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751
:::
揭幕:尋探立陶宛攝影中的認同

揭幕:尋探立陶宛攝影中的認同

  • 統一編號GPN:1011100388
  • 出版日期:2022/04
  • 作/編/譯者:黃舒屏蔡昭儀主編
  • 語言:中文
  • 頁數:176
  • 裝訂:精裝
  • ISBN/ISSN:9789865325718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 開數:24公分x18公分(直長 x 橫寬)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600

書籍介紹

「揭幕」一展耙梳時光洗練下,立陶宛攝影中身分認同的發展與探尋。歷史脈絡在此極為重要——重大歷史事件和國家政治不僅影響藝術創作及傳播,亦影響個人間的互動。本展覽的策畫角度並未試圖規避論述上的矛盾,而旨在擴大作品間的多方對話,使意想不到,卻有說服力的聯想得以浮現。本展覽由三個部分組成,依時序及主題排列為:「認同即現實」、「認同即物件」和「認同即概念」。

目次

p.6 序文
p.14 策展專文
p.142 藝術家簡介與圖說
p.170 感謝誌

編/著/譯者簡介

黃舒屏
國立臺灣美術館展覽組組長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英國里茲大學女性理論與視覺理論碩士。曾任臺北當代藝術館助理研究員,策劃如梅丁衍、王德瑜、李明維、謝素梅等藝術家個展。進入國美館任職後,連續策劃亞洲藝術雙年展(2011、2013、2015)及多檔國際大型展覽。
蔡昭儀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組長、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召集人
蔡昭儀曾任職於私人美術館及畫廊,負笈美國攻讀碩士期間,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實習。1999年進入國立臺灣美術館工作,歷任副編審、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展覽組組長。策劃過兩屆亞洲藝術雙年展(2007、2009),其為國美館策劃的多項臺灣當代藝術主題展,曾赴捷克、韓國、中國等地展出。

序言/導讀

來自波羅地海的立陶宛,對許多人而言或許相對陌生,但深入了解後,眾人將折服於其豐厚之人文與藝術的歷史面貌。因近期COVID-19的流行,立陶宛向臺灣致送口罩與疫苗,始為國人所認識,也因此搭起了國際友誼的橋樑。由立陶宛國家美術館所策畫的「揭幕:尋探立陶宛攝影中的認同」,展出自1950年代以來,立陶宛攝影發展中各階段的精彩作品,其中多數是其重要的館藏。為了回應立陶宛方的心意,本館也以「認同」作為對話的主軸,向遠方的觀眾,呈現臺灣精彩的當代攝影發展切片。 認同是極為複雜的議題,多元、變異與流動乃其不可忽略的特質,因此,誠如立陶宛策展人所言,「揭幕:尋探立陶宛攝影中的認同」雖依循攝影藝術在立陶宛的發展時序做規劃,但其更重要的目的是藉由不同世代藝術家,因為相異的時代背景與創作意識而呈現之生命力的舞動,持續地以創作的力量「撼動」固著且僵化的世界觀與身分認同。這些展出的攝影作品,向國人演示了想像力的無限可能;未來在鏡頭之外,未來也超越國與國之間的歷史與文化藩籬。立陶宛在歷史上和我們有著諸多相似之處與困境,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都相信藝術所傳達、溝通的人文主義思想與價值信念。參照立陶宛的歷史進程,臺灣觀眾或許能從不同視角,深入認識自身的文化,進而質疑各種既定的意識形態。 相當榮幸地,本館有機會接下此一文化交流里程碑的重責大任,持續且積極地辦理對外文化溝通的工作,也將抱持審慎態度向國人展現深具文化力與藝術力的展演成果。與立陶宛的交流展,在結束國美館的首站之後,皆將於九月移展至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介紹給臺北的觀眾。立陶宛國家美術館決定將此展致獻給正飽受戰火摧殘的烏克蘭,國美館也與立陶宛站在一起,深信藝術是跨越國界的共通性語言,也是全人類共享且應追尋的精神信念,得以戰勝各種困境。讓我們期待後續更多且深遠的兩國交流。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Uncoverings: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in Lithuanian Photography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攝影藝術,立陶宛攝影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7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姓名:鄭舒媛 電話:04-22298728-501 地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