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2,917
:::
青春不遠--洪串珠與她的蘭陽高女同學們

青春不遠--洪串珠與她的蘭陽高女同學們

  • 統一編號GPN:1011000831
  • 出版日期:2021/06
  • 作/編/譯者:張美鳳著
  • 語言:中文
  • 頁數:320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9865418526
  • 出版單位:宜蘭縣史館
  • 開數:18開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300
書籍介紹

本書改寫自張美鳳申請國藝會補助的計畫成果:「青春不遠——洪串珠和她的同學們」。第一屆蘭陽高女畢業生,可謂宜蘭第一代接受中等教育的知識女性,本書具有代表與特殊性。
有感於女性史研究的邊陲性與欠缺,宜蘭縣史館自2010年開始進行女性口述歷史計畫,成果陸續收入「宜蘭人文系列」,本書為這系列的第七本女性史作品。作者張美鳳長期致力女性口述訪談與生命故事書寫,先後參與本館女性口述訪談計畫,並對於本館上述的女性口述史作品著力、貢獻甚深。
宜蘭第一所高女——蘭陽高等女學校,不僅設校時間較晚,過程亦曲折漫長。地方人士為此奔走協調請願,熱心募款捐地,自1928年起至1938年4月開始招生為止,前後歷經10年。1942年有87位學生畢業,是宜蘭第一批在地完成高女教育的女性。
本書以第一屆高女畢業生洪串珠的留言簿為引子,透過翻閱留言簿,開啟蘭陽高等女學校的設校歷史、學校生活,以及洪串珠與同學一生姊妹情誼、生命故事。

目次

目錄
序 游鑑明 06
導言:跨時代的知識女性 張美鳳 10
一/塵封70年的青春 18
一、約定 20
二、期待謎底揭曉 20
三、留言簿主人 21
四、打開塵封的記憶 22
二/讀高女大不易 26
一、女子教育開步走 28
二、高女窄門為誰開? 30
三、翻山越嶺讀書去 34
四、時代氛園釋放的新訊息 36
三/漫長曲折的設校過程 38
一、太平山林業與羅東興起 40
二、蘭女設校,兩地相爭 42
三、同盟會接手推動設校事業 46
四、決定校址 52
四/天之驕女 54
一、具有指標意義的第一屆 56
二、誰是幸運兒? 58
五/青春無限好 70
一、才德兼修新女性 72
二、蘭女開學了 76
三、永久的校園 79
四、吸引目光的美麗制服 83
五、「內地」來的師長 86
六、天生氣質不一樣 90
七、臺日共學,看不見的隔闔 92 
八、副班長瑜亮爭輝 94
六/活潑多元的課外學習 96
一、課外學習活潑多元 98
二、難忘長距離競走 101
三、大溪海邊觀日食 102
四、蘇澳的臨海學校 104
五、高山行──斗笠、草鞋與木杖 109
六、登太平山驚魂記 112
七、再接再厲挑戰新高山 113
八、走過臺灣的屋脊──能高越嶺之行 120
九、修學旅行 122
十、文學少女知多少 125
十一、蘭陽民俗寫作發表 127
七/戰火于的歲月 132
一、日籍學生意外致死事件 134
二、遠方的戰火,後方的動員 138
三、志願成為看護助手 141
四、陸軍香港島分院的經歷 144
五、成為戰勝國的人民 148
八/離情――洪串珠的畢業留言簿 150
一、珍貴的畢業紀念冊 152
二、畢業留言簿紙短情長 156
三、對未來的想像與懂憬 162
九/社會新鮮人 184
一、白領新鮮人 186
二、臺日畢業生的出路 188 
三、升學路途各自安排 192
四、國民學校女教師 195
五、深刻的友誼 200
六、畢業後再學習 203
七、戰火下的教師生涯 204
十/婚後的人生風景 214
一、終身大事誰作主? 216
二、理想的終身伴侶 219
三、大家庭的婚姻生活 225
四、獨立小家庭的經營 231
