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34
:::
特定時空環境下的詩禮之教:《詩》教體系的萌芽與定型  分論篇

特定時空環境下的詩禮之教:《詩》教體系的萌芽與定型 分論篇

  • 統一編號GPN:1011000119
  • 出版日期:2021/01
  • 作/編/譯者:林素英
  • 語言:中文
  • 頁數:480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9865624682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開數:17x23公分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500
書籍介紹

本書先以導論說明本書之研究緣起、研究目的、結構組織與內容特點。正文部分包含三大類:其一,對〈國風〉前半有關情與禮互動之問題,進行禮俗與禮教思想探析;其二,對有關祭祀宴饗與農事祈報詩,探討君臣互動與崇德報功之人文教化問題;其三,選擇〈詩論〉中以組詩方式出現之詩,對照《詩序》所載,進行《詩》教思想變遷,或繼承或轉化之探討。結論說明從民情風俗之角度而言,〈國風〉不存在「淫詩」的問題,從〈詩論〉到《詩序》所載,已因時空環境轉換而呈現或繼承或轉化的變遷狀況。

目次

自序
導論
一、本書的研究緣起
二、本書的研究目的
三、本書的結構組織
四、本書的內容特點
上編:國風中的禮教思想
壹、論二〈南〉詩的禮教思想
一、前言:詩教與禮教相繫
二、從男女情詩以明「思無邪」的禮教思想
三、從婚禮相關詩篇以明人倫親親的禮教思想
四、從勞人思婦的遣懷詩以明夫婦相待的禮義
五、從子女事親詩以明父子有親的思想
六、從執事行役詩以明君臣有義的思想
七、結論:內容多元的詩各有其禮教思想
貳、論〈(邶鄘)衛風〉史事詩的禮教思想
一、前言:〈衛風〉多重要史事詩
二、〈衛風〉史事詩的定義與類型
三、歌頌衛君之史事詩的禮教思想
四、宣公與宣姜事件組詩的禮教思想
五、衛女愛國詩的禮教思想
六、結論:衛國興衰繫於國君一人
參、論〈(邶鄘)衛風〉男女情詩的禮教思想
一、前言:朱熹以衛宮多淫而推〈衛風〉多淫詩
二、男子言情詩的禮教思想
三、女子言情詩的禮教思想
四、客觀描寫男女之情詩的禮教思想
五、結論:言情詩不等同於淫詩
肆、論〈(邶鄘)衛風〉夫婦詩的禮教思想
一、前言:夫婦為人倫之始
二、夫婦相思詩的禮教思想
三、棄婦詩的禮教思想
四、閨怨詩的禮教思想
五、情變後之反思詩的禮教思想
六、結論:夫婦有義是為禮
伍、論〈王風〉詩的禮教思想
一、前言:東遷的哀愁
二、世亂民離詩的禮教思想
三、征夫怨訴詩的禮教思想
四、男女思念詩的禮教思想
五、結論:衰世特重以禮節情
陸、論〈鄭風〉詩的禮教思想
一、前言:鄭聲淫不等同於〈鄭風〉淫
二、鄭國風土民情的特質
三、從「放鄭聲」到存〈鄭風〉的價值
四、〈鄭風〉中的禮教思想
五、結論:宜節制私情以合乎禮義
柒、論〈鄭風‧溱洧〉的禮俗:兼論上巳節的由來與定型
一、前言:禮本於民情風俗
二、巫術與禮俗的因襲發展
三、鄭國風俗與官家禮儀的淵源
四、〈溱洧〉的祓除源於生殖巫術
五、節俗的日期差異與曆法改變有關
六、結論:由祓除到修禊事已有節俗轉變
捌、論〈齊風‧南山〉組詩的禮教文明意義
一、前言:婚俗最能凸顯禮教文明進化程度
二、〈南山〉組詩的婚俗背景
三、從「納物」角度檢視〈南山〉組詩的「思無邪」意義
四、〈南山〉組詩所呈現的禮教文明意義
五、結論:「男女有別」為禮教文明的根基
中編:雅頌中的禮教思想
壹、鄉飲酒禮中詩樂與禮相融的意義
一、前言:飲食之禮為生民所重
二、四種類型的鄉飲酒禮取義
三、鄉飲酒禮正禮所用詩樂與禮相融的意義
四、旅酬與無算爵階段所用詩樂與禮相融的意義
五、鄉飲酒禮後續餘波所用詩樂與禮相融的意義
六、結論:鄉飲活動合於禮最能反映善美的民風
