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839
:::
從社會到社群性的浮現: 卑南族的家、部落、族群與地方社會

從社會到社群性的浮現: 卑南族的家、部落、族群與地方社會

  • 統一編號GPN:1010902363
  • 出版日期:2020/12
  • 作/編/譯者:陳文德
  • 語言:中文
  • 頁數:420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9865432812
  • 出版單位:中央研究院
  • 開數:18開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350
書籍介紹

本書綜合筆者從1980年代中期以來有關卑南族的家、部落、族群與地方社會的民族誌研究,思索群體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從社會的構成與社會制度的關聯性,到當代政經社會條件與歷史脈絡下,新的社群性的浮現與可能。
一方面,呈現卑南人如何在家、祖靈屋與部落不同社會單位或群體的緊密關係中完成社會人的理想與實踐,並透過「生命過程」的概念與「空間」的機制,對於卑南族社會文化特性及在新情境中的轉變有新一層的理解。另一方面,探討卑南人在當代流動性的社會脈絡下,與他人產生連結或關聯性的新發展與轉變,分析當代「族群」與「地方社會」的新意涵。

目次

自序
卑南語語音符號表與說明
導論
I、 家
第壹章 「親屬」到底是什麼?一個卑南族部落的例子
第貳章 什麼是「家」?卑南人的例子
II、 部落
第參章 「年」的跨越—試論普悠瑪(南王)卑南族大獵祭的社會文化意義
第肆章 試論「社群」(community)研究的意義—一個卑南族部落的例子
第伍章 文化復振?文化創造?以卡大地布(知本)卑南人為例
III、 族群
第陸章 人群互動與族群的構成—卑南族karuma’an研究的意義
第柒章 第柒章 家、部落與族群—「卑南族」Pinuyumayan身分的構成與認定
IV、 當代社群性的浮現與地方社會樣貌
第捌章 當代地方社會的面貌—以一個卑南族聚落空間的發展為例
第玖章 從卡大地布(卑南族)部落到「斯卡羅(族)」?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群認同的省思
後語:我的卑南路
參考書目
索引

編/著/譯者簡介

陳文德,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
類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副研究員。長期關注臺灣原住民族社
會文化與歷史,尤其是卑南族與阿美
族。研究興趣包括人類學理論、親屬、
族群、社群研究與都市原住民等課題。
著有阿美族與卑南族研究論文多篇、
《臺東縣史‧卑南族篇》(2001)、
《卑南族》(2010)以及與黃應貴合編
《社群研究的省思》(2002)和《21世
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
性與社會想像》(2016)。

序言/導讀

本書是綜合我從1980 年代中期以來有關卑南族社會文化的研究。章節的主 要內容雖然見於已經出版的文章,卻仍做了相當幅度的修改與補充,使全書的 結構在「家」、「部落」、「族群」與「當代社群性的浮現與地方社會樣貌」四個 主題的貫穿之下,希冀對於卑南族近三十年來的生活樣貌提供一個較為整體的 圖像論述。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The emergence of new socialities: transforming social life among the Pinuyumayan in Taiwan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卑南族,群體與個人關係,社群性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2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央研究院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姓名:李宗洋 電話:02-2652-3322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一二八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