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446
:::
孟學思想史論(卷二) (增訂新版)

孟學思想史論(卷二) (增訂新版)

  • 統一編號GPN:1011100209
  • 出版日期:2022/02
  • 作/編/譯者:黃俊傑 著
  • 語言:中文
  • 頁數:686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6267002674
  • 出版單位:中央研究院
  • 開數:A5
  • 版次:增訂新版
  • 價格:定價$650
書籍介紹

本書以中國孟子學解釋史為中心,探索兩千多年來中國思想家詮釋孟子的言論之中,所顯示的思想史意涵,並分析從孟子學詮釋所體現的中國詮釋學的三種類型:生命詮釋學、政治詮釋學、護教詮釋學。本書挖掘孟子思想史中具有中國文化與思想特質的中國詮釋學面向。

目次

孟學思想史論 卷二
目次
增訂新版序…………………………………………黃俊傑………i
初版序………………………………………..……..黃俊傑.…….iv
第一章 序論…………………………….………………………..1
一、引言 ...................................................................................... 1
二、孟子學研究的回顧(一):哲學/觀念史的進路 ............. 8
三、孟子學研究的回顧(二):
歷史/思想史的進路 ........................................................ 43
四、孟學詮釋史研究課題的展望 ............................................ 59
第二章 孟學詮釋史中的一般方法論問題…………………….69
一、前言 .................................................................................... 69
二、經典詮釋者的歷史性及其問題 ........................................ 70
三、問題意識的自主性及其性質 ............................................ 86
四、詮釋的循環性:經典、詮釋與詮釋者 ............................ 96
五、結論 .................................................................................. 103
第三章 荀子對孟子的批判:「思孟五行說」新解………….107
一、問題之所在 ...................................................................... 107
ii 孟學思想史論(卷二)
二、「思孟五行說」中的「心」及其特質 .......................... 112
三、「思孟五行說」中「道」的內在化 .............................. 120
四、「思孟五行說」與中國古代的「連繫性宇宙觀」:
「案往舊造說」新詮 ...................................................... 124
五、結論 .................................................................................. 128
第四章 作為政治學的孟子詮釋學(1):
宋儒對孟子政治思想的爭辯及其蘊涵的問題……..…131
一、引言 .................................................................................. 131
二、宋儒之孟子爭議的引爆點 .............................................. 134
三、王霸之辨:理想與現實的對立 ...................................... 146
四、君臣關係:相對性與絕對性之辨 .................................. 158
五、宋儒的尊孔與「道」的新詮釋及其顛覆性 .................. 171
六、結論 .................................................................................. 183
第五章 作為生命詮釋學的孟子詮釋學(1):
朱子對孟子知言養氣說的詮釋及其迴響………..….189
一、引言 .................................................................................. 189
二、「知言」與「養氣」的內涵及朱子詮釋中所
蘊涵的問題 ...................................................................... 193
三、從「窮理」「知言」到「養氣」:
朱子對孟學的詮釋 .......................................................... 212
四、朱子對孟子知言養氣說的解釋所引起的迴響 .............. 227
目錄 iii
五、結論 .................................................................................. 246
第六章 作為生命詮釋學的孟子詮釋學(2):
王陽明思想中的孟子學……………………….……..249
一、引言 .................................................................................. 249
二、王陽明思想中的孟子學 .................................................. 251
三、王陽明的孟子詮釋學的特質 .......................................... 262
四、王陽明的孟子詮釋學的「言後之意」 .......................... 268
五、結論 .................................................................................. 276
第七章 作為護教學的孟子詮釋學(1):
黃宗羲對孟子心學的發揮……………………...……279
一、引言 .................................................................................. 279
二、孟子心學特質及其內涵 .................................................. 280
