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新住民定義,原則上以非本國籍人士,因工作、傳教或婚姻來臺定居,後取得為本國籍者為主,或為取得永久居留權。收錄來自來自不同國家4位新住民深耕臺灣的故事,馬來西亞的孫友聯,泰國的陳瑪莉,英國威爾斯的韓麗絲及越南的嚴沛瀅;希望藉由新住民訪談,一窺他們移入原因、原鄉背景、適應問題、生活歷程及對未來的憧憬等。讓社會大眾瞭解新住民如同我們祖先先來後到臺灣一樣,有著各種原因,但是最終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也為這塊土地付出,值得尊重,並讓我們透過他們的奮鬥歷程,形塑不同的生命故事,思索臺灣共同的未來。
目次
目 次
館長序Ⅱ
目 次Ⅳ
圖 次Ⅵ
孫友聯-來自馬來西亞
訪談整理 /吳志逢.謝東勝
一、前言
二、原鄉背景
三、個人生長歷程
四、適應奮鬥歷程
五、國籍認同及社交脈絡
六、對自身或臺灣未來的期許
陳瑪莉-來自泰國
訪談整理 /李澍奕.廖學恆
一、在春蓬老家求學的日子
二、蓋依颱風襲擊家鄉
三、畢業找工作認識先生
四、進行婚禮
五、婚後的印尼生活
六、來臺灣生小孩,短期體驗臺灣生活
七、定居臺灣,尋找生活重心
八、忙碌的學習與志工生活
九、從小的夢想-推廣泰國料理
十、孩子是未來臺灣與泰國間的橋樑
韓麗絲-來自英國
訪談整理/何孟侯.鄭文文
一、我的成長歷程及家鄉威爾斯
二、來臺原由及過程
三、來臺之初的適應與發展
四、在臺的社交脈絡及文化、族群、國籍認同
五、關於在臺傳道事業的推展
六、對自我及臺灣未來的願景
嚴沛瀅-來自越南
訪談整理/石瑞彬.蕭碧珍
一、成長的背景
二、新嫁娘來臺及適應過程
三、認眞學習展開各項服務工作
四、來臺後的社交網絡
五、考取移民特考擔任移民官
六、對族群及臺灣的認同
七、展現新住民的優勢
編/著/譯者簡介
‧編輯/現任
鄭文文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纂
‧採訪整理/現任
吳志逢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專門委員
謝東勝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專員
李澍奕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專員
廖學恆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纂
何孟侯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纂
鄭文文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纂
石瑞彬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纂
蕭碧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長
序言/導讀
《臺灣新住民口述訪談錄》館長序
口述訪談係透過語言紀錄彌補、驗證官方文獻與民間文書不足之憾,受訪人或為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推動社會發展的先驅、各行各業引領風潮的佼佼者,或為庶民百姓,他們有著豐富的人生歷練,是值得發掘的活史料,亦為許多隱匿不彰的史事,尋得根源證據,找出新的詮釋,增添歷史新意。
本館向為臺灣歷史文獻保存重要機關,出版過眾多鄉土史料紀錄、各類人物口述訪談專書。此次以臺灣新住民為訪談對象,基於臺灣自七○年代,經濟成長,民主自由開放,吸引許多東南亞、美洲、中國大陸、歐洲等地區人民,或傳教、婚姻、或求學、就業等因素,紛紛來到臺灣。對臺灣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付出心血,並落地生根,成為臺灣的一份子,不僅形塑臺灣多元族群文化的新版圖,也重新定位臺灣在國際交流互動的角色。因此,關於新住民移入臺灣的經過、奮鬥的感想,以及對未來的期盼,值得記錄留存。
本書新住民定義,原則上以非本國籍人士,因工作、傳教或婚姻來臺定居,後取得為本國籍者為主,或為取得永久居留權。收錄來自來自不同國家4位新住民深耕臺灣的故事,分別是現任臺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來自馬來西亞的孫友聯;擔任泰語、料理兼任教師,來自泰國的陳瑪莉;臺灣長老教會總會秘書,來自英國威爾斯的韓麗絲;及任職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機動隊,來自越南的嚴沛瀅;他們或因喜歡臺灣、或因信仰上的使命、或因家人選擇留在臺灣,在臺灣這片土地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並各自以自己方式影響周遭的人,同時亦感受臺灣人的真摯、熱情與包容。希望藉由新住民訪談,一窺他們移入原因、原鄉背景、適應問題、生活歷程及對未來的憧憬等。讓社會大眾瞭解新住民如同我們祖先先來後到臺灣一樣,有著各種原因,但是最終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也為這塊土地付出,值得尊重,並讓我們透過他們的奮鬥歷程,形塑不同的生命故事,思索臺灣共同的未來。爰於此書付梓之際,謹綴數語為之序。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 張鴻銘 謹識
中華民國110年10月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新住民,口述訪談,臺灣, 族群文化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5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姓名:鄭文文
電話:049-2316881-205
地址:南投市光明里光明一路25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