十一/改朝換代與職業調適 238
一、混亂中的道別 240
二、朝代轉換與語言適應 243
三、堅守崗位的職業婦女 245
四、女兒為鄰,從容過晚年 252
十二/七十載蘭花緣 254
一、師生續舊緣 256
二、遠道而來的嘉賓 262
三、蘭花姊妹情 265
四、尾聲——校史館誕生 272
附 錄 276
一、《臺北州立蘭陽高等女學校第一回卒業記念》代序 278
二、蘭陽高等女學校校歌 279
三、臺北州立蘭陽高等女學校教職員表 280
四、教職員表(1938~1942) 282
五、第一屆修習學科表 285
六、第一回本科卒業生(本表) 286
七、第一回臺籍本科卒業生 289
八、第一回日籍本科卒業生 290
九、第一回臺籍本科卒業生就業情形 292
十、第一回日籍本科卒業生就業情形 294
十一、第一回臺籍本科卒業生畢業當年擔任教職情形 296
十二、憶「蘭園」 298 
十三、蘭女的回憶 302
十四、蘭陽訪問旅行記 305
十五、訪臺日記 309
十六、戰後三十年的這些日子 313
参考文獻 314

編/著/譯者簡介

筆名張慢
臺灣宜蘭人。
喜歡說女人的故事,曾擔任宜蘭社區大學講師,目前專注於女性口述歷史的工作。著有《四鬮庄的女兒李涼的人生風景》、《永遠的音符張月娥的生命樂章》,口歷史集結書(合著)的作品有《宜蘭女聲阿媽的故事・教育篇》、《宜蘭女聲―一阿媽的故事・行業篇》、《宜蘭女聲阿媽的故事・童養媳/養女篇》(宜蘭縣史館「宜蘭人文系列」)。部分著作發表於宜蘭社區大學校刊《噶瑪蘭ㄟ花蕊》及宜蘭縣史館發行的《宜蘭文獻雜誌》。

序言/導讀

序   我與作者相識於2013年,那一年的9月1日,我應臺北市立美術館邀請在「臺灣女性演講會」演講「1930〜1980年代臺灣女性」,演講結束後,作者與她姐姐來找我,作者告訴我,她讀過我出版的口述訪問紀錄和口述歷史專書,很有興趣做口述訪問,之後,我們建立了亦師亦友的關係。這近八年間,作者孜孜矻矻地從事宜蘭地區的女性口述訪問,訪問紀錄陸續發表在刊物上,更出版兩本訪問紀錄:《四鬮庄的女兒――李涼的人生風景》、《永遠的音符――張月娥的生命樂章》,且與賴淑娟等合著《宜蘭女聲――阿媽的故事‧教育篇》、《宜蘭女聲――阿媽的故事‧行業篇》、《宜蘭女聲――阿媽的故事‧童養媳∕養女篇》,而《青春不遠――洪串珠與她的蘭陽高女同學們》則是張女士的新著。   這本書主要探討蘭陽高等女學校第一屆校友的歷史,全書不是平鋪直敘的展開,而是經過巧思和精心安排而完成。首先,這本書以洪串珠珍藏的日文畢業留言簿(1942年)為引子,透過洪串珠、林鐶、林幸子三位同學的相聚,一起辨識留言簿上的名字與文字,也一道回憶73年前的在學往事。接著有層次的陳述蘭陽高女的設置、首屆入學生來源、教學課程、課外學習、戰爭歲月,以及畢業後同學在職場與婚姻的發展,最後是同學們的晚年生活。文中以現在和當時的交互回憶,勾勒出蘭陽高女第一屆校友的歷史,這是臺灣女子教育史的創發研究。   其次,這本書雖然以口述史料為基底,但也提供不少與蘭陽高女有關的文獻檔案,包括蘭陽高女的校歌、教職員表、第一回本科生卒業表、第一回本科卒業生就業情形等。此外,本書還蒐集該校師生的回憶文章、畢業生的老照片與當時關於蘭陽高女的新聞報導等,讓口述史料和文獻檔案對話,提昇全書的深度。而前面提到的留言簿,更是特殊史料,畢業留言簿是許多青少年畢業時給自己的紀念禮物,但從未有人運用留言簿,去探究當時學生的在校活動,本書帶給我們新的研究方向。   再次,這本書清楚追溯蘭陽高女創校的背景,先在第二章「讀高女,大不易」討論殖民女子教育的簡史,再分析蘭陽高女成立之前,宜蘭女學生如何翻山越嶺到臺北讀書,然後分析蘭陽高女設置的經緯,第三章「蘭女設校過程」便做了鉅細靡遺的分析。在日治時期的臺灣教育發展中,地方仕紳對學校的設置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研究者並不多。