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737
:::
清代文學與翻譯

清代文學與翻譯

  • 統一編號GPN:1011002078
  • 出版日期:2021/12
  • 作/編/譯者:李奭學 主編
  • 語言:中文
  • 頁數:472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6267002575
  • 出版單位:中央研究院
  • 開數:A5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450

書籍介紹

本書收錄十篇論文,上起清初末代耶穌會士賀清泰所譯《古新聖經》的研究,並及早期中英交涉的外交翻譯,進而進入清末,從《清議報》的譯詞一路開展至晚清特殊的外交翻譯問題,以及戲曲如《王寶釗》或小說如陳景韓所譯,甚至擴及字與翻譯,內容充實,相信出版後必能嘉惠學界。

目次

目 錄
導論 .......................................................................................................李奭學 -1-
馬若瑟與中國傳統戲曲 ...............................................................李奭學 1
 —從馬譯《趙氏孤兒》談起
從《聖經》漢譯看修辭三體在清代的衍變 ........................鄭海娟 65
天朝的譯者 ........................................................................................王宏志 87
 —從「阿耀事件」看通事在近代中英交往史上的位置
翻譯政治及漢學知識的生產 ....................................................關詩珮 149
 威妥瑪與英國外交部的中國學生譯員計畫 (1843-1870)
近代「∼主義」的傳播與《清議報》 ..................................陳力衛 213
現代文學觀念的譯介與傳播: ...............................................蔡祝青 237
 以近代英華/華英辭典編纂literature相關詞條為中心
晚清西學東漸史上的鄺其照 ......................................................鄒振環 305
論陳景韓西方復仇主題譯作與國民性改造的關係 .........禹 玲 363
戲劇經典的「翻譯」與跨文化改編 .....................................海 震 397
 —從京劇《王寶川》到英語話劇《寶川夫人》
遊走於國族敍事和小敍事之間 ...............................................唐欣玉 421
 清末民初的夏洛蒂.科黛形象研究

編/著/譯者簡介

李奭學簡介
或許是個性使然,我總難以國別為界而治文學,也難以斷代為限而究之,結果是發現自己在自得其樂時往往也旁涉其他的學科。我大學就讀的乃英文系,手中常捧的卻是中國三十年代的文史哲,否就是古來臺灣的各種書刊,通常還要外加傳統中國的經史子籍。進入碩士班,我主修英國伊利莎白時代的戲劇,卻又選美國自然主義小說為副修,並且常拿來和中國小說比對發微。
我只對文科感興趣,但已龐雜至此,唸博士時,我乾脆跳出單一學科而選擇比較文學系就讀。然而即使在這個稍為「專精」的求學階段,我仍然三分自己,首先攻讀從古希臘迄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戲劇與史詩;二由《詩經》與諸子一路唸到唐詩宋詞與元曲,甚至是明清小說。最後我又到了神學院,由天主教神學讀起,旁及各種後現代思想,再止於反宗教改革等歷史課程。
興趣既然如此蕪雜,寫博士論文時,我幾乎「自然而然」就以明清之際入華的耶穌會證道故事為題。耶穌會是宗教團體,證道故事乃文學;耶穌會由歐洲來,所傳的證道故事卻得譯為亞洲的中文,口語的「講道學」於是轉為文言的「寫道學」。我後來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擴大研究,再探尤其是西方上古傳下來的各種類型的證道故事,於二○○五年出版《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一書。
如果我真的有比較穩定的研究對象,中國明清之際東來的歐洲中世紀文學是最主要的一項。寫完《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後,我思考的是中國基督宗教文學如何興起的問題。「翻譯」仍然是我的答案,所以我目前戮力以赴的另一相關專著係以天主教翻譯文學為題,所涉譯籍包括龍華民的《聖若撒法始末》、利瑪竇的《西琴曲意八章》、艾儒略的《聖夢歌》、高一志的《聖母行實》與《譬學》,以及陽瑪諾的《輕世金書》。
慚愧得很,即使在撰寫《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之際,我也時常「不務正業」,寫起中國與臺灣當代小說的評論,甚至擴大到了舉世此一或其他文類的當代代表,幾年來已彙有評論集三冊。若就系統性言之,我也寫了一本小書《三看白先勇》,略剖個人窺知的白氏和中西小說的關係。
「不務正業」的例子,還要包括我對英語史的興趣, 曾為初學者寫過一本《細說英語字源》。儘管如此,翻譯仍然是我最大的「外務」,曾把余國藩教授的《西遊記》英文專論和《重讀石頭記》等書用中文再述。對我而言,翻譯是藝術,除了一本《閱讀理論》外,動機大多是「有事,弟子服其勞」。我也和朋友合作, 用英文譯注過明末耶穌會會士高一志的《達道記言》。翻譯一道,我如今已久矣不為,但卻又變成個人的學術標籤之一。「無心插柳柳成蔭」,此之謂也歟?