貳、宴饗詩中的君臣互動關係:以偏重官方正禮形式者為例
一、前言:宴饗活動反映君臣互動情形
二、周代飲食之禮的類型與特色
三、藉由宴饗以積極提升君臣的良好互動
四、藉由宴饗以消極規諫君臣的不良互動
五、結論:氣氛良好的宴饗禮可以鞏固君臣關係
參、從立尸與燕尸之禮論周代祭祀的人文精神與教化意義:以〈絲衣〉組詩為例
一、前言:「尸」的地位歷經重大改變
二、從湯禱事件追溯遠古「尸祭」到周代「祭尸」的轉變
三、從禮書觀察周代祭祀立尸的人文精神與教化意義
四、〈絲衣〉等詩的燕尸之禮顯示的人文精神與教化意義
五、結論:周代推崇祭尸彰顯人文理性的躍升
肆、從農事祈報詩論周代祭祀的人文精神與教化意義:以〈思文〉組詩為例
一、前言:「祈報」之禮為人文精神的展現
二、以后稷為祈穀之祭的主體可凸顯周代祭祀的特質
三、以〈生民〉之詩觀察棄號稱后稷農神的演變
四、〈生民〉已開祈報合一的祭祀特性
五、〈思文〉的祈報合一最能展現人文崇祀的特性
六、〈豐年〉以崇德報功的方式彰顯周代祭祀的特質
七、結論:崇德報功為教化的精髓
下編:從〈詩論〉到《毛詩序》的詩禮教化思想變遷
壹、從〈詩論〉到《毛詩序》的詩教思想轉化:以〈關雎〉組詩為例
一、前言:〈關雎〉具有引領《詩》教思想的作用
二、從〈關雎〉「由情入禮」到「后妃之德」的轉化
三、從〈樛木〉「福祿以時」到「后妃無妒」的轉化
四、從〈漢廣〉「知止之智」到「文王德廣」的轉化
五、從〈鵲巢〉「于歸之儷」到「夫人之德」的轉化
六、從〈甘棠〉「敬以為報」到「稱美召伯」的轉化
七、從〈綠衣〉「憂思古人」到「莊姜傷己」的轉化
八、從〈燕燕〉「真情之獨」到「莊姜送歸妾」的轉化
九、結論:從注重「性情」轉而注重政治「風化」
貳、「禮制」與「民性」的關係:以〈孔子詩論〉的〈葛覃〉組詩為例
一、前言:「禮制」與「民性」關係密切
二、從「禮」的意義確定〈葛覃〉組詩的詩篇
三、從〈葛覃〉「歸寧反本」之禮論民性「重本」之固然
四、從〈甘棠〉「崇德報功」之禮論民性「報德」之固然
五、從〈行露〉「幣帛不去」之禮論民性「重義」之固然
六、從〈杕杜〉「親和宗族」之禮論民性「親親」之固然
七、結論:禮始於情而終於義
參、從〈詩論〉到《毛詩序》的《詩》教思想發展:以〈皇矣〉組詩為例
一、前言:〈詩論〉與《毛詩序》對周初史詩的態度
二、〈皇矣〉從「懷爾明德」到「世世脩德」的思想發展
三、〈大明〉從「天命文王」到「復命武王」的思想發展
四、〈文王〉從「稱美文王」到「受命作周」的思想發展
五、《毛詩序》對〈詩論〉中「大雅」類詩《詩》教思想的繼承發展
六、結論:《毛詩序》繼承〈詩論〉對文武德教的發揚
結論與未來開展
一、彰顯〈國風〉民情風俗的本色
二、風體詩「以俗教安」的禮教概念
三、從祭祀宴饗之詩以和諧天人關係
四、透過〈詩論〉理解《詩》教受時空環境變遷的影響
五、本書的後續開展
徵引文獻

編/著/譯者簡介

林素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退休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轉為兼任教授。
學術專著:
《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
《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
《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
《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以服喪思想為討論基點》
《禮學思想與應用》
《《禮記》之先秦儒家思想:〈經解〉連續八篇結合相關傳世與出土文獻之研究》
《歲時禮俗文化論略》
普及著作:
《少年禮記》
《甜蜜的包袱──《禮記》》
《陌生的好友──《禮記》》
另有包含《詩經》、《史記》等經史學思想以及學術史研究之單篇論文百餘篇。

