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263
:::
理想與幻滅:中華民國外交史的 1960 年代

理想與幻滅:中華民國外交史的 1960 年代

  • 統一編號GPN:1011001960
  • 出版日期:2021/12
  • 作/編/譯者:許文堂著
  • 語言:中文
  • 頁數:442
  • 裝訂:精裝
  • ISBN/ISSN:9786267002551
  • 出版單位:中央研究院
  • 開數:A5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350
書籍介紹

作者企圖透過一些中華民國的外交事件來回答長期困擾知識分子的問題:中華民國政府是否擁有臺、澎之法理主權?中華民國政府是否是唯一能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受到國際多數承認而擁有聯合國安理會的席次?作者利用各方大量官方檔案來呈現,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的法理地位於備受質疑後,經過22年的奮鬥,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的合法性畢竟被聯合國剝奪,這是長期外交交涉經驗中已知的事情,但主政者蔣中正卻始終堅持其理想而終至幻滅。

目次

序言 v
第一章 導論:國際關係與現實主義外交 1
一、中華民國外交史的 1960 年代 4
二、相關先行研究 9
三、本書背景:急劇變遷的國際局勢 14
四、章節安排 26
第二章 分裂國家的形成 29
一、中國戰區蔣介石元帥接收臺灣 30
二、聯合國對臺灣歸屬的立場改變 38
三、國務院與五角大廈對臺澎的意見 47
四、中華民國成為「流亡政府」? 55
五、中華民國政府的再生 64
第三章 斷裂性的外交與連續性的對抗 81
一、中共的革命外交 82
二、在動蕩之際的抉擇 89
三、巴黎使館內的戰爭 98
四、黨國體系中的外交決策 103
五、外交承認爭奪戰 108
六、法國承認中共的阻礙 115
第四章 現實主義外交與國際認知的演變 123
一、第五共和變動的中國政策 124
二、康隆報告的衝擊 127
三、「茅利塔尼亞與蒙古入會案」凸顯的問題 135
四、維持代辦級外交 143
五、巴黎與北京間的接觸與談判 149
六、與日本斷交的危機 152
七、戴高樂密使佛爾 165
八、博瑪榭瑞士會商建交 176
九、前有日本後有法國兩相逼 180
十、美國的干預 185
第五章 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絕交 193
一、法國對美通報 194
二、法國的外交布置 201
三、戴高樂特使團到臺北 208
四、巴黎北京的建交公報 217
五、戴高樂下令斷交? 233
六、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40
七、吉田茂與蔣中正總統會面 246
八、外長沈昌煥透露的機密 254
九、面子與裡子 261
十、法國與日本孰重 265
十一、魯斯克來臺 273
第六章 蔣中正對美國之中國政策的反應 293
一、杜魯門、艾森豪與反共大業 295
二、從甘迺迪、詹森到尼克森 303
三、蔣中正對退出聯合國的因應 315
四、尼克森訪問北京 339
第七章 結論:外交策略影響國家的生存 343
一、美、法、中(ROC / PRC)外交策略的比較 344
二、法國的現實主義觀點與影響 349
三、外交政策 VS. 基本國策 352
附錄 365
徵引書目 389
外國人名對照表 431
索引 435

