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737
:::
登革熱/屈公病防治工作指引

登革熱/屈公病防治工作指引

書籍介紹

登革熱和屈公病都是一種環境病、社區病,只要環境中存在適當的孳生源,就有登革熱和屈公病流行的可能性。即使只是一個被任意丟棄的空杯、空罐、空盒、廢保麗龍箱或廢輪胎,或其他非廢棄物,如樹洞、民眾堆置於戶外會積水的物品,都可能是孳生源,更遑論目前仍有為數不少的空地、空屋或廢棄的工廠等建物,更是病媒蚊孳生的溫床。因此登革熱和屈公病防治工作,絕非單一機關、組織或單位能獨挑大樑的。對地方政府而言,若希望登革熱和屈公病的防治工作能效益顯著,地方首長必須強力召集縣市政府各單位共同參與,才能有效清除病媒蚊孳生源。所以「跨局處(室)的合作機制」絕對是登革熱和屈公病防治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影響因素。

目次

前言⋯⋯⋯⋯⋯⋯⋯⋯⋯⋯⋯⋯⋯⋯⋯⋯⋯⋯⋯⋯⋯⋯⋯⋯⋯ 1
第一章 疾病介紹⋯⋯⋯⋯⋯⋯⋯⋯⋯⋯⋯⋯⋯⋯⋯⋯⋯⋯⋯ 3
登革熱⋯⋯⋯⋯⋯⋯⋯⋯⋯⋯⋯⋯⋯⋯⋯⋯⋯⋯⋯⋯⋯⋯ 3
第一節 疾病特性⋯⋯⋯⋯⋯⋯⋯⋯⋯⋯⋯⋯⋯⋯⋯⋯⋯ 3
第二節 全球流行趨勢⋯⋯⋯⋯⋯⋯⋯⋯⋯⋯⋯⋯⋯⋯⋯ 5
第三節 臺灣流行情形⋯⋯⋯⋯⋯⋯⋯⋯⋯⋯⋯⋯⋯⋯⋯ 6
屈公病⋯⋯⋯⋯⋯⋯⋯⋯⋯⋯⋯⋯⋯⋯⋯⋯⋯⋯⋯⋯⋯⋯14
第一節 疾病特性⋯⋯⋯⋯⋯⋯⋯⋯⋯⋯⋯⋯⋯⋯⋯⋯⋯14
第二節 全球流行趨勢⋯⋯⋯⋯⋯⋯⋯⋯⋯⋯⋯⋯⋯⋯⋯15
第三節 臺灣流行情形⋯⋯⋯⋯⋯⋯⋯⋯⋯⋯⋯⋯⋯⋯⋯17
第二章 病例與病媒監測⋯⋯⋯⋯⋯⋯⋯⋯⋯⋯⋯⋯⋯⋯⋯⋯20
第一節 病例監測⋯⋯⋯⋯⋯⋯⋯⋯⋯⋯⋯⋯⋯⋯⋯⋯⋯21
第二節 病例定義⋯⋯⋯⋯⋯⋯⋯⋯⋯⋯⋯⋯⋯⋯⋯⋯⋯23
第三節 檢體採集及檢驗方法⋯⋯⋯⋯⋯⋯⋯⋯⋯⋯⋯⋯25
第四節 登革熱檢驗運作機制⋯⋯⋯⋯⋯⋯⋯⋯⋯⋯⋯⋯26
第三章 平時防治措施⋯⋯⋯⋯⋯⋯⋯⋯⋯⋯⋯⋯⋯⋯⋯⋯⋯28
第一節 衛教宣導⋯⋯⋯⋯⋯⋯⋯⋯⋯⋯⋯⋯⋯⋯⋯⋯⋯28
第二節 社區動員⋯⋯⋯⋯⋯⋯⋯⋯⋯⋯⋯⋯⋯⋯⋯⋯⋯34
第三節 病媒蚊孳生源清除⋯⋯⋯⋯⋯⋯⋯⋯⋯⋯⋯⋯⋯36
第四節 都會農園登革熱防治⋯⋯⋯⋯⋯⋯⋯⋯⋯⋯⋯⋯44
第四章 散發疫情防治措施⋯⋯⋯⋯⋯⋯⋯⋯⋯⋯⋯⋯⋯⋯⋯45
第一節 疫情調查⋯⋯⋯⋯⋯⋯⋯⋯⋯⋯⋯⋯⋯⋯⋯⋯⋯45
第二節 病媒蚊孳生源查核⋯⋯⋯⋯⋯⋯⋯⋯⋯⋯⋯⋯⋯48
第三節 衛教宣導⋯⋯⋯⋯⋯⋯⋯⋯⋯⋯⋯⋯⋯⋯⋯⋯⋯51
第四節 社區動員⋯⋯⋯⋯⋯⋯⋯⋯⋯⋯⋯⋯⋯⋯⋯⋯⋯55
第五節 輔助性成蟲化學防治措施⋯⋯⋯⋯⋯⋯⋯⋯⋯⋯55
第五章 群聚疫情防治措施⋯⋯⋯⋯⋯⋯⋯⋯⋯⋯⋯⋯⋯⋯⋯59
第一節 病例群聚定義⋯⋯⋯⋯⋯⋯⋯⋯⋯⋯⋯⋯⋯⋯⋯59
第二節 病例群聚解除機制⋯⋯⋯⋯⋯⋯⋯⋯⋯⋯⋯⋯⋯59
第三節 病例群聚防治工作要點⋯⋯⋯⋯⋯⋯⋯⋯⋯⋯⋯60
第六章 法令規定⋯⋯⋯⋯⋯⋯⋯⋯⋯⋯⋯⋯⋯⋯⋯⋯⋯⋯⋯67
第一節 傳染病防治法⋯⋯⋯⋯⋯⋯⋯⋯⋯⋯⋯⋯⋯⋯⋯67
第二節 廢棄物清理法⋯⋯⋯⋯⋯⋯⋯⋯⋯⋯⋯⋯⋯⋯⋯72
第三節 傳染病防治獎勵辦法⋯⋯⋯⋯⋯⋯⋯⋯⋯⋯⋯⋯75
第四節 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條之通知方式⋯⋯⋯75
參考文獻⋯⋯⋯⋯⋯⋯⋯⋯⋯⋯⋯⋯⋯⋯⋯⋯⋯⋯⋯⋯⋯⋯⋯78
附件一:病媒蚊指數及其計算方法⋯⋯⋯⋯⋯⋯⋯⋯⋯⋯⋯⋯80
附件二:登革熱地圖⋯⋯⋯⋯⋯⋯⋯⋯⋯⋯⋯⋯⋯⋯⋯⋯⋯⋯83
附件三:登革熱/屈公病病媒蚊孳生源自我檢查表⋯⋯⋯⋯⋯⋯84
附件四:各級學校登革熱/屈公病防治工作計畫書(範例)⋯⋯86
附件五:登革熱/屈公病病媒蚊孳生源清除成果統計表⋯⋯⋯⋯89
附件六:都會農園登革熱防治工作指引⋯⋯⋯⋯⋯⋯⋯⋯⋯⋯90
附件七:登革熱/屈公病病例訪視紀錄表⋯⋯⋯⋯⋯⋯⋯⋯⋯⋯96
附件八:登革熱/屈公病病媒蚊孳生源查核列管表⋯⋯⋯⋯⋯⋯98
附件九:縣(市)政府衛生局群聚疫情請求支援申請單⋯⋯⋯99
附件十: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稽查督察紀錄單⋯⋯⋯⋯⋯100
附件十一: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條之通知方式相關表單⋯101
附件十二:產業園區登革熱防治工作計畫書⋯⋯⋯⋯⋯⋯⋯⋯ 106