序言/導讀

自序: 跨界以回歸「經世致用」之 學的初衷   感謝第一位審查者提出「學科專業研究立場」的重要問題,使筆者得以藉此機會進一步說明出版本書的意義與目的。   一般而言,不同學科在研究意圖、方法與目的確實不盡相同。同一事件,從社會學、人類學、宗教學、民族學、史學、文學等不同角度進行詮釋,多會產生一些差異現象。審查者認為本書立基於儒家的「經學」立場發言,則採用不同學科資料的分際自當有所警覺。審查者並對民國以來,以「經書」為史料,進行社會學、人類學、宗教學、民族學、史學、文學等不同學科的「非經學」立場研究成果,是否符合「經學」解讀的內涵有所質疑,且對可否借用此類「非經學」研究成果的界限,抱持保留態度。在此,筆者想補充說明的,乃是中國學術無論是儒、道、墨、法、名、陰陽的「六家」說,或者是「九流十家」說,都是後來學者對前行學說進行分類的「方便說」,各家學說仍存在一些交集,並非是完全無法交合的數條平行線。「五經」或「六經」的典籍雖然春秋戰國時期業已存在,然而當時尚未建立「經學」的「學科」分類概念,因此,本書的研究立場,與其說是「立基於儒家的經學立場發言」,倒不如說是「回歸」先秦學術在於講求「經世致用」的初衷,會來得更為貼切。尤其《詩》本身,既可歸屬「經學」類,但也無法否認其也可歸屬「文學」一類,「經學」與「文學」之間本非互斥而無法相容的兩學術分類,問題只在於如何使二者「相 得」而益彰。再加上「禮」不但是中國古代學術的「統稱」,更是標準的古代社會學,其內容本來就是包羅萬象,因此研究「詩禮之教」,自然也難以純粹從單一學術分科角度觀察問題。   由於以「經世致用」為本研究的基本立場,且將研究範圍設定在「特定時空環境」(《詩》的創作、整編時期)下的「詩禮之教」,則採用的佐證資料,自然不侷限在後代學術派別更明顯、學科劃分日漸細密、專業切割逐漸壁壘分明的「單一學科專業」研究立場,而是儘量「回歸」《詩》的創作、整編時期的背景,追溯到周王朝成立前的「先周」時期,關注商周之際的社會政治、民情風俗等各項狀況,尋找比較合情合理的研究成果以協助本研究目的之達成。誠如審查者所言,本書所探討的《詩》禮一體的「詩禮之教」,乃是經學研究的老議題,雖然採取「主題先行」的研究模式,但是能結合新出土文獻的證據重新分析探討,配合研究目的進行合理而有效的推理,因而可獲得自圓其說的結果。當然,每種研究法都存在利弊互見的現象,此種「主題先行」的研究模式,所徵引的解《詩》文獻限定在固定範圍,的確存在取材侷限性高的缺憾。同時也因為研究主題非常明確,而每篇單篇論文發表時,各期刊的篇幅限制不同,因此的確壓縮文獻回顧的部分,未提供讀者更多的研究訊息,這是要向大家說抱歉的。幸好,「《詩》無達詁」,本書的撰寫目的,並不以本書的結論為相關研究議題的定論,能提出合乎情理的另一值得思考的看法,余願足矣! 本書也不擬對於歷來的解《詩》著作進行「集解式」分析比較,欲知其詳者,可以自行參考劉毓慶等編撰,北京學苑出版社的十冊《詩義稽考》。當初整理出書時,因為趕在退休前提出初稿審查,「徵引文獻」誤植為「參考書目」,以致審查者熱心地列出許多相關的期刊論文以資參考,也提出若以「非經學」的立場解讀,則韓高年的《禮俗儀式與先秦詩歌演變》也有參考價值。審查者所說甚是,劉、韓之書也是筆者手邊參考之書,然因撰寫的「主題」與論述方式所限,並未出現在各篇論文引用之列,自然也不在「徵引文獻」中出現。畢竟整部《詩》可供研究的議題甚多,筆者之意,僅在於針對自孔子教導伯魚要立足於世,必須兼學「禮」與《詩》的一體概念,從「禮」與《詩》的內涵意義,提供讀者合理而有系統的論述,至於其他重要議題研究,則有待其他學者分別進行深入研究。   本書對於《詩》義解說的論述方式,主軸大致依循:詩作→漢代《毛詩序》→宋代朱熹說→清代姚際恆、崔述與方玉潤說法,其他學者之說,則視機緣選用。如此安排,蓋因鄭玄遵毛氏之說,且採取「以禮箋《詩》」的方式撰作《毛詩傳箋》後,《毛詩》大為流行,導致「三家《詩》」先後失傳,今文《詩》中,碩果僅存的只有非典型解經的《韓詩外傳》,而《毛詩序》也成為解《詩》的最高依據。一直到歐陽修的《詩本義》對《毛詩序》及解《詩》方法提出質疑後,《毛詩序》解《詩》的權威地位始受到動搖,開啟宋以後《詩》學研究的重大轉折。