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首章,二位作者從東勢里的地理位置與地名起源沿革上進行探討,並以第二章闡述該村落自成立以來至近代二林中科園區進駐及當地社區發展協會進行社區帶動的發展歷程。自第三章起,採分章詳細敘說有關東勢里之歷史事件、經濟產業發展、教育設施、宗教信仰與民間傳說、古建築物、歷任地方賢達人士等面向,包括當地著名之陳弄起事亦一併收錄於本書之中。
東勢里之經濟產業至今仍是以農產為主,全文可見該村里從荒蕪之地,因先民的努力及世代變遷而成為農產之鄉的故事,除此外,能從文中發現,東勢里民們積極參與社區營造亦是使該里能夠與時俱進的關鍵之一。作者將東勢里社區發展協會推展之社區活動,如媽媽教室、成人識字教學班、食物銀行及共餐活動等成果記錄於書中,值得二林鎮鄉親們作為借鏡,同時,二位作者於末章寫下各自及東勢里民們對於東勢里所面臨現況之想法以及期待,整篇讀下來文句流暢,表達清晰而情感深刻,實屬文情並茂之作。
目次
I地理位置與地名起源沿革探討
第一節 地理位置 8
第二節 地名沿革之探討 14
II村莊的發展過程
前 言 24
第一節 村落成立的探討 24
第二節 族譜及史書的記載 26
第三節 日治時代的東勢沙 29
第四節 台灣光復東勢里的重現 30
第五節 實施稻田轉作休耕之後 32
第六節 對中科四期擴建-二林園區的憧憬 33
第七節 社區發展協會的帶動 35
III歷史現場發生地
前 言 40
第一節 陳弄抗清軍古戰場遺址探討 40
第二節 天主教堂舊址 49
IV產業的發展與演變
前 言 54
第一節 清朝時期的作物 54
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水稻與蔗糖 56
第三節 台灣光復後的高經濟作物 58
V教育設施的演進
前 言 70
第一節 清朝時期的教育推展 71
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推展教育 72
第三節 台灣光復後的教育推展 74
第四節 原斗國中的創立以及沿革 75
第五節 原斗國中,小學校的合併 76
VI宗教信仰與民間傳說
前 言 80
第一節 東勢庄的廣仁宮 81
第二節 面前崙的值年爐主 82
第三節 東勢里的萬善堂 84
第四節 路口石敢當 86
第五節 民間傳說 88
VII古建築物之巡禮
前 言 94
第一節 馮旗峰住宅 95
第二節 陳根旺故居 96
第三節 陳炳松住宅 97
第四節 薛家古厝 97
VIII總理、保正與歷任里長簡介
前 言 100
第一節清朝時期的總理 101
第二節日治時期的保正 103
第三節台灣光復後的里長 104
IX期待關懷與翻轉
前 言 108
一、緬懷先人創業維艱 109
二、守成或是守舊 110
三、需要被關懷 111
跋一、魏金絨 112
跋二、陳志園 113
參考資料 114
編/著/譯者簡介
魏金絨
33年次,家住彰化縣二林鎮。私立中國文化學院中文系畢業。退伍後,任職高級職業學校國文科教師。由於熱衷地方文史的蒐集與整理,曾參加「二林鎮誌」的編纂;亦喜好傳統詩、詞,退休後參加二林香草吟社,長期從事詩、詞的研讀與習作。曾撰寫「二林鎮廣興里風華」等村史。
陳志園
59年次(1970),家住彰化縣二林鎮東勢里。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畢業。任職於地政事務所。從事測量及地籍圖重測工作多年,目前還從事測量工作,曾擔任東勢社區理事長,期間瞭解社區記憶及地方的文化凋零,有鑑於彰化縣政府文化局「大家來寫村史計畫」讓社區能在期間有機會保存一些村史故事,讓更多人能認識家鄉。
序言/導讀
本輯《二林東勢里的故事》由魏金絨、陳志園共同撰稿,筆者魏金絨曾應邀參與《芳苑鄉志》、《二林鎮志》、《甦醒中的王功》及《二林鎮廣興里風華》等書的撰寫;筆者陳志園為二林東勢里在地里民,對於參與地方文史之建構實為熱忱,二位充分實踐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之精神,期盼能再見二位鄉賢如本輯文情並茂之作呈現。
本輯全文近六萬字之譜,該書章節完整、內容多元,主要敘述二林東勢里如何從荒蕪之地,因先民的努力及世代變遷而成為農產之鄉的故事,除此外,民俗宗教及社區營造亦是此部村史的重點。東勢里之經濟產業至今是以農產為主,由二林鎮農會組織開課,不斷改進種植過程;民俗宗教部分,該里大多數居民以民間信仰為主,目前東勢庄當地留有宮廟,如廣仁宮,面前崙則是有神無廟,以遴選值年爐主的方式將神明存放於爐主宅邸作為臨時行宮,供當地鄉民敬拜;社區營造方面,東勢里社區發展協會推展之社區活動,如媽媽教室、成人識字教學班、食物銀行及共餐活動等成果,值得二林鎮鄉親作為借鏡,同時,本輯更揭露城鄉差距所產生的種種問題,紀錄於本文後章中加以陳述。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 大家來寫村史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1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彰化縣文化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傳統戲曲及文化資源科
姓名:施心屏
電話:04-7510709#204
地址: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