序言/導讀

導言 李奭學 這是一本遲到的書。二○一二年,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聯合籌辦了一個 「從晚明到晚清:文學.翻譯.知識建構」的會議,與會者分別 從臺灣、香港、中國、日本而來。會議結束後,當時主編卻因故 而未及時把論文編輯成書,我責無旁貸,遂挑起編書的重責。但 我事多,從審稿開始,又和助理張穩蘋花了不少時間把全書定 稿。此書雖然新義不減,此刻卻已屆乎近年,離召開會議十載寒 冬已過。無論如何,當下書已編成,但遲到之過,其罪在我。 開書首篇,是拙作〈馬若瑟與中國傳統戲曲:從馬譯《趙氏 孤兒》談起〉。馬若瑟是康熙年間來華的法國耶穌會士,他在 中西文化匯通上的重要性,絕不下於明末或清末來到震旦古國 的許多西方傳教士。中國戲曲西傳,馬若瑟 (Joseph de Prémare, 1666-1763) 譯的《趙氏孤兒》是首例,影響廣被法國的伏爾泰 (Voltaire, 1694-1778) 和愛爾蘭的墨菲 (Arthur Murphy, 1727-1805) 等重要的文壇中人。馬若瑟的譯本略掉了不少唱詞,他也因此而 廣受批評,以為是中國戲曲的門外漢。拙作從馬氏身前未及刊行 的《漢語劄記》(Notitia linguæ sinicæ) 下手,一窺馬氏和明人臧 懋循 (1550-1620) 所纂《元曲選》之間的關係,發現他熟捻元曲 的程度不下於清季一般文人。循此,拙作再深入《趙氏孤兒》的 法譯本,在杜欣欣教授指出的馬譯曲文之外1,又找到一些法譯 了的曲詞,說明馬氏不僅精通元曲,中國文學的傳統也在行。拙 作寫來目的不在為馬若瑟平反,而在指出不談中西比較文學便 罷,要談,則不能忽視馬氏的貢獻。 談到傳教士,《聖經》不能不提。我們幸而有一位中文《聖 1 杜欣欣:〈文學、翻譯、批評:從貝爾曼翻譯評論看馬若瑟之《趙氏孤 兒》〉,《編譯論叢》第三卷第二期(2010年9月),頁75-76。 導言 -7- 經》專家:中國社科院的鄭海娟博士。她的博士論文,處理的便 是賀清泰中譯的《古新聖經》。賀氏於乾隆年間來華,先用滿文 把《聖經》譯完,而大約在一七九○年左右,他著手中譯武加大 本 (the Vulgate)《聖經》。為求雅俗共賞,更以提供《聖經》道 理為務,他的《古新聖經》乃出以京白,和武加大本以通俗為務 前後唱和。一般來講,中譯《聖經》的首要考慮乃文體 (style), 而聖奧斯定 (St. Augustine of Hippo, 354 –430) 在《論天主教義》 (On Christian Doctrine) 裏提出的上、中、下三體之說,遂為賀清 泰挪轉,以供辨析中國語言的體式之用。聖奧斯定的三體說,奠 基於拉丁文之上,賀清泰轉之以釐清文言(深文理)、淺文理與 白話。鄭博士引經據典,把綿延到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 1782 –1834) 都還關心有加的三種體調一一論說,勾勒早期《聖經》 譯家筆下的心跡,昭昭可見。 香港中文大學的王宏志教授是該校翻譯系的講座教授兼主 任,除了早期的英文專書外,一生所寫幾乎都和翻譯史有關。他 筆下〈天朝的譯者:從「阿耀事件」看通事在近代中英交往史上 的位置〉,把李懷遠 (fl. 1813) 這個人稱「阿耀」的廣州通事的 事跡,查考得清楚非常。原來在嘉慶年間,「阿耀」替東印度公 司送信送禮到北京,不過是一般譯員的簡單工作,結果天家雖無 不悅之意,回到廣州隨即下獄候斬。其後幸賴當地英商營救,得 以免死,但發配伊犁。