其中蘭陽高女成立的過程頗為艱辛與複雜,為了蘭陽高女校址應設在宜蘭或羅東,這兩地的地方人士竟然劍拔弩張,最後由上級決定,才確定將該校設在宜蘭與羅東的交通要道,也就是宜蘭郡員山庄擺厘地區。蘭陽高女設置的這段歷史,若非本書的探究,一般人很難想像,也提醒我們注意,當女子教育在日治時期逐漸受到重視後,地方對女學的發展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反而不是臺灣總督府所能主導。   當讀者瞭解蘭陽高女的創校背景後,本書接著把焦點放在第一屆女學生的來源,以及教學與訓育活動,這部分是研究女子教育史的主軸。本書的第四到第六章:「天之嬌女」、「青春無限好」、「活潑多元的課外學習」,除告訴我們該校學生的來源,且呈現蘭女提供了何種教學、訓育與課外活動。本書不只採用統計數字去說明錄取人數,還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蘭陽高女合格者〉報導,呈現錄取學生的人數和名單,再透過名單尋找這群錄取生的家世與教育背景。值得一提的是,日治時期宜蘭地區有相當多的養女和養媳婦,作者發現她們中有人就讀蘭陽高女,打破養女和養媳婦受虐的說法。   除此之外,在教學與訓育方面,本書不只列出教學宗旨、科目,也關注課程內容的變遷,還探究師長出身、學校制服、手藝品的展示、學藝表演、同學之間的競爭等。在這裡,本書利用老照片、訪問紀錄、校慶特刊中的回憶文章、職員錄,串聯出這段歷史,使「青春無限好」這章不失呆板,反而更貼近當時情境。課程外的各種活動更是琳瑯滿目,除了文學創作外,主要與健身、運動有關,包括籃、排球球類運動、長途競走、登山、修學旅行、游泳等。其中游泳是許多高女不太安排的運動項目,但宜蘭臨海,該校學生可以享受海水浴,甚至參加「臨海學校」的游泳訓練,因此留下學生游泳的珍貴寫真。難得的是,由於登山和游泳的活動,頗為刺激、驚險,當時學生透過留言簿寫下她們的心得,也在接受作者訪問時陳述感想。無論照片或文字紀錄,都讓我們也跟著走入第一屆蘭陽高女的課外活動中,而1930〜1940年代臺灣高中女學生的活潑面貌,在我們眼前一覽無遺。   蘭陽高女成立於1938年,是中日戰爭的第二年,因為是皇民化運動時期,該校學生也需配合殖民政府的動員,就如其他高女一樣,她們參與勤勞服務、歡送出征軍人。最特別的是,蘭陽高女學生居然有人響應海外看護助手的招募,前往中國戰區服務,她們算是看護助手中高學歷的代表。看護助手的歷史鮮有人涉獵,透過作者的訪問紀錄,我們得以窺知高女學生當海外看護助手的原因、過程和感受,也對這段歷史做了部分補白。蘭陽高女的第一屆學生在戰爭時期畢業,畢業前的資料,除了畢業紀念冊之外,還有非正式而隨意紀錄的洪串珠留言簿,其中既有臺、日籍同學的留言又有插圖,從中揭示七十多年前這群畢業生對學校生活的各種回憶,甚至是未來的憧憬。   這本書並沒有因為蘭陽高女第一屆女生的畢業而結束,而是繼續追蹤她們畢業後的行腳。第九章「社會新鮮人」就是尋訪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除了從〈臺北州立蘭陽高等女學校第一回本科卒業生名簿〉等檔案,可看到畢業生升學與就業的狀況外,還透過訪問紀錄和後代人提供的資料,去說明她們對職業的選擇、就業情形等。戰爭時期從事教職的畢業生,她們的經歷是承平時期所不曾有,空襲頻繁的日子,她們無法上課,卻要帶領學生疏散、值夜,置個人生死於度外。而對日本神風特攻隊隊員的描述,更是難得,因為當時畢業自蘭陽高女的老師中,有人曾和他們接觸、在耆老座談會中,清楚刻畫出神風特攻隊隊員的服裝與儀容。   結婚也是蘭陽高女第一屆畢業生的重要選擇,在媒妁之言和自由戀愛並存的1940年代,她們是否有婚姻自主權?她們的結婚理想對象又是什麼類型?婚後是否遇到家庭與工作的兩難?