴後受難者及親屬、友朋及口述訪談者的感受與心境。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王逸群曾於《走過長夜》系列書籍總序中提及: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自2011年成立以來,分別於2012年12月與2014年一月出版,陳銘城先生、曹欽榮先生主編的《秋蟬的悲鳴─白色恐怖受難文集第一輯》與《看到陽光的時候─白色恐怖受難文集第二輯》。2015年出版第三輯《喚不回的青春》的同時,亦合併第一、二輯,組成系列套書《走過長夜》。又於2016年進行第四輯《在逆風中奮起》的出版籌畫,並於2017年五月出版,而使更多讀者因看見受難者的真實故事,進而關注人權議題。   人權館透過《走過長夜》系列編輯統整,依內文性質將文稿分成受難者本人親自撰寫或接受口訪的「親歷」篇、透過受難者家屬所撰寫或接受口訪的「追憶」篇與「回想」篇,以及透過第三者角度撰寫受難者生命故事的「側寫」篇,使讀者更清晰的透過各種不同的角度閱讀受難者的生命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值得細細翻閱,從中省思過去歷史所造成的傷痕,透過閱讀這些故事能使未來世代能夠珍惜與捍衛現今得來不易的人權成果。   此系列文集收錄白色恐怖受難者及家屬的生命敘事,是藉由回顧過去、紀錄現在、迎向未來。此類將記憶以文字整理為敘事,在此新的書寫中得到思考過去的新方式,以及處理與面對未來的方式。2020年10月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大樓202演講廳,我邀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任委員、國立東華大學教授楊翠教授,導讀此系列文集。猶記於母校就讀碩士班之際,曾跨校至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曹永和老師的課堂旁聽,當年幸與楊翠學姊鄰座,並與諸多同好一起研討。如今她於公務繁忙之餘,娓娓道來楊逵、董登源受難故事、父母及諸多親友創傷經驗的記憶。感謝本系劉承賢老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蘇瑞鏘老師及研究生參與。藉由楊翠教授真誠分享重大創傷「延宕」的實例,引發討論台灣與各國轉型正義理念的實踐。   透過重組的束狀閱讀,將敘事當作主軸的方法,進而再現出生命的意義的轉折與淨化。從回憶找尋自我形成的過程,此段生命中重要經驗的敘事,因與人互動相繫,因而具倫理向度。文化記憶是一個社會以保存文化延續性的方法,加上世代流傳下來的集體知識與有助於記憶的文化行為,使往後的世代能建構自我的文化認同。《走過長夜:白色恐怖受難文集》系列不只是反映當時的文化、或是政治權力關係而已,並隱含理想生活的暗示,故作品本身的論述就是力量的泉源。 三、參訪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為鼓勵主動瞭解台灣的歷史文化脈絡,增進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相關議題闡述能力,故帶領碩博士班研究生種子學員參訪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此園區參照世界人權博物館及相關組織,以具有在地觀點的國際視野,重新創造與介入對於臺灣歷史文化的新詮釋。   如今因保存不義遺址,得以從昔日由於白色恐怖時代許多真實故事無法訴說與傳遞,故悲劇與誤解難以獲得澄清或消弭。藉由參觀戒嚴時期政治案件起訴、審判及代監執行的重要場所而想像時代的氛圍。如1968年至解嚴期間作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審訊羈押的「景美軍事看守所」,於2007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更名為「臺灣人權景美園區」,今為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此保留歷史建築與空間之紀念博物館,再現白色恐怖時期歷史場域,具調查研究、典藏保存、展示出版及推廣人權教育等功能。如圖2: 圖2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理解文化資產歷史脈絡與意義,更能珍視其價值,進而採取合宜的文資保存策略。目前文化資產保存實務不僅擴大公民參與,且新增紀念建築、史蹟等類別,以此強化臺灣土地與歷史之連結。並將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公約中,對文化資產類別定義與保存原則等規範重點,落實於法案條文中,使臺灣文化資產之保存工作,得進一步與國際接軌。   世界文化遺產的鑑定原則,以世界普遍價值、稀珍性、保護優先性為主。台灣於2016年7月12日修正通過後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新增紀念建築及史蹟類別,並透過學校教育體系實施文化資產保存教育。明定原住民族文化資產特別辦法,重視多元族群文化資產之保存。法律規範固然重要,然而影響民眾珍視文化資產,須先認知其價值,才能產生情意。不義遺址等空間多與自由精神相關,且再現白色恐怖時代氛圍。人權為普世價值,是指人與生俱來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故以參訪白色恐怖時期不義遺址,作為人權主題教育為活動範疇。 四、繪製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地圖   本書蒐集關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資料,引導學員閱讀以文字描繪白色恐怖的意象,包括各種空間型態特徵及所給予人之印象及感覺;並與地理資訊系統系統(GIS)結合,再現當時台灣白色恐怖時期記憶及氛圍。藉由引介使用資料庫及空間資訊的實作,得以重新創造與介入對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的新詮釋。搭配DocuGIS數位人文與空間資訊的技術,出版《人權何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地圖》,並舉辦新書發表會,以延續理念的傳播。   