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目次
3部長序 —— 文化部部長 李永得
5館長序 ——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梁永斐
7策展論述 —— 黃建亮
展覽專文
15影像的先驗藍本與精神地理學:論「臺灣的模樣」的策展方法 —— 龔卓軍
27找尋「臺灣味」:影像中的歷史記憶 —— 蔣竹山
圖板
39我們 所在
89我們 日常
171我們 儀式
211我們 走過
253作品介紹
273攝影家簡介
300參展攝影師
編/著/譯者簡介
主編
蔡昭儀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組長、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主任
蔡昭儀曾任職於私人美術館及畫廊,負笈美國攻讀碩士期間,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實習。1999年進入國立臺灣美術館工作,歷任副編審、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展覽組組長。
序言/導讀
「臺灣的模樣」是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繼開館首展後,第二檔臺灣攝影主題展。此展以攝影元件及數位影像並陳的展示方式,展出超過350件創作於1935年至2010年之間的臺灣攝影。策展人黃建亮先生結合探討臺灣攝影發展及文化流變脈絡的策展觀點,將大量攝影作品依影像內涵進行有機編組,透過影像間相互扣合的張力,呈現「臺灣的模樣」。
此展包含眾多以風景、人物、活動與事件為主題的攝影作品,並透過攝影家特殊的創作視角及詮釋觀點,融匯成為深具意義的文化導讀圖像。策展人將此展劃分為「我們 所在」、「我們 日常」、「我們 儀式」、「我們 走過」四大展區,分別鋪陳出臺灣的地貌景觀、日常即景、風俗信仰與時代印記,作為深入臺灣文化脈絡的四個重要維度。藉此,展覽不僅聚焦於框內影像,亦指向框域之外的臺灣歷史發展脈絡,以及多重文化相容下的在地經驗與主體性建構。
本展藉由展出作品與文化生成脈絡並重的策展方法,將影像轉化為臺灣文化層理的索引,並藉由多樣化的展示方法,提供觀者理解臺灣文化生成歷程的多重線索。策展人並鼓勵觀眾結合個人的生命經驗,在漫步展場的同時,亦從自身角度出發,藉由眾多攝影家的精闢視角及富含特定時空意涵的圖像訊息,嘗試深入臺灣文化豐富多元的內層,描繪出自己對「臺灣的模樣」的理解與詮釋。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攝影藝術,臺灣攝影,攝影史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0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攝影文化中心籌備小組
姓名:熊芃
電話:04-23723552-349
地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