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北方海岸的漁村故事》是繼《沒有掌聲的討海人:走過八斗子海灣60年》之後出版的第二本作品。在本校駐校作家廖鴻基老師的帶領下,八斗子「讀書寫作會」這群熱愛鄉土、關心海洋的創作者,以個人生命記憶作為出發點,引領讀者跟著他們的文字,感受當地居民的生活樣貌。八斗子臨海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不同於我們熟知的農耕生活型態,這樣的海岸生活書寫,讓我們更清楚看見臺灣與海洋密不可分的關係,為海洋文學增添了鄉土情懷和豐富的人情味。
目次
校長序
SEA CHANGE SEE CHANCE
漁村光譜下堅毅而富足的海洋精神|4
推薦序
見證漁村生活的文化記憶|謝玉玲 6
小巧精緻的台灣縮影|廖鴻基 8
八斗女兒 七斗媳婦|杜秀蓮 13
外木山海岸礁石的往事|許焜山 67
阿爸是海腳|吳伸惠 90
消失的金色沙灘|杜世寬 125
與海女共舞|沈得隆 174
戀戀八斗情|林怡芳 215
編/著/譯者簡介
廖鴻基
花蓮人,曾經討海,從事海域鯨豚調查,台灣賞鯨活動創辦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執行多起海洋計畫,寫成二十餘部海洋文學作品,成為海洋文學作家。
杜秀蓮
出生於基隆八斗子漁村。基隆市顧八斗協會理事長、基隆市社區營造提案人及基隆市社區規畫師。成立八斗金獅團,主辦八斗義診站(與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合作)、八斗子美好一天攝影比賽、八斗職人紀錄片比賽、「元宵節 點亮八斗」活動、水保局迴游農村計畫。
許焜山
出生於基隆八斗子漁村,是土生土長的海邊人。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畢業。成立「八斗子漁村文物館」,從事漁村文物的收藏。出版地方性小雜誌《東北風》,記錄漁村文史。
吳伸惠
在基隆市望海巷(換番)漁村長大。曾任台電深澳發電廠出納管理師、採購主辦。後轉任協和發電廠總務主辦、材料主辦,後以協和發電廠公關師榮退。 現為海科館導覽志工及基隆嶼導覽解說人員。
杜世寬
出生於基隆八斗子漁村,青少年時期,曾經討海。曾任台灣電力公司分發北部火力電廠儀器部門擔任維護技術工員、北部火力電廠儀器工程師、台電協和發電廠擔任控制機械及測試儀器課長。
沈得隆
出生於基隆,八斗子漁村文物館館員,東北風雜誌攝影師,2010年八斗子漁村攝影創作至今,2017年舉辦漁村紀實攝影展,2018年參與日本神奈川大學「台灣東北角海女調查研究」擔任攝影紀錄。
林怡芳
基隆是我的故鄉,雖然很容易能看海,不過直到幾年前,在博物館的洗禮下,才真正認識到海洋之美。漫步在漁村,覺察到在這時代巨輪下的環境轉變,應該以謙卑的態度面對海洋,在此分享對海洋的愛與感動。
序言/導讀
推薦序
SEA CHANGE SEE CHANCE 漁村光譜下堅毅而富足的海洋精神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長 許泰文
2004年教育部將「海洋教育」納入教育施政主軸,109年推出「向海致敬」政策,強調海洋永續的重要性。知名的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不僅是臺灣最傑出的海洋文學作家也是頂尖的海洋教育家。擔任本校駐校作家期間,即透過文字書寫引領校內師生與在地居民要向海致敬:認識海洋、親近海洋、疼惜海洋及利用海洋。廖教授今年更是突破萬難推出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提醒臺灣人要勇敢而堅毅地迎向大海,揚帆國際。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是一所「教學卓越並兼具研究特色」的國際頂尖一流大學,校園位於新北與基隆的交界處,前方是蔚藍大海,後有巍峨的群山,鄰近海大的八斗子就是一個里山里海的寶地,富含豐沛的人文地景與珍貴的生物多樣性資源。
本校USR團隊亦深耕八斗子並執行USR計畫來落實社會責任,此次在廖鴻基老師的指導下,透過讀書寫作協會,讓在地人說出自己的心聲,同時寫下關於自己家鄉八斗子的故事,將八斗子漁村的美好以及討海職人不畏艱難的精神記錄下來。
如今八斗子是一個天然的港灣,昔日八斗子原是一個小漁村,海域附近漁撈豐富。在正濱漁港無法容納漁船船隻和噸位後,政府興建了八斗子漁港,成為國內一級漁港,也是北臺灣最大的漁港。八斗子漁港集結漁村文化、山海美景與海洋生態的知名景點,誠摯邀請您一起從本書見證臺灣漁村的生命記憶。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青少年,成人(業務參考),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漁村生活、漁村故事、八斗子
- 附件:其他:
- 頁/張/片數:241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媒體公關暨出版中心
姓名:陳怡伶
電話:02-24622192-1261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