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雷驤於1939年出生於中國上海法租界,擅長以文字說故事,穿梭於文學、繪畫、紀錄片等各種創作形式,也透過影像訴說個人、家族記憶與時代歷史。他的肖像作品展演了藝文界的交遊,工作檔案再現電視節目的幕後風景,多幅影像並陳的再創作,以圖文共構、前後參差的佈局,追索了時間的腳跡,也展現詩性的人文影像空間。
目次
4部長序
6館長序
8攝影家雷驤序
12孓然一身的宇宙
27雷門視界
46作品
146口述訪談
178傳記式年表
202圖版索引
207參考書目
編/著/譯者簡介
梁秋虹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科技部博士後學士研究獎得主。曾任《破週報》記者、公共電視節目部歷史紀錄片研究員、國立臺灣博物館「臺灣攝影史綱研究計畫」及文化部駐英國臺北代表處文化組專案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及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等。
藍祖蔚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資深影評、媒體工作者。曾任中央電影公司製片部經理、臺北愛樂電台「電影最前線」、教育電台「藍色電影院」節目主持人。著有《與電影握手:藍祖蔚的藍色電影夢》、《王童七日談:導演與影評人的對談手記》、《聲與影:20位作曲家談華語電影音樂創作》。
馬國安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博士。曾參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擔任田野資料蒐集、訪談與研究者。研究專長為近代東亞圖像與文化史。目前專注歷史圖像的數位人文學研究,著有《臺灣攝影家:彭瑞麟》(2018)、《臺灣攝影家:劉安明》(2019),作品散見「意象臺灣」資料庫、「故事」網站。限任教於紐約大學上海分校。
序言/導讀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自2017年開始編印至今,已出版24位攝影家專書。國立臺灣美術館為了促進對臺灣攝影家的深化研究,以研究主編制度來組織專書的調研工作,透過使史料的蒐整與分析,呈現臺灣傑出攝影家的創作歷程及影像內涵。本年度選作的三位攝影家分別為:雷驤、張武俊、何經泰,他們以獨特的鏡頭語言確立自身的影像風格,並透過攝影創作實踐,來探索影像與自然、文化、社會變遷的關係。
雷驤擅長以文字說故事,也透過影像訴說個人、家族記憶與時代歷史。此次專書在大量的史料爬梳與作品彙整的基礎上,發表許多未公開的手稿與創作影像。此外,也透過多人聯合訪談以及文獻、檔案的重整,脈絡化雷驤的影像創作歷程,追索其深厚的人文主義文化關懷,以及他穿梭於文學、繪畫、攝影與紀錄片等各種創作形式間,展現出率性與詩意的創作成果。
張武俊長期關注家鄉臺南的地方景物,以鏡頭發覺日常的地物風貌之美。臺灣南方的惡地、竹林、峽谷,經攝影家之眼,透顯出特殊的氛圍情境與氤氳色調。本專書首度公開張武俊2000年以後的攝影創作,包括《魚塭》與《濱海沙丘》等系列;口述訪談中也特別分享創作過程中的細節,讓讀者得以了解攝影家掌握光線「色溫」的技巧。
何經泰曾任攝影記者,他以影像訴說人們受到壓抑與忽視的政治迫害記憶,以及社會底層哀歌;其具有高度張力的影像作品,傳達出深刻的社會批判意識。本書收錄何經泰三組著名攝影系列作品,以及近作《百年不斷的人神之約》系列,並探討何經泰攝影實踐與臺灣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提供讀者更多元的觀看途徑。
本年度的三本專書,展現了三位藝術家在影像實踐上的執著與堅持:雷驤以多幅影像並陳的再創作,展現詩性的人文影像空間;張武俊關注自然環境的變遷,提出空間與影像的關係思考;何經泰則以攝影技術的別樣嘗試,叩問臺灣的弱勢議題。今年叢書在調研書寫、田野訪談、年表編纂以及作品圖版集成等方面,皆彰顯攝影家各自的影像關懷視野,期望本叢書新穎的攝影研究取徑和歷史線索,引領讀者進入攝影家的影像世界。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攝影、攝影家、臺灣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0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姓名:蔡旻螢
電話:04-22298728-506
地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