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從都市返回阿嬤家過暑假的小學六年級生Lamit,在遇到在地小學教書的Sinsi後,開啟一段認識家鄉族群、文化故事、地理及生態環境知識的旅程,綜觀整個鱉溪地質公園的人文景點。
目次
前傳 人物簡介
首部曲 開天闢地造鱉溪—環境概述
二部曲 遊山玩水話鱉溪—景點導覽
三部曲 共存共榮愛鱉溪—期許與展望
編/著/譯者簡介
王鈴琪,賴序衡,簡巾雅
序言/導讀
臺灣本島地質屬年輕的褶皺造山帶,地形則以中央山脈、雪山山脈、海岸山脈等大山系為骨幹、各大河系為血脈,自接近3~4千公尺之高山地區遞降為淺山丘陵、平原和海岸,並往下流而遞增人類鄉村、都會和各類土地利用。其間,由河川系統串接不同海拔高度的森林生態系和農業生態系而歸流入海,連結自然地區和鄉村地區,成為國土最重要的綠色保育網絡。因此,聲聞於臺灣本島的我們欲獲取完整而健全的「生態系統服務」,必須保全國土上下游的自然地區和鄉村地區之「森、川、里、海」的連結性和互惠關係,乃能持續發揮森林、水系和海洋之生態系統「支持服務」功能,為鄉村和都市地區居民提供「供給服務」(糧食、水、木材與纖維、燃料等)、「調節服務」(調節氣候、調整洪水、控制病蟲害、淨化水質等)和「文化服務」(美學、精神、人地倫理、宗教、教育、育樂等)。這項觀點也可以做為日前農委會和林務局有關「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和「擴大及深化里山倡議精神」新政策之臺灣本土取徑,其關鍵策略在於整合自然地區保育和鄉村地區農業生產環境保全活用,並擴大城鄉之間的互惠交流。臺灣花東地區由山地、丘陵、平原、海岸和海洋之大地里單元所構成,主要為鄉村地區與自然地區。其中,由河川系統串接不同海拔高度的森林生態系和農業生態系而歸流入海,連結自然地區、鄉村和城鎮地區,河川系統實為花東綠色保育網絡之關鍵連結。為促進花東地區永續發展,除加強其上游自然地區之天然林、自然保護區和保安林之維護與串連,宜借鏡國際「里山倡議」和「生態農業」的觀念和做法,復育上下游「森、川、里、海」之地景和海景的連結性,並增進城鄉交流之互惠關係,並付諸在地實踐。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花蓮縣,里山,文化故事,部落,地理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2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姓名:藍湘茹
電話:03-8325141-106
地址:花蓮市林政街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