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蝌蚪是專指蛙類變態前的幼體,除了卵直接發育成幼蛙的種類,蛙類的生活史中都少不了蝌蚪這個階段。不同的生態體系,有各種不同的微棲環境,孕育出多樣的蝌蚪世界。本書從介紹宜蘭蝌蚪多樣性的角度,帶領讀者認識蝌蚪的形態特徵、成長發育與變態,以及生活。
目次
局長序 4
推薦序 / 周文豪 6
推薦序 / 關永才 8
作者序 10
專有名詞解釋 12
蝌蚪觀察入門 14
認識蝌蚪 15
宜蘭的蝌蚪 23
如何辨識蝌蚪? 34
宜蘭蝌蚪圖鑑 35
蟾蜍科
盤古蟾蜍 36
黑眶蟾蜍 40
樹蜍科
中國樹蟾 44
樹蛙科
翡翠樹蛙 48
莫氏樹蛙 52
臺北樹蛙 56
橙腹樹蛙 60
布氏樹蛙 64
斑腿樹蛙 68
艾氏樹蛙 72
面天樹蛙 76
周氏樹蛙 80
太田樹蛙 84
褐樹蛙 88
叉舌蛙科
福建大頭蛙 92
虎皮蛙 96
澤蛙 100
赤蛙科
斯文豪氏赤蛙 104
金線蛙 108
長腳赤蛙 112
梭德氏赤蛙 116
腹斑蛙 120
貢德氏赤蛙 124
拉都希氏赤蛙 128
狹口蛙科
小雨蛙 132
附錄 136
宜蘭蝌蚪面臨的保育問題 137
蝌蚪的飼養 138
學名‧ 中名索引 140
參考文獻 141
序言/導讀
臺灣過去40 年兩棲類研究開始蓬勃發展,從學者的學術研究
開始,到社會民眾加入,形成一股賞蛙風潮,帶動並提升民眾對
自然保育的素養及觀念。蛙類是移動較慢的動物,對初入自然的
民眾,比較容易看得到,摸得著又很可愛,於是,大家很快的成
為蛙粉而不能自拔。很多人相機上手,就可以拍出很捧的照片,
於是,精美賞蛙的書藉,內含圖片、鳴叫聲及解說,一本一本出版,
讓人讚歎不已。
我在上個世紀80 年代就在臺大動物系的系圖書館,跟隨王慶
讓老師,學習兩棲動物學。那個時代,如何分辨成體,都是一個
高門檻工作。幸好當時有師大呂光洋老師的持續投入,上山下海
又出圖鑑,讓大家較容易學會,如何分辨臺灣產的蛙類。我在90
年代回國在大學任教,又開始蛙類的研究,但這回聚焦蝌蚪的研
究。當時才發現,同樣是分辨的問題,蝌蚪又是另一個可能更高
的門檻。無論如何,我一頭栽下去,做了快30 年的蝌蚪研究,主
要是生理學方面的議題。我有幸和巫奇勳老師一起工作,他先後
以生活在溫泉的日本樹蛙蝌蚪及海邊岩池的澤蛙蝌蚪,完成了他
的碩博士論文,是名符其實的蝌蚪博士。
記得上世紀末,我們跟隨中興大學陳明義老師的團隊,負責
調查臺灣中部地區蛙類多樣性。陳老師是植物專長,喜歡白天帶
我們翻山越嶺去調查,對我們來說,白天可以調查到的,多數是蝌蚪。當時分辨是件不容易的事。很多時侯,我們都只能依賴周文豪
副館長大作《Tadpoles of Taiwan》來完成工作。這本論文是以英文書
寫,內容以學術研究為取向,有時也無法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每每
碰到困難時,我都會嘀咕的說,應該要有人寫一本蝌蚪的書。上個月
巫老師寫信來,請我替《蝌蚪之道:宜蘭蝌蚪多樣性、形態與生態觀
察》寫序時,我想他可能有把這事記在心裡。
《蝌蚪之道:宜蘭蝌蚪多樣性、形態與生態觀察》雖然是宜蘭產
蝌蚪之介紹,但對蝌蚪有興趣的入門學生或大眾是很好的參考書藉。
本書對蝌蚪的形態、生活史、生態及變態特徵有個概括性的介紹。每
一種蛙類的生殖場所有其專一性,所以書中特別針對不同水域棲地做
仔細說明,對幫忙分辨物種有重要的幫助。本書花了很大的章節,
一一對各種蝌蚪之描述,形態特徵(外形及齒列)、出現時間、棲息
環境及分布。讀者可以藉由上述資訊,輔於書中所提點的觀察重點,
大致就可以分辨出物種。想起年輕時,如果當時能手握此書,我們可
能就省了不少時間與精力。
有了《蝌蚪之道:宜蘭蝌蚪多樣性、形態與生態觀察》的出版,
希望開啟了大家對蝌蚪了解,進而啟發更多人加入去探索這群有趣的
生物。同時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臺灣蝌蚪的野外圖鑑能早日出版,
以嘉惠梓梓學子。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Tadpole diversity of Yilan: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and ecology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宜蘭, 蝌蚪, 青蛙, 水域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4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姓名:簡士傑
電話:03-9779700-210
地址: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3段7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