家庭生活又如何?透過當事人的陳述,第十章「婚後的人生風景」逐一回答上述問題,有人婚姻美滿,有人則備受苦難,顯然「高女畢業生」這個頭銜不能成為幸福婚姻的萬靈丹。   這本書以第十一章「改朝換代與職業調適」、第十二章「七十載蘭花緣」做為全書的結尾,這是很特別的尾聲,就像一部電影或一本小說,閱聽人都想知道主角們最後去哪裡了?她們是否再續前緣?在十一章中,作者描述戰爭結束後,日本老師離境前的情景以及學生和老師的道別。其次是,走入職場的高女畢業生如何轉換語言、適應新時代,又如何堅守職位,直到退休。本書還關心她們的晚年,這種貼心的撰寫方式,令人感動。最後,本書找到她∕他們透過日籍老師重遊臺灣,再續前緣,蘭陽高女的校友們甚至成立了「蘭花會」,每年固定聚會。2018年,該校藉由創校80周年校慶,設置校史館,保存了該校的歷史檔案與文物,讓讀者知道該校的歷史不是過眼雲煙,而是有安身立命的地方,「百年修得同船渡」的師生緣,得以繼續傳承。   嚴格來說,《青春不遠――洪串珠與她的蘭陽高女同學們》不算是學術論著,但作者採用許多一手與二手史料,包括檔案、照片、報刊與口述史料等,特別是受訪人私藏的留言簿。再加上,本書有引文、註釋,且以創新研究方法鋪陳全書,除令人耳目一新之外,也帶給臺灣女子教育的研究不少啟發,是一本有深度的好書。 游鑑明 謹致於2021年1月31日 導言:跨時代的知識女性 一、與蘭陽高女的緣分   與蘭陽高女的接觸始於2007年的年底,那時我剛踏入女性口述歷史的門檻不久,經前輩介紹認識第一屆校友林鐶,之後便經常去她家走動。經由林鐶的穿針引線陸續認識更多校友,才知道,印象中頗為神秘的「高女」其實就在生活周遭,也對她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幾次涉入她們的活動場域,包括蘭花會、同學會、蘭花合唱團等。   2010年起參與宜蘭縣史館的女性口述歷史計畫,第一年的訪談對象就設定為日治時期受過高等教育的縣籍女性。受惠於過去兩年多的累積,這一年我共完成六篇訪談紀錄,其中四位受訪者為蘭陽高女的校友:林鐶(一屆)、劉緞(一屆)、張月娥(三屆)、林嬌娥(七屆)。訪談紀錄後來收入宜蘭縣史館出版的《宜蘭女聲——阿媽的故事‧教育篇》中。   劉緞是頭城人,於戰爭時期曾到海外擔任看護助手,在她之前,同班有二位臺籍校友畢業後即率先前往,但兩位早已故去,無從相詢,同學之間對此不甚清楚,甚至有人分不清看護助手和慰安婦的差別,這段經驗似乎成為一個敏感的話題,幸而劉緞女士對此毫不迴避,且視之為人生的「黃金時代」。為了對此有更多瞭解,我繼續尋覓適合的訪談對象,很幸運在當年第三屆校友的聚會中訪談到李金魚女士,記得她侃侃而談,彷彿歷歷如昨。李英茂老師的大姊李錦華女士也曾到過海外,李老師分享了一段寶貴的記憶。   高等教育女性訪談計畫結束後,我感到意猶未盡,除了上述的海外看護經驗,想再蒐集相關的史料,特別是蘭陽高女登玉山的經歷。從第一屆的登山合照中逐一盤點可訪談的對象,扣除掉日籍、移居國外及已凋零者,碩果僅存者只有二位,即洪串珠與林幸子。聽說林幸子眼睛看不見,而洪串珠快要搬家了,知道機會稍縱即逝,不久即去拜訪她們兩位,訪談之後各寫了一篇報導,刊登在宜蘭社大校刊《噶瑪蘭ㄟ花蕊》的「阿媽故事館專欄」上。 二、外表不起眼的留言簿   印象很深的是,與洪串珠初次見面時,她正在清理打包準備搬家,趁此機會詢問她捐贈文物給縣史館的意願,獲得她的同意。在檢視文物的過程中,一本外表古舊的筆記簿引起我的注意,詢問之下才知道,那是1942(昭和17)年高女畢業前夕同學之間互相留言祝福的紀念小冊,因時間久遠且未曾翻動,洪女士早已忘記它的存在,這次因為要搬家,這本小冊子就在不經意之間重新出現。從訪談經驗中我已培養出一種對舊文物的嗅覺,覺得眼前這本破舊的留言簿日後也許有研究價值,當下獲得她的同意贈送給我。因為一時找不到適當的翻譯人選,這本留言簿就暫時鎖進抽屜。   