再現空間是通過相關的意象和符號而被直接使用或生活的空間,是居住者和使用者的空間,多偏向於有連貫性的、非言詞象徵與符號的系統。結合空間資訊的跨領域應用,如DocuSky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的空間資訊技術,以GIS與視覺化的工具繪製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地圖。   十二年國教以重大議題結合各領域教學,本書所呈現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地圖,提供作為人權、生命、科技資訊、閱讀素養等議題教材的參考。尤其語文領域已新增自選文學與文化教材,這些故事不僅呈現白色恐怖苦難的生命歷程,亦紀錄時代悲劇下生命的轉捩點,可提供教師參考。如圖3十二年國教重大議題: 圖3 十二年國教重大議題   以臺北市文化資產之一的「臺北刑務所」為例,此為日治初期殖民者於1898年動工,1905年完成的現代化監獄。牆體為臺北府城的舊石材,清治時期開採自內湖、大直一帶的安山岩及唭哩岸石,每個石塊厚度30公分。這座日治時期台灣最大的監獄,兼具實用及殖民威權的象徵意義,戰後國民黨繼續使用直到1963年,即通稱的臺北監獄。   莊萬壽老師曾發表多篇搶救此文化遺產的論述,如〈全面重建「臺北刑務所」紀念文化園〉《蘋果日報》(2013.3.26),〈別讓歷史進入黑牢〉《自由時報》(2014.5.10)、〈七間仔(齊東街)講起:這裡只有工人,沒有詩人!何來齊東詩舍?談台北刑務所——謝雪紅、陳義農、林尾龍〉《民報》(2018.11.5)等文。曾提及在這臺灣最大的監牢,從早期抗日的簡大獅、羅福星在此處死外,之後有太多的臺灣菁英與不知名的民眾在這牢地留下故事。如「治警事件」林幼春、蔣渭水、賴和、王敏川等41人曾羈押於此。   此監獄見證1913年苗栗事件、1915年西來庵事件、1923年治警事件等。1945年6月19日在監獄的北門內,14個美國飛行員俘虜以「轟炸平民」的罪名被處決;日本宣布投降後,關押在監獄的11名外籍飛行員獲釋放返鄉。戰後歷經228事件與白色恐怖,是「國際級」的歷史場域,也是台灣重要的人權事件場域。莊老師羅列潘欽信、謝雪紅、簡吉等台灣共產黨員曾入獄於此,潘之女友簡娥在獄中生子,翁澤生入監六年於病亡前夕才獲釋放。其後處死鳳山事件的黃宇宙,東港事件的歐清石於獄中遭飛機轟炸而亡。又以歷時性與共時性為文化資產發聲:「當年威權時代的小人物哭泣、哀嚎之聲,依稀停留天際,後人必須保存歷史見證的遺物。」且深沉感嘆:「韓國在首爾能保存西大門刑務所,成立歷史文化公園,台灣不能嗎?」呼籲並積極參與設立「台北刑務所紀念文化園」的社會運動。   然而,目前僅留下刑務所一段約數百公尺的圍牆,高度約4米。其中有一段牆為石拱造型門,並刻意用紅磚封住,相傳是當時死刑犯遺體送交家屬領回的地方。牆體的石材為臺北府城的舊石材,清治時期開採自內湖、大直一帶的安山岩及唭哩岸石,每個石塊厚度30公分的資源二次利用。如圖4所呈現的現今樣貌: 圖 4 臺北監獄圍牆遺蹟 資料來源:林淑慧拍攝,時間:2017年12月2日,地點:金山南路二段44巷   以台師大為主,結合與台大、台科大三校聯盟、台灣語文學系教師群及資源,舉辦人權主題系列工作坊、讀書會。並帶領學員實地參訪白色恐怖文化資產,藉由DocuGIS建置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生命故事地圖。為傳授繪製生命故事地圖的方法,故應用相關的資料庫。如圖5-9: 圖5 不義遺址資料庫 圖6 白色恐怖文學目錄資料庫 圖7 檔案史料資訊系統 圖8 臺灣轉型正義資料庫 圖9 國家檔案資訊網等資料庫   生命故事資料庫與DocuSky、生命故事DocuGIS地圖實作,主要由洪一梅老師引介國立台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的資源。透過與她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教室、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合作舉辦的兩場工作坊,提供藉由數位典藏系統的建置,進行材料分析以及視覺化觀察的進階需求。同時,以系統化方式梳理特定典藏材料間的脈絡關係,提供使用者創新問題意識的多重線索。本書舉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的主題為例,從人文與跨領域、技術與方法,引導數位資源與工具平台建置的應用。網頁如圖10、圖11: 圖10 DocuSKY網頁 圖11 DocuGIS網頁   DocuSky提供個人化數位人文研究的協作,從研究材料的蒐集、數位資料庫的建置、文本的爬梳與標記、探勘與分析、以及時空資訊等視覺化觀察在DocuSky上相應的工具。以GIS與視覺化5、DocuSky地理資訊工具繪製,運用參考圖層之畫線和箭頭方向之功能,以文本圖層之視覺化呈現。 活動規劃的方式如圖12: 圖12 主題活動架構   實作的成果將連結於國家人權館網頁(https://www.nhrm.gov.tw/)、及台師大台灣語文學系林淑慧老師網頁(http://iweb.ntnu.edu.tw/TCLL/personal/)。結合讀書會、參訪、工作坊,以白色恐怖下的生命經驗書寫,照亮臺灣曾經走過的暗夜歷史。讀者與參與者能透過閱讀感受當時台灣白色恐怖時期記憶及氛圍,理解受難者及親友的經歷與煎熬,或走過長夜而重新展開新生命的故事。藉由本書引介使用資料庫及空間資訊的實作,呈現師生探索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生命故事的軌跡。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白色恐怖,受難文集,空間記憶,不義遺址,台灣傳記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7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姓名:林淑慧 電話:02-77495522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段1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