本論述不選擇《詩本義》 代表宋代《詩》學研究的重要依據,改選朱熹所說,主要因為《詩本義》雖開質疑《毛詩序》風氣之先,但尚未對 305 首的每一首詩都提出「本義」說;朱熹則不但有《詩序辯說》,且其《詩經集傳》已針對每一首詩的《毛詩序》及賦、比、興作法提出一些重要說明,且將許多被《毛詩序》歸入政治事件的詩篇改入言情之詩,對於《詩》學研究的影響更大。換言之,無論是歐陽修抑或是朱熹,乃至於其他許多宋代學者,都開始注重《詩》以情為主的文學特性,而開展另一要求合情合理的解《詩》趨向。此一要求合乎情理以解《詩》的風氣,受到宋明理學的強大影響,雖然形成一些特色,可惜許多負面效果亦隨之產生。清初的姚際恆雖然仍以合乎情理的大原則解《詩》,然而已另開創新局,形成《詩》學研究的另一條發展系統,且影響崔述與方玉潤的《詩》學論著,因此本文的論述乃在朱熹說之後,即下接此三位學者的說法,以構成本書講求「情理平衡是為禮」的初衷,展現古代詩禮之教的意義及目的,提供一些過去過分注重《詩》的政治教化而被忽略的重要情性教化內涵。   倘若我們仔細回味孔子在《論語》中對於《詩》的評論,當會發現已有別具一格的「經世致用」思想蘊藏其中。從「思無邪」的提綱挈領說,即可說明孔子強調《詩》教的核心意義,乃以啟迪純潔無邪的人性為宗旨,而以培養溫柔敦厚的人品涵養為理想。在此宗旨下,務實地說,學《詩》可使一個人言談文雅,既有利於外交人員出使四方時,能運用貼切得宜的辭令應對進退,順利達成使命,還可從中認識鳥獸、蟲魚、草木等不同物類,以增廣見聞、豐富生活知識;理想地說,學《詩》可使人抒發興、觀、群、怨等自然情感,達到怡情養性的效果;再從社會效益來說,將詩與禮樂制度相結合,則對於推動社會倫理與政治倫理都有重大的正向影響。可惜孔子如此「多元化」的《詩》教「經世致用」思想,歷來大多偏重政治、社會倫理教化,並未注意到《詩》與廣大生活層面的「多元」互動關係,不能不說是過分窄化孔子對於《詩》的「經世致用」價值。在歐陽修從「詩言志」的立場追問「詩本義」,進而批評鄭玄雖長於《禮》卻不長於《詩》,「以禮箋《詩》」並不恰當以前,孔子提示《詩》具有抒發人的自然情感、啟迪無邪人性,以達到怡情養性效果的發展,始終處於被忽略的狀態,因此本書進行論述時,在朱熹以後,特別選擇清代姚際恆等三位學者的意見為討論對象,藉以補充自歐陽修以來所看重《詩》的內在情性部分。   追溯歐陽修追問「詩本義」的論《詩》模式,或可推本自魏晉的「言意之辯」,主要涉及文藝美學與藝術哲學的層面,且最基本而重要的部分,即是攸關人內在的心、性、情、志的感受與表達問題。再經過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簡稱《文心》)、鍾嶸《詩品》以來,已特別注重作品的情感表達,於是歐陽修遂奠基在「詩言志」的立場,進而追問「詩本義」的問題,此乃是《詩》學研究順勢發展的結果。儘管詩的「本義」能否達到,仍屬見仁見智的問題,然而敢於追問「師本義」,已說明《詩》的內在文學性絕對不容忽視。《文心》,是中國第一部「體大思周」的廣義文學理論與批評巨著,前四篇〈原道〉、〈徵聖〉、〈宗經〉、〈正緯〉為建構全書理論的樞紐,提倡儒家「文質並重」的文學思想,以矯正當時雕琢淫濫、無病呻吟的文風,一方面承認才性的重要,另方面也注意到「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繫乎時序」的互動關係,同時已更注重神思、情采、比興等文學內涵與表達手法的全面考量,對於歐陽修勇於追問「詩本義」的影響極大。   集宋代理學之大成的朱熹,雖然在《詩序辯說》及《詩經集傳》當中,對《毛詩序》進行深刻反省後,將許多原本被歸入政治諷諭詩改為言情之詩,可惜因為過於強調「存天理、去人欲」,以致多將言男女之情的詩篇貼上「淫詩」的標誌,而與孔子「思無邪」的說法有所矛盾,甚且為順應孔子「思無邪」的評論,朱熹於是轉以「刺淫之詩」緩解二者的矛盾,導致其後學王柏不但增多「淫詩」數量,且還激烈的欲將「淫詩」逐出《詩》的範圍,對人性、人情造成的負面影響逐漸加劇。