留言簿藏著什麼樣的秘密?有沒有研究的價值?2015年5月,我參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事先準備好留言簿影本,趁機請教該所副研究員林志宏先生的看法,獲得他的鼓勵。我隨即著手撰寫研究計畫,名為「青春不遠——洪串珠和她的同學們」,向國藝會提出申請,獲得通過補助。我設定的研究主題不限於留言簿,而是將它擴大為蘭陽高女第一屆校友的生命書寫,企圖架構出一個跨越兩個時代的知識女性群相。首先面對的最大挑戰是,研究對象在哪裡? 三、結合口述與文獻的研究方法   第一屆校友出生於1920年代,此時平均年齡超過90歲,大半已凋零,尚存者多數健康不佳,也有長居國外難以聯絡等等,幸而過去已有累積,計畫執行中再深化洪串珠、林幸子兩位的訪談,豐富口述史料。同時,藉由參與第一屆同學聚會的機會,再增加蘇金玉及廖錦雲兩位的訪談,因時間及其他因素限制,訪談無法深入,但仍具參考價值,尤其是蘇金玉的通學經驗。   已過世或聯絡不上者唯有透過同學口述補充一點資料,或者訪談其子女。陳琇幃是在學期間唯二選修音樂的學生之一,2010年她的長公子陳宜旼先生曾接受我的訪談,她本人生前也曾出席宜蘭縣史館舉行的耆老座談會,留下第一手的口述資料,雖然內容不多,但彌足珍貴。4朱快女士是第一屆校友中唯一留日的,因車禍不幸早逝,長女游慧如女士長居美國,在回國省親期間接受我的訪談,游女士並熱心提供許多老照片及資料供我參考。另外,我也盡可能蒐集蘭女師生書寫的回憶性文字,這多少填補了一些空白。   口述訪談之外,文獻的蒐集研讀也是一大功課,尤其是在訪談對象有限的情形下,更需要文獻的補充。耙梳各種文獻史料及專著論文之外,得力於近年數位資料庫的開放,讓我在研究過程中獲得許多幫助,其中以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的《臺灣總督府職員名錄》、漢珍知識網的《臺灣日日新報》幫助最大。   最後,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洪串珠畢業留言簿的翻譯。感謝日本一橋大學的洪郁如教授,透過她的推薦引介,文藻外語大學日文系謝惠貞老師毅然扛下翻譯重責。這份工作相當花費時間,一來因為戰前日文的語法跟現代有不少差異,二來因為字跡辨識不易,非常耗費心力。謝老師在極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項困難的工作。   研究計畫在2018年進入尾聲,適逢蘭陽女中80週年校慶,該校的校史館也在這一天誕生,這樣的巧合,恰如其份的為故事劃下句點。 四、創校過程充滿競爭   蘭陽高女不僅成立相對較晚,且過程相當曲折漫長。地方人士為此奔走協調請願,熱心募款捐地。自1928(昭和3)年起至1938(昭和13)年開始招生為止,前後歷經十年,蘭陽高女才在地方人士熱切期盼下誕生。   爭取設校過程中關於校址究竟應選在宜蘭或羅東,兩地均極力爭取互不相讓,從一開始的蘭陽三郡同心協力,演變成溪南、溪北之爭,地方代表擔心競爭過於白熱化會影響設校期程,一度達成協議,將決定權交給上級單位,但之後雙方仍私下暗中較勁,羅東街認定無法與宜蘭方面繼續合作,於1937(昭和12)年6月送出斷交書,雙方等於撕破臉。   最後上級決定將校址設在員山庄擺厘地區,這個決定算是兼顧雙方的訴求,但對宜蘭顯然較為有利,羅東街長陳純精為此憤而辭職,幸經上級慰留,事情才和平落幕。在檢索《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過程中,這段歷史彷彿又回到眼前,那種你爭我奪,為爭取地方發展不遺餘力的拼勁躍然紙上。   為何地方人士對成立高女如此用心用力,甚至演變成溪南溪北的地域之爭?本書第三章即在嘗試回答此一問題。 