「阿耀事件」充分顯示,譯員在鴉片戰爭 前地位薄弱,官員伺機便可要命。即使翻譯在佛教史上重要非 常,是中印之間信仰非有不可的溝通行為,鳩摩羅什 (344-413) 和玄奘 (602-664) 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唐人劉禹錫 (772- 842) 其後在〈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中,脫口而出仍有「勿謂 -8- 清代文學與翻譯 翻譯徒,不為文雅雄」的警示2,對翻譯的看法負面到極點。 「阿耀事件」給現代人的啟示是,自我中心的世界觀,如今可要 重省了。 關詩珮教授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她的〈翻譯政治 及漢學知識的生產:威妥瑪與英國外交部的中國學生譯員計畫 (1843-1870)〉從英國政府的立場出發,充分說明在西方也持「天 朝心態」的日不落國,在鴉片戰爭前後發現自己中文程度太差, 所以不得不調整心態,在漢學大師威妥瑪 (Thomas Francis Wade, 1818-1895) 的鼓吹下,努力建造一支中英語互譯的中國譯員大 軍的過程。關教授出身倫敦大學,嘗深入英國檔案局,翻閱和威 妥瑪的計畫相關的資料,指出英國漢學的成立和翻譯難分難解。 其實何止英國,整個西方的漢學都源自翻譯,可以說沒有翻譯就 沒有西方漢學。威妥瑪是這個觀念的打造者,也是實踐者。關教 授精辟的高論,讀之欣然。鴉片戰爭若放在關教授的論述中持平 來看,總算也有一點正面的歷史意義。 按照劉禾的說法,因英語世界所形成的今天中文語彙,大多 攸關日本3。陳力衛教授任教於日本成城大學,既是日本語言史 的研究者,也是由日西傳的中國語彙的方家,收在本書中的〈近 代「~主義」的傳播與《清議報》〉,所談就是由英譯日,再由 日本輸入中國的「主義」一詞。這類語彙的媒介者,不外是清末 的革命黨、維新派和留日的中國學生。陳力衛教授單挑《清議 報》研究,因為這是當時維新派在東京最重要的刊物之一,上承 2 劉禹錫:〈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見《劉禹錫集》整理組點校,卞孝萱校 訂:《劉禹錫集》,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下冊,頁396。 3 Lydia H. Liu,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32-36 and pp. 284-301. 導言 -9- 《時務報》,下啓《新民叢報》,主編則為流亡當地的梁啓超 (1873-1929)。《時務報》為旬報,月出三期,陳教授深入考察 「~主義」的形成,收穫頗富。他一手統計學似的調查研究,發 現近代中文中的「~主義」多因《清議報》而由日本傳入。〈近 代「~主義」的傳播與《清議報》〉研究得最透徹的,應該是 「帝國主義」一詞。日文形成當下,並無今天的貶義,而類似的 中文辭彙,隨著百期《清議報》出刊,一個個便打入中國人的心 裏,而且多半流傳迄今,早已是中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學裏的「主義」相當多,譯來多半還是受到日本的影響。 臺灣大學蔡祝青教授的〈現代文學觀念的譯介與傳播:以近代 英華/華英辭典編纂literature相關詞條為中心〉一文,甚至認為 「文學」一詞今義的形成,在中國傳統外,日本所編的辭書也有 所衝擊。