編/著/譯者簡介

許文堂,法國巴黎狄德羅第七大學遠東研究所博士。歷任本所助研究員(1991-2001)、副研究員(2001-2021)。

序言/導讀

2001 年7 月,筆者開始對外交前輩陳雄飛大使的訪談,前後進行兩年多的時間,幾乎週週與陳大使面談做筆記並錄音。經由陳大使回溯其豐碩的外交經歷,長期出使法國,親歷中華民國與法蘭西斷交,經辦非洲外交,參與各種國際組織代表權的保衛戰,留下珍貴的紀錄。筆者除聽聞不少外交界軼聞之外,也藉此閱讀大量外交部的檔案,對於當時的外交處境有進一步的認識。尤其對所謂來臺「第一代」的外交前輩在當時艱難的處境下,在世界各國及聯合國所屬各機構的奮鬥,深有同情的理解。其後與同事沈懷玉女士完成《外交生涯一甲子:陳雄飛先生訪談紀錄》,心中猶以1960 年代的外交事件為念,以為可以進一步研究。 1949 年底中華民國政府遷駐臺北,如非中共採取向蘇聯老大哥一面倒的政策,向世界輸出革命,派兵參加韓戰、越戰,各國可能就會如英國、北歐諸國採取承認現實狀態,承認中共政權與其建立正常外交關係,將之納入國際社會體系。然而中共派軍與聯合國的對抗,不僅使其成為聯合國宣告的侵略者而被多數民主國家抵制,一直無法得到國際社會過半數國家的承認,因而無法加入聯合國。 1950 年,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顧維鈞與駐聯合國蔣廷黻大使費盡苦心迭次與美國國務院交涉爭取承認政府之合法性,與領有臺、澎主權,但對後項始終未能達成。尤其韓戰爆發以來,美國宣布將臺灣海峽中立化,中共向聯合國控訴美國侵略臺灣領土,美國以臺灣為盟國占領地而交由中國占領,至於其永久地位須經對日和約或聯合國確定。依蘇聯和中共之主張,臺灣既為中國之領土,美國之出兵保護即係干涉內政與侵略行為。依美國之主張則符合國際法,如中華民國政府主張臺、澎純屬中國領土,則與蘇聯、中共之主張不謀而合,爭點僅是何方代表中國。美國維持臺灣現狀之政策,亦即不得不維持中華民國政府的代表權,以及保障臺、澎的安全。 儘管在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架構下,中華民國政府得以保有代表中國的席次,但其所擁有的中國領土僅剩金門、馬祖之地。在1951 年《舊金山對日和約》與1952 年的《臺北和約》中,對於臺、澎主權都沒有明確移轉規範。對失去中國大部領土,卻未領有臺、澎主權僅有管轄權的中華民國政府而言,要代表中國在聯合國的席次,對很多國家而言是很難長期接受的名實不符情況。要之,一個政府的流遷是有期限,對一個國家或政府的承認並無道德成分在內,也不代表肯定其所為。 然而,中華民國外交體系是處於強人蔣中正的意志之下,固然他是擁有最充分資訊判斷國內外形勢的領導者,其意識形態左右為國家做最佳的選擇,不僅以反共抗俄為職志,時時想發動反攻大陸戰爭,反為盟邦帶來困擾,也違反不以戰爭解決紛爭的聯合國宗旨。對於外交承認,蔣中正是採取傳統的「漢賊不兩立」的「正統論」,與中共進行零和的戰爭,以求對內統治的合法性,對外占臺的合法性,相較於中共實質統治中國的地位,以靈活的現實主義爭取承認的手法,無疑是居於劣勢。但蔣中正很快地摸索出美國在太平洋防務上不可能會放棄臺灣,因此以反攻大陸要挾,寧可退出聯合國在所不惜,換取美國甘迺迪總統承諾不推行「兩個中國」政策,並將對中共加入聯合國問題使用否決權。 到1964 年,中華民國政府已成功的阻擋了中共在聯合國門外14年,但在這一年法國決定打破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的虛偽神話,而在臺灣內部,也有彭明敏、魏廷朝、謝聰敏師生提出〈臺灣自救宣言〉,指出「一個中國,一個臺灣,早已是鐵一般的事實」,「反攻大陸」是絕對不可能的,為什麼蔣介石仍然高喊「反攻大陸」?因為這個口號正是他延續政權,驅使人民的唯一手段。宣言並主張,重新制定憲法,保障基本人權,成立向國會負責且具有效能的政府,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並重新加入聯合國與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建立邦交,共同為世界和平而努力。筆者也曾詢問過彭明敏教授是否受到法國承認中共影響,答案是肯定的。何況彭明敏是專精國際法的教授,也曾任國府聯合國代表團的顧問,對於國際情勢十分明瞭。 在1964 這一年,中共也進行原子彈試爆,使蔣中正斷了反攻復國的念頭, 而以保臺為重。往後的7 年,年年勉強阻擋中共於聯合國門外,最終,1971 年因為美國國策的變動,中華民國政府終於被剝奪中國代表權,離開聯合國。不論是「一個中國」、「兩個中國」或是「一中一臺」,臺灣海峽中線兩邊的兩個政府是持續對立,自1949 以來到1971 年,兩個政府均堅決主張對全中國擁有排他性主權,且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權,儘管雙方否認對方實存而且應存的事實,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 號決議案也無法解決此一事實,可見國際法理與國際現勢的應然與實然錯綜複雜。 中共加入聯合國後,因為國力尚弱,尚能遵循韜光養晦路線,利用外資發展經濟,積極發展武力,不僅在21 世紀初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第三軍事強國。中國在新世紀的崛起,開始挑戰既有國際關係體系,對於國際關係的常識提出挑戰,提出東西方文化不同,要求以中國標準為新標準。近年更發展出威脅性的「戰狼外交」,對一些國家形成威脅。 作為政治外交的歷史研究者,對於中華民國政府在國際外交的60 年代,如何錯失「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的機會,這一段大國政治中的外交過程卻僅能擇要大略描繪其面貌,主要在提出中華民國政府外交上如何因應若干事例的作法,或可回答長期困擾知識分子的問題:中華民國政府是否是否擁有臺、澎之法理主權?中華民國政府是否是唯一能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受到國際多數承認而擁有聯合國安理會的席次? 本書歷經1 年又5 個月的審查過程,要十分感謝五位審查人的指正,所內幾位前輩、同仁對本書所提出的修改意見,與專刊委員會諸委員的指正,使本書的錯誤減少,審查過程雖冗長,幸而並未有以筆者使用之檔案文件有誤,而所有存在的缺點自應由個人負責。最後,但並非最輕微,要感謝助理張詠欣協助查找核對資料,陳依婷的排版,以及諸多朋友的關心,一一銘感在心。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Ideal and Disillusion: Chiang Kai-Shek’s Diplomacy with the U.S, France and Japan in the 1960s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中華民國,外交史,1960年代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4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發行室 姓名:吳懿廷 電話:02-27824166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