序言/導讀

前 言 登革熱和屈公病都是一種環境病、社區病,只要環境中存在適當的孳生源,就有登革熱或屈公病流行的可能性。即使只是一個被任意丟棄的塑膠袋、空杯、空罐、空盒、廢保麗龍箱或廢輪胎,或其他非廢棄物,如樹洞、民眾堆置於戶外會積水的物品,只要積水0.5公分,都可能是孳生源,更遑論目前仍有為數不少的空地、空屋、菜園或廢棄的工廠等建物,更是病媒蚊孳生的溫床。因此登革熱和屈公病的防治工作,絕非單一機關、組織或單位能獨挑大樑,衛生、環保、民政、教育、地、建管等單位都是不可或缺的防疫夥伴。對地方政府而言,若希望登革熱和屈公病的防治工作能效益顯著,地方首長必須強力召集縣市政府各單位共同參與,才能有效清除病媒蚊孳生源。所以「跨局處(室)的合作機制」絕對是登革熱和屈公病防治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影響因素。 臺灣自2007年10月公布屈公病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每年均有境外移入病例。本指引自2014年起納入屈公病之疾病介紹與防治措施,供相關單位及人員執行防治工作參考。 本指引係為提供防疫同仁執行登革熱和屈公病防治工作時之參考,並提供傳染病防治法、廢棄物清理法等可適用的條文供參。地方政府可依本指引內容,視流行疫情狀況及轄內防疫資源與條件,進一步規劃適合轄區內的執行方案。 全民總動員,清除孳生源 噴藥並非防治登革熱和屈公病的良方,清除孳生源才是預防登革熱和屈公病的根本方法,提昇全民防治知能,將正確的防治觀念深植於民眾日常生活習慣之中,才是防治的根本之道;再加上建立社區動員機制,民間力量也自發投入防治工作,將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有效監測機制,及早控制疫情擴散有效的監測機制包括病媒蚊監測與病例監測系統,相關單位 平時應定期調查病媒蚊密度,一旦發現病媒蚊指數偏高時,即必須動員進行孳生源清除工作。此外,已建立的多元化病例監測機制,則可讓衛生單位儘速掌控疫情,及早採取必要的防疫措施。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Guidelines for Dengue / Chikungunya Control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登革熱,屈公病,病媒蚊孳生源,防治策略,社區動員,病媒蚊密度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1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企劃組 姓名:陳毓玟 電話:02-23959825-5043 地址:台北市林森南路六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