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830
:::
覽碑懷古—東西橫貫公路另頁史實

覽碑懷古—東西橫貫公路另頁史實

  • 統一編號GPN:1011002013
  • 出版日期:2021/12
  • 作/編/譯者:蕭世瓊馬魁瑞編著
  • 語言:中文
  • 頁數:208
  • 裝訂:精裝
書籍介紹

介紹太魯閣國家公園內中橫公路東段沿線碑刻的簡介、釋文、款文、印文,並詳註碑刻位置和碑刻概況,再簡介撰文者與書寫者,最終由書法名家進行書法藝術的賞析。

目次

壹、緣起 貳、東西橫貫公路碑刻概述 參、東西橫貫公路訪碑紀實 肆、後記 伍、表&釋文

編/著/譯者簡介

編著者:蕭世瓊(逢甲大學副教授), 馬魁瑞(退休國小校長)

序言/導讀

序言 刻碑記事,自古以來就存在於東、西方文明的歷史長流中。碑刻不僅集結了文學、書法及雕刻藝術,也是研究區域歷史的重要佐證,深具歷史意義及獨特的文化藝術價值,堪稱是人類重要的文化瑰寶。 猶記得甫到太魯閣國家公園任職時,當時中橫公路開通不到30年,穿梭中橫公路看到崖壁上的摩崖石刻或亭畔的石碑,常吸引我的目光,深覺這些碑刻上的字體很美,但對其背後所隱藏的故事,卻知之甚少,爾後在接待中外貴賓時,常被問及牌樓上的「東西橫貫公路」,以及沿線多處未落款的碑刻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 細想三十多年來,曾經有許多人為中橫碑刻的保存努力過,如本處第二任解說教育課課長-張明洵即嘗試要拓碑保存,惟拓摩崖石刻的難度高而功敗垂成,還有現任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處長—劉世桐,任職太魯閣工務段期間也不遺餘力數次整理沿線碑刻,本處也曾於民國99年委託調查紀錄中橫公路沿線亭台樓閣及碑記初步資料,但仍有許多謎團尚待解答。 光陰荏苒,中橫公路開通已然過了一甲子,盤點公路沿線的碑刻,查知已有3處因自然災害或消失或損毀,如靳珩橋附近的「靳橋流芳」已消失無蹤,其次是相傳一代畫壇宗師—張大千所留下的「鑑臺」,以及殘存於立霧溪畔的「溪畔水壩建壩誌文殘碑」。由於看到太魯閣自然環境的快速遷移,因此更深刻體認到中橫公路沿線碑刻的相關研究調查及保護的迫切性。 所幸本處於民國109年間委請書法大師--杜忠誥教授、蕭世瓊教授及馬魁瑞校長等師生所組成的研究團隊,著手園區的中橫碑刻調查研究,自繁雜史料中逐一抽絲剝繭及訪談、實地踏查,經過調查發現,中橫公路東段沿線計有碑23處、摩崖18處、題匾27處、楹聯7處,藉此機緣釐清了許多有關中橫碑刻久而未解的疑惑,如碑刻的形式、書體、書寫者或撰文者的背景及其書藝、文學造詣等,也解開多處碑刻手書之人等謎題,填補太魯閣地區諸多人文歷史的其中一塊拼圖。 值得一提的是,中橫公路沿線碑刻幾乎集結當時著名書法家,如素有草聖之稱的于右任先生、素有「隸聖」之稱的丁念先先生、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的彭醇士先生、擅於晚明倪體的臺靜農先生等人,也幾乎集結了中橫公路開通前後時期的五院院長題字,上述種種都為太魯閣的人文解說素材增添內涵。 為了分享這份保育研究成果,遂編製成解說叢書以饗社會大眾,期待大家遊賞太魯閣時,可循著中橫公路訪碑、讀碑及賞碑,探索昔日中橫開拓的脈絡及見證歷史,並可藉此欣賞傳統碑刻文化及書法藝術之美,領略專屬於太魯閣這方土地令人悸動的故事。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東西橫貫公路,碑刻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0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姓名:郭桑硯 電話:03-8621100-806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富世2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