這方面,日本學者已有申說,可惜照顧到中文的程度 有限4。我認為最大的貢獻,仍為蔡教授此文。精確說來,「文 學」之所以可以對譯literature,而且日趨穩定,一九○八年顏惠 慶 (1877-1950) 主編的《英華大辭典》功不可沒,而顏編正是 一本融彙了諸如人在日本傳教的美國 平文 (James Curtis Hepburn, 1813-1911) 的《和英語林集成》的辭書。蔡文不尚虛證,言必有 據,寫來擲地有聲,乃青年學子務實學風的典範。 顏惠慶之外,和清末的語言文化有關的人,還有鄺其照 (1845-1891)。鄺氏其實不是個小人物:除了曾帶領清末童生赴美 4 見鈴木貞美:『日本の文学概念』(東京:作品社,1998),頁77-80;另 見李奭學:〈沒有晚明,何來晚清?─「文學」的現代性之旅〉,《華 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0卷,總第258期(2018年7月), 頁72-80,以及Sher-shiueh Li, “The Multiple Beginning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David Der-wei Wang, eds., 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pp. 29-34。 -10- 清代文學與翻譯 留學外,更大的貢獻在編出最早的英語教材,又是中國人觸及辭 典編纂的第一人。中英兩種語言的互換,他是奠基人。目睹帝國 主義橫行,他在澳門創辦《廣報》,推行民族主義,救亡圖存, 又是個報人;和顏惠慶一樣,他同時擁有政治人物的身分。晚清 西學東漸,鄺其照貢獻不小。復旦大學鄒振環教授的〈晚清西學 東漸史上的鄺其照〉不是首篇研究鄺氏的論文,卻是迄今寫得最 有特色的一篇。鄒教授以寫傳的精神,首先勾勒鄺其照的生平, 繼之則進入文本,分析鄺氏重要的編著如《華英字典集成》、 《英語彙腋》和《應酬寶笈》等溝通中英語言的著作;說鄺氏是 位教育家或文化人,其實也不為過。我同樣以欣喜之情將本文收 入書中,蓋清末西學東漸的歷史,終於發展出一個新的面向,足 供來者步武。 較之鄺其照,陳景韓 (1878-1965) 受到的注意較小。他也是 位報人,曾為上海《申報》的總編輯,辦報力求客觀,傳達民 隱,兼以民情,政治立場則介於維新派與革命黨之間,但救國救 民的出發點不會錯。他從日文中譯部分大仲馬 (Alexandre Dumas, 1802-1870) 的《基督山恩仇記》(Le Comte de Monte-Cristo),題 為《窟中人》,發表在民國成立前二、三年的《時報》上,目的 在揭示故事中人復仇的過程,兼以警醒當時列強瓜分下的中國 人。禹玲教授在湖南科技大學致力於比較文學,是位相當年輕的 學者。〈論陳景韓西方復仇主題譯作與國民性改造的關係〉一文 中,她慧眼獨具,從陳景韓辦報的立場瞅出陳氏對於「復仇」主 題特別的關懷,也指出國仇家難下,中國人對抗外敵的「復仇 觀」絕對說得通。從翻譯理論的角度看,陳景韓和清末許多譯家 一樣,走的都是操縱學派與目的論者兼具的路數,亦即他們不以 忠實為翻譯最高的準繩,而是唯目的是尚,不理會自己是否割裂 了原著。「復仇」的主題,禹教授可以寫成「復仇」的美學,將 導言 -11- 清末從蘇曼殊 (1884-1918) 以來的典型譯論發揮得淋漓盡致。 海震教授任教於中國戲曲學院,是中國古典戲曲的方家。 