至於明代中 期,學者對理學強勢壓抑性情已興起一些反彈現象,流行以「評點」方式重新解讀古代經典,且允許多從心性情感的角度解讀作品,以取代傳統「注疏」特重倫理而不言心理的缺失。明代晚期,性靈派的文學風潮逐漸風行,且延續至清代。清初的姚際恆即採取「評點學」的方式重新解讀《詩》,且於所撰《詩經通論》的〈論旨〉中,嚴加批評鄭玄以謬解之理(禮)解《詩》。姚說明顯繼承「詩言志」的傳統而來,深深影響崔述以及方玉潤解《詩》的態度,形成清代解《詩》的一條重要發展脈絡。透過 此三人重新解讀《詩》,已隱約可見孔子認為學《詩》可使人抒發興、觀、群、怨之情的說法得以伸張,且與「禮本於人情」的原義更加貼近。此即筆者選擇姚氏等三位學者意見為佐證的最重要原因,希望藉此回歸原本《詩》對於「經世致用」所具有的「多元」價值,稍稍平衡過去說《詩》專重政治風教的侷限性。   另外,感謝第二位審查者的高度肯定,第三位審查者鉅細靡遺地提出許多重要的建設性意見,更是惠我良多。謹在此對三位審查者表達誠摯的謝意!   從研究三《禮》到與《詩》結緣,有點曲折迂迴,肇始於 92 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古代禮樂文化新探:以三《禮》以及郭店簡、上博簡為討論中心」與 93~94 年度的「先秦兩漢禮教探微」專題計畫。當時已深知「禮」與《詩》的一體研究,是深具挑戰性的重要研究議題,而有關《詩》的禮教思想即是其中既定的一小子題。既已啟動有關「二南」的禮教思研究,繼而想更深入《詩》的更多篇幅研究,於是自 95~98 年度的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都環繞在「禮」與《詩》的相關研究上。只是,無論是「禮」或是《詩》的範圍都極其廣大,雖然經過幾年研究,前後也累積相當數量的成就成果,但是尚未達到預定的遍及整部《詩》的內容。礙於已有專題計畫審查者認為以目前的狀況,一些有關「禮」與《詩》的研究仍然無法突破,因此向國科會提出的此類專題研究計畫申請暫告一段落。雖然目前有關《詩》與禮教的研究成果尚未達到原初的理想狀態,幸好整合多年來的研究成果,還是可以歸納出一些特定主題的階段性成果以就教於方家。由於已完成的成果數量有點龐大,出版社認為不適合以單冊出版,於是區分已完成的篇章,以總論與分論篇的方式出版。將內容較偏重從歷史發展角度以研究先秦兩漢《詩》教思想的部分,劃歸總論的範圍,而把一些特定時空環境下的詩篇,且較偏重《詩》教思想變遷的角度者,劃歸分論的範圍出版。   本書得以出版,要感謝前後十多年來的兼任助理游偉欣、陳姝伃、吳依凡、謝宜潔、林士翔協助校對文稿,也要感謝出版前協助校對的陳姝伃、林士翔、彭品瑜。此外,也要感謝參與研討會時,與會者提供的意見,各單篇論文發表前,相關審查委員給予的寶貴意見。能有多位兼任助理協助多年來的《詩經》研究,當然要感謝國科會所提供的專題研究計畫經費補助,分別是: 「先秦兩漢禮教探微」(NSC 94-2411-H-003-007)。 「〈國風〉之禮教思想新探:以〈詩論〉、《詩序》為討論中心」(NSC 95-2411-H-003-030)。 「論〈國風〉中之禮俗及教化思想:結合〈詩論〉、〈性情論〉等楚簡 資料之探討」(NSC 96-2420-H-003-004)。 「論〈雅〉、〈頌〉中之禮俗及教化思想:結合郭店簡以及上博簡文之 探討」(NSC 97-2420-H-003-067)。 「周代人文教化思想探究:以關涉〈周頌〉祭禮文化為主的考察」 (NSC 98-2410-H-003-099)。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詩經,研究考訂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8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姓名:林利真 電話:02-77345289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段1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