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61
:::
法華經及其美術

法華經及其美術

  • 統一編號GPN:1011100107
  • 出版日期:2022/01
  • 作/編/譯者:鍾子寅
  • 語言:中英對照
  • 頁數:320
  • 裝訂:精裝
  • ISBN/ISSN:9789575628529
  • 出版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 開數:A4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1200
書籍介紹

《法華經》是佛教大乘初期的典籍,約成立於西元 1 世紀前後的印度。在《法華經》中,釋迦牟尼佛透過不同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宣說人人都能獲得跟佛陀一樣的圓滿智慧,並要眾人相信自己有這樣的潛力。
經中亞絲綢之路,《法華經》自西元 3 世紀傳入中國,逐漸受到推崇,之後更普及韓國、日本。法華信仰可說是東亞佛教文化圈的一大特色。而其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更被東亞佛教徒日常唸誦,對觀音信仰在東亞的盛行,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再者,《法華經》推崇寫刻佛經與造像,也因此造就了相當數量的美術遺存。以院藏佛教典籍而言,《法華經》也是數量最多的一部。
歷來解析一部佛典,常將經文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以幫助大眾理解。「序分」說明該經宣講的地點、參與人物等背景,「正宗分」闡明該經教義或細說修行途徑,「流通分」頌揚修行這部經典的助益,並鼓勵信眾廣為流傳。
本展覽借此傳統亦分為三大單元,「序分」介紹《法華經》這部典籍,「正宗分」介紹《法華經》在美術表現上的幾個重要主題與類型,「流通分」則呈現《法華經》歷來的宏揚與流傳,試圖透過典籍與美術,呈現這部千餘年來激勵、感染東亞人心的佛典及其在美術上的成就。

目次

院長序 Foreword
展覽概說 Overview
1 序分 Introduction
1.1《法華經》的漢譯與內容
Chinese Translations and Structure of the Lotus Sūtra
1.2《法華經》的論疏與拜懺
Commentaries on and Practice of the Lotus Sūtra
2 正宗分 Main Exposition
2.1 二佛並坐與經塔信仰
Two Buddhas Seated Side by Side and the Stupa
2.2 法華七喻
The Seven Parables of the Lotus Sūtra
2.3 法華變相
Illustrations of the Lotus Sūtra
3 流通分 Dissemination
3.1 誓願流通
The Great Vow to Disseminate the Lotus Sūtra
3.2《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與觀音變相
The Universal Gate Chapter and the Iconography of Avalokiteśvara
3.3《法華經》在亞洲各地的流傳
Circulation of the Lotus Sūtra in Asia
專文 Essays
《法華經》在中國 黃國清
The Lotus Sūtra in China
Kuo-ching Huang
10-14 世紀《法華經》扉畫的演變 鍾子寅
Evolution of Lotus Sūtra Frontispieces from the 10th to the 14th century
Eric Tzu-yin Chung
附錄 Appendix
《法華經》各章節美術主題與內容對照表 鍾子寅
Artistic Motifs of the Lotus Sūtra and Corresponding Chapters
Eric Tzu-yin Chung
徵引書目 Bibliography
------------------------------------
致讀者:
1. 本圖錄為配合本院南部院區舉辦之「《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而出版。展覽期間為2022年1月29日至7月17日。
2. 《法華經》現存三種漢譯本,其中鳩摩羅什本亦有原譯本與後代增修本(即加入〈提婆達多品〉等)之別;因鳩摩羅什後代增修本普遍流通,本圖錄凡未特別說明,皆指鳩摩羅什後代增修本,所用各品次亦皆準鳩摩羅什後代增修本。
3. 歷來《法華經》入畫題材多。為讓觀眾有更整體的認識,本圖錄採用統一編號系統,敬請參見附錄:「《法華經》各章節美術主題與內容對照表」。
4. 本展梵文採用國際羅馬拼音轉寫(IAST)系統;藏文採用Wylie轉寫系統;滿文採用Möllendorff轉寫系統。

編/著/譯者簡介

主編:鍾子寅
文字撰述:鍾子寅、黃國清、釋正持、黃逸芬、陳建志、賴文英、陳慧霞、林士鉉、王健宇、劉國威

序言/導讀

院長序 在臺灣,佛教影響的層面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台灣幾乎每個人都聽過觀音菩薩的名號;觀音聞聲救苦的形象,可說深植人心。觀音菩薩,也是佛教團體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之信仰上的典範。以觀音為代表的菩薩信仰,是「大乘佛教」運動的重要核心,這個運動發生在西元1 世紀佛教的印度,強調利他精神。 《法華經》是大乘佛教運動初期的經典。在《法華經》中,釋迦牟尼佛透過不同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宣說人人都能獲得與佛陀一樣的圓滿智慧,並要眾人相信自己有這樣的潛力,而其方法就是發展自己內在的利他潛能。 《法華經》自西元3 世紀傳入中國後就逐漸受到推崇。它一方面鼓勵寫刻佛經與造像,一方面其中也有許多可以轉化成藝術創造的膾炙人口故事,很適合成為美術題材,因此產生了大量的宗教藝術作品。敦煌藏經洞所發現的中古時期寫經中,《法華經》就是數量最多的一部;以本院典藏的宋元明佛經,《法華經》亦數量最夥。唐代釋道宣(596-667)〈《妙法蓮華經》弘傳序〉中說:「受持盛者,無出此經」,蓋不誣也。《法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更成為單行本廣為流傳,對觀音信仰在東亞地區的廣泛流傳,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此次展覽蒐羅院藏典籍、器物、繪畫各類型文物,也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家圖書館商借北朝至唐代之拓片、敦煌寫經與明清佛典;另,國立臺灣大學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也提供敦煌莫高窟第61 窟數位投影呈現,讓本展覽不僅材質多元、時代跨度從北朝、唐代直至明清,也試圖透過典籍與美術,呈現這部千餘年來激勵、感染人心的佛典及其在美術上的豐富內容! 國立故宮博物院 院長 吳密察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The Arts of the Lotus Sūtra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佛教、佛教經典、博物館特展、典藏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2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行銷業務處 姓名: 電話:28812021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