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2,917
:::
鄒的植物書

鄒的植物書

  • 統一編號GPN:1010902376
  • 出版日期:2020/12
  • 作/編/譯者:種籽設計
  • 語言:中文
  • 頁數:250
  • 裝訂:平裝
書籍介紹

鄒族為阿里山地區原始社群,據考古學推算泛鄒族文化已超過四千年,但歷史文獻僅追溯明朝起算,鄒族人用口述傳承、舉辦傳統祭儀、圖騰編織或動植物應用等記錄著大阿里山的脈絡,然與外族混居通婚、聯婚漢化或族人高齡化等,代代相傳的傳統智慧面臨流失危機,鄒族的原民文化中,植物也與生活及信仰息息相關,嘉義林區管理處長期致力阿里山地區動、植物棲地的保育,亦陸續完成鄒族部落植物文化調查研究,期望為鄒族傳統智慧、文化特色的傳遞。
本書運用文化創意的編輯方式,凸顯鄒族植物之豐富性與其所具有的故事性,讓讀者了解鄒族運用植物之美,進而產生共鳴。另為推廣鄒族植物運用智慧,提供大眾貼近鄒族植物文化生活,有助重拾傳統文化中重要的民俗植物知識傳承。

目次

目次2
局長序4
處長序5
鄒族長老序6
鄒族植物多元利用8
植物很多的地方10
一、關於鄒13
二、望山17
三、樹有靈・天聽23
四、獵人之鑰47
五、入室・起居85
六、山食・野趣133
七、山林·療癒187
八、種地・興旺215
後記248
植物索引249

序言/導讀

望見鄒眼底的娑婆植物世界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局長林華慶 「土地,不是我們從祖先繼承而來,而是向後代子孫借的。」一句源自原住民族的古訓,如今依然閃爍著智慧之光。我們如何對待自身所生活的土地、山川、森林乃至一切自然資源,每個人都只是過客,在有限的時間內擔任土地的一任管家,將自然的無盡資產好好交託給後代。你要留給孩子們怎樣的世界?從鄒族原住民的眼中,可以得到許多啟發。這群山的子民承自天神的賜予,作為自然的管理者,他們的生活即是永續的體現,在原住民傳統文化、山林智慧與說不完的故事中,我們能夠一窺自然與人最原初的美好關係。 從鄒族語言裡,就可以看出鄒族人最先透過植物來認識土地環境,可說是一種以植物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地名多以植物命名,如lalauya(樂野)即意為楓香很多的地方。 鄒族人們眼裡的植物,可能和你所理解的並不同。一般人認為平凡無奇的五節芒在鄒族人眼中細膩區分了高度和用法,不同成長時期、數量、部位、用途、採集形式都各有名稱,沒有一個族群能出其右。許多植物更因有著神聖性而受到特別重視,例如金草蘭是鄒族完整大社的識別、天神下凡的樓梯;小舌菊可用於一切灑淨的儀式;山芙蓉製成籤條,可以驅邪護身……在《鄒的植物書》中,細細探索了鄒的民族植物知識,做出詳實記錄,不僅留存了珍貴的文史資料,讀來更有滋有味,下次走進山野,你將會用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待植物的一切。 有了名字,就有了存在的意義與情感投射,進而不斷累積成為深厚的文化與價值。鄒語的Tsou意思為人,里山生活的本質便在於重拾人與土地的和諧關係,植物是土地的先驅、生態的基底,我們皆由植物開啟生活、成長為人,這趟往復不盡的旅程,鄒族已經真真切切實踐了千百年。願這份智慧,繼續傳承到後代,讓美麗的文化和環境永遠留存。 鄒族植物學術調查與美學轉化 林務局 嘉義林區管理處 處長張岱 阿里山向來是台灣國際觀光門戶、景點代表,原因絕非偶然,而是阿里山獨有的立地條件、環境氣候、自然資源、人文歷史加乘而來。臺灣物種名錄以阿里山為名者為數眾多,如阿里山榆、阿里山十大功等共有120種,很多特有生物都起源或發現於阿里山地區,而這樣的環境也孕育了本處共同追求山林永續的好夥伴-鄒族。 根據考據,鄒族文化已超過四千年,鄒族人用口述、傳統祭儀、圖騰編織或動植物應用等,記錄著大阿里山的脈絡,鄒族文化元素中植物佔比極重,取之於自然也敬畏自然,「足夠使用即可」是鄒族傳統永續的不二法門。 鄒族的傳統山林智慧是值得學習與借重的,為了更完整紀錄保留這份珍貴的資產,本處之前特別委請台東大學劉烱錫教授協同特富野部落高德生長老,攜手進行鄒族文化脈絡植物的調查研究工作,經過田調與耆老訪談,共記錄多達三百餘種植物。 有了這份學術調研基底,我們特別嚴選設計團隊加入美學轉化,凸顯鄒族植物故事性與美麗,另外以ICON系統分為「祭祀」、「可食」、「狩獵」、「工藝」、「建材」、「醫療」、「農牧」、「趣味」、「歲時」及「賞心」的植物利用,讓讀者可以迅速了解鄒族運用植物上的功能,幾經考證與琢磨,終讓「鄒的植物書」得以付梓出版,期望能為鄒族傳統智慧傳遞一份力量,也能讓大眾更加認識鄒族文化之美。 鄒族人談鄒植物 鄒族長老高德生 調查 蒐集 彙整鄒族傳統植物,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箇中的難度,除了極有限記錄原住民文化的文獻資料,及少數對部落傳統生態知識熟知的長老相繼凋零。70 年代後期,在不期而遇的因緣機會,開始投入原住民傳統生活智慧之研究,身為鄒族人,便以鄒族為研究標的,企圖透過自己的語言,在自己的部落,向耆老請益、展開對話與學習,數十年來不曾間斷,自喜個人對自然生態或對族人運用植物資源的方式跟態度,有相當程度的認識與了解,開始著手紀錄、整理,後因特殊的機緣,應台東大學劉炯錫教授之邀,以協同主持人之名義,承接嘉義林管處委託鄒族植物之調查研究,並針對鄒族文化脈絡的植物做概括性的整裡,期待透過更深入更貼近鄒族人的角度,論述如此精彩豐富的原住民生活,與大自然共生的智慧,有神話傳說、歷史遷移、神靈信仰、祭儀、巫術醫學和禁忌規範等,跳脫一般對自然生態與植物分類的理解和思維。 眾所皆知,原住民在這一片土地生活了千百年,生活經驗的累積,以禮為主,禁忌為輔,建構了與大自然共生的倫理和生活智慧。主流社會的文明建立在蠻橫、掠奪和對自然無情的摧殘,而原住民卻以謙卑的態度,依循著祖先的腳步,與大自然和諧共存。透過林管處對鄒族傳統文化的重視、重提質化出版,相信《鄒的植物書》一書將鄒族生活文化內涵,從不同的面相,做詳盡的剖析,無疑的對將來在多元文化教育的應用上,或想深入研究原住民文化的學者,及關心鄒族最核心文化的人士,是不可多得的著作。

分類
  • 書籍分類 :教育學習;社會/科學
  • 出版品分類:圖書
  • 主題分類: 農業環保
  • 施政分類: 原住民族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Plants book of TSOU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
  • 關鍵詞:"植物""鄒族""臺灣"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5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嘉義林區管理處 姓名:345040500G00 電話:05-2787006-110 地址:嘉義市林森西路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