五、具有指標意義的第一屆   日治時期的高女教育是稀有的教育資源,具有族群、階級、城鄉等多重不平等。表面看似公平的考試並不公平,小學校跟公學校的教材不同,前者更有利於升學考試。另外,從錄取比率也可看出,日籍學生機會遠大於臺籍學生。因為學費昂貴,所以,只有少數中上階級家庭的子女才有機會升學。過去交通不便,不利於鄉下學生的通學,雖有火車、汽車可接駁,但無疑會影響就學意願。第一屆學生中,以出身宜蘭市的學生最多,次為羅東,其他鄉下學校則十分零星。   蘭陽高女在地方人士千呼萬喚之下才誕生,1938(昭和13)年4月開始招生,這是地方上的一件大事。總共有180人報考,錄取學生104人,其中臺籍41人,餘為日籍。跟歷年多在個位數的情形比較,宜蘭的高女入學人數在一夕之間成長了十倍以上,可說是劃時代的改變!想像每天上百位穿著高女制服的女學生出現在上學的路上,那是過去不曾有的風景。到1945(昭和20)年戰爭結束為止,蘭陽高女共招收八屆,受到戰爭風雲的影響,只有一至四屆完整受完四年教育,第五屆最後一年便無法正常上課;第六屆起必須銜接戰後學制,變成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沒有升高中的就只能算初中學歷。   就這方面而言,第一屆是幸運的,她們是在學期間受到戰爭影響最小的一屆,此後一屆比一屆受戰爭影響更甚,包括入學前的體能測試、農業生產及護理訓練,以及各種因應戰爭需求的動員。相較之下,第一屆顯然幸福多了,不僅在學期間可以正常學習,各種學藝活動、修學旅行、登山活動及臨海訓練幾乎都不受影響。比較明顯的改變是,漂亮制服跟皮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換成もんぺ(蒙被)跟木屐,而期待已久到「內地」的畢業旅行,因為安全考量改成島內旅行。畢業旅行到了臺中、阿里山等知名景點,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在山上欣賞了盛開的櫻花,在旅行仍是奢侈品的年代,尤其是不曾遠離家門的多數女性來說,她們已經比許多人幸運! 六、跨時代的知識女性 綜合而言,蘭陽高女第一屆的生涯具有幾項特色: 1.出生於相對平穩安定的大正末年 2.地方仕紳及中上家庭的女兒 3.宜蘭第一批在地完成高女教育的女性 4.畢業時快速進入職場 5.二戰前後的挑戰與適應 6.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婚姻模式 7.學緣關係與女性聯誼   以上有些是同時代所共有,例如戰爭與朝代更替,但蘭陽高女第一屆恭逢其時,故成為其生涯不可迴避的課題,也對她們的人生造成了明顯的影響。   1942(昭和17)年蘭陽高女第一屆87位學生畢業,是宜蘭第一批在地完成高女教育的女性,其中臺籍39位。在此之前宜蘭已經有女性至外縣市讀高女,但不僅在學期間需離鄉背井,且人數相當零星,明顯可以看出兩者的差異。另外,她們的青春期剛好遇到戰爭,就學期間影響尚不太明顯,畢業那年戰爭氣氛已經籠罩整個臺灣,她們也無法置身事外,多數成為國民學校教師,適時替補因男性出征所造成的後方空虛。1945年時代再度產生巨變,身負國民教育之責的老師們紛紛學起新國語,也努力跟過去的時代劃下界線。   自由戀愛是許多懷春少女所嚮往的,但在父權文化的掌控下,戀愛結婚成為一條崎嶇的道路。在社會規範下,她們小心翼翼的步入婚姻,完成終身大事,但即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形式或內涵都不像過往那麼傳統,她們仍有一定的自主權。至於婚後的人生,也相當多樣化,受過高女教育的她們在面對挑戰時,顯然更能找出因應之道。   在孩子成長,家庭義務減輕之後,以高女學緣為基礎的「蘭花會」自然形成,開拓出一個女性專屬的聯誼空間,同窗情誼得以凝聚延續,銀髮歲月再展歡顏。 