他的〈戲劇經典的「翻譯」與跨文化改編:從京劇《王寶釧》 到英語話劇《寶釧夫人》〉主要討論的是民國二○年代熊式 一 (1902-1991) 編譯的英語話劇《寶釧夫人》(Lady Precious Stream),不過說其原始,熊氏可能以為他在英譯清末以來的京 劇《王寶釧》。中國傳統梨園中,《王寶釧》和《四郎探母》等 戲碼都是熱門的劇目,從「國劇」流行到了地方戲。海震教授指 出,《王寶釧》固無專目,是從各種地方戲如《秋胡戲妻》等所 謂「薛八齣」演變成單一的戲曲,而熊式一所謂「翻譯」從無定 本可言,而這又如何符合傳統所稱的「翻譯」?熊式一還改動原 來的故事形態:代戰公主不見了,唯王寶釧獨守寒窯。如此「翻 譯」,顯然因為英語世界沒有「三妻四妾」的儒門觀念所致。熊 式一的「翻譯策略」迎合了西方人的倫理要求,《寶釧夫人》三 年內在英美兩國演出達九百餘場,說明跨了文化倒不一定就得踽 踽獨行。熊氏之「作」和禹玲教授筆下陳景韓的《窟中人》一 樣,都是某種翻譯改編。海震教授一一釐清熊式一的英語故事, 等於在檢驗 《王寶釧》或中國傳統和西方倫理實踐的出入。 從清末迄民初,中國國勢凌夷,國運日蹙,時人對於英雄人 物的期待遠勝於對小兒小女的渴慕。在這種情況下,世界英豪的 傳記一部部傳入中國─由日本或直接就來自西方。重慶郵電大 學唐欣玉教授的〈遊走於國族敘事和小敘事之間─清末民初的 夏洛蒂.科黛形象研究〉是一篇典型的形象研究 (image study), 取以究之的人物正是標題中的法國女傑夏洛蒂.科黛 (Charlotte Corday, 1768-1793)。科黛活躍於法國大革命之時,是位溫和派 的共合主張者,因為行刺激進的雅各賓黨 (the Jocobins) 領袖馬 哈 (Jean-Paul Marat, 1743–1793) 不成,下獄處死。科黛的溫和主 -12- 清代文學與翻譯 張,原不容於其後中國革命黨人,但卻因此而見容於唯新派人士 如梁啓超等。他們紛紛由岡本監輔 (1839-1904) 的《萬國史記》 等書,將科黛帶進中國。在急需英雄的時代,她不分皂白青紅在 中國便變成了一位西方「英雌」,大量見載於其時各種著譯之 中。唐教授取了《沙魯吐格爾垤孃》、《為自由流血者─沙魯 吐格爾垤孃》、《胭脂血》和《法蘭西革命風雲中之英雄兒女》 四個譯本,一探科黛由國族的大敘事回復其兒女之身的個人小敘 事,寫來極具洞見,是研究清末因時著譯的鴻文。本書由此收 稍,允稱恰當。 當初我們開會,討論的主題其實是「知識建構」這四個字。 不過不論佛教,一牽扯到這個議題,時間上總離不開晚明與晚 清,而且兩個時代也互為因果,最後還會建構出「中國近代」這 個更大的文化與時間觀。我們進一步思考「近代」的形塑,則 「翻譯」這種活動絕難脫離中心。與會的我們都是人文學者,所 關懷的「文學」,因此絕對會變成論述的話題。我們籌辦會議, 心中所存,其實也約略如上。本書定名為《清代文學與翻譯》, 暫時把「晚明」置諸括號,不是說此時不重要,而是與會者提出 來的研究多關乎清代,有「正名」必要。最後,在結束這篇導言 之前,容我為本書的遲到再致歉意,其罪確實在我。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清代文學,翻譯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7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姓名:詹巧燕 電話:02-27895751 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