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為香港劇作家潘惠森昆蟲系列劇本之一。本劇講述「組織」派出兩個殺手執行任務。兩人潛入一間九流旅館的房間,等待「目標」出現,兩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引爆出一連串的猜忌,誤會,矛盾,衝突,懸疑……所有不應該發生的事都發生了,但目標仍未出現。在過程中,二人各自闡述自己對生命價值和存在意義的看法,並建立濃厚的兄弟情誼。本書為粵語(廣東話)、國語(普通話)雙語對照本。
目次
序言–潘惠森 生逢其時 001
主編的話–潘詩韻 書寫與記錄之必要 005
主編的話–于善祿 中間狀態 009
策劃的話–陳國慧 「有啲嘢係好subtle嘅……」/「有些東西是很subtle的……」 013
書系介紹–于善祿 「華劇本色」書系總序 017
賞析文章–張秉權 兄弟,是甚麼意思?──《螳螂捕蟬》賞析 019
第一場 025
第二場 052
第三場 085
第四場 120
第五場 137
第六場 157
潘惠森劇本創作年表 187
編/著/譯者簡介
潘惠森,現任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院長,1993至2012年任職香港新域劇團藝術總監。他是香港劇場的「寵兒」──三十多年來上演了五十餘部劇作,屢獲華文劇場界重要獎項;他也是個「孤兒」──作品不拘一格,難以被收編,在主流與非主流的夾縫中,自闢方寸。
序言/導讀
序言–生逢其時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院長 潘惠森
該從何說起呢?
1993至2012年,我服務於香港新域劇團。由於工作需要,我平均每年為劇團寫一個劇本。寫著寫著,十九年很快過去。舞台光影像流水,一去不回,留下的,是劇圈朋友間偶爾被提起的一些劇名,每次聽到,恍似漣漪乍現。乍現得比較多的,可能是「昆蟲系列」。
系列式創作是我當時為新域劇團制定的一個發展策略,嘗試集中資源,以聚焦和深耕作法,為劇團建立藝術路向。為甚麼是「昆蟲」?「昆蟲系列」第一部是《雞春咁大隻曱甴兩頭岳》,寫於1997年,我在此劇首演的場刊上,曾為這個系列下了一個註腳,不妨抄錄下來,為今天的讀者作個交代:
喧鬧的鑼鼓漸漸遠去。也許,我們可以安靜下來,傾聽一下島上的足音吧。人潮中,總有幾個的步伐是那麼輕,發出的聲音是那麼微弱,但卻充滿生命的韌力,如昆蟲般活著。既然喧鬧的鑼鼓不再,就讓我們清一清喉嚨,講幾個昆蟲的故事吧。
關鍵是1997。我們「生逢其時」,親歷「後九七」歷史巨輪碾過亞洲金融風暴現場。對我來說,那是一個極其詭異的場景,人們的生活和情緒起了微妙變化,甚至有點魔幻況味。現在回想,我是不自覺地,通過寫劇本來記錄那段時期變化中的人情物理──當然,只是,也只能是,從個人觸覺出發,撿拾散落在生活縫隙中的一麟半爪。
「曱甴」是粵語,即蟑螂。蟑螂之後,順序是1998年的《螞蟻上樹》,1999年的《三姊妹與哥哥和一隻蟋蟀》,2000年的《螳螂捕蟬》和2001年的《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一共五部,剛好從二十世紀跨進二十一世紀,這個系列就告一段落。五年不算很長,但也足夠我摸著石頭過了一條小河。河水有點急,石頭也頗滑;跌倒與爬起的經驗寶貴,更重要的是,我沒有被河水沖走。
曾經有人告訴我,蜘蛛有八隻腳,因此不是昆蟲。我才不管呢!寫劇本又不是搞生物學。我覺得是,牠就是,不然我還寫甚麼劇本?大家的現實生活都挺委屈的;在創作上,就別跟我計較昆蟲應該有幾隻腳了。寫劇本給我最大的快感是可以任性。想罵的,我罵了;該點讚的,我點了;心嚮往之的,我也嚮了。這就夠了,我的要求不高嘛。
關於這些劇本,我沒有太多可以說的了。
最後,我必須記下這一筆: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高級講師(編劇及劇場構作)潘詩韻女士率先發起這個出版計劃;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女士迅速應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于善祿博士隔海加持;香港藝術發展局慷慨資助;評論家林克歡博士和張秉權博士賜予鴻文;鄧菲爾、王昊然、司文和吳天琳諸君幫忙普通話版翻譯;楊寶霖女士、郭嘉棋女士、汪瑜菁女士、許書惠女士精密校對;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務處出版中心聯合出版……他們的厚愛,讓拙作得以結集成冊,我衷心感謝!
最後的最後:我把是項出版計劃所得稿費/版稅,全部捐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用來成立一個支持劇本創作的種子基金。希望您會支持。
謝謝!
2020年9月25日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戲劇,華文原創劇本,香港,香港劇場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87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務處出版中心
姓名:許書惠
電話:02-28961000#1233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