三、黃宗羲解釋孟子心學的基本立場:
兼論其與帛書《五行篇》的對比 .................................. 285
四、黃宗羲對朱子學的批判:以孟學解釋為著眼點 ............ 294
五、結論 .................................................................................. 312
第八章 作為護教學的孟子詮釋學(2):
戴震的孟子學解釋及其涵義………………...………319
一、引言 .................................................................................. 319
二、戴震孟子學的理論基礎及其內涵 .................................. 320
三、戴震孟子學的護教學性質 .............................................. 337
iv 孟學思想史論(卷二)
四、戴震孟子學的方法論 ...................................................... 346
五、結論 .................................................................................. 356
第九章 作為政治學的孟子詮釋學(2):
康有為對孟子學的解釋……………………...………359
一、引言 .................................................................................. 359
二、《孟子微》的著作背景及其基本立場 .......................... 362
三、民主、自由與平等:
中西思想在《孟子微》中的調融(一) ...................... 369
四、社會進化與經濟發展:
中西思想在《孟子微》中的調融(二) ...................... 382
五、《孟子微》在儒學思想史上的歷史意義 ...................... 391
六、作為政治學的詮釋學:
康有為釋孟的詮釋學涵義 .............................................. 397
七、結論 .................................................................................. 400
第十章 作為生命詮釋學與政治學的孟子詮釋學:
當代儒家對孟子學的解釋……………………….…..403
一、引言 .................................................................................. 403
二、唐、牟、徐三先生的思想與治學:同調與異趣 ............ 406
三、孟子心性論的新解釋:心學傳統的現代詮釋 .............. 412
四、孟子政治論的重讀:人民主體性的建立 ...................... 432
五、結論 .................................................................................. 439
目錄 v
第十一章 結論:兼論中國詮釋學的特質…………….……..443
一、引言 .................................................................................. 443
二、孟子、《孟子》及其詮釋者之間的辯證 ...................... 444
三、中國詮釋學的特質:以孟學解釋史為中心 .................. 449
四、總結 .................................................................................. 459
附錄一 中國孟學詮釋史文獻選編註釋…………………..….465
1、趙岐:〈孟子題辭〉………………………………….....467
2、趙岐:〈孟子篇敘〉…………………………….………479
3、荀子:〈非十二子〉…………………………………….481
4、荀子:〈性惡〉……………………………………..………484
5、王充:《論衡‧刺孟》………….………………………488
6、皮日休:〈請孟子為學科書〉………….………………498
7、韓愈:《韓昌黎集》選文三則……….…………………501
8、王安石:〈楊孟〉………………………….……………506
9、朱熹:〈孟子序說〉…………………….………………510
10、朱熹:《孟子集註》選文三則…………………………513
11、陸九淵:〈與李宰〉……………………………………519
12、劉三吾:〈孟子節文題辭〉……………………………523
13、王陽明:《傳習錄》選文三則…………………………527
14、黃宗羲:《孟子師說》選文二則…………………………532
vi 孟學思想史論(卷二)
15、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序》…………..………………536
16、戴震:《孟子字義疏證》選文二則……………………539
17、焦循:《孟子正義》選文二則…………………………546
18、康有為:《孟子微‧自序》……………………………551
19、康有為:《孟子微》選文二則…………………………555
20、當代儒家釋孟文字三則…………………………………557
附錄二 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史中的三個理論問題………..….563
一、引言 .................................................................................. 563
二、思想原創者的所有權問題 .............................................. 564
三、思想交流中的「脈絡性轉換」與
解釋者的自由度問題 ...................................................... 568
四、詮釋的無政府主義問題 .................................................. 576
五、結論 .................................................................................. 580
參考書目………………………………………………...………583
誌 謝…………………………………..………….……………637
《孟子》篇章索引………………………………………………639
名詞及主題索引………………………………………...………641
人名索引……………………………………...…………………653

編/著/譯者簡介

黃俊傑簡介
黃俊傑教授現任台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學術諮詢委員 、元智大學榮譽特聘講座教授,曾任台大講座教 授兼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曾獲歐洲研究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Member)、中華民國教育部國家講座、教育部學術獎 、江丙坤兩岸交流「學術研究獎」、台灣大學學術研究頂尖專書獎勵、台灣大 學優良教學獎、中山學術著作獎、胡適紀念講座、傑出人才講座、美國王安漢 學研究獎。   
黃教授研究領域是東亞思想史,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及日本關 西大學客座教授、國際「東亞文化交涉學會」(Society for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會長(2010-11)。近年出版《東亞儒家仁學史論》、《大學之理念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 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等書。黃教授多種專 書被譯為英、德、法、日、韓、越、斯洛維尼雅文出版。
   黃俊傑教授近30年來參與大學通識教育改革工作,現任中華民國通識教育 學會名譽理事長,黃教授曾獲教育部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2011)、中華 民國通識教育學會所頒「通識教育終生貢獻榮譽獎」(2011)以及臺灣大學教 師校內服務傑出獎(2016)、中華民國行政院特等服務獎章(2017)。

序言/導讀

增訂新版序 黃俊傑 這部《孟學思想史論》卷2,於1997 年在中研院文哲所出 版,2006 年再版改訂若干錯字,現在承蒙文哲所同仁好意,願 意出版增訂新版,所以我將全書各章標題與內容大幅修訂乙 過,參考吸納1997 年以後中外學界相關研究成果,增補附錄(一) 部分引言與註釋,並增入〈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史中的三個理論 問題〉一文,作為新版的附錄(二),我願意在新版付梓之際, 再誌片言,以就教於本書讀者。 趙歧〈孟子題辭〉說《孟子》全書7 篇261 章共34,685 字, 《孟子》言語浩瀚,論述若無涯涘,與《論語》文字精簡,易 於成誦,殊不同科。朱子在〈讀書之要〉(收入《晦庵先生朱文 公文集》,卷74)中,曾指示門人讀《孟子》之法說:「《孟子》 每章或千百言,反覆論辯,雖若不可涯者,然其條理疏通,語 意明潔,徐讀而以意隨之,出入往來以十百數,則其不可涯者, 將可有以得知於指掌之間矣」,數十年來我遵循朱子教誨讀誦 《孟子》,雖然不能完全達到朱子所揭櫫「循序而漸進,熟讀而 精思」之境界,但確實將朱子讀書法懸為準繩,字求其訓,句 索其旨,參詳歷代儒者釋孟、諍孟、詆孟、批孟之言論,參互 搜討以驗其通塞,釐訂其思想史意義與詮釋學內涵。現在這部 第2 卷就是我從中國孟子學詮釋史中,擇其特具思想史意義與 詮釋學意義者,加以排比疏通,以眾說互相詰難,以求其理之 所安,所寫作的學習心得。 ii 孟學思想史論(卷二) 錢基博(1887-1957)先生於民國8 年(1919)五四運動爆 發之年,撰寫《四書解題及其讀法》,關於《孟子》之讀法,指 示三項方向:(一)明其立言,(二)籀其性理,(三)考其辨諸 子。拙書《孟學思想史論》卷1(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年)各章,析論孟子思維方式、生命觀、身心關係論、義利之 辨、王霸之別,均直接間接與錢先生揭櫫三大方向有關。如果 說卷1 聚焦《孟子》之「文本」(text),那麼卷2 就可以說是對 於「在脈絡中的文本」(texts in context)的解讀。我所謂「脈絡」 一詞兼攝二義:一是歷代孟子詮釋者個人思想之「脈絡」,二是 歷代孟子詮釋者所身處的時代氛圍與思潮的大「脈絡」。本書採 取思想史之視野,運用牟宗三(1909-1995)先生所謂「文獻的 途徑」,將《孟子》文本及其思想,置於中國思想史脈絡之中, 探討《孟子》在二千年來如何被歷代思想人物如荀子、宋儒、 朱子、王陽明、黃宗羲、戴震、康有為以及20 世紀「當代新儒 家」所解讀、詮釋或爭辯。歷代解讀或爭論孟子的思想家,人 自為說,家自為書,但都共同分享孟子所建構的「意義共同體」 的核心價值理念,「仁義內在」、「性由心顯」是他們的共識,「王 道」民本政治是他們的願景,在二千多年的歷史巨流中,共同 譜出一場史詩似的大合唱,時而鐵騎突出、鐘鼓齊鳴,時而琴 韻悠揚、低訴衷曲,但一貫是繚繞耳畔,深扣心弦! 本書在建構中國孟子學詮釋史這一首壯麗的史詩之時,也 同時探索經由孟子學詮釋史所透顯的中國經典詮釋學的突出面 向:(1)作為「生命詮釋學」的儒家經典詮釋學,(2)作為政 治學的儒家經典詮釋學,(3)作為護教學的儒家經典詮釋學, 三者在源遠流長的中國孟學詮釋史中交光互影之處甚多,在孟 子學的波光嶙峋之中,折射出中國經典詮釋學的特質。希望本 增訂新版序 iii 書所探索的點滴,可以匯入中國詮釋學的巨流,在不久的將來 更可以如宋人楊萬里詩云:「堂堂溪水出前村」! 黃俊傑 序於台北文德書院 2021 年10 月15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孟子, 孟軻,學術思想,哲學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68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姓名:詹巧燕 電話:02-27895751 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