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446
:::
波昂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館藏03:聽見1967:第三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

波昂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館藏03:聽見1967:第三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



書籍介紹

目前文獻紀載二戰後臺灣最早的客家民謠比賽,是1962年的「苗栗縣客家民謠比賽」。1967年6月13日中廣苗栗臺與苗栗縣客家民謠研進會,為響應政府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聯合舉辦「第三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時間正好是端午節隔日,本錄音留下了這最後一次的賽事錄音,距今已有54年,是臺灣第一筆客家山歌比賽的有聲紀錄。1967年史惟亮和許常惠採集的比賽實況,完整保留了主持人從活動開場與報幕、背景音,以及參賽者的演唱狀況與聽眾掌聲,將客家民謠比賽的樣貌具體的呈現,展示了1960年代人們演唱的客家歌謠,其歌詞內容也反映那個年代臺灣的社會樣貌。這批錄音檔案的意義性,則不止為今世留下最早的客家全民活動聲響,更成為客家人豐碩的民歌精粹。

目次

從音樂傳統衍生到未來音樂的墊腳石 歐樂思--8
從音樂傳統衍生到未來音樂的墊腳石 黃淑娟--10
珍貴歷史錄音的保存與展現 黃均人--12
紀念留下這批遺產的先驅 呂鈺秀--14
客家民謠比賽歷史--18
第三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狀況--24
1967年的原始盤帶狀況--34
歌謠內容研究--41
(一)虛襯字位置與使用狀況--41
(二)虛襯字使用量--44
(三)性別─曲調─掌聲--44
結論--47
參考文獻--48
附錄一:本專輯收錄音檔內容--49
附錄二:本專輯收錄獲獎者演唱歌詞與虛襯字一覽--50

編/著/譯者簡介

著者簡介:
呂鈺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研究領域包括臺灣音樂史、臺灣原住民音樂、中國少數民族音樂、音樂圖像學等。

序言/導讀

1960年代,由史惟亮與許常惠發起,日後將其稱為民歌採集運動一事,在臺灣曾喧騰一時,並被認為是本土文化自覺的開始,為臺灣音樂文化史中,不可或缺的篇章。雖在當時此事曾有大量報導,但採集所獲得的有聲訊息,卻僅極少數於之後得以公開,其他大量資料,不知去向。雖有史惟亮後代曾對於此批資料進行處理的報導,以及2010年由吳榮順整理出版許常惠所藏當年錄音資料,並於《重返部落‧原音再現:許常惠教授歷史錄音經典曲選一》一書中,公開了當時許氏所擁有的聲音史料,但整體而言,至今為止所公開的聲音檔案,仍僅是當年整體中極少數的一部分,且音質狀況不佳。因此今日廣大民眾,仍未能有機會接觸與聆聽當時所錄製的大部分資料,採集發起者希望對於搜集品進行整理,並運用於現代創作以及薰陶社會大眾之美意,亦未能實現。 2012年,德國波昂東亞研究院的歐樂思先生,與本校音樂數位典藏中心聯繫。由於歐樂思為當年民歌採集運動的贊助者,其擁有1960年代第一次民歌採集運動的大部分錄音。本著盤帶應回歸其採集地,提供給需要的人,歐樂思將這批資料帶到臺灣。在本所以及本校音樂學院之下屬「音樂數位典藏中心」的通力合作下,本資料經過盤帶轉檔、文字掃描、資料校正,以及帶回原場域重新審視幾個步驟的處理。由於此批資料距今已超過半世紀,當年參與者幾乎都已作古,整理起來尤為困難。但在本所以及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師生通力合作下,2020年4月第一張「波昂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館藏」中的長光部落錄音專輯公諸於世,並獲得各界認情支持與踴躍款贊助,敦促著我們繼續為社會大眾服務,之後陸續出版了第二張的五峰鄉賽夏族專輯,以及本次的第三張專輯:第三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 本專輯不僅剪輯音樂段落,錄音盤帶中主持人對於參賽者的介紹,以及之後聽眾的掌聲,也都保留。雖因光碟片容量之故,僅選擇進入決賽者部分,但錄音資料決賽部分並不齊全,因此部分缺乏決賽聲響的歌者,將收錄其初賽之錄音。樂曲順序上,專輯並未做變更,樂曲中相關背景聲也盡量保留,僅設法減弱錄音中的雜音音質,希望盡量還原五十多年前的現場音樂聲貌。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客家民謠,客家音樂
  • 附件:CD-ROM
  • 頁/張/片數:5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姓名:馮苾瑩 電話: (02)7749-5446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段1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