七、本書構成   本書內容脫胎自前述計畫的成果報告,但在整體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做了不少調整和修改。特別感謝賴淑娟老師及李素月小姐提供的寶貴建議,讓本書在修改過程中多了些不一樣的思考,也提升了出書的品質。   本書共分12章,開頭描繪三位老同學一同翻閱畢業留言簿的場景,從第二章開始到第三章,時空拉回到1920年代,進入歷史去追溯宜蘭女性跟高女最早的淵源,到1930年代地方人士催生蘭陽高女的過程。第四章談第一屆學生的背景,第五及第六章書寫高女四年期間的生活,包括學校的師資、學習環境、受教內容,以及校內與校外各種豐富多元的學習活動,後者包括臨海學校、登山、健走等,並介紹蘭女學生的民俗寫作。第七章談戰爭對她們的影響,包括被動員的情形,結合各方說法及文獻考察,重現當年頗為轟動的日籍學生意外致死事件。第八章透過洪串珠的留言簿拉開畢業的序幕,共計51篇留言,內容洋溢著青春少女的天真爛漫。因條件限制,無法同時完整呈現留言簿內容,本章取其精要做為插圖,分享給讀者。   第九章起描寫離開校園後的人生,包括就業、婚姻、家庭經營等。第十一章內容著重在朝代更迭,混亂中的道別與師生情誼,及戰後必須面對的種種挑戰與適應。最後一章描繪師生分離數十年後的聚合,以及第一屆校友之間的姊妹情誼,並以校史館的誕生做結尾。 八、特別致謝   毫無疑問,最該感謝這三位阿媽:洪串珠、林鐶、林幸子。她們不僅跟我分享她們的人生,更提供各種照片文物供我研究,特別是洪串珠女士。跟洪女士在一起的每一個時刻都是令人愉快的,在她身上,完全感覺不到一絲絲老人的暮氣,她的健談、開朗、幽默、熱情,努力活在當下的生命態度,可說是銀髮族的最佳典範。讓我感到遺憾的是,林鐶女士於2016年11月突然過世,雖然她年事已高,但之前不曾聽說有什麼大病,以致於錯過最後的探望。   特別感謝游鑑明老師。我會踏入女性口述歷史的領域,相當程度是受到游老師著作的啟蒙,之後更藉著宜蘭人的關係毛遂自薦。游老師不嫌棄我學識淺薄、半路出家,每每給我鼓勵和指導,點滴在心,此番出書又蒙賜序,實感恩不盡。因游老師的緣故,有緣認識林志宏教授,復經由他的推薦獲得洪郁如教授的關心與協助,在此一併致謝。李英茂老師的翻譯功力有口皆碑,雖年事已高,但幾乎有求必應,看他拿著放大鏡,努力解讀原稿,一筆一畫工整的書寫譯文,讓我既感激又欽佩不已。感謝游慧如女士與陳宜旼先生接受訪談,補充朱快與陳琇幃兩位已逝校友的生平記事,增添本書風采。蘭女80校慶校史館啟用,該校總務處讓我進館拍攝校友捐贈的文物及館藏,特此致謝。   感謝國藝會對民間文史工作者的支持,讓我有機會對女性文史奉獻微薄心力。宜蘭縣史館在有限的經費下給予拙作出版的機會,這是本人的光榮與福氣。編輯李素月女士在繁忙的公務中犧牲休假時間,盯緊全書品質,辛苦備至!感謝給我協助和關心的所有朋友,特別是經常催促我使用數位資料庫的楊晉平老師。最後,感謝吾女孝萱,有妳真好! 「才疏學淺」於我絕非客套話,疏漏之處,敬祈各方先進不吝賜教! 張美鳳 寫於庚子2020歲末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蘭陽高女、蘭女、宜蘭、新女性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2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宜蘭縣史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宜蘭縣史館 姓名:邱宏凱 電話:03-9255488-5009